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感恩节的绅士

欧·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助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⑩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思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予,步朝着风。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⑪“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⑫“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⑬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⑭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⑮“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⑯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

⑰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⑱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⑲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⑳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年轻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地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注释:①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衣服当然褴褛                       褴褛:破烂,不整洁
B.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不胜负担:吃得太多以至于身体不能承受。
C.自怨自艾,好不烦恼                    自怨自艾:自我抱怨、懊悔。
D.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             信念:不能错失饱餐一顿机会的想法。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设计匠心独运。作者安排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请皮特吃饭,与老先生请皮特吃饭的情节相呼应,体现了文本的冲突与张力。
B.小说第13段对皮特吃饭场景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写出了皮特吃饭时狼吞虎咽、不顾形象的丑态。
C.小说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前文有多处细节暗示了老先生的窘迫困境,为结局埋下了伏笔,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读来“笑中含泪”,作者对皮特饱餐后情态的生动细致的刻画,将皮特身体与心灵的挣扎、精神世界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3.结合小说第10段划线部分,任选一个人物,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加以赏析。
4.小说标题叫“两个感恩节的绅士”,请结合文本谈谈标题的含义。
2023-02-01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方的河

张承志

他开始了高速运转。他首先咬着牙开始翻译李希霍芬的《中国》导言。这导言大约有三万多字。他在翻着字典时想,我要在报名时呈上译稿,请他们转交导师。他又觉得最好有论文,哪怕一篇也好。于是他就拟了几个题目:《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自然地理状况概述》《湟水河谷的黄土台地及植被》《关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资源及综合经济》等等,可是写了几行以后,他发现自己写的不是论文,而是晚报和旅游杂志上用的大路货。他马上扔掉那几个题目去颜林家。颜老头摸着稀胡子听了他的论文设想以后笑了。老头说,放下你的那些论文吧,只要把基础课考好,问题就不大。但是老头本人并不招研究生。您怎么知道别人就不会事先上交论文呢?我还是要搞一篇,他想。我敢保证其他考生也都会来这一手的,这是光明正大的竞争,人人都不会放弃宝贵的机会。

他从颜林父亲那儿抱回一大叠《地理学资料》和小册子,回家研究起来。当他发现不少论文实际上都是描述性的调查报告时,他欣喜若狂。原来野外的亲身调查也可以成为论文的基础。他考虑着,那太好了,我不仅有调查而且有整套缜密的方言调查资料作基础。我可以把方言的分布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的分析结合起来。他决定搞一篇题为《湟水流域的人文地理考察》的文章,但他没有忙着动笔。他大量地阅读资料,皱着眉头捉摸那些论文字里行间的功夫所在。他愈读愈觉得自己的文章能写好,因为他已经模糊地发现了一条行家们严守着的思维的线路和框框。这条隐约可见的线路连结着一串串专用术语和概念,构成了一条神经,一个严密的网,一个冷静而独立的视角。他相信,这就是地理学。我逮住你啦,别看你闪烁其词,他想。干货就在这里。我要准准地抓住你,吃掉你,消化掉你,然后我使出我的方言调查的法宝,也来炮制一下。我的网和视角也会又独立又新鲜。他能读到的书和论文主要都是自然地理或经济地理方面的,他愈读愈发现结合人文科学的研究少而又少。这使他对自己拥有的汉语方言知识和旁听来的考古讲座知识满怀希望,他不时回忆起对他常怀偏爱的秦老师和新疆大学的往事。

他同时开始了对基础课的复习。除了翻译李希霍芬之外,他每天都做《简明基础日语》后头的练习题。考试全都是考基础,这个我深有体会,他想。从来都是这样:试题很简单,人们打开卷子心中窃喜。可是那些貌似傻乎乎的试题后面巧埋地雷,暗藏杀机。他把练习题做了一遍又一遍,只要一出错,他就咬住错处狠攻硬背。他决定把这几页习题做上一百遍,一直到考试前三天才住手。政治课也一样,他从旧书店里买了两本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小册子,把它们全都剪成词条,塞在右面衣袋里。骑着自行车赶路时,他左手扶着车把,右手摸出一张,瞥过几眼,默诵一遍,然后塞进左边衣袋里。等过了闹市,没有红绿灯路口时,再从右边摸出一张来。他骑车骑得很警觉,既没有撞了过路的老太太,也没有惹恼过警察。

