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

一、刚健有为

《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象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有深刻意义的精粹思想。

宋代周敦颐受道家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到明、清之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固其德,而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的学说。

《周易大传》关于刚健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二、和与中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是简单的同一,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中庸的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里以时中”“用中来解说中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一极端,随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义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释是比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崇德利用

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厚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厚生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天人协调

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战胜自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B.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
C.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
D.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然应适时引导,注意适应。
2.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天人协调”的思想。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崇德利用”的思想。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印证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
3.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
2021-11-1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彩陶特指烧制前绘彩的陶器。对比强烈的绚烂色彩,意象多元的美好图案,点线面的繁复组合……彩陶不仅是早期先民的实用器具,更代表了那个时代卓越的艺术成就。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8000年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率先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中国是世界彩陶的发源地之一。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流域孕育出的彩陶文化区,也是世界重要的彩陶文化区之一。这里是彩陶文化发展序列最为完整的区域,从距今约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开始,先后经过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发展,一直延续到仰韶时代晚期,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程。

老官台文化彩陶作为中国彩陶文化的根,尽管器形与纹饰较为简单,却意义非凡。半坡文化彩陶纹饰以直线构图为基本特色,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为典型。庙底沟文化彩陶纹饰繁复绚丽,多以若干相同单元图案对称、重复排列,构成多元连续带状纹饰,尤以鸟纹及由圆点、孤边三角等构成的各种花卉纹最具特色。渭河流域彩陶这一发展与传播历程,也是彩陶文化或中华文明本土起源的有力证据。

庙底沟文化时期,不仅是中国彩陶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中国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原本经营粟作农业的庙底沟文化先民,在与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交流中,发展出稻作农业,使粮食的来源比以前更加多样化。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聚落数量增多,规模差异显著,出现了作为区域中心的特大型聚落。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就是其中的代表。该遗址规模巨大,总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环壕所围区域面积达24.5万平方米,环壕周长约1945米。如此规模的超级工程,单靠杨官寨一个聚落的居民是难以完成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等级分化,具备一定的社会动员能力。杨官寨遗址西门址两侧,发现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数量达千余件。还发现有其他聚落罕见的特殊器物,如镂空人面器座、陶祖、釜灶形陶器等。杨官寨聚落的布局、规模以及大量独特遗存表明,庙底沟文化时期带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已脱颖而出。

蕴含着庙底沟文化精神的高度统一的彩陶纹饰和制式化的特征,赋予了彩陶“礼器”的功用。庙底沟文化彩陶向礼器的转变,标志着管理复杂社会的古礼已经形成。这种藏礼于器的做法,体现的是礼制。有了“礼”,人们的行为才能有所遵循,社会秩序才可能纳入常轨。正如一些学者理解的那样,彩陶是大时代大文化的代表,是古礼与文明的先声。

庙底沟文化以其独具特征的花瓣纹与花卉纹彩陶为标识,在史前中国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浪潮。考古资料显示,在东到大海、西达甘青、北抵阴山,向南则跨过长江、踏遍岭南,直通深圳香港的广表地区,都发现有庙底沟文化彩陶造访的足迹。在交通尚不发达的时代,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广泛传播,反映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显现出庙底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周边同期考古学文化对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接纳,或许意味着它接受了彩陶所代表的庙底沟文化的行为准则,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融合,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一统格局。

在渭河流域的半坡文化晚期,彩陶的象生图案中出现鱼鸟共体的形象。如果鱼和鸟分别代表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那么这种共体反映的就是部族的融合。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反映“共和”题材的彩陶外,在关中的一些遗址中还发现了鸟吃鱼或者鱼吃鸟的彩陶纹样。渭河流域演绎的这场鱼鸟之战,无疑反映的是中原古代文化核心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的历史。

(摘编自王炜林《看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足迹》)


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
2021-09-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任务群六 信息性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基于理论与实用的思维素养阅读 任务组三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文都被理解为以数字技术为方法,研究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数字”是方法,“人文”是对象。这种理解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原因在于,它只是将“人文”作为研究的对象来看待,忽略了研究的主体性问题,而主体性是人文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更强调人文研究中的“个性”“特色”以及研究者“情感”“悟性”等因素在研究活动中的介入。数字人文研究作为人文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跨学科结合,同时包含了两个维度的趋向:其一是“人文研究数字化”,即用数字技术解决人文问题;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文化”,即以人文方式发展数字技术,让数字更人文。

