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解重要句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吼秦腔

徐海滨

说来也怪,赤条条从黄土高原生出来的我,最厌秦腔。一听人唱,耳内便如凶汉捉了木筷乱捅,喉头也紧出丝丝苦味。读到大学,厌中又添了几许鄙意,视板胡、边鼓如笑料。脑海里翩翩而来的是卡鲁索、帕瓦罗蒂、邓丽君、山口百惠等。待毕业去了江南,五官七窍被温柔柔娇滴滴的越剧浸得半酥,更恶秦腔的硬亢。再后来飞去美利坚,每日苦读打工之余,哼几句祖国歌曲,心暖如春,倒也快意。唱来唱去有了点小名气。

忽一日,乔治相求于我,为他危在旦夕的祖父一唱。乔治乃中美混血儿,素喜嘲讽大陆留学生,自视甚高。因我囊中羞涩,常被他取笑。此时他神色惨然,我心肠一热,便斗胆跟着去了他家。

只见那老者,双眸暴出,皱纹如铁针铸成,又似西北边塞深沟大川,须发如雪,透出人生终点的悲哀。族人子弟蜡像般伫立在病榻旁。

乔治父亲肥眉胖目,对我连道“感激、抱歉”之类的话。我点点头,张口便唱,将记忆中的中国民歌一曲曲调出来。全部抖尽后,老者纹丝不动,似喘非喘,一脚阴间,一脚阳间。

当下心中惶惶,硬着头皮又甩出催眠曲、语录歌、知青歌……唱得满屋眉毛皱起,乔治喉结直跳,恨不得生吞了我。

乔治父亲突问:“会唱秦腔吗?”

秦腔?心中一凛,瞬间膝软。

乔治父亲道,家父是关中人,四九年去台湾,后来到美国,苦了几十年,儿时最喜秦腔,前几天我寄信到陕西买录音带,只怕来不及了……

四下目光注视着我。牙一咬,豁出去了,嘴唇颤几颤,将那些年月不想听不爱听又不得不听硬着头皮听的秦腔移植“样板戏”从肚底翻将出来:“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普天下……”

一曲吼尽,喉已半哑,却见老者眼珠一动,一亮,笑纹骤骤,齿间依稀有声。乔治父亲急忙将耳贴在老人嘴旁,频频颔首,潸然泪下。

须臾,老者长出一口气,撒手去了西天。乔治两道目光盯在我嘴上,百思不解:一曲让他难以接受的旋律,竟然满足了祖父临终的心愿。

乔治父亲掸掸双袖,领着乔治,垂手向我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从此声名大振,到处有人来邀我唱秦腔。却也怪,过去恨也恨到顶点,厌也厌到极处,更无意去学,此时竟能开口便唱。除了移植“样板戏”,还能来几下《火焰驹》《三滴血》。莫非梦中学来,娘胎带来?奇也。那黄土高原酿了千年的秦腔,含着大喜大悲、大凶大吉的秦腔,唱得我骨也铮铮,血也滔滔,满喉满口黄土味。

从此专唱秦腔,入迷之余,去翻资料,吓了一跳。才知秦腔源于古时陕甘民谣,向东发展,演变出晋剧、豫剧、京剧等;向南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川剧、汉剧、徽剧、绍剧等。秦腔可谓是中华民族襁褓时期的摇篮曲。隔着万里大洋,唯有秦腔能载我心,能抗游子的精神饥渴。更料不及,在C大学外国音乐节上,我上台一吼,吼出个头彩。

好容易熬到回国探亲,急忙跑到西安访友。友人情切,为我开个联欢会。其间笙歌管弦,婆娑舞姿,妙不可言。最后举座邀我唱一支在美国最拿手的歌。我不假思索,开口便是秦腔。众人始是惊异,继而窃语,终于哄堂大笑,将我最后一句齐茬茬卡在了喉管深处。

