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算双星问题中双星的总质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在引力作用下都绕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我们把前一种假设叫“模型一”,后一种假设叫“模型二”。已知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L,月球运动的周期为T。利用(  )
A.“模型一”可确定地球的质量
B.“模型二”可确定地球的质量
C.“模型一”可确定月球和地球的总质量
D.“模型二”可确定月球和地球的总质量
2 . 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
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
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2018-06-09更新 | 24390次组卷 | 13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双星系统由质量不相等的两颗恒星组成,质量分别是M、m(M>m), 他们围绕共同的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从地球A看过去,双星运动的平面与AO垂直,AO距离恒为L.观测发现质量较大的恒星M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运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单位是弧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θ很小,可认为sinθ= tanθ= θ,忽略其他星体对双星系统的作用力.则(     

A.恒星m的角速度大小为
B.恒星m的轨道半径大小为
C.恒星m的线速度大小为
D.两颗恒星的质量mM满足关系式
2018-05-29更新 | 1080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6年12月7日是我国发射“悟空”探测卫星一周年的日子,该卫星的发射为人类对暗物质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假设两颗质量相等的星球绕其球心连线中心转动,理论计算的周期与实际观测的周期有出入,且,科学家推测,在以两星球球心连线为直径的球体空间中均匀分布着暗物质,设两星球球心连线长度为L,质量均为m,据此推测,暗物质的质量为(            
A.(n-1)mB.(2n-1)mC.D.
5 . 宇宙中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行星称为双星。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星的总质量为m的恒星围绕他们连线上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这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
6 . 在研究天体运动时,常常将围绕两天体球心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个天体称作双星系统.已知天体A和B组成双星系统,两天体球心之间的距离为d,两天体的半径之比为RARB = 5∶4,两天体的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AgB = 2∶5,天体A的质量为m0,引力常量为G。忽略天体的自转,求该双星系统的运行周期。
2016-12-08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物理试卷
7 . 2015年9月14日,美国的LIGO探测设施接收到一个来自GW150914的引力波信号,此信号是由两个黑洞的合并过程产生的。如果将某个双黑洞系统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运动模型,两黑洞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互强大的引力作用下,两黑洞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两黑洞做圆周运动的(  )
A.周期均逐渐增大B.线速度均逐渐减小
C.角速度均逐渐增大D.向心加速度均逐渐减小
8 . 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B.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C.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轨道半径比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轨道半径大
D.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减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