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滑雪道AB由坡道和水平道组成,且平滑连接,坡道倾角均为45°。平台BC与缓冲坡CD相连。若滑雪者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到达B点。滑雪者现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B点飞出。已知AP间的距离为d,滑雪者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滑雪者运动到P点的时间t
(2)求滑雪者从B点飞出的速度大小v
(3)若滑雪者能着陆在缓冲坡CD上,求平台BC的最大长度L

   

2023-06-12更新 | 1098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滑动,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和地面平滑连接,且物块与斜面、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常数。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与水平位移x关系的图象是(  )

A.B.
C.D.
2020-07-11更新 | 13435次组卷 | 80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Ek0,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
A.B.C.D.
2020-02-09更新 | 8289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
2019-06-10更新 | 12649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6 .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2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 ,平均阻力,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却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2019-01-30更新 | 124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全解全析
解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 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 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 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 f。 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时, 装置可安全工作。 一质量为 m 的小车若以速度撞击弹簧, 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 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1) 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 x
(2) 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 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
(3) 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 该小车弹回速度 v' 和撞击速度 v 的关系。
2016-12-08更新 | 35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