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解重要句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裕禄(豫剧选段)

姚金成(执笔)

文本一: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焦裕禄办公室。墙上一幅兰考地图,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

徐俊雅夹着被褥,焦守凤捧着一个大瓶子上。

焦守凤 (高兴地连跑带跳先进屋来)爸爸!爸爸!(失望地)妈妈!爸爸他又不在。

徐俊雅   老焦!……唉,这又去哪儿了?守凤,把这拆洗过的被褥给你爸换上!

焦守凤     唉!①(把瓶子放桌上,从妈妈手里接过被褥进内屋)

徐俊雅收拾屋子,她扶起旧藤椅,发现藤椅上的破洞,心中揪痛。

徐俊雅   (唱)看见了藤椅上破洞根根断茬,似看到老焦他茶缸抵肝咬着牙。老焦啊!(接唱)肝疼病最怕劳累压力大,多少次劝你休息都白搭!叫你吃药你总忘记,犯病时你就知道顶住肝疼桌上趴。抚藤椅似看见你日夜忙和累,抚藤椅似看见你忍疼痛汗流面颊。抚藤椅怎诉说亲人的心疼牵挂,抚藤椅忍不住泪流如麻。为你忧、为你愁,心难放下,恨不能替你病、替你疼,替你挡住这兰考的暴雨和风沙!

焦裕禄披雨衣从外面进来。

焦裕禄   俊雅,下这么大雨,你们咋来了?

徐俊雅   半个多月都没见你面,听说你今天回县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药。老焦,你的病可不能再大意了啊!

焦裕禄   没事。今年兰考洪涝灾害严重,好多村子都被水淹了。县委的同志都在下边哩。②

焦守凤   (从内屋出来,看见爸爸,惊喜)爸爸!

焦裕禄 (高兴地)守凤!

徐俊雅   孩子给你送土蜂糖来了!

焦守凤   爸爸!(唱)中医说土蜂糖养肝效果好,俺与同学到乡下跑了几遭。枣花蜜把春天精华酿造,定能够驱病痛雾散云消。愿爸爸早康复全家欢笑,女儿我天天过节歌声飘!(捧糖瓶递给焦裕禄)

焦裕禄 (高兴地接糖瓶)好哇,我焦裕禄享到女儿的福了!

文本二:

焦裕禄   守凤呢?孩子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呀?

徐俊雅   你别乱想了!守凤去乡下给你找土蜂糖了。

焦守凤一身泥水,捧着蜂糖瓶上,站门外听。

焦裕禄   唉,孩子大了,可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呀。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带着遗憾走。叫守凤来,我要给孩子道歉……

焦守凤 (忍泪)爸爸……(走过来,把蜂糖瓶捧到焦裕禄手上)

焦裕禄   孩子!你又去给爸爸找土蜂糖了?我的乖女儿……爸爸谢谢你……(用手指狠劲顶住肝区,汗如雨下)

徐俊雅急忙上前扶住丈夫。

焦守凤 (紧紧抱住焦裕禄)爸!爸!

焦裕禄 (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守风,爸爸对不起你……

焦守凤   (哭)爸,你别说了……我听话,我不去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我去食品厂,我去腌咸菜、做酱油……③爸!爸!我啥也不要,我就要爸爸!我就要爸爸!(抱焦裕禄大哭)

焦裕禄   (唱)一声爸叫得爸爸心头暖,女儿的理解比金子珍贵比蜜甜。我知道我这个爸爸没当好,亲人们多受拖累多为难,你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为长姐你要关心弟妹们学习进步和吃穿。这些年你妈妈持家不容易,从此后你要帮妈妈多分担。离兰考留下了无限遗憾,这支笔留给女儿续写新篇。俊雅呀,我贤惠的妻啊,对亲人几句话要记在心间;如果是病难医我此去无返,定要把我埋在兰考沙丘前。我要看战友们锁黄龙巧手奋战,我要看盐碱地水洼窝变成良田。我要看泡桐苗成大树花开灿烂,我要看兰考县林盛粮丰美好的明天!

