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半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为轨道的最低点,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足够长、上表面粗䊁的平板车紧挨圆弧轨道右侧放置,平板车质量,其上表面与点等高。质量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取,求:
(1)滑块滑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过程中,系统因摩擦转化的内能;
(3)若平板车上表面铺着特殊材料,其动摩擦因数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滑块运动全过程接触位置动摩擦因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经过二者达到共同速度,在此过程中平板车移动的距离,请在图丙中定性画出达到共速之前平板车和物块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图像,并求出图乙中的(结果可用分数表示)和

2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水平传送带长度。右端与水平面等高无缝衔接,。右边光滑圆弧最低点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圆弧半径,一滑块以初速度A点水平滑上传送带,已知滑块的质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试回答:
(1)滑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是多少?
(2)滑块第一次到D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3)滑块能否返回A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返回A点,请计算返回A点的速度是多少?
2024-03-17更新 | 4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物理试卷
3 .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三个小物块A、B、C,已知A、C质量均为m,小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但不黏连;小物块B静止于P点,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将小物块A、B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物块A、B均静止。小物块C固定于Q点,PQ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L为未知量,当物块C处于PQ之间时总会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恒力大小为,小物块B在PQ之间不会受到这一恒力。现释放小物块C,小物块C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与小物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小物块C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均为未知量,当时刻将小物块C锁定。碰撞之后小物块B向右运动压缩弹簧,一段时间后又被弹簧弹回开始向左运动,当小物块B向左运动的速度为零时小物块A恰好开始离开竖直墙壁。三个小物块A、B、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为未知量,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求:
(1)小物块B的质量;
(2)三个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PQ两点间的距离L
4 . 如图甲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高,倾角为斜面与固定在水平面上装有力传感器的光滑半圆形挡板平滑连接,半圆形挡板的半径,质量为的小滑块在斜面顶端B点以大小为的速度沿斜面中线(图中虚线即中线)下滑,挡板墙上各处的力传感器收集到的侧压力F与小滑块转过的圆心角θ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求:
(1)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滑块转过的圆心角为时传感器的示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水立方”升级改造成“冰立方”,成为冰壶比赛场地。如图所示,投掷线AB距离圆心O为30m。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面光滑而减小减速时的摩擦力。若不擦冰时,冰壶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在某次训练中,运动员推着冰壶C到达投掷线中点时的速度为,接着立即将冰壶以一定的速度向O点推出,推出冰壶后运动员静止(此过程中运动员与冰壶之间的作用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摩擦力)。运动员的质量,所有冰壶的质量均为,冰壶可看作质点,g,冰壶之间碰撞的机械能损失忽略不计。
(1)求在投掷线处将冰壶推出前后运动员对冰壶所做的功;
(2)如果在圆垒圆心O有对方的冰壶,为了确保将对方冰壶撞出圆垒区,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至少为多少米?(圆垒的半径,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4-02-27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物理(河北卷)
6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弹性挡板,斜面上距离挡板一段距离处放置一质量为m的薄板B,其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薄板由两段不同材质的板拼接而成,上半段粗糙、下半段光滑。薄板B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初始时A和B在外力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t=0时撇去外力,A、B开始运动,在第2s末,物块刚好运动到薄板光滑段,第3s末与薄板同时运动到斜面底端弹性挡板处。已知物体与弹性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A与B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整个薄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薄板B的总长度;
(3)通过计算分析物块是否能从薄板左端滑出,若能,求出物块滑离薄板时的速度;若不能,求出与弹性挡板碰撞后物块在薄板上粗糙部分运动的总路程。

7 . 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5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滑上由小圆弧连接的水平面上,若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斜面倾角为.求物体能在水平面上滑行多远().

2023-12-09更新 | 70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县一中10月月考(23-24)T13变式题-动能定理-计算题
8 .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光滑水平轨道PA相切于A点,BC为圆弧轨道ABC的直径,O为圆心,OAOB之间的夹角。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可以在圆弧轨道上的B点保持静止。现将该带电小球从水平轨道某点静止释放,小球经A点沿圆弧轨道ABC恰好能通过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小球经过C点时,电场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P;(结果保留根号)
(3)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的最大压力的大小。

9 . 雪车比赛是一项惊险刺激的竞技类项目,部分赛道如图所示,半径的圆弧轨道与一倾斜直轨道相切于点,直轨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运动员俯卧在雪车上沿轨道滑动,运动员和雪车(可视为质点)的总质量,经过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再经过点时速度大小,已知雪车受到轨道的阻力大小与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的比值,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雪车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从最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雪车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功
(3)若雪车刚好能到达直轨道的最高点,求轨道的长度

10 . 如图所示,长为L2=2m的水平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紧靠传送带两端各静止一个质量为mB=mC=1kg的物块B和C,在距传送带左端s=0.5m的水平面上放置一竖直固定挡板,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会被原速率弹回,右端有一倾角为37°且足够长的粗糙倾斜轨道de,斜面底端与传送带右端平滑连接。现从距斜面底端L1=2m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mA=0.6kg的滑块A,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后B滑上传送带,A被取走,已知物块B、C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间的碰撞都是弹性正碰,不计物块大小,g取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B与物块C第一次碰撞前,物块B在传送带上滑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内能;
(2)整个过程中,物块C与挡板碰撞的次数;
2023-10-30更新 | 6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