他每天早上七点钟爬起来,夜里一点半或者两点睡觉。一般他温习功课到午夜十二点左右,然后推开那些地理学报、考古讲义和《简明基础日语》,摊开几张稿纸,开始写他的那首诗。诗的题目是一下子跳到纸上的:《北方的河》。他握紧了笔,觉得胸膛里的长河大浪汹涌而至。那些浪头棱角分明,又沉又重,一下下撞得他胸口发痛。他忍着心跳,竭力想区别开那些河流。十几年他见过多少条河啊,黄河、湟水、白龙江和洮河、额尔齐斯河与伊犁河、甚至内蒙古的锡林河以及青海的通天河。这些河流在他的脑海里飞溅激荡,他感到兴奋得有些晕眩。他看见了那么多熟识的面影和那么多生动的故事,他觉得这些河流勾划出半个中国,勾划出一个神秘的辽阔北方。这片苍莽的世界风清气爽,气候酷烈,强硬的大路笔直地通向远方。他深深地感动了,他把笔尖伸向那些薄纸。他想用简练有力的词句几笔就把那些浪头和漩流钉入稿纸的方格,然后再去尽情尽意地描写那些古朴的台地、倾斜的高原和高海拔的山前草原。可是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留在肚子里为他看家的那套汉语训练早已溜之大吉。他枯坐着,紧张地瞪着稿纸上的那个题目,听着自己的心在咚咚地跳。他不仅没有找到那种闪闪发光、掷地有声的词句,他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他感受万千,但又一筹莫展,他呆呆地一直坐到两点钟,最后扔掉钢笔,一头栽倒在床上。

有一天深夜,听着隔壁母亲发出的鼾声,但他却失眠了。他靠在床头吸了好几支烟,出神地倾听着那低柔的呼吸的声响。后来他悄悄取过纸笔,在黑暗中嚓嚓地写了起来。他凭手指的触觉知道,写下的诗句不会重叠在一起。这是一首新诗的最初的几行。

(节选自《北方的河》第三章)


【注】曾在新疆插队6年的“他”,从新疆大学汉语专业毕业回北京后,不服从分配而决心报考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叙述中融入大量心理描写,细致而深入地展示出“他”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将“他”的形象刻画得真切鲜明,栩栩如生。
B.“我要准准地抓住你,吃掉你,消化掉你”,这句话运用短促有力的句式,生动地表现出“他”钻研学问的决心和毅力。
C.“诗的题目是一下子跳到纸上的”运用比拟手法,传神地反映了写诗的念头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D.小说结尾以“这是一首新诗的最初的几行”独立成段,富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他”研究生考试非常顺利,即将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
2.“他”报考研究生,功课如此紧张,为什么还要写那首《北方的河》?
3.小说以“他”的角度行文,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1-3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本文获1979年全国第二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1.以下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赏析和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注重以散文化、抒情化写法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十分充分,也十分感人,小说的诗化特征鲜明。
B.小说对社会环境的交待是点到为止的,却为人物命运的浮沉、人情的冷暖、人性的美丑指明了社会原因,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
C.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唐先生和老范对待友情的对比,唐先生自己前后对老范态度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凸显人物形象,深化主题,体现作者鲜明的立场。
D.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写作,便于客观自由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性格和和多样的形象特征。
2.根据小说特定的情境,分析加点处的语言描写所表现出的说话人的心理。
“哟,老范,是您呀!” 说话人的心理:___________
3.唐先生希望能觅得一位知音,老范堪当唐先生的知音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4.这篇小说善于借助一些物件连缀人事,从而勾连情节、丰富人物形象和凸显主题。试从“雕花烟斗”和“凤尾菊”中任选一例,对此加以阐释。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蒙