焦守凤   爸爸!④

乡亲们拥上,呈现出宏大的群众送别场面。

焦裕禄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缓缓而行。

众乡亲   (拥上前)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

焦裕禄 (动情地)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

(画外音:“我一定会回来的!”)

众乡亲   焦书记!

灯渐暗。悠长的呼唤声渐弱。

文本三:

灯复亮,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

焦裕禄迈着从容的脚步,从远方向观众席走来。

(幕后男声独唱)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

焦裕禄形象定格,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

(字幕)“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终年42岁。焦裕禄的精神滋养了兰考的大地,焦裕禄的遗愿在兰考大地上已经化成了最动人的画图。如今的兰考,已是腾飞的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饥饿已是遥远的记忆,富足与和谐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有关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表现焦守凤对又没能见到父亲的失望,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
B.②处是焦裕禄对妻子的解释,表现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必须身先士卒的自我要求。
C.③处透露出父女俩在对待女儿的工作安排上曾有过矛盾,女儿最终理解了爸爸的做法。
D.④处应该是女儿守凤撕心裂肺的哭喊表达对爸爸的不舍和对爸爸严重病情的忧心。
2.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的舞台提示表明兰考发生洪水的故事背景,暗示了焦裕禄同志得知汛情火速离开的急切。
B.剧本中“土蜂糖”的细节前后呼应,表现女儿对父亲热切的爱,也透露出焦裕禄同志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况。
C.剧中的唱词表明焦裕禄同志废寝忘食,不顾身体,在兰考任上的工作重点是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
D.剧中的唱词以方言和口头语为主,句或长短错落,注重押韵,表现出该剧种雅俗共赏节奏鲜明强烈的特点。
3.旧藤椅在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分析其作用。
4.文本三是整部剧作的尾声,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李白

刘雪枫

农历岁末,一个温暖的冬日,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1300岁。

1300年,李白飘逸的身影不仅没有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那是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缘故吗?

1300年,李白的诗篇于我们不仅没有隔世绝代之感,反而越来越生动鲜活,内涵丰富,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音乐的李白吗?

李白是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世界的。这种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意义。100年前,以李白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被译成法文和德文,分别以《美玉集》和《中国之笛》这样浪漫的名字在西方结集出版。对于大诗人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的诗歌,艾略特认为是对英语诗歌进程持久的、决定性的贡献。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是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之笛》中四首李白的诗谱写的大型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又叫《尘世之歌》)。李白诞辰1300周年同时也是马勒去世90周年,欧美的乐团大多数都上演了《大地之歌》,同时纪念东西方的两位文化名人。

唐诗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顶峰,李白是站在这个顶峰之上的巨人。李白是中国文化中最让人引以自豪的符号,同时也是跳出传统程式的异教徒,1000多年来,随着他不朽诗篇为人传诵,他狂放飘逸、特立独行的诗人气概也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灵动奇丽的诗以及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激活了后代众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不论是文学、音乐、戏剧,还是绘画、舞蹈、雕塑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位大诗人伟岸傲立的身影,也能透过这些作品感受到诗人那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为了纪念李白,不仅有诗的纪念。我们有音乐的纪念,有舞蹈的纪念,有戏剧的纪念,还有书画等艺术作品的纪念,还有李白的英文诗、法文诗、德文诗、日文诗的纪念。这些纪念恰到好处地将李白与现代李白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并交织起来,为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的年代里,展示了一个跨越1300年的李白,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

