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0 道试题
1 . 以本诗为例,分析《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
2023-09-1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2 . 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023-09-14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3 . 下列对《静女》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老实、憨厚、痴情。
2023-09-14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4 . 对《静女》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
B.第一章“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
C.第二、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赠送给他一根色泽鲜艳的彤管,一根细嫩的荑草,小伙子欢悦欣喜。
D.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这既是“爱屋及乌”式的内心独白,又与第一章相呼应。
2023-09-14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激心情。
C.李清照《声声慢》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又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D.《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2022-11-1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尽”“万里赊”写出乡思的绵长与故乡的遥远,“仍”透露出不得已滞留他乡的无奈与凄凉。
B.颈联中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昏黄的孤灯,时而掉落的灯花,暗示主人公长夜难眠,凄凉寂寞。
C.尾联与首联相呼应,从时空的角度,突出离家之久、漂泊之远,从而点出岁暮不得归的原因。
D.全诗写除夕之夜诗人由坐到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全诗直白晓畅,而又深情绵邈。
2.请简要鉴赏颔联两句的艺术手法。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注】①重闱:旧时可称父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
B.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
C.“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
D.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己率先开放的景象。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②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字明写天气之冷,暗寓诗人心头之冷,诗人由此想起山中道士。
B.道士在山中修炼,要自己打理日常生活,砍柴做饭的事都是亲力亲为。
C.风雨交加之时,诗人想给山中道人送去一瓢酒,让他得到友情的慰藉。
D.尾联借落叶满山、人迹全无之景突出道人超凡脱俗,诗人非常羡慕他。
2.请从虚与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9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
4.揣摩诗歌意境,将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05-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 琵琶行并序-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统编版必修上)
10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C.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1-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