有说我风趣,有怨我戏弄人,有讥我摆架子,有斥我啃了几天洋鸡腿竟敢取笑祖宗……

夜深人静,胸闷难寐。终于耐不住了,我冲出被子,恨恨地站在房间里,把被卡住的那最后一句秦腔热乎乎地吼了出来……

好多年不流泪了,脸上有两道奇怪的热流。

(选自《当代戏剧》,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混血儿乔治向来瞧不起大陆留学生,“我”本不愿为其祖父唱歌,但出于对海外华人的民族情感,“我”还是去了他家。
B.当听到乔治父亲问“会唱秦腔吗”时,“我”顿时心凛膝软,这是因为“我”此前不太喜欢秦腔,担心自己唱不好。
C.为老人唱一曲秦腔之事,让“我”声名大振,所以“我”便了解秦腔,热爱秦腔,专唱秦腔。
D.这篇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如刻画乔治祖父时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语言也典雅凝练,温婉细腻。
2.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好多年不流泪了”的“我”为何“脸上有两道奇怪的热流”?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22-02-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焦裕禄(豫剧选段)

姚金成(执笔)

文本一: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焦裕禄办公室。墙上一幅兰考地图,地图前一把旧藤椅倒在地上。

徐俊雅夹着被褥,焦守凤捧着一个大瓶子上。

焦守凤 (高兴地连跑带跳先进屋来)爸爸!爸爸!(失望地)妈妈!爸爸他又不在。

徐俊雅   老焦!……唉,这又去哪儿了?守凤,把这拆洗过的被褥给你爸换上!

焦守凤     唉!①(把瓶子放桌上,从妈妈手里接过被褥进内屋)

徐俊雅收拾屋子,她扶起旧藤椅,发现藤椅上的破洞,心中揪痛。

徐俊雅   (唱)看见了藤椅上破洞根根断茬,似看到老焦他茶缸抵肝咬着牙。老焦啊!(接唱)肝疼病最怕劳累压力大,多少次劝你休息都白搭!叫你吃药你总忘记,犯病时你就知道顶住肝疼桌上趴。抚藤椅似看见你日夜忙和累,抚藤椅似看见你忍疼痛汗流面颊。抚藤椅怎诉说亲人的心疼牵挂,抚藤椅忍不住泪流如麻。为你忧、为你愁,心难放下,恨不能替你病、替你疼,替你挡住这兰考的暴雨和风沙!

焦裕禄披雨衣从外面进来。

焦裕禄   俊雅,下这么大雨,你们咋来了?

徐俊雅   半个多月都没见你面,听说你今天回县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药。老焦,你的病可不能再大意了啊!

焦裕禄   没事。今年兰考洪涝灾害严重,好多村子都被水淹了。县委的同志都在下边哩。②

焦守凤   (从内屋出来,看见爸爸,惊喜)爸爸!

焦裕禄 (高兴地)守凤!

徐俊雅   孩子给你送土蜂糖来了!

焦守凤   爸爸!(唱)中医说土蜂糖养肝效果好,俺与同学到乡下跑了几遭。枣花蜜把春天精华酿造,定能够驱病痛雾散云消。愿爸爸早康复全家欢笑,女儿我天天过节歌声飘!(捧糖瓶递给焦裕禄)

焦裕禄 (高兴地接糖瓶)好哇,我焦裕禄享到女儿的福了!

文本二:

焦裕禄   守凤呢?孩子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呀?

徐俊雅   你别乱想了!守凤去乡下给你找土蜂糖了。

焦守凤一身泥水,捧着蜂糖瓶上,站门外听。

焦裕禄   唉,孩子大了,可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呀。我对不起孩子。我不能带着遗憾走。叫守凤来,我要给孩子道歉……

焦守凤 (忍泪)爸爸……(走过来,把蜂糖瓶捧到焦裕禄手上)

焦裕禄   孩子!你又去给爸爸找土蜂糖了?我的乖女儿……爸爸谢谢你……(用手指狠劲顶住肝区,汗如雨下)

徐俊雅急忙上前扶住丈夫。

焦守凤 (紧紧抱住焦裕禄)爸!爸!

