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子

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南宋】张炎

想西湖,段桥疏树。梅花多是风雨。如今见说闲云散,烟水少逢鸥鹭。归未许,又款竹谁家,远思愁徐庾。重游倦旅。纵认得乡山,长江滚滚,隔浦正延伫。

垂杨渡,握手荒城旧侣,不知来自何处。春窗剪韭青灯夜,疑与梦中相语。阑屡拊。甚转眼流光,短发真堪数。从教醉舞。试借地看花,挥毫赋雪,孤艇且休去。


【注】①张炎(1248-约1320),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末元初著名词人。②款竹谁家: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欣然前往。而主人听闻,洒扫庭除,等待子猷到来。③徐庾:南朝陈徐陵和北周庾信的并称。
1.从字数上看,本词属于________(限填2个字),上阕中词人以鸥鹭自喻,写出其________(限填2个字)之境况。
2.有人评价本词:“悲喜交加,喜中寓悲。”词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三高考及选考科目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杨蟠

试上蓬菜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注】①裴如晦,作者友人,历官至翰林学士,时任润州知州。②牙旗:旗杆上饰以象牙的旌旗。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和友人裴如晦一起登上仙岛蓬莱,看到了云天苍茫的旷远之景。
B.颔联写诗人举目四望,只见海上群山点点,对轩而出,江水中分,绕槛而流。
C.颈联写舟中远眺,天宇下楼台横立在北固山上,深夜时分,扬州城灯火辉煌。
D.尾联写夜晚回船,空中明月高照,江中行船破浪,船中人似乎坐在浪头之上。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运用衬托手法,借飞鸟欲往长云漠漠的胜地而发愁,来反衬诗人登山后的激动心情。
B.本诗精于炼字。“出”字化静为动,写出山的灵气;“绕”字运用比拟,描摹出江流的萦回。
C.作者选取了“长云”“海山”“江水”“灯火”等意象,写景气象雄阔,意境清幽冷寂。
D.尾联“坐浪头”含意丰富,既写出了裴如晦坐镇润州的英威,又表达了诗人对他政绩的期待。
2020-12-1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沙湖晚归

朱德润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

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潍红蓼花。


注:①蓼:开淡绿色或淡红色花的草本植物。
1.诗题“沙湖晚归”,诗句哪些地方暗示了“晚归”?说说你的发现。
2.全诗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沙湖傍晚的景色,说说你发现了哪些角度、哪些层次。
4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
2020-09-1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语文试题(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 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②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③兼天涌:波浪滔天。④接地阴:风云盖地。⑤催刀尺:指赶裁新衣。⑥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020-09-1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语文试题(一)
6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7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哀郢

[宋]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1.从整首诗看,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2.从全诗看,尾联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8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客行

[唐]马戴

路歧长不尽,客恨杳难通。

芦获晚汀雨,柳花南浦风。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

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你如何理解尾联的含意?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2020-05-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2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15高三·云南·学业考试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安史之乱中,李白怀着平乱的愿望,曾任永王李璘的幕僚,后受牵连,被流放夜郎。这是他流放夜郎途中经过武昌游黄鹤楼时所作。
1.诗的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江城五月,当然无梅,可作者说他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这支曲子的笛声时,竟觉眼前有梅花漫天飘飞之感。作者这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2020-03-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远游①

杜甫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巂②,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间。

弊裘苏季子④,历国未知还。


[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巂,古郡名,治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弊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开篇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壮阔之景。
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当时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
C.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离国无家可归的现状。
D.诗歌综合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双关、用典等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3-1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