①喜欢雨,从小。

②“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小雨便是大自然的温柔与谦逊,大自然的慷慨与恩宠,却也是大自然的顽皮。它存在着,它抚摸着,它滋润着,却不留下痕迹。用眼睛是很难找到它的,要用手心,用脸颊,用你的等待着春的滋润的心。

③也有“凄风苦雨”“秋风秋雨愁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其实那倒不一定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天。即使这样的天气也给繁忙的人们带来休息,带来希望,带来遐思。

④正因为有雨中的忧伤的甜蜜,人们才伸出双臂歌唱雨后初阳的万道金光。于是有了那波里的名歌《我的太阳》。

⑤而暴雨和雷雨又是多么欢实,它们驱走暑热,它们解除干渴,它们弥合龟裂,它们叮叮咚咚地敲响沉闷的大地,它们咋咋呼呼地嬉闹着对人们说:“别怕,我们折腾一会儿就走。”

⑥小时候,我最喜欢北京城夏日的大雨。雨中,积水上冒出一个又一个的半圆形的小泡儿。

⑦“似水晶,非琉璃,又非玻璃,霎时间了无形迹。”我的姨妈教过我这样的谜语。

⑧为什么这几年在北京很少见到大雨冒泡儿了呢?是气候变了么?是我事太多、心太杂,对似水晶又非玻璃的泡儿视而不见,这泡儿已经唤不起我童年的那种好奇和沉醉了么?哦!

⑨一九五八年的特别炎热的夏天,我下乡以前暂在景山公园少年宫劳动,盖房当小工,每天担四十多斤一块的大城砖,很累。一天早上刚开工便赶上了天昏地暗的大雨,“头儿”只好宣布放假。我落汤鸡似的回到家,换了一身衣服,打起雨伞,和同样处于逆境的爱人到新街口电影院看电影《骑车人之死》去了。电影看完了,大雨威势未减。这是一九五八年,也许是五十年代的最后几年我们度过的最快乐的一天,而这一天,是雨赐给我们的。

⑩就是让雨淋个透也未尝不是人间快事。在新疆的草原上,我曾经骑着马遭遇过一次短暂的却是声势浩大的雹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一株可以略略遮雨的小树也没有。没法子,除了百分之百不打折扣地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之外,没有别的路。当理解了这种处境以后,我便获得了自由,我欣然地、狂喜地在大雹雨中策马疾驰。

这种经验我写在小说《杂色》里边了,但我觉得没有写好。如果有机会,不,不管有没有机会,将来我一定要再写一次草原上的夹着雹子的暴雨。

这豪兴也要有一个条件,就是在前方不远,有哈萨克牧民的温暖的帐篷。兄弟般的哈萨克人会亲切地接待你,会给你一碗滚热的奶茶,会生起他们的四季不熄的火炉,烤干你的被雨打湿了的衣裳。

我们常常说“风吹雨打”,毛主席说要“经风雨、见世面”,我们还说什么经历了“风风雨雨”。这不但让人骄傲,也让人欢喜,不但让人刚强,也让人快活,像我那次在新疆的草原上那样。

而我现在正航行在从武汉到重庆的长江航道上,又赶上了雨。雨对我有情,我对雨有意。

在避风的那一面的甲板上,你看不到也摸不着雨。在船头,雨丝向你迎面喷来,在迎风的那一面,雨丝拉曳成了长线。

江上的雨和人似乎更加亲近。坐船的人都爱水,靠水,感谢水。而正是雨供给着江水。江水升腾着雨。当轮船疾驶的时候,浪花飞溅到甲板上,那不就是雨么?

天色虽然阴霾,两岸的垂柳和庄稼却被雨洗得更加碧绿。没有打伞也没有穿雨衣,最多戴一个草帽的岸上的女人们的服装在雨中显得分外艳丽。连岸上的黄土和石头也在雨水中映着洁净的、本色的光。