焦裕禄 (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守风,爸爸对不起你……

焦守凤   (哭)爸,你别说了……我听话,我不去县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了!我去食品厂,我去腌咸菜、做酱油……③爸!爸!我啥也不要,我就要爸爸!我就要爸爸!(抱焦裕禄大哭)

焦裕禄   (唱)一声爸叫得爸爸心头暖,女儿的理解比金子珍贵比蜜甜。我知道我这个爸爸没当好,亲人们多受拖累多为难,你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为长姐你要关心弟妹们学习进步和吃穿。这些年你妈妈持家不容易,从此后你要帮妈妈多分担。离兰考留下了无限遗憾,这支笔留给女儿续写新篇。俊雅呀,我贤惠的妻啊,对亲人几句话要记在心间;如果是病难医我此去无返,定要把我埋在兰考沙丘前。我要看战友们锁黄龙巧手奋战,我要看盐碱地水洼窝变成良田。我要看泡桐苗成大树花开灿烂,我要看兰考县林盛粮丰美好的明天!

焦守凤   爸爸!④

乡亲们拥上,呈现出宏大的群众送别场面。

焦裕禄被医护人员搀扶着缓缓而行。

众乡亲   (拥上前)焦书记,你一定要回来呀!

焦裕禄 (动情地)乡亲们,我一定会回来的!……

(画外音:“我一定会回来的!”)

众乡亲   焦书记!

灯渐暗。悠长的呼唤声渐弱。

文本三:

灯复亮,遍野泡桐,一片葱绿,泡桐花簇簇盛开,如云如霞,如诗如画。

焦裕禄迈着从容的脚步,从远方向观众席走来。

(幕后男声独唱)兰考县不见了漫漫黄沙,兰考县不见了内涝水洼。遍地的小树苗已长大,泡桐花年年开香飘天涯!

焦裕禄形象定格,如塑像般耸立在泡桐林中。

(字幕)“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逝世,终年42岁。焦裕禄的精神滋养了兰考的大地,焦裕禄的遗愿在兰考大地上已经化成了最动人的画图。如今的兰考,已是腾飞的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饥饿已是遥远的记忆,富足与和谐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中有关台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表现焦守凤对又没能见到父亲的失望,和对父亲常年不注意照顾自己身体的心疼。
B.②处是焦裕禄对妻子的解释,表现他作为县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必须身先士卒的自我要求。
C.③处透露出父女俩在对待女儿的工作安排上曾有过矛盾,女儿最终理解了爸爸的做法。
D.④处应该是女儿守凤撕心裂肺的哭喊表达对爸爸的不舍和对爸爸严重病情的忧心。
2.下列有关文本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的舞台提示表明兰考发生洪水的故事背景,暗示了焦裕禄同志得知汛情火速离开的急切。
B.剧本中“土蜂糖”的细节前后呼应,表现女儿对父亲热切的爱,也透露出焦裕禄同志长期与肝病斗争的情况。
C.剧中的唱词表明焦裕禄同志废寝忘食,不顾身体,在兰考任上的工作重点是带领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
D.剧中的唱词以方言和口头语为主,句或长短错落,注重押韵,表现出该剧种雅俗共赏节奏鲜明强烈的特点。
3.旧藤椅在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分析其作用。
4.文本三是整部剧作的尾声,这样的设计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期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   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   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   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   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   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   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   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   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   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 民教馆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   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   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   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   怎么?怎么?

娘子   怎么?怎么?

疯子   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   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   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   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   难办!难办!

(四嫂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   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   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   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   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   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   疯子,你也来!

疯子   (摇头)我不去!

娘子   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

疯子   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   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   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   (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   (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   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   (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   (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   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 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了!

四嫂   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   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   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   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狗子   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   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   这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   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   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   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   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

四嫂   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

疯子   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   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   狗子,你去吧!

四嫂   (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   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   你还不服气?

狗子   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

疯子   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狗子下)

四嫂   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   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


