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1 . 古典诗词多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艺术境界,如《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从本单元中另外选取一首诗歌,探究诗人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的。
2023-08-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选必下 第一单元
2 . 《离骚》(节选)有哪些艺术特色?
2023-08-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选必下 第一单元
3 . 中国的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也有一些侧重叙事的诗作,如《氓》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诗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请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作的异同。
2023-08-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单元作业设计—选必下 第一单元
4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2-12-06更新 | 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部编本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习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众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由吾身。

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作者态度很镇定。
B.诗的第三、四句用典,巧妙暗示自己的处境,点明圣贤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
C.五、六两句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七、八两句面对圣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2.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中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2021-06-02更新 | 92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解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二)

秦 观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网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思。

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注】①太守向公,指向宗回,时任蔡州太守,有治绩。向有《登楼眺望》诗,此诗为次其韵而作。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汝水流经城旁,入夏以后水患严重。②庙食,蔡州有祀狄仁杰的狄梁公庙,有祀李想的李太尉庙,秦观曾代州守为文祭告以上先贤。③李斯,上蔡人,官至秦朝宰相,秦始皇死后,他与献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一度成为二世帮凶。后为赵高所忌,被腰斩。临刑时,李斯顾谓其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庖烟遥认孤村,天寒未见人影,诗人借助“庖烟”二字,于无人处写出 人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B.水灾之后虽然人们生活艰难,但是祠畔的明月光辉依旧,给人以希望,“销魂”二字点明诗人的欣喜之情。
C.从五、六两句看,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城,人们立庙祭祀先贤、追怀恩泽,民风古朴淳厚。
D.诗人由当地灾情联想到历史名人,咏史悯时,感慨良多,其心系百姓生活、着眼国家利益之心,令人赞佩。
2.这首诗是用哪些手法表达诗人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 . 漆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的“古人”指的是庄子,庄子曾为漆园吏;“傲吏”是因为庄子曾啸傲王侯。
B.开头两句写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写出了诗人对庄子的批评。
C.最后一句的“婆娑”语意丰富,可以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也可以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
D.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04-12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20-21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化用孟浩然诗句“涵虚混太清”,同样写出了西溪水面辽阔,浩荡不凡的气象。
B.“尘里去”“鉴中行”写出了僧人入城,禅院愈清,物我两忘,人行镜中的禅境。
C.尾联作者担心芦苇长得太高,遮住空中的月亮,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余味悠然。
D.全诗通过典型的江南水乡景物的描写,人景融合,明净清丽,意境清雅,充满雅趣。
2.本诗的颔联写景极具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2021-03-25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
9 .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02-25更新 | 620次组卷 | 25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①757年,诗人为左拾遗时,言事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叙事,交代了诗人迟暮之年因触怒皇上而被迫还家的窘境和郁郁寡欢的心情。
B.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绪复杂的父亲,又有“绕膝慰留、畏爷复去”的娇儿。
C.诗歌先抑后扬,结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因禾黍丰收、家酿将熟而愁绪得解。
D.诗歌沉郁顿挫,于曲折层进的谋篇布局中表现诗人“身虽到家,而心实忧国”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萧萧北风劲”在诗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