“晴川历历汉阳树”,当然。但是你知道吗,阴川和雨川,也使我们的河岸、我们的人和树历历如画。

雨是我对生活和土地的无尽的情丝,情思。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开篇用“我喜欢雨,从小”一句话既照应了文题,推出了描写对象,也说出了自己对雨的情感,为下文写雨奠定了感情基调。
B.第②③段引用的诗句如“随风潜入夜,物细无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愁情,诗句使文章的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C.第⑦段引用姨妈教我的“谜语”,令文章具有趣味性。第段引用毛主席的话旨在支持作者的观点:“雨可以让人刚强。”
D.第⑥段中作者写自己从小就喜欢北京夏天的大雨,看着那积水上冒出的小泡儿,而第⑧段则写自己现在看不到北京雨天的“泡儿”,这是因为他心事太杂乱了。
E.作者采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多种表达方式,描写了自己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大小雨,表达了作者对各种雨的喜爱之情。
2.赏析文中画线的第⑤段。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2023-01-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秤时光

陈虹

我家的老秤,始终挂在记忆中斑驳的墙上,静静地守候着时光。老秤见证着我家生活的变迁,从贫穷到富足。日月流转,那些逝去的日子在它的身上烙下印记,写下岁月沧桑。那秤杆的一起一落我在眼前,那吆喝声、喧闹声犹在耳畔,仿佛一曲经年的老歌,在平仄韵律中,唱出岁月绵长、素淡隽水的歌谣。

我家的第一杆秤,是一杆16两老秤,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就一直挂在厨房里。40厘来的紫檀秤杆,配一枚鸡蛋大小的圆形秤砣,秤杆乌黑发亮,秤星已经部分脱落。

母亲说,这杆老秤是节粮度荒时称粮食用的。我家是一个大家庭,三世同堂,十多口人,挤在一起吃着大锅饭。在节粮度荒那几年,母亲要把一个月的口粮,计算成每天的定量。等次做饭前,母亲拿出这样老秤,按定量称好粮食,多一点母亲也会抓出来。那时,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这是对我们最质朴的勤俭节约教育了。这杆秤是母亲带着全家走出困境的明灯。

家里的第二杆秤,是一杆柞木杆秤,老秤长80厘米,有两个提手,这个提手叫秤毫,两个提手就是两个秤毫,分为头毫和二毫。

这杆秤是上世纪80年代初母亲买的。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王串场农贸市场刚刚建成,母亲租了一个铺面,卖起了蔬菜。母亲早上去民权门批发市场进菜,然后再去王串场农贸市场零售。每天早出晚归,异常幸苦。母亲瘦弱的身躯,骑着一辆三轮车寒来暑往,一干就是几十年。

母亲卖的菜都整理得干干净净,菜里的稻草、泥土都择出去,黄瓜、丝瓜、韭菜,每一种菜都水灵灵,透出新鲜。像小葱、菠菜、蒜苗,黏泥沾在根上抖不净,母亲就一棵一棵泽干净,再用草绳捆好。为顾客称蔬菜,母亲都是单手举秤,让秤杆翘得高高的,唯恐分量少了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在母亲的词典里,找不到缺斤短两这个词。母亲一直干到60多岁,在家人的劝说下才不卖菜,回家赋闲养老。

依靠着卖菜,母亲风光地嫁女、为儿子娶媳妇。用这杆秤,母亲为家里买了电视机、录音机、空调,这些电器在上世纪80年代算是几大件了。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也对母亲钦佩极了。母亲提起家里的幸福生活,总是说: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在以前,哪能私人经商啊。这杆秤,是母亲带领全家脱贫致富的火炬。

我家的第三杆秤,是一个精致的小电子秤,也叫厨房秤,计算器大小,拉丝材质,精巧美观,称量精准。

每天大哥在家学习做各种美食,也会称枸杞、松茸、当归、党参的重量,为母亲熬制各种补品,母亲看着大哥在屋里忙活,几克白糖、几克奶粉、几克黄油都要在电子秤上称重。母亲就会撇撇嘴,说:做点东西,还这么讲究,我要像你这样磨蹭,小时候早把你们饿死了。母亲在旁边唠叨着,看着身边儿子忙碌的身影,目光中满是幸福。