作为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其模式是将文化经典视为可编码的信息,将日常生活转换为可追溯的数据,将价值体系打上可识别的标签,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文本形态。数字人文研究者就是基于这一可视化的文本展开意义阐释。如果说那些作为“事实本身”的经典文献和行为活动相当于人文研究的“原初文本”的话,那么,经过数字人文方式处理过而形成的新的文本形态则是“次生文本”。相对于“原初文本”来说,“次生文本”毕竟与研究者之间“隔了一层”,需要充分调用研究者对“原初文本”的认知、对相关理论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个人感性经验的体悟等。“次生文本”是寄生于“原初文本”的,但又对“原初文本”进行了数据化处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包含了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理论预设和价值判断。“次生文本”既可能是对“原初文本”的抽象化还原,也有可能包含着对“原初文本”的颠覆性解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人文研究,将会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人文研究的层次和内涵,成为人文研究的延伸和补充。

数字人文研究在知识产生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比传统的人文研究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它需要研究者拥有传统人文研究“说文(文本)解字(文字、图像等符号)”的能力,能够通过文献处理、文本分析和意义阐释,完成对相关信息的阅读和观看,进而获得对研究对象的感性经验和个人判断;另一方面,它还需要研究者拥有数字人文研究“看图(可视化图形)识字(数字、数据等信息)”的能力,能够从“次生文本”的各种图式、图形、符号、数字等信息中,形成对原初文本的意义挖掘和价值判断。进而,将两种研究方法做出的分析进行对比、参照,展开“原初文本”和“次生文本”之间交叉性质的反思性分析。

当然,以上两个特点的分析都建立在数字人文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上,初级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化”和“文献化”比重偏大,根本特点是在“人一机”关系中“人”的因素还处于支配性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方法也会不断地升级换代,“人一机”关系也会出现“人”的因素支配性作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机”对“人”的控制和替代的可能。这也使得一些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常常抱有一种本能的敌意,认为这一研究隔绝了研究者面对“原初文本”的感性经验,将人文研究认知、理解、阐释和判断的权力让渡给了计算机软件程序。究其原因其实是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方法的双重误判:第一重误判是对数字人文方法目前只能应用于人文研究初级阶段的蔑视,另一重误判则是受当前各种科幻大片渲染的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后人类”“超人类”甚至“反人类”的技术恐慌。其实,我们对待数字人文的最好态度,既不是拥抱,也不是逃离,而是真诚的握手。

(摘编自曾军《数字人文的人文之维》)


请简要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
2021-09-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任务群六 信息性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基于理论与实用的思维素养阅读 任务组三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费孝通纪念馆中陈列着一本他的代表作《乡土中国》,假如你是纪志愿讲解员,有个小学生向你询问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你会如何回答?下列回答最合适的一项是(     
A.这本书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B.这本书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国民性格以及这种结构和性格的成因进行分析的理论著作。
C.这本书像是对一座大钟的内部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包括它的零部件、组装方式及运行机制等。
D.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现代的中国人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到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撰写内容提要”是阅读学术类著作的重要策略。请根据《乡土本色》内容,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撰写这篇文章的内容提要。
2021-09-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任务一 整体中国,强化训练,复习好(乡土中国)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3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2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再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时不可估量的损失。
B.第④段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C.“一生中的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是“点”与“面”、“详”与“略”的关系。
D.第③段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揭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
C.“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3.请具体说明第⑧段的写作思路?
2021-07-30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帮帮帮(统编版必修下册)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了媒介,而媒介也深刻影响着人类。

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短视频客户端贴心地“猜你喜欢”资讯平台倡导“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围入信息的“舒适圈”,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比如,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内容平台,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供不应求的时期,文化内容的摄取是“赶集”式的,寻获所需内容,要付出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联网诞生后,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强。如今,智能媒体“送货到家”,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取精选后打包配送的系列产品,节省了于琳琅满目中搜寻特定内容所需的时间,但同时失去在货架间徜徉的快乐,也容易错过新品上架的时机。

面对所谓“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新的文化使命将由进步的工具来承载,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且,在内容市场上,除了“外卖”和“快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优质品类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比如近期的电影《夺冠》、电视剧《装台》等热门作品均获得较高关注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机器算法之外,尚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作为补充。

媒介“智能进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不断成熟的智能媒介将对既有媒介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类体验的人性化智能媒体将是大势所趋。当前,人们正在开发先进技术,探索出更高层次的应用途径,推进智能媒介不断进化。基于人因工程的分析算法,已有效应用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之中,新算法新技术将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破解“信息茧房”效应,还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在葆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养成,提倡人们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饮食结构”。

(摘编自刘晴《倡导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材料二:

