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的小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紧靠竖直墙壁,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将连接,紧靠,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均静止。现给施加一水平向左、大小为的恒力,使一起向左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立即撤去恒力,一段时间后A离开墙壁,最终三物块都停止运动。已知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
(1)求向左移动的最大距离
(2)分离时的动能
(3)为保证能离开墙壁,求恒力的最小值;(,前三问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请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向右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并在坐标轴上标出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的数值,不要求推导过程。以撤去的位置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2 . 某实验研究小组为探究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使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调节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实验测得x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由图可知(  )

A.物体的初速率v0=5m/s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75
C.图乙中xmin=0.36m
D.取初始位置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参考平面,当θ=37°,物体上滑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上滑的位移为0.1875m
2024-03-16更新 | 88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考点通关卷】-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 . 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滑块放在水平面上O点,现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9 m/s,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与竖直的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前的速度大小为v=7 m/s、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6 m/s,O点与竖直墙壁的距离为L=5 m,滑块与竖直墙壁碰撞所用时间为t=0.05 s,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6
B.滑块与竖直墙壁碰撞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0.5 kg·m/s
C.碰撞过程中竖直墙壁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为130 N
D.滑块从O点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所用的总时间为3 s
2023-08-23更新 | 65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模块综合检测
4 . 2022年2月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在此期间,17岁的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夺得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金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奥运冠军。图甲所示是苏翊鸣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的比赛过程,现将其运动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运动员以水平初速度v0P点冲上半径为R的六分之一圆弧跳台,离开跳台后M点为运动员的最高位置,之后运动员落在了倾角为的斜坡,落点距Q点的距离为L。若忽略运动员及滑雪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切阻力并将其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最高点速度为0
B.最高点M距水平面PQ的竖直距离为
C.运动员离开圆弧跳台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D.运动员落在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2022-06-22更新 | 1488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章 抛体运动 章末检测【B卷】(练习)-【上好课】同步备课系列(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BC为半径等于竖直放置的光滑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端C连接倾斜角为37°、动摩擦因数μ=0.5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从进入圆管开始受到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5N的作用,当小球运动到圆管的末端C时作用力F立即消失,小球能平滑地冲上粗糙斜面,其中。求:
(1)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
(2)小球在末端C点时对圆管的压力大小;
(3)小球从C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过程中,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2022-05-18更新 | 48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章 抛体运动 单元综合测试卷-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如图所示,固定点O上系一长L=0.6 m的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m=1.0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球与平台的B点接触但对平台无压力,平台高h=0.80 m,一质量M=2.0 kg的物块开始静止在平台上的P点,现对M施予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物块M沿粗糙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平台边缘B处与小球m发生正碰,碰后小球m在绳的约束下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A时,绳上的拉力恰好等于摆球的重力,而M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其水平位移x=1.2 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
(1)质量为M的物块落地时速度大小?
(2)若平台表面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M与小球的初始距离为x1=1.3 m,物块MP处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
2022-03-20更新 | 97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届湖北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物理部分
7 . 如图所示,遥控电动赛车(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后关闭电动机,赛车继续前进至B点进入半径为的竖直粗糙圆弧轨道,经过圆弧最高点C后水平飞出,之后恰好在D点沿斜面方向进入与竖直方向成的斜面轨道(途中表演上下翻身),CD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为。已知赛车在水平轨道AB部分运动时受到恒定阻力,由设置在圆弧起点处的传感器显示赛车经过此处对圆弧轨道的压力为,赛车的质量,通电后赛车的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轨道AB的长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赛车运动到点的速度的大小。
(2)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时间
(3)赛车在通过圆弧轨道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2022-02-28更新 | 843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四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单元综合测试 -粤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如图所示,在某电视台举办的冲关游戏中,AB是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AOBO夹角为BC是长度为的水平传送带,CD是长度为的水平粗糙轨道,ABCD轨道与传送带平滑连接。游戏中参赛者抱紧滑板从A处由静止下滑,最后恰好能运动至D点。参赛者和滑板可视为质点,参赛者质量,滑板质量可忽略。已知滑板与传送带、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g,求:
(1)参赛者运动到圆弧轨道B处的速度大小
(2)参赛者运动到水平传送带C处的速度大小
(3)传送带的运转速率及运转方向(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传送带由于传送参赛者而多消耗的电能E
9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质量分别为的物块1、2,两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1以一定的速度(未知)在A点与物块2发生弹性碰撞后,物块2可沿运动,其中段的长度段均为光滑轨道,且的始、末端轨道的切线均水平,的始、末端的高度差是半径的半圆形轨道,其直径沿竖直方向,C位于的竖直线上,CD间的距离恰能让物块自由通过,物块2恰好能沿轨道滑下。两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物块2刚好通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2到达N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3)物块1在与物块2发生碰撞前瞬间的动能
2022-02-19更新 | 60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章 功和机械能 单元综合测试-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让其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物体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的最大位移为x=3m。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0=8N
B.物体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0m/s2
C.物体运动位移为2m时速度最大
D.物体动能的最大值为2J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