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下列对《沙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2.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2021-02-12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午春前得雪(其二)

尤袤

飞英回旋逐风飘,爽气令人意欲消。

荏苒流年春送腊,殷勤密雪暮连朝。

冬回廋岭花无数,烟暖蓝田玉有苗

一饱自今真可望,更看南亩麦齐腰。


[注]①友岭:山名,即大廋岭。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宋朝王巩《闻见近录》:“廋岭险绝闻天下……红白梅夹道,行者忘劳。”②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③玉有苗:拨雪的植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雪花满天随风飘舞,诗人心中一阵寒意,一点儿情绪都没有了。
B.这场冬雪下得又大又密又久,冬天也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春天来了。
C.尾联,诗人想象麦苗会在春天里唰唰地长高,丰收在望,不会挨饿了。
D.全诗虚实结合,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意境壮阔。
2.诗的颈联写到庾岭、蓝田两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此诗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当时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开头两句语言清新而简练,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终年常绿,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B.三、四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写橘树的特点。“岁寒心”一语双关,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另一方面也指诗人的高尚美德。
C.“可以荐嘉客”一句与汉代《橘柚垂华实》“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中的“冀见食”表达相同的意绪,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末尾两句表明橘树同桃树李树一样也能成阴,供人乘凉,都是佳木良才。杜甫评价张九龄诗“篇终语清省”,是说其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
2.本诗托物言志之意,灼然可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1-1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等七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杂题

张祜【注】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

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注】张祜:唐代诗人,官场失意,遂隐居以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雨涨满了门前的池塘,残破的垣墙依然如旧,开篇为下文设置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场景。
B.诗人借助对“怒蛙”“斗雀”形象的生动描写,暗示了当时官场倾轧争斗的黑暗现实。
C.诗歌选取怒蛙、斗雀、碧草、红桃等物象,描绘出一派色彩明丽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D.“瘦”“鲜”二字形象贴切,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情态,也形象地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
2.结合全诗,对“痛饮读离骚”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020-12-31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期末检测卷-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 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注】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醉中休问”二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D.词的下阕实写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词人对林逋这样的风流处士的仰慕之情。
2.本词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7-14更新 | 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博雅闻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质量评测语文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怀故人

寇准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

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

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

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注]①旧国:故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写“清夜”“月”“藓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
B.颈联在前两联写景的基础上,通过“情何极”“思欲流”进行点题抒怀。
C.尾联通过对故人“今底处”的发问和作者独处“凝愁”来间接抒情。
D.本诗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平淡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月下怀念故人的情感。
2.“梧桐疏影老,蟋蟀乱声秋”两句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020-04-28更新 | 358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06 期末检测卷-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同步单元AB卷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这首诗是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29岁的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时所作。元珍是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B.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欲。
C.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之情。
D.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落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自己全不在意。与首联有呼应效果。
2.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B.第一、二句中,诗人运用情感起伏不定,生发出盛衰无常之意。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C.第三、四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D.在前四句用“渚”“舞”“云”“雨”四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在”“流”四个漫长柔和的韵脚,韵律富于变化。
2.本诗在时空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1-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