这台小电子秤,是成年儿女给母亲的祝福。

我家的三杆秤,见证了我们从食不果腹走向温饱,又从温饱迈入了小康生活。母亲经商的杆秤,仍然安静地挂在墙壁上,常常被母亲取下来擦拭干净,不染一丝灰尘。我想,这秤里有母亲的记忆,也有母亲对岁月的怀念,这经年的老秤,称量出旧时岁月寒,称量出今朝时光暖。

(选自202010月《天津日报》有删改)

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以“我家的秤杆”为线索,将秤杆与母亲的辛劳、时代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再现了几十年来天津人们生活的巨变。
B.以前母亲每次做饭前,总要拿出老秤将粮食过秤,多余一点粮食母亲都要拿出来,这主要体现了母亲爱惜粮食、做事细致的特点。
C.作者在刻画母亲人物形象时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多方面写出了母亲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D.当看到“大哥在屋里忙活,几克白糖、几克奶粉、几克黄油都要在电子秤上称重”时,母亲就会“撇撇嘴”,这体现了母亲对大哥厨艺不精通的不满。
E.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家中三杆秤的变迁,折射着家族的巨变、时代的变迁、祖国的日新月异。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3-01-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警报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O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也有叫逃警报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太消极;又太狼狈。唯有这个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

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

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这条铁道不知起讫地点,从来也没见有火车通过),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所以雷先生才会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

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

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

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西南联大一位教授的上课习惯,自然地引出“跑警报”这一话题,既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与“跑警报”的主体相关。
B.作者将“跑”警报之“跑”与“躲”“逃”进行比较,得出“跑”字更丰富生动、更从容有风度的结论的同时,略带反讽的意味。
C.文章从视觉、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来写马尾松林带给人们的“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本应有的紧张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
D.“不在乎”精神作为“儒道互补”的真髓,既有儒家于困境中积极上进自信的“不在乎”,又有道家于困境中安之若素的“不在乎”。
2.西南联大学生跑警报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画线部分写了日军空袭的伤亡情况。有人说,前文几乎全是趣事,到这里笔锋一转补写伤亡显得不和谐,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023-01-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宁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的尊严。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⑪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3.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第⑥段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
4.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023-01-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宁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兰牧骑的孩子——铁木耳与海兰花(节选)

鲍尔吉·原野

海兰花和巴根、江格尔早上九点多钟离开家前往白音花草原。

小弟江格尔骑在毛驴上,姐姐海兰花走在毛驴的左边,牵着(jiāng)绳,大弟巴根走在毛驴右边。大街两旁高大的杨树像巨人那样躬着身为他们送行。杨树叶在风里旋转着,露出背面的银灰色。

这头毛驴叫乌日根,身上像水一样乌黑发亮,眼眶是白色的,白眼圈里是黑水晶一般的眼睛,嘴巴也是白色的,吃起草来,一动一动。乌日根迈着碎步往前走,蹄子踩在鹅卵石上,像有人清脆地敲木鱼。江格尔第一次坐毛驴,他察觉自己的身体在驴背上不由自主地扭动,脖子像安了弹簧一样左右晃。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铁木耳所说的那条通往红嘎路沙漠的小路。

走进沙漠,三个人感觉新奇,互相咧嘴笑。沙漠就像被刀裁过一样整齐,线条是柔和的。远远地,他们看到一只鹰飞过沙漠,飞得很低。这只鹰和它的影子在远处汇成一个小黑点。

他们所走的小路是两座沙漠中间的谷底。这条道弯弯曲曲,随着沙丘的形状时隐时现。走了一会儿,海兰花和巴根有点累。在沙漠里,脚往前走一步,被流沙吞没,相当于往后退了半步,所以走得很慢。不久,他们的头被太阳晒得发昏。空气中的氧气仿佛被强烈的阳光吸干了,干燥的风抽走他们口中的水分,姐弟三人觉得口干舌燥。

海兰花想象在前边不远处,有蓝盈盈的湖水,白鸟张着长长的翅膀在湖上飞翔。但无论朝哪个方向看,她都看不到湖水,到处是干燥的沙子,沙漠反射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三人把眼睛眯成小缝。

终于,坐在驴背上的江格尔喊道:“我渴了。”

