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23-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试
1 . 如图所示,一条连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 R=0.5m。质量mA=2kg的物块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 处静止的质量m=1kg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合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6m。两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5,A、B均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试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对圆轨道的压力;
(2)若碰后A、B粘合体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试求k的数值;
(3)试求第n个(1≤n<k)粗糙段对A、B粘合体的冲量大小与n的关系式。

2024-04-1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新东方高二下开学考高中物理01
2 .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三个小物块A、B、C,已知A、C质量均为m,小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但不黏连;小物块B静止于P点,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小物块A、B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物块A、B均静止。小物块C固定于Q点,PQ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L为未知量,当物块C处于PQ之间时总会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恒力大小为,小物块B在PQ之间不会受到这一恒力。现释放小物块C,小物块C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小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小物块C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均为未知量,当时刻将小物块C锁定。碰撞之后小物块B向右运动压缩弹簧,一段时间后又被弹簧弹回开始向左运动,当小物块B向左运动的速度为零时小物块A恰好开始离开竖直墙壁。三个小物块A、B、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为未知量,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
(1)小物块B的质量;
(2)三个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PQ两点间的距离L
3 . 如图所示,在长度足够的水平直轨道AG上,有一半径的光滑圆形轨道BCD与之平滑相切连接,圆轨道的左侧是细管道,在底端BD轨道错开,其右侧有长的水平传送带EF与直轨道无缝平滑连接,在传送带的F右侧G处连接光滑圆弧轨道,轨道半径。在轨道A处有弹射器,一质量a滑块以初速度水平向右弹射出来,滑块a恰好能过圆轨道。当滑块a滑上传送带后及时在水平轨道E处固定一弹性挡板,在G处放置质量M的滑块ba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反弹,以后ab能在G处发生多次碰撞。已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余部分均光滑,取:。求:
(1)大小;
(2)滑块a第一次通过传送带的时间和系统摩擦产生的热量;
(3)b的质量M和相邻两次碰撞的时间间隔。

4 . 如图所示,带有圆弧的滑块A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A的质量为,其圆弧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圆弧半径为R,圆弧的末端点切线水平,A的左侧紧靠固定挡板,距离A的右侧S处是与A等高的平台,平台上MN之间是一个宽度为的特殊区域,只要物体进入MN之间就会受到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的恒定作用力,平台MN之间粗糙,其余部分光滑,MN的右侧安有一个固定的弹性卡口。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从A的圆弧顶端处静止释放,当B通过MN区域后碰撞弹性卡口的速度v不小于时可通过弹性卡口,速度小于时原速率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刚下滑到圆弧底端时对圆弧底端的压力多大?
(2)若B与A水平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保证A与平台相碰前A、B能够共速,且B刚好滑到A的右端,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A水平段的长度是多少?
(3)在满足(2)问的条件下,A与平台相碰后立即粘连不再分开,随即B滑上平台,设B与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试讨论因的取值不同,B在MN间通过的路程。
2024-02-21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上方是平直桌面,右侧有多个半圆形轨道。第一个半圆轨道为,第二个为,第n个为。每个半圆轨道之间有一小段水平轨道连接。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以初速度A点进入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若AB内外轨道均粗糙,小球在AB两点对轨道的压力差为3mg,求小球在AB段运动时阻力做功。
(2)若轨道各处均光滑,要使小球刚进入每一个半圆形轨道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均相等,求的表达式。(用gn表示)
2024-02-16更新 | 4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半径R=0.32m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在B点与粗糙绝缘水平轨道AB相切。整个轨道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m=0.4kg、带电量q=+3×103C的物块P(可视为质点)从水平轨道上B点右侧距离Bx=0.64m的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运动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圆弧轨道右下方留有开口,物块进入圆弧轨道后,开口将自动关闭形成一个闭合的圆轨道。已知物块P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P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为了让物块P进入圆弧轨道后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需要将物块P从B点右侧多远处由静止释放?

(3)通过计算分析物块P进入圆弧轨道后的运动过程是否会与圆弧轨道分离。

2023-12-25更新 | 101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某课外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轨道,数字“0”和“9”竖直轨道内部光滑且固定,水平直轨道粗糙,左侧固定水平弹射器,整个装置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两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1压缩弹射器并被锁定,小球2位于轨道“9”最底端处,质量均为,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球接触即粘合在一起。轨道小圆弧半径,大圆弧半径为,圆弧轨道最低点相靠但不相叠,小球能够无能量损失地通过。当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为时,小球恰好能经过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1)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为时,求两球碰后瞬间对圆弧轨道点压力大小
(2)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为时,两球碰后能经过点抛出,(假设抛出后与轨道没有碰撞),判断抛出后运动的最高点点相比哪点高。
   
2023-10-18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等5地广州百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直轨道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相切,圆弧轨道的圆心角为θ=37°,半径为r=1m,C端水平,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0.5。竖直墙壁CDH=0.1m,紧靠墙壁在地面上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L=0.2m的斜面。一个质量m=0.2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倾斜轨道上从距离Bs=1m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已知BC两点速度大小满足关系,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
(3)改变小物体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体击中斜面时速度大小的最小值。
   
9 . 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平台上的点以的初速度水平拖出,到达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点的长木板。已知足够长的长木板质量,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上表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且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圆弧轨道的半径,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计空气阻力, )。求:
(1)的高度;
(2)小物块运动到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块与长木板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0 . 近年来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运用,某科技小组进行自制无人机试飞实验,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足够高的POQ三点,点P为试飞起点,沿竖直方向,设无人机每次试飞前均已获得相同的初动能。第一次试飞让无人机关闭引擎从P点水平向左飞出,在其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Q点;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飞时均在点同时打开引擎,两次试飞均获得相同的牵引力且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第二次试飞时无人机通过Q点,到达Q点时动能与初动能之比为,第三次试飞时无人机通过O点,到达O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7倍,无人机质量为m,可视作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求:
(1)第一次试飞时,无人机到达Q点的动能与初动能之比;
(2)第二、三次试飞时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3)在x下方有某区域,该区域上边界平行于x轴如图虚线所示。重新调整无人机,使其在第四、五次试飞前获得全新的相同初动能,当无人机在关闭引擎状态从P点水平向右飞出后,两次到达轴瞬间均打开引擎获得水平等大牵引力,其中第四次试飞获得水平向右牵引力后做直线运动飞入下方虚线区域,第五次获得水平向左牵引力后最终竖直向下飞入虚线区域,第四次试飞到达虚线位置时动能是第五次试飞到达虚线位置时动能的3.5倍,求第四、五次试飞时牵引力的大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