屏幕越来越多,快速更迭,令人目不暇接,对人的自制力构成挑战,稍加放纵便会陷入无边的虚拟现实。屏媒时代,传播内容多了,信息吸收效率却低了;互动功能强了,真情流露却少了。这让屏幕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现代病”的“背锅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屏媒时代推动人类再次“进化”:视野更大、视线更远、视角更多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屏幕背后的虚拟空间里,仅仅有着“真实的抽象”,屏幕是工具、载体,而不是实质。在充分利用屏幕便利性的同时,也要规避不利影响:既要从“我”做起,适当追求“极简主义”,不断学习恰当的运用方式,养成合理观看习惯,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也要为他人着想,助力监管平台共同净化、精化屏幕内容,疏引优质精品,摒弃沉疴冗余,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以充分展示空间。

(摘编自刘晴《“屏媒时代”更需提升媒介素养》)

材料三:

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教学体系,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自护意识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文本的碎片化、传播空间的开放性、传播思维的单向性,对于生活经验不足、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分析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而言,更易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媒介接触频繁,但对日常信息关注种类的丰富度不足。在算法推荐机制与“信息茧房”效应下,青少年长期接受与自身兴趣相符、观点相近的信息,容易陷入圈层旋涡,具有极强的圈层意识,高筑信息壁垒,信息单一且偏激,难以形成对事物客观的思辨。

青少年对媒介依赖性强,但对信息的甄别和过滤能力不足以及上网自控能力不强。随着自媒体广泛应用,信息威胁的种类逐渐多元化。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威胁依旧存在,如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泛滥,青少年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如果模糊了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对暴力等不良内容进行模仿,极易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除此之外,谣言、假新闻等含有偏见的内容隐含着新的威胁,极易煽动青少年的情绪,可能演变为线上或线下的群体行为。

(摘编自张力、张凌然《媒介系养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对人类的影响深远,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通过过滤,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能,信息更能符合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B.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媒介技术在方方面面或多或少让人们得到便捷和舒适的同时,但也存在弊端,容易引起“信息茧房”效应。
C.当前,随着先进技术的开发,智能媒介不断提升,新算法新技术已有效应用于设计之中,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D.屏媒时代,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使人类视野更广远、更多元,互动性强,但缺乏真情流露,我们要意识到屏幕背后都是虚拟的。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夺冠》、电视剧《装台》等热门作品均获得较高关注度,告诉我们面对“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
B.面对屏幕媒介,我们要不断学习恰当的运用方式,适当追求“极简主义”,养成好的观看习惯,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
C.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存在碎片化、开放性、单向性,而那些多方面不足的青少年若频繁接触,更易产生不良影响。
D.青少年长期接受媒介容易形成对媒介依赖,加上他们对信息的甄别和过滤能力不足,严重的会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某市郊区学校的一个女生小周,刚读高中,由于家离学校很远,周末常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一旦父母责骂她,小周便回嘴说,“父母不懂生活,老土!”
B.江苏省徐州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先后从母亲的卡上划走了10万元,打赏给了屏幕背后的主播。
C.某市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小王,品学兼优,玩了差不多一年的网络游戏,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同学一句话不对,他就举拳相向。
D.湖南省长沙市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小李,热爱文化,三年来,每天都会在某媒介平台听文化讲座10分钟,做了5万字左右的笔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应该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呢?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2021-07-13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创新链是从原始创意到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产业链是生产要素依据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关系和空间布局形成的关联形态,是创新成果的物质体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或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的爆发点,衍生出一条创新链,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创新。创新链作为原始驱动力,镶嵌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借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循环。打造创新闭环就是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者是要突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后者更加强调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作用,两者共同交织、头尾相连,形成创新闭环,这种闭环关系体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从我国产业发展实践来看,创新链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所处的能级也越来越高,从支撑、带动向引领演进,闭环的耦合性、韧劲越来越强。这种闭环的形成动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自发驱动所导致的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结合,另一方面是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

新形势下,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创新网络为主体,国内国际创新网络相互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形成以政府宏观调控为导向,以政策制度为激励,以中介服务机构为桥梁,以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高科技创新闭环。

一是完善产业链生态体系。以“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对产业链的构成和产业融合载体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对于产业链缺失领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高水平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协会、联盟等产业组织机构为纽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供应链重点企业形成产业创新联盟,打造国产化自主可控体系,形成“扭抱缠绕”的产业合作格局。

二是提升创新链科技供给。围绕产业链实际需求部署创新链,对产业上下游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完善技术创新链条。搭建企业和创新载体对接平台,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同时,依托国家实验室,加强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推动创新链条向前端移动,以创新优势引导产业资源集聚。鼓励龙头企业搭建创业平台,孵化科技型企业,激活创新链的源头活水,加大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三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继续探索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提高对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改革科研评价体制,引导企业家参与国家科技专项评审与成果评价,激励研发人员将论文写在产业第一线。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制度,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提升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能级。