海兰花连忙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瓶子,把盖子拧开递给江格尔。

江格尔一仰脖把瓶里的水喝光,说:“还有吗?这么点水,没等咽下去就在舌头上化了,我能喝十瓶。”

海兰花说:“还有两瓶,那是我和巴根的水。”

江格尔说:“但是我很渴,姐姐。”

海兰花又把一瓶水交给江格尔,说:“这是我的水,你到最渴的时候再喝吧。”

江格尔一口喝没了水,说:“我还渴。”

没水了。巴根把自己那瓶水珍惜地贴在脸蛋上,好像用脸蛋贴着水就可以解渴。他拧开盖,用舌头一点一点地舔。他每舔一下,海兰花就咽一次口水,嗓子冒烟了。她眼看巴根把瓶里的水一点点舔光。这时候小毛驴也不走了,海兰花拽着驴的笼头往前走,驴就是不动地方。

海兰花抬头看,眼前的路断了,迎面是一个沙漠。往前走就要往沙漠上爬,小毛驴爬不上去,停下了脚步。海兰花把江格尔从毛驴背上抱下来,把毛驴牵上沙漠的顶端,又回来领着江格尔和巴根往沙漠上走,但江格尔一步也走不动。海兰花抱起他往上走,她感觉自己的两条腿像灌了沉重的铅,每走一步都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这一步。回头看,巴根还在沙漠的半腰上。她又下去拉着巴根的手,一点一点走到沙漠顶。这时候海兰花(jīn)疲力尽,坐下一动也不能动了。

海兰花眼前飞起一片金星,耳边有嗡嗡的轰鸣,好像是太阳照在沙漠上反射的回声。有水就好了,她想。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江格尔喊“姐姐,姐姐”,然后感觉有人推自己的肩膀,原来她被晒得昏了过去。

海兰花睁开眼睛,听见巴根说:“姐姐,毛驴跑了。”她用尽力气爬起来,看到乌日根从沙漠顶上一溜烟儿跑了,跑得很远,变成一个小黑点。

看到小毛驴跑远了,海兰花突然打了个寒战。没有毛驴,他们走不出这片沙漠了。她往四处看,左边右边都是白茫茫的沙漠和像蓝玻璃一样的天空,一丝云彩也没有。阳光像火焰一样倾泻下来,晒到脸上像伤口被盐水浸泡一样疼痛。虽然隔着衣服,但她的两个肩膀被阳光晒得火辣辣得疼。她把巴根和江格尔拉过来,抱住他们的肩膀。两个弟弟被太阳晒了,把头靠在她的肩膀上,一句话也不说。

这时的海兰花感到彻骨地疼痛,是她把弟弟带到这里,她特别恨自己,眼泪突然冲出眼帘,流了下来。眼泪吮到嘴里,越吮越咸。

她紧紧抱着弟弟,眼前出现了爸爸宁布的形象。爸爸头上是海螺样的鬟发,眼睛带着笑意,喝上一点酒,会用力呼出嘴里的辣气,然后小声且温柔地唱蒙古歌——关于羊羔、母亲和春天的歌,还有迎接从南方飞来的小鸟的歌。海兰花又想起妈妈。妈妈身上有特殊的香味,有点像牛奶加青草的香味。妈妈的头发黑中带点淡黄,阳光下面,妈妈的(tóng)孔金黄,回到屋里,变成琥珀色。妈妈开口说话,优美的蒙古语从她红润的嘴唇和贝壳般洁白的牙齿中间冒出来,像泉水冒出草地。海兰花想躺进妈妈的怀里,就像躺在宽阔的草原上一样,柔软舒服……

《小说月报》2020年第12期,有删改)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
身上像水(     )一样乌黑发亮     两个弟弟被太阳晒(     )
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牵着(     )     海兰花(     )疲力尽     妈妈的(     )孔金黄
3.小说中多处描写沙漠,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海兰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2023-01-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应有堆花时