【注】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②“活儿”:偷窃。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娘子不再担心小偷、地痞偷抢,放心让二嘎子看摊子,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正在转变、新秩序正在形成的社会现实。
B.听到程疯子说去不了民教馆,二春、娘子同时连问“怎么?怎么?”,写出二人对程疯子的关切,也可看出邻里之间的和睦。
C.“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借四嫂上场动作,写其勤劳直爽特点,传达出她得知恶霸被抓的兴奋与向大家传递消息的急切。
D.“低声地”“笑嘻嘻地”“一揖”等舞台说明交代了狗子向程疯子道歉时的神态、动作,表现出狗子改造自己的自觉性与诚意。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构思巧妙,借未出场的恶霸黑旋风串联多个场景,推动剧情发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打黑除恶带来的新变化,从而突出戏剧主题。
B.剧中独白能多维度展现人物性格,程疯子独自徘徊时的一段话,写出了他对时代新变化的喜悦,更表现了他害怕恶霸、不敢当面斗争的懦弱性格。
C.戏剧善用语言刻画人物,狗子上场时,疯子说“谁?啊,是你!”四嫂说“谁?噢!是你!”,一字之差,一标点之别,尽显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
D.剧中的台词极具个性与地方特色,如“抖漏”“碎在这儿”“加盐儿”“玩完了”等,在展现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浓郁的北京味。
3.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
4.老舍在《龙须沟》中巧妙地通过潜台词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从文中选择两处加以分析。
2021-05-10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新湘行记

——张八寨二十分钟

沈从文

汽车停到张八寨,约有二十分钟耽搁,来去车辆渡河完毕。溪水流到这里后,被四围群山约束成个小潭,一眼估去大小直径约半里样子。汽车得从一个青石砌成的新渡口用一只方舟渡过,码头如一个畚箕形,显然是后来人设计,因此和自然环境不十分谐和。潭上游一点,还有个老渡口,有只老式小渡船,由一个掌渡船的拉动横贯潭中水面竹缆索,从容来回渡人。这种摆渡画面,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风景习惯,必然作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姿势,搁在靠西一边白石滩头,才像符合自然本色。因为不知多少年来,经常都是那么搁下,无事可为,镇日长闲,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阳光下沉睡!但是这个沉睡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船渡口东边,是一道长长的青苍崖壁,西边有个裸露着大片石头的平滩,平滩尽头到处点缀一簇簇枯树。其时几个赶乡场的男女农民,肩上背上挑负着箩箩筐筐,正沿着悬崖下脚近水小路走向渡头。渡船上有个梳双辫女孩子,攀动缆索,接送另外一批人由西往东。渡头边水草间,有大群白鸭子在水中自得其乐的游泳。

我为了温习温习四十年前生活经验,和二十四五年前笔下的经验,因此趁汽车待渡时,就沿了那一列青苍苍崖壁脚下走去,随同那十几个乡下人一道上了小渡船。上船以后,不免有些慌张,心和渡船一样只是晃。令我显得慌张的,并不尽是渡船的摇动,却是那个站在船头、嘱咐我不必慌张、自己却从从容容在那里当家作事的弄船女孩子。我们似乎相熟又十分陌生。世界上就真有这种巧事,原来她比我小说中翠翠虽晚生十来岁,目前所处环境却仿佛相同,同样在这么青山绿水中摆渡,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不同处是社会变化大,见世面多,虽然对人无机心,而对自己生存却充满信心,一种“从劳动中得到快乐增加幸福成功”的信心。

她大约有十四五岁的样子,有张长年在阳光下曝晒、在寒风中冻得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双辫子大而短,是用绿胶线缚住的,还有双真诚无邪神光清莹的眼睛。两只手大大的,粗粗的,在寒风中也冻得通红。身上穿一件花布棉袄子,稍微大了一点。这正是中国许多地方一种常见的新农民形象,内心也必然和外表完全统一,真诚、单纯、素朴,对本人明天和社会未来都充满了快乐的期待及成功信心,而对于在她面前一切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更充满亲切好奇热情。两手攀援缆索操作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内行。我想起合作化,问她一月收入时,她却笑了笑,告给我:“这是我伯伯的船,不是我的。伯伯上州里去开会。我今天放假,赶场来往人多,帮他忙替半天工。”

“一天可拿多少工资分?”

“嗨,这也算钱吗?你这个人——”她于是抿嘴笑笑,扭过了头,面对汤汤流水和水中白鸭不再答理我。我不免有一点儿惭愧起自心中深处。因为我还以为农村合作化后“人情”业去尽,一切劳力交换都必需变成工分计算。到乡下来,才明白还有许多事事物物,人和人相互帮助关系,既无从用工资分计算,也不必如此计算。船开动后,我于是换过口气请教,问她在乡下作什么事情还是在学校读书?

她指着树丛后一所瓦屋说,“我家住在那边!”

