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带有圆弧的滑块A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A的质量为,其圆弧部分光滑,水平部分粗糙,圆弧半径为R,圆弧的末端点切线水平,A的左侧紧靠固定挡板,距离A的右侧S处是与A等高的平台,平台上MN之间是一个宽度为的特殊区域,只要物体进入MN之间就会受到一个方向向右、大小为的恒定作用力,平台MN之间粗糙,其余部分光滑,MN的右侧安有一个固定的弹性卡口。现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从A的圆弧顶端处静止释放,当B通过MN区域后碰撞弹性卡口的速度v不小于时可通过弹性卡口,速度小于时原速率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B刚下滑到圆弧底端时对圆弧底端的压力多大?
(2)若B与A水平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保证A与平台相碰前A、B能够共速,且B刚好滑到A的右端,则s应满足什么条件?A水平段的长度是多少?
(3)在满足(2)问的条件下,A与平台相碰后立即粘连不再分开,随即B滑上平台,设B与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试讨论因的取值不同,B在MN间通过的路程。
2024-02-21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2 . 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C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BC所对圆心角。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斜面AB的长度为。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点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D,重力加速度。求:
(1)物块通过CD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经过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 . 如图所示,地面固定一个圆心为O,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轨道B为半圆轨道中点,半径,.木板质量为m,长度EA距离,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A碰撞后立即原速率返回,并由地面控制装置(图中末画出)保证EA只能碰撞一次.EA等高,以使EA重合时板上的物体可以滑入半圆轨道,当EA一旦分离,板上物块将落地而无法进入半圆轨道.一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质量为,物体与木板间动摩 擦因数为,物体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初速度v0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结果可保留根号.
(1)要使物体沿轨道刚能达到B点,求物体在A的速度vA的大小;
(2)若物体从D端以v0开始向右运动,要使物体能到达A点,求物体初速度v0的大小;
(3)若物体以初速度开始运动,为了使其能够进入半圆轨道,求物体开始运动的初始位置距E端的距离和整个过程中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2019-09-27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