四是优化双链融合的制度环境。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综合运用科技立法、战略规划、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手段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提高政府集聚产业链高端资源的能力。加快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建立柔性化人才管理制度,创新人才计划工程,大力引进同时拥有产业界和科技界工作经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针对性的评价制度。

五是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推动跨区域开放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在我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拓展产业链和创新链网络。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依托自贸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形成高科技产业链,扩大关键环节的产能供应,提高产业链、创新链的价值能级。

(摘编自任志宽《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材料二:

2020年11月30日,“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全球推介会在长江之畔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常熟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打造“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声学教学与科研基地的高校,拥有国内最好的声学本科专业、一流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声学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和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众多领域深度交叉,在军事、医学、建筑、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新基建”国家战略布局下,有望催生万亿级市场。

“建设‘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是常熟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践行‘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四链融合’创新型产业生态圈的最新实践。”常熟市委书记说。“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将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现代化产业示范区。

未来,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本链四链合一,加速涵养创新创业生态,为“声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摘编自李仲勋、韩雷《“苏州声谷”鸣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则更加强调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作用。
B.完善产业链生态体系,对于产业链缺失领域,需要以协会、联盟等产业组织机构为纽带,建设创新载体,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C.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形成高科技产业链,能够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高价值能级发展。
D.“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项目抓住声学渗透性强,与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众多领域深度交叉的特点,可以催生万亿级市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要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以期形成创新闭环,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核心技术攻关。
B.打造创新闭环,既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也能够解决创新滞后于产业,对产业发展带动力不强的问题。
C.提升创新链科技供给是打造高科技创新闭环的核心路径,可通过搭建企业和创新载体对接平台,精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D.“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的打造是常熟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四链融合”创新型产业生态圈的最新实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一项是(     
A.常熟建设“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B.聊城搭建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解决企业创新过程中专业文献匮乏问题。
C.广州家具定制行业打造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全球定制家居产业链平台”。
D.上海某些医学类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联合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关系。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021-05-3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二)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亚马孙雨林到安纳托利亚高原,从东南亚到外高加索……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抵达世界最需要的地方,为守护生命构筑坚强护盾。多国政要率先接种,订单纷至沓来,越来越多国家对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

安全有效是中国疫苗研发的第一标准。尽管不同国家的试验标准存在差异,但目前已经获得的中国疫苗各项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上市标准,可以在大范围人群中形成有效保护。

印度尼西亚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宣布,中国科兴公司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已在印尼万隆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有效性高于世卫组织规定的50%门槛;土耳其卫生部长表示,对土耳其疫苗接种志愿者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科兴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达91.25%;塞尔维亚药品和医疗器械局审评相关文件与科学证据后宣布,根据欧盟与世卫组织标准,该局已确认中国新冠疫苗的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

当前,全球新冠疫苗的公平分配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称,由于贫穷国家无法像富裕国家那样迅速获得疫苗,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在此背景下,中国疫苗可及可负担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日益凸显。

中国疫苗公平合理的价格有望极大减少欠发达或贫困国家的经济负担;中国企业强大的疫苗生产能力有助于缓解全球疫苗供应紧张;仅需2℃-8℃的储运环境,使中国疫苗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大多数国家国情,还可大幅降低储运成本……多国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疫苗采用成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疫苗储存和运输体系,有助于实现广泛接种,而与中国开展疫苗生产合作,还有助于提升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疫苗生产能力。

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储运方便,可及可负担的中国疫苗以其实实在在的效果惠及全球。在偏远的亚马孙雨林深处,新冠病毒已导致当地37名原住民死亡,超2000人感染,68岁的雨林原住民伊莎贝尔·蒂库拉在接种克尔来福新冠疫苗后说道:“这是我们的希望。”《纽约时报》指出,中国疫苗有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线”。

阿尔及利亚、塞尔维亚、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巴西、土耳其、菲律宾……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寻求疫苗,中国企业也在努力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从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到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COVAX全球新冠疫苗计划,再到用实际行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推动实现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病毒无国界,面对疫情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确保所有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得到保护,人类才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实现真正的整体安全。承载济世救人传统美德的中国疫苗,正持续为全球战疫注入信心、提供助力、带去希望。