“为什么不上学?”

“为什么?区里小学毕了业,这边办高级社,事情要人做,没有人,我就做。你看那些竹块块和木头,都是我们社里的!我们正在和那边村子比赛,看谁本领强,先做到功行圆满。村里还派我办学校,教小娃娃,先办一年级。娃娃欢喜闹,闹翻了天我也不怕。”

我随她手指点望去,正有六七个小顽童在游戏,有两个上了树,都长得团头胖脸。其中四个还穿着新棉子。

小船恰当此时,訇的碰到了浅滩边石头上,闪不知船滞住了。女孩子一声不响早已轻轻一跃跳上了石滩,用力拉着船缆,倾身向后奔,好让船中人起岸,让另一批人上船。一种责任感和劳动的愉快结合,留给我个要忘也不能忘的印象。

在一般城里知识分子面前,我常常自以为是个“乡下人”,习惯性情都属于内地乡村型,不易改变。这个时节,才明白意识到,在这个十四五岁真正乡村女孩子那双清明无邪眼睛中看来,却只是个寄生城市里的“蛀米虫”。对于乡下的人事,我知道的多是百八十年前的老式样。至于正在风晴雨雪里成长,起始当家作主的新人,如何当家作主,我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一九五七年五月作


[注]①1934年,沈从文从北京返回湘西故里,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一路写下一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后来结集出版,题为《湘西散记》。1957年再回湘西,有感而发,写下此文。
文本二:

沈先生的语言文字功力,是举世公认的。所以有这样的功力,一方面是由于读书多。“由《楚辞》、《史记》、曹植诗到‘桂枝儿’曲,什么我都欢喜看看。”我个人觉得,沈先生的语言受魏晋人文章影响较大。试看:“绕城长河,每年三四月春水发后,洪江油船颜色蛘明,在摇橹歌呼中联翩下驶。长方形大木筏,数十精壮汉子,各据筏上一角,举桡激水,乘流而下……”这不令人想到郦道元的《水经注》?我觉得沈先生写得比郦道元还要好些,因为《水经注》没有这样的生活气息。另外一方面,是从生活学,向群众学习。“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先生所用的字有好些是直接从生活来,书上没有的。比如:“我一个人坐在灌满冷气的小小船舱中”的“灌”字,“把鞋脱了还不即睡,便镶到水手身旁去看牌”的“镶”字。这样的字,在生活里,群众是用着的,但在许多作家的笔下,已经消失了。我们应当在生活里多找找这种字。还有一方面,是不断地实践。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在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

(摘编自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唐人诗句,意在说明新渡口的建造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和谐,而老渡口才符合自然本色。
B.“黑中泛红的健康圆脸”“两只手大大的,粗粗的”等描写,刻画了女孩的外貌,也突出了她经常参加劳动的特点。
C.“青苍崖壁”“白鸭子”“青苍苍”“青山绿水”“绿胶线”等词语,色彩丰富,说明作者善用“颜色”写景写人。
D.文中“合作化”“工资分”“农村合作化”“高级社”这些词语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文章写作的时代青景。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翠翠是《边城》的主人公,天真无邪、清纯可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身上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B.《楚辞》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与《诗经》共同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C.《水经注》中《三峡》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描绘了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突出了长江三峡纤柔秀美的特点。
D.像沈从文善于炼字一样,鲁迅更是炼字高手、如《孔乙己》中“便排出九文大钱”,“排”字表现出孔乙己的吝啬性格。
3.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沈从文的写作是如何做到“日益接近自然”的?
4.如欲以“《新湘行记》的‘新’为题写一则《新湘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节选一】 (注:哈姆莱特去见母后,途中巧遇正在祈祷的国王)

哈姆莱特   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地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 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我的母亲在等我。这一服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死的痛苦。(下)

【节选二】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

哈姆莱特 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把钝剑给我们。来。

雷欧提斯 来,给我一柄。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同样长短的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

雷欧提斯 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 王 分开他们!他们动起手来了。

哈姆莱特 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

哈姆莱特 王后怎么啦?

国 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 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

——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 人 反了!反了!

