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质量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固定光滑弧形轨道末端与B的左端上表面相切,右侧的竖直墙面固定一劲度系数的轻弹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木板右端距离弹簧左端。质量的小物块A以的速度水平向右与木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不计),当碰撞完成时,从弧形轨道某处无初速度下滑的滑块C恰好到达轨道末端,并以水平速度滑上B的上表面。木板足够长,物块C的质量,物块C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为。取重力加速度,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碰撞后物块A与木板B的速度大小;
(2)若要保证木板B与弹簧接触之前C与B共速,求物块C在弧形轨道下滑的高度的范围;
(3)若,求木板与弹簧接触以后,物块与木板之间即将相对滑动时木板的速度大小;
(4)若,木板与弹簧接触以后,从木板与物块开始相对滑动到木板与物块加速度再次相同时,所用时间为,求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

2 . 如图所示,物块A和木板B置于水平地面上,固定光滑弧形轨道末端与B的上表面所在平面相切,竖直挡板P固定在地面上。作用在A上的水平外力,使A与B以相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B的左端经过轨道末端时,从弧形轨道某处无初速度下滑的滑块C恰好到达最低点,并以水平速度v滑上B的上表面,同时撤掉外力,此时B右端与P板的距离为s。已知,A与地面间无摩擦,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C与B间动摩擦因数,B足够长,使得C不会从B上滑下。B与P、A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C下滑的高度H
(2)与P碰撞前,若B与C能达到共速,且A、B未发生碰撞,求s的范围;
(3)若,求B与P碰撞前,摩擦力对C做的功W

   