何永康

①朋友从江西旅行回来,约我到他家小酌,聊聊旅途见闻。佐酒的菜是在街上买的几样传统卤菜。酒却是从江西带回来的,有一个既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堆花。这酒过去听人说起过,是江西名酒,最早产于庐陵一带,原本叫“谷烧”。相传庐陵人文天祥少年时求学白鹭洲书院,文章之余与同窗于酒家买醉,但见“谷烧”倒入杯时,有酒花叠起,醇香满店,遂脱口赞道:层层堆花,好酒好酒!若干年后,文天祥举兵抗元兵败被捕,被押送元大都途经白鹭洲时,百姓沿途把“谷烧”酒相送——送他过惶恐滩、过零丁洋。到大都后,文天祥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庐陵百姓闻讯,纷纷以“谷烧”洒地遥祭英魂……后来,人们就借文天祥当年赞语,把“谷烧”改名为“堆花”,作为对英雄的纪念。

②想到这些,我迫不及待地催朋友开瓶,想看看“堆花”是什么样子。瓶开伊始,有淡淡的醇香弥散,似乎并无多少独特。但在倒的过程中,奇妙就出现了——丰富的气泡不断泛起,煞是好看。原来这酒是米酒,发酵期长,一遇空气自然产生“酒花”,层层叠叠堆于杯中,很有层次感和诱惑力。

③堆花的“堆”,一是作量词用,如一堆土,一堆草。一是作动词用,堆砌,堆放。小时候参加农业劳动,因体弱常与妇女一起干些轻活。最喜欢的活是摘棉花,不需要多少农业技术不说,还轻松干净。到要收工时,会计就会提一杆秤,拖声吆喝:“堆花啰,堆花啰!”他喊的“堆花”,其实就是把棉花集中到一起过秤记工分。这是我儿时听到的最有意趣的呼叫,堆花于是入脑入心。

④每个人都会对某些词语过敏,或者被不断地击中。堆花二字,就常常让我莫名其妙地在毫不相干的情景或语境中想到它。读诗读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会想到堆花;看天看到头顶的朵朵白云,会想到堆花;在江边看到絮状的芦花,会想到堆花;夏天吃冰激凌,会想到堆花……

⑤我知道,我感兴趣的并不是花,而是“堆”。细细揣摩,原来作为量词的堆,总是给人多的感觉。求多,多多益善,是人的欲望本性,堆的前提一定是多,给人惊喜、给人满足、给人愉悦,对从小生活在物质短缺年头中的我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打鱼的亲戚送来一堆活蹦乱跳的小鱼,惊喜;乡下的同学送来一堆桃子、李子,高兴;母亲的学生送来一大堆红薯,那就很满足了。成堆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也是堆砌的快乐。须知,如果我到集市去买,鱼是一条,李子是几个,红薯是几根。一堆,会给人一种富足感。

⑥如果说量词的堆,对人来说往往是被动地接受,那么,作为动词的堆,却是主动作为地去改变物态。比如堆花,绝无“一堆花”的意思,而是让花堆积、集聚。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名句:“堆花压柳桥”。花是雪花,积压在柳桥上,意境是冷清了点,但想到雪化后,桥两岸柳树会抽枝发叶,会飘起春天的飞絮,所以雪虽是冬天的堆花,但也与春天相关。

⑦宋代有个诗人叫方千里,名气远不及白居易,但也留下了一阕非常有名的《庆春宫》:“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篱落堆花,帘栊飞絮,更堪远近莺声……”篱落堆花,堆的是春天的落英,往往会把春天的愁绪堆在人的心头。林黛玉是春愁最多的人,见不得花谢花飞,受不了红销香断,更不堪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是就去葬花。葬花,先要把落花堆拢,收入花篮,再提到一个适合的地方,挖个坑埋了。因此,堆花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

⑧中国是工艺大国,很多传统工艺品都有“堆花”的技艺环节,即在物品上凸起花朵或纹理,成为别致的艺术。比如陶器瓷器,就是在已成型的坯体上,堆出相关的造型,增加鲜活感与立体感;比如面馍糕点,会在食物上堆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之更美观灵动,刺激感官增加食欲。如此看来,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有锦上添花的情致,也有烈火烹油的热烈,乃雅俗共赏之事。