国 王 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 ——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1.下列对选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表明哈姆莱特在经历了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暂时放弃了复仇。
B.“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这句表明雷欧提斯为完成复仇使命感到欣慰,自己死而无憾。
C.哈姆莱特没想到雷欧提斯竟然用利剑伤人,更没想到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不仅自己将很快死去,雷欧提斯也为此送了性命。
D.“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哈姆莱特本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但死神在召唤,他已经没有气力讲述复仇的始末根由了。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点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虽然表面上对雷欧提斯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但心里对雷欧提斯并不信任。
B.王后临死前断断续续的语言,说明她深爱自己的儿子,于是她用尽全力揭穿了国王在酒中下毒的阴谋,
C.自己深爱的母亲在眼前死去,这彻底激发了哈姆莱特的复仇之心,于是他将涂有毒药的剑刺向了国王。
D.《哈姆莱特》选段在情节上有一处巧合设计,就是用王后误饮毒酒的事件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结合选文的内容,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4.哈姆莱特为什么非要等到国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之后才断然复仇?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1-04-26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陈情与感动

罗伟章

(1)我读的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

(2)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二哥念初中,好读书,在乡上买了本《古文观止》。寒假里,大雪盈野,土地被雪盖了,农活也被雪盖了,二哥便拿着书,钻进院坝边新修的空房里,不喊吃饭就不出来,出来时必冻得躬肩缩背,脸色青紫。如此十余天后,书变重了——满本都是红色的批注。腊月三十那天,父亲和兄弟姐妹上邻院看灯去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念了,二哥又背诵,很是自得。当他逐句讲解,自得的心淡了。那是一个没下雪却打着黑霜的冬日。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家里的天,是母亲顶着的,父亲也要听母亲的,母亲去世,天就塌了。在对未来的惊恐中,我常躲到屋后的林子里,窥视村里小孩跟在各自的母亲身后,从田间地头走过,一声一声地叫“妈”。为啥他们都有妈,唯独我没有?我的妈是一个土堆,冰冷而臃肿,摸上去是粗糙的颗粒。再摸,还是。找不到答案,疑惑就凝结为痛楚。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死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

(4)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

(5)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岂止忍受,还要担荷。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后读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门,那窗,是打开的,打开后就看到万千气象:众生之苦里,蕴含着无限生机。杜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陈情表》对我的意义。

(6)在我心里,李密始终是个孩子。到他写《陈情表》时,已44岁,可依然是个孩子。这感觉真没有错。李密以孝闻名,《陈情表》以孝动人,“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汉字的母字,“老”之下一“子”,“子”紧贴“老”,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扶持。李密对祖母,侍奉汤药,“未曾废离”,是一辈子的孩子。

(7)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人情相类,普天同理。但如果突然撞到他的家乡去了呢?那便是故人重逢。认识作家,无须相见,读了他的作品,就算认识了。作品是作家的内在星空,读过,就不仅认识,还是熟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因此,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也不是激动,只是心里一亮。是烛光的那种亮,外面的世界退去,只照见两人和两人的秘密。

(8)彭山县属眉山市,眉山有苏东坡,这奠定了一种美,也奠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东坡的厉害,在于个性强却又通达人情,活得诗性,且能用细节之绚烂抵抗人生之大灾。比较起来,李密就过得太苦了。身苦,心也苦。不过,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理,到李密写《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以孝命名的村社山水,由此遍布国中。当孝成为准则,就成了孝道。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

(9)仲秋时节,雨气蒙蒙,而眼前身后,光影婆娑,整个彭山,如起伏的园林,低处大河奔流,高处竹木葱翠。李密故居在保胜乡龙安村,倾斜的坡地上,村道、房子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左面崖壁,刻满字画,都与李密有关。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只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两个字:充实。人只有在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照中,才能内心丰盈,从而迈过自我隔绝和自我枯萎的“现代化陷阱”。由此扩展,家庭伦理便成为家国伦理、万物伦理,人也因此走出小我,成为大写的人。