大型现代舞剧《梦白》是广州现代歌舞团为纪念李白诞辰而特意创作的。舞者用现代舞蹈语汇和现代音乐表现了诗人性格的不同方面,他们使李白的形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不是一个穿长袍束高冠的李白,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一个衣着、服饰与我们无异的李白。交响音乐会《明月出天山》以郭文景的交响合唱《蜀道难》和周龙的《唐诗四首》为核心内容,又辅之以数首根据李白诗谱写的交响声乐作品。如果说,周龙的《唐诗四首》更多强调的是包括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等在内的诗篇的意境和高雅的文人气质,那么郭文景的《蜀道难》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在自由状态下创作的远离古典倾向的自然的情感释放。作曲家根据李白诗歌所提供的绚丽意象,在音乐素材的处理上选取的是更民间化的角度,所释放的是对家乡的感觉。

诗歌剧场《天地——太白》是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压轴大戏,它不同于一般的诗歌朗诵会,而更多考虑从诗歌艺术本身出发,强调一种视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整场演出围绕李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展开,著名作家韩静霆撰写的剧本将李白的代表作与他的人生品格和命运悲欢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朗诵、交响音乐、歌曲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整体烘托,传递着诗人对人生、自然、永恒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李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李白是永远的。昔人已乘黄鹤去,但是李白请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你,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需要你的表达"。再铸民族魂,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就从纪念李白开始吧。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以李白的方式纪念李白的1300岁”,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选择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形式来纪念李白诞辰1300年。
B.诗歌剧场《天地——太白》强调一种视觉、听觉和美学意境的整体设计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现代人对李白的思考、发问以及对自我的反观。
C.现代舞剧《梦白》让人们感受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李白形象,他是长存人们心中的另一个始终具有现代感的李白。
D.文章语言优美而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对现代舞剧《梦白》、诗歌剧场《天地——太白》的精心描写,让人们体会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2.文章说李白已经“横跨一千三百年”,却又是“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李白”。这是为什么?
2021-01-15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吉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读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

吉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你到底要怎样的一个人,你就愿意?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吉老太太   你总是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配眼镜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吉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杯茶送给吉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吉老太太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吉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吉老太太   (很慢地回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吉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我想今天问她。(略停)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吉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复坐)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还像上次那样?说我发烧到39度?

余小姐   (娇嗔)对,还让你不停地住院。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吉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吉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

【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对抗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儿子吉先生读的信的内容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但吉先生对此并不积极。
B.吉先生在信里借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C.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
D.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却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2.下列对材料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开头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即儿子的婚姻大事。
B.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有一定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对自己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D.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单调,戏剧冲突也不够,但构思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画线处的台词的作用。
4.剧本在刻画吉先生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惊愕)梅花?

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①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②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③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周朴园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节选自曹禺《雷雨》)

材料二: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节选自关汉卿《窦娥冤》)

材料三:

“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老头儿高声说。他想:他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自己身受的一样。

他想:但是我已经把那咬我这条鱼的鲨鱼给扎死啦。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Dentuso”。谁晓得,大鱼我可也看过不少呢。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仍然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人尽可被毁灭,可就是打不败他。”④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上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

(节选自海明威《老人与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划线句子①表现了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紧张、恐慌的心理,划线句子②表现出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己不利的虚伪无情。
B.材料一划线句子③的潜台词是:我早就知道你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找上门来的,果然没有出乎我的预料,那么,你究竟想怎么样?
C.“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或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D.材料三中老人在与厄运搏斗的过程中,也常常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感情态度变化可以概括为从“怀念”到“恐慌”再到最后的“虚伪、收买”,可见周朴园的无情冷酷,自私虚伪。
B.材料二连用三个“煞”结尾,意在表窦娥心中无法申诉的冤屈以及强烈的悲伤;也说明作者余意未了,他要淋漓尽致地展示窦娥的冤屈,控诉社会的腐败与黑暗。
C.材料运用了想象、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营造了浓烈的悲剧氛围,使故事充满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黑暗统治的憎恨,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D.材料三划线句④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不懈地抗争,二个人只要永不屈服,他将是永远的胜利者,这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
3.海明威说:“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请结合材料及课文中鲁侍萍、窦娥、桑地亚哥的形象,任选两个人物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如何刻画周朴园、窦娥、桑地亚哥的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08-10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何理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