(摘编自郭爽《中国疫苗助力全球战疫》,《光明日报》(2021年01月20日 1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的优点,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任。
B.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达91.25%,符合欧盟与世卫组织的采购标准。
C.中国疫苗技术成熟,充分利用现有疫苗储存和运输体系就可以实现广泛接种。
D.中国企业已在努力生产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国家向中国寻求疫苗的订单需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各国药品管理部门的表态,是为了论证中国新冠疫苗的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
B.文章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新冠疫苗的优势,凸显了可及可负担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
C.文章引用亚马孙雨林深处原住民的话,因为中国疫苗以其实实在在的效果惠及了全球。
D.文章表明中国疫苗以“病毒无国界”理念,为全球战疫注入信心、提供助力、带去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已抵达世界需要的各个地方,为守护生命构筑坚强护盾。
B.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警告称,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是因为贫穷国家无法获得疫苗。
C.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用一系列实际行动推动实现新冠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实践了这一理念。
D.只要确保所有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得到保护,人类就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实现真正的整体安全。
2021-05-2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新时代,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摘编自王志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材料二:

各个国家、民族的特色文化丰富多彩,是文明交流中的“名片”,是相互吸引的精神源泉。新时代,科技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像网络视听因与文化多元特点的契合,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网络视听生产与分发的专业化、多元化、技术化、智能化在带来海量信息流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出现了版权监管、网络中立性等问题,国际合作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不到位等多重治理难点与挑战,需要注重文化多样性保护和文化特例性管理,推行政府主导下的“多利益攸关方”协同共治模式,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展示出独特魅力。

视听内容更是当今社会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国际交往内容之一。一段时间以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快手等网络视听平台在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探索文化“出海”,致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随着步伐不断拓宽、视野不断延展,更加多元高效的“出海”举措层出不穷。例如优酷与新加坡StarHub公司签署内容合作协议,央视国际视频通讯社与瑞典Newstag、荷兰Zoomin。TV签署新闻合作协议等。

(摘编自牛梦笛等《用网络视听精品搭起文明互鉴之桥》)

材料三:

作为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新文创”内容上厚植人文精神,形式上注重新科技与文旅体验的多重互动,成为数字及互联网文化的重点。但问题是,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价值更为明显的文化形式,如非遗、高雅艺术等如何找到有效吸引更多用户的模式,从而实现真正的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指出,单纯靠政策性补贴并不能让非遗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引导非遗走向产业化,形成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自身造血机能,才能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解决这种割裂,是数字文化、互联网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能否在新时期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关键问题。

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这种统一,需要有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无论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是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文旅融合这些中国文化的重要支点,都依靠这种创新和创造。

近年来,腾讯、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先后提出的“新文创”强调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要通过文化IP全产业链发展联动,来创造代表中国的超级文化符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摘编自王志东《“新文创”要通过文化IP全产业链发展联动》)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具有深厚的文化基因与鲜明的时代意蕴。

与西方机械论的宇宙观不同,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习惯上将世界看作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存在。(通过与西方机械论相比,引出中国哲学的宇宙观,接着引用《周易》、名言来论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生命更加深刻的内涵,才能使德业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先哲认为世界是一个如同大河奔流的运动总体,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和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和发展的特性在《周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天地之大德日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有两义:一是变易或变化;二是常道,即天道。变易是事物普遍存在的基本方式,但变化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包含着创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生命更加深刻的内涵,才能使德业不断充实和完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变化生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精神,正是它支撑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与时俱进。

新时代的中外人文交流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近年来,我国对外人文交流既充分发掘本国珍贵的历史资源,又从他国不同文明中接受启发;既对自身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保护,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避免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遗失,又运用现代高科技创新手段激发其活力,不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摘编自邢丽菊等《中外人文交流的文化基因与时代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软实力可以感召人心,提高社会凝聚力,事关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观念的形成,是制定国家战略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B.网络视听在促进文化交流上效果显著,但在版权监管、网络中立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减弱了文化软实力,表现了科技运用的普遍问题。
C.“新文创”这种文化生产方式,融人科技、文化、旅游等因素,形成商业价值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即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
D.传统文化、乡村文化、文旅融合和数字文化、互联网文化融合,才能保持其中国文化重要支点的地位,承担起新时期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需要继承、转化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
B.我国网络视听走向海外,视听内容成为当今社会活跃、有生命力的国际交往内容,这启示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探索中国文化的“出海”举措。
C.在增强文化软实力途径的探索中,强化市场途径,弱化行政指导,有利于吸引更多用户,形成文化产业化,并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D.我国一些企业通过文化IP全产业链发展联动,这给怎样“讲清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以有益启示。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中华文化的变化生生之道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C.周虽旧邦,其命维新D.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
4.新时代,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处理好哪些事物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四的行文脉络。
2021-05-2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麻城市实验高中高三5月冲刺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