2023-10-14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实验部)
3 . 某游戏装置由弹丸发射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37°的斜面以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半圆形挡板墙构成。如图,游戏时调节发射器,使弹丸(可视为质点)每次从M点水平发射后都能恰好无碰撞地进入到斜面顶端N点,继续沿斜面中线下滑至底端P点,再沿粗糙水平地面滑至Q点切入半圆形挡板墙。已知弹丸质量,弹丸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弹丸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弹丸发射器距水平地面高度,斜面高度,半圆形挡板墙半径,不考虑P处碰撞地面时的能量损失,g
(1)求弹丸从发射器M点射出的动能
(2)向左平移半圆形挡板墙,使PQ重合,求弹丸刚进入半圆形轨道Q点时受到弹力的大小;
(3)左右平移半圆形挡板墙,改变PQ的长度,要使弹丸最后不会滑出半圆挡板墙区域,设停止位置对应转过的圆心角为(弧度制),求圆心角PQ的距离x满足的关系式。
2022-07-07更新 | 19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4 .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连锁机械游戏装置如图所示。左侧有一固定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其末端B水平,半径为3L;在轨道末端等高处有一质量为m的“”形小盒C(可视为质点),小盒C与大小可忽略、质量为3m的物块D通过光滑定滑轮用轻绳相连,左侧滑轮与小盒C之间的绳长为2L;物块D压在质量为m的木板E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E右端到桌子右边缘固定挡板(厚度不计)的距离为L;质量为m且粗细均匀的细杆F通过桌子右边缘的光滑定滑轮用轻绳与木板E相连,木板E与定滑轮间轻绳水平,细杆F下端到地面的距离也为L;质量为0.25m的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F上端,环与杆之间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大小为0.5mg。开始时所有装置均静止,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进入小盒C时刚好能被卡住(作用时间很短可不计),此时物块D对木板E的压力刚好为零。木板E与挡板相撞、细杆F与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弹,最终圆环刚好到达细杆的底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与小盒C相撞后瞬间,小盒C的速度;
(2)小球在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木板E与挡板碰后,向左返回的最大位移;
(4)细杆F的长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平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板上最右端放一质量m=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平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距平板左端L=0.8m处有一固定弹性挡板,平板撞上挡板后会原速率反弹。现对平板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5N,物块与平板一起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整个过程中物块未离开平板。求:
(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平板所受合外力对平板的冲量;
(2)第三次碰撞时物块离平板右端的距离;
(3)物块最终离木板右端的距离;
(4)若将恒力F撤去,调节初始状态平板左端与挡板的距离L,仅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使得平板与挡板只能碰撞6次,求L应满足的条件。(假设平板足够长)
2022-04-30更新 | 29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统考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一质量、长的长木板静止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紧靠一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但不粘连。圆弧轨道左端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其右端最低点处与长木板上表面相切。距离木板右端处有一与木板等高的固定平台,平台上表面光滑,其上放置有质量的滑块。平台上方有一固定水平光滑细杆,其上穿有一质量的滑块,滑块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一质量的滑块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下落高度后恰好能从点沿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下滑至圆弧轨道最低点并滑上木板,带动向右运动,与平台碰撞后即粘在一起不再运动。随后继续向右运动,滑上平台,与滑块碰撞并粘在一起向右运动。组合体在随后运动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平台,且没有滑离细杆。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忽略所有滑块大小及空气阻力对问题的影响。重力加速度,求:
(1)滑块到达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到达圆弧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滑上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4)若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的速度大小为。则随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大?
2022-04-28更新 | 13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0.3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固定在绝缘水平面的右侧,轨道最低点A与水平面平滑连接,B点为轨道的最高点。与轨道相切于C点的虚线GCF右侧区域内(不包含GCF)存在电场强度大小E=1600V/m、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t=0时刻,电荷量为+0.01C的物块av1=9m/s的速度由M点水平向右运动,不带电的物块bv2=3m/s的速度由N点水平向左运动,某时刻a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粘在一起组成物块c。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0.8kg、mb=0.4kg,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μ2=0.4,MN之间的距离L1=2.28m,NA之间的距离L2=0.98m。物块均可视为质点,碰撞前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物块cA点的速度大小;
(3)物块c运动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4)物块c落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2022-02-28更新 | 20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倾角的固定斜面与水平地面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M=9.0kg的滑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将质量m=1.0kg的光滑小球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A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5.0m。已知小球与滑块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g取10m/s2
(1)求小球由A下滑至B过程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IN
(2)小球与滑块第一次碰撞后返回斜面的最大高度为3.2m,求第一次碰后滑块的速度大小vM1
(3)求小球与滑块发生第n次碰撞后,滑块滑行的距离sn
9 . 如图所示,某儿童弹珠类游戏装置由水平面上的固定倾斜轨道、竖直圆轨道(最低点D处分别与水平轨道CDDE相切)和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组成,且各部分平滑相接。某次游戏时,弹珠(可视为质点)从倾斜轨道顶点A点由静止释放,沿倾斜轨道下滑,经过圆轨道后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回,再次经过圆轨道并滑上倾斜轨道,如此往复多次。已知圆轨道半径r=0.1m,弹珠的质量m=20g,倾斜轨道的倾角θ=37°及底边BC的长度L=1.6m,弹珠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忽略其他轨道摩擦及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弹珠第一次通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H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及弹珠前两次(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之比;
(3)调节竖直圆轨道的半径为R=0.04m,其他条件不变,仍将弹珠从倾斜轨道顶点A处由静止释放,则此后弹珠通过H点的次数。
10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7o,斜面上有一质量M=3kg的长木板,斜面底端挡板高度与木板厚度相同.m=1kg的小物块从空中某点以v0=3m/s水平抛出,抛出同时木板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下降h=0.8m掉在木板前端,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碰后瞬间物块垂直斜面分速度立即变为零.碰后两者向下运动,小物块恰好在木板与挡板碰撞时在挡板处离开木板.已知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挡板每次碰撞均无能量损失,g=10m/s2,求:

(1)碰前瞬间小物块速度大小和方向.
(2)木板至少多长小物块才没有从木板后端离开木板?
(3)木板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在斜面底端的整过过程中通过路程多大?
2017-05-13更新 | 400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