(10)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突破局限的表达。传说还是一种想象力,是深具可能性的预言,比如张献忠沉银地,多年来也是传说,但考古将传说变成了历史——曾经的事实:沉银处就在彭山江口镇河段,而今已发掘出5万多件文物。一个生长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笃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从文学角度,陈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回忆“我”听哥哥念《陈情表》的往事,用“闻到了旧香”,形象生动的表现《陈情表》的语言带给“我”强烈的美的感受。
B.第(3)节中作者说:“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颤栗”是作者由李密的悲苦触发了自己自幼丧母的内心痛苦、恐惧的复杂感受。
C.眉山苏东坡与彭山李密,虽都命途多舛,但一个豁达洒脱,活得诗性;一个困厄悲苦,以孝动人。必须有苦难,才能使人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
D.文章第9段对李密家乡彭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语言简洁,画面清新质朴。
E.最后一节中引入了彭祖的传说,又引入了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虚一实,有力地印证了“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这个观点,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2.请赏析文章最后一节中画横线句子。
3.作者说:“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但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李密的故乡——川西彭山,为什么?
4.综观全文,说说《陈情表》对“我”有哪些意义?
5.结合你学过的苏轼作品,举例分析你对第(8)节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深刻理解。
2021-04-16更新 | 6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红楼启示录(节选)

王蒙

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和奇异,也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⑤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结合原文内容,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D.作者认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2.第⑤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
2021-04-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第二部分 整体把握情节脉络 课时作业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

妞儿不如大人经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别屈了孩子!

她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闻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白鬼们在屋里到处翻了一阵,眼看着泄气了,忽然一个家伙儿发现了那一箩筐咸菜,一脚把箩筐踢翻,咸菜全撒了。白鬼用刺刀拨着咸菜,似乎看出了什么,问:这咸菜是哪来的!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就这么间房子,要翻还不翻到阁楼上来?这时,只听得她大声地说:知道了还问什么!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把孩子哄得不哭了。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氢中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端交代有一两个村的党组织受了些损失,这为后面“白匪”来搜捕作了很好的铺垫。
B.黄新孩子沾盐水、抓腌豆角,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C.“我”进门后,她望“我”和孩子等动作,重点表现出她感叹生活艰难和有愧孩子的心理。
D.结尾处魏政委脸上严肃的神情,是因为他被黄新对党的忠诚和英勇献身精神所感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紧紧围绕交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发展的一个横断面,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会面。
B.小说采用上帝视角的叙述形式,让“我”参与和见证故事过程,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C.小说从阶级情与母女情的理智抉择中凸现黄新对党和革命的一颗红心,人物性格发展貌似平面单线条,而实际上已呈现出丰满厚实的立体状。
D.孩子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让“我”将孩子带上山,意味着党和红军后继有人。
3.在黄新被捕的情节中,她拉长声音喊道“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
4.很多评论认为黄新这个人物刻画得感人至深,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黄新这一形象的?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玉挨打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语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像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竞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唯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看。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玉挨打后,“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来看望他。“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她自诩家世背景深厚,想力压黛玉一头,为自己日后能和宝玉结婚作了一个铺垫。
B.黛玉探望宝玉是在黄昏,而且是悄悄地进的。因为她想避开大批探望者,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而“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怕别人取笑,也可见其处事小心谨慎。
C.宝玉因其强烈的叛逆性格遭遇父亲狠打,从节选部分对宝玉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这顿毒打而改变自己的思想,相反,倒显得更坚定了。
D.当宝钗指责他“素日不正”时,他却“更觉比先畅快了”。这是因为宝玉钟情于大观园里的所有女子,所以怕宝钗“沉心”,见宝钗责怪自己“素日不正”,显见并未“沉心”,且语中“去己疑心”之意,故而“畅快”。
2.黛玉见宝玉,哭了半天之后,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包含了黛玉怎样复杂的心情?
3.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都去探伤。钗、黛二人对“宝玉挨打”反应不同,宝玉对二人的态度又各有不同。据此分析钗、黛二人性格特点。
2021-04-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最美是百合

①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②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③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④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⑤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⑥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⑦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⑧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⑨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⑩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⑪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⑫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⑬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⑭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⑮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⑯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⑰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⑱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⑲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⑳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㉒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㉓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㉔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㉕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㉖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㉗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1.文章中的阿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2.请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请分析第段中的画线句。
4.本文的题目“最美是百合”能否改为“百合花布”?教材中所选茹志鹏的《百合花》的题目能否改为“百合花被”?请谈谈你的想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