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对于写作者来说,就是选择那个最能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是品味那个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请参考下面的示例,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示例:清风细腰
“扶”字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使诗句更有韵味。
(1)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
(2)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021-07-09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使用用典和夸张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词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2)《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了晋国的贪得无厌。
(3)《氓》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容颜的老去和爱情的消逝。
(4)曹操在《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2020-11-21更新 | 6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
3 . 请根据《百合花》的结尾,续写一段描写新媳妇心理的文字。要求:描写细腻,能够表现人物品质,100字左右。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2020-10-25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3 百合花 哦,香雪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首联中包容了六种意象——风、天、猿、渚、沙、鸟,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哪些情感?
20-21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残梅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 ①篆香:盘香。②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咏早梅》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先描写深幽之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
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
C.全词写出了作者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
D.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
2.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
2020-09-18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教材)阶段综合测评3—2020年秋高中语文统编版上册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6 . “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什么和你最为相似?/从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的雨”请赏析《云雀》这段诗句的妙处。
2020-08-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7 .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段: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题目: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020-08-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 劝学
8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如何理解《劝学》中这句话?
2020-08-1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 劝学
9 . 分析《喜看稻菽千重浪》第一个小标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的层次结构,并谈谈这一部分如何表现人物的。
2020-08-12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0 . 仿照示例,选取本课所学的相关诗歌,诗人再续写两句话,使三句话组成排比句。
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心系楚国百姓,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
2020-08-1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