⑨中国的昆曲是雅到极致的,男女主角清辞丽曲的唱腔和细腻含蓄的表演,体现出温煦、婉约的剧种特征。但为剧情需要,也有群体的载歌载舞。鼓乐齐鸣,排场热闹,就有了人间烟火的凡俗。譬如《牡丹亭》著名桥段“游园惊梦”中,当杜丽娘和柳梦梅“惊梦”之后转到台下时,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他们手持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花卉绢灯,边舞边唱“好景艳阳天,万紫千红尽开遍”。这样的堆花,既再现了良辰美景,也烘托了亦真亦幻的梦境。

⑩又比如,年轻时候喜欢插花,追求花枝的舒朗与错落有致。画花鸟画时,也最爱画一枝梅或几瓣菊,喻示不慕繁华、耐得孤寂的清欢之境。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喜欢到人多的地方“打堆”,由倾心独枝到喜爱花丛,偶尔也就画起大红大绿的牡丹来,在一重一重繁复的绿叶上,把红花一朵压一朵地堆上去,图个热闹图个红火,这就是不能免俗。但俗与雅往往会互为转移,大雅反俗或大俗成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想到此突然有所参悟:人生应有堆花时。是的,人们不能老是把眼光落在奇花异卉或闲花野草上,也不能只做走马观花者或素手采花人,也要干点堆花的事——把最普通的花朵收集起来,缀合成花团锦簇的景致,装点大众化的生活。这与把每个平凡的日子缀合起一段人生一样必要。时不时地堆一下, 或许会堆出一种境界的高度来。

(取材于何永康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③段,会计“堆花”的吆喝声,为作者儿时不繁重的农业劳动更添一份乐趣。
B.作者写黛玉葬花的情节,意在说明堆花不只是行为方式,也是情感的托付,丰富了“堆花”的内涵。
C.第⑨段“便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装扮的花神粉墨登场”,写出了表演滑稽可笑的特点。
D.第⑩段作者写年轻时爱画梅、菊到年长后也画牡丹,触发了他对雅俗关系的思考。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文天祥的故事,为“堆花”一词赋予了情感意蕴,与下文形成照应。
B.第⑧段使用排比手法,强调“堆花”其实是一种凡俗生活中美学与诗性的表达。
C.本文围绕“堆花”,“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文章句式灵动,语言雅致,娓娓叙说中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真切而细致的体验。
3.分析第⑤段中用了什么手法去分析量词“堆”的好处?有何作用?
4.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23-0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

汪曾祺

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那两个老人是谁?”

“一个是余老五。”

“另一个呢?”

“陆长庚。”

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余大房养他。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

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他整天不离一步。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昧、缠绵的含情似的异样感觉。余老五身上也有着一种“母性”。

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但是看上去,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他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起了罢?”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这是神圣的一刻。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下手,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

余老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他不像余老五那样有酒有饭,他是个倒霉的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只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前两天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鸭在水,人在船,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一趟鸭子全散了!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都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怎么样了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老五高大方正,一副大汉的形态,作者偏偏用“母性”来形容他,实则是有反差的、俏皮的,也与前文暧昧含情的环境相呼应。
B.余老五“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体现了他技艺高超之外的专断顽固与仗艺欺人,人物形象也由此丰满立体。
C.陆长庚出场前,作者通过写倪二丢鸭后一筹莫展,围观人们推荐陆长庚时的众口一词,赋予人物一定的传奇色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陆长庚通“鸭性”,“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却命运不济,几次鸭瘟的打击使他发誓不再养鸭,但手艺偶一亮出仍令人叫绝。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老五只是余大房手下的炕鸡师傅,却衣食无忧,整日拿着紫砂茶壶到处闲逛闲聊,小说在此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了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阅读心理。
B.本文运用传统小说、评书等常用的叙事方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讲述了两位乡间巧人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体现了作品的传统性和文化色彩。
C.小说在叙事上短句居多,语言简洁灵动,没有较为完整的故事讲述,更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体现了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D.小说语言质朴清淡,就连人物苦难的命运、艰难的境遇都“寡味儿”了许多,但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和人生悲欢的思考。
3.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请结合本文内容各举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4.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繁,结尾一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文本分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