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3-14高三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1 . 如图,半径为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与水平轨道相切于点,D端有一被锁定的轻质压缩弹簧,弹簧左端连接在固定的挡板上,弹簧右端点的距离为。质量为的滑块(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点由静止滑下,刚好能运动到点,并能触发弹簧解除锁定,然后滑块被弹回,且刚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第一次滑至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大小;
(2)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3)弹簧被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

   

2023-09-01更新 | 1202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 . 如图甲所示,一物体由某一固定的长斜面的底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其动能Ek随离开斜面底端的距离x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的倾角θ=30°
B.物体的质量为m=5kg
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Ff=2N
D.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t=2s
2022-11-16更新 | 866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轨道的半径为0.45m,在地面上一质量为0.4kg足够长的木板B与圆弧轨道末端接触,木板的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相切。现将质量同样为0.4kg的小木块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小木块从圆弧轨道滑下并冲上木板。已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m/s2。求:
(1)小木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速度大小;
(2)小木块从释放到相对地面静止时,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
2020-12-13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4 . 小物块A的质量为,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倾角为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将轻弹簧的右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在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块在坡道上运动的总路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是某游乐场的一种“双环过山车”设施的一部分,其运行原理可以简化成图乙的“小球轨道”模型。其中AB段和圆轨道不计阻力,BCCDDEEF段平直轨道与小球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DE段的倾角α=53°,BC为两竖直圆轨道1、2的最低点,LBC=LCD=6m,LDE=1mLEF=10m,半径R1=2m。质量为m=1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右侧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设小球不脱离所有轨道,且不考虑DE点的能量损失,(已知cos37°=0.8,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求:
(1)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一个圆轨道,A点的高度h应是多少;
(2)要使小球不脱离第二个圆轨道,半径R2应满足的条件;
(3)要使小球最终停在EF段,A点的高度h应该设计为多少。
6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1.6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与水平轨道AB相连接,AB的长度为x=5.0m。一质量为m=1kg的滑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滑块恰好沿圆轨道通过最高点C,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求:
(1)恒力F大小;
(2)滑块从AB运动的时间;
(3)滑块从C点抛出后到落点的水平位移。
7 . 如图,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与p点水平距离为1.2m的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压力大小FN
(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

8 .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D与倾角为45°的固定斜面在B点平滑连接,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圆弧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斜面上的A点给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等于mg的恒力(g为重力加速度),同时给物块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使物块沿斜面和圆弧轨道运动,当物块运动到D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已知AB长等于2R,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2)物块从D点离开圆弧轨道后再回到D点,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2020-05-03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吉林省桦甸四中、磐石一中、梅河口五中、蛟河实验中学等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右侧为固定的光滑圆弧导轨A,末端水平。左侧B为固定的挡板,C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速度v=5m/s顺时针运动。D为下表面光滑的木板,质量为M=1kg,长度为L=3m。A的末端与C、D三者的上表面等高,最初D紧靠着A。一个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看作质点)从A上由静止下滑高度h=1.8m后,滑上木板D。已知滑块恰能滑到木板D的左端,且此刻木板恰与B相撞,若木板与挡板、导轨每次碰撞后,速度均变为零(但不粘连),滑块与木板及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等,g=10m/s2,D与B碰后C、D间的缝隙很小忽略不计。求:     
(1)动摩擦因数;
(2)滑块第一次滑上传送带运动到最左端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多做的功;
(3)滑块第一次返回轨道A的最大高度。
10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D点位于水平桌面最右端,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45m的圆环剪去左上角127°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为RP点到桌面右侧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5R.若用质量m1=0.4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点,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2=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过B点后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4t﹣2t2,物块从D点飞离桌面后恰好由P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求:

(1)质量为m2的物块在D点的速度;
(2)判断质量为m2=0.2kg的物块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3)质量为m2=0.2kg的物块释放后在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019-09-10更新 | 92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