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的故事

张炜

父亲被叫到海上拉鱼了。我觉得有趣,沿着父亲的足迹,去海上看那些拉大网的人。海上没有浪,几个人把小船摇进去。随着小船往海里驶,船上的人就抛下一张大网,水面上留下一串白色网漂。小船兜一个圈子靠岸,剩下的事儿就是拽住大网往上拖,费劲地拖。这就是“拉大网”。

网一动,海上老大就呼喊起来,嗓门吓死人。所有的拉网人随号子嗨呀嗨呀叫,一边后退一边用力。

大网慢慢上来了,岸边的人全都狂呼起来。我这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活蹦乱跳的鱼一齐离水。各种鱼都有,最大的有三尺多长,头颅简直像一头小猪。有一条鱼的眼睛睁得老大,转动着,一会儿盯盯这个,一会儿盯盯那个。我相信它懂事。

所有鱼都在海上老大的吆喝声中被网包抬起,倒在了不远的一片苇席上。席子旁早排好了长队,都是赶来买鱼的人。他们有的推车,有的担筐。鱼不值钱,买鱼的扔下一块钱就可以随便背鱼。

拉网人真辛苦,每天要拉好多网。早晨要拉“黎明网”,这网最重要。这时也是海上老大最精神的时候。拴网绳了,喊号子了,领头喊的人两手伸得像大猩猩一样长,一举一举大喊。海上老大就高兴这样。父亲也跟上喊,额头冒着汗珠。

父亲在海上学会了做一种毒鱼。这种鱼肉最鲜,可偏偏有毒,毒死的人数不完。母亲一见它就吓得叫起来,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冒这个险。父亲把衣袖绾起,用一把小刀剖开鱼肚,然后分离出什么,把鱼头扔掉。用清水反复冲洗,又将鱼脊背上那两根白线抽掉,说:“没事了。”母亲喘着把鱼做好。

一种奇特的鲜味飘出,真好吃。这才叫好吃。

父亲从酒葫芦里倒出一点酒,让我和母亲都尝了一小口。这天晚上很愉快,父亲还唱起了一首拉网的歌,母亲为他缝补衣衫。我胆子大了,伏到父亲背上,脊背热得像炕。

父亲常把海上的欢乐带回,又差点全部抵销。另一次父亲又捎回几条毒鱼,扔在地上就睡去了。母亲仿照父亲上次那样把鱼剖开,从头全做一遍。还是鲜气逼人,又美吃一顿。

一个多钟头过去,我有点晕,真的晕了。接着我看见父亲全身抖动,手指像按在一根琴弦上,又颤又挪,嘴里吐出了白沫。母亲比我们好一点,脸也黄了。

母亲摇晃过来,我们扶在一起。母亲说:“到外面采一点木槿叶,采一点解毒草。”我往外连爬带跑。草地上全是一样的草稞,根本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些草稞像是向我伸来,抚摸我。我低下头,它们就摸我的眼睛、头发,一会儿又像火焰一样烧我的脸。母亲已经采到了一株解毒草,她先嚼碎一些,吐在我嘴里。原野在眼前变成一片紫色,又变幻出更奇怪的颜色。整个原野都有一层紫幔,下面像有一万条蛇在拱动。它不停地抖、舞,升上来,眼看就要把我覆盖了。我不能挣脱。我想起了妈妈,睁大眼找,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喊,不知喊了多久,才听到一阵脚步声。

我躺在小茅屋里,旁边是父亲。母亲坐在那儿,旁边的碗里是捣成稀汁的解毒草。她说:“孩子,你说胡话……”。

吃毒鱼后一个多月的晚上,外面起了大风。风很大,搅弄得整个荒滩不得安宁,各种大声使我害怕。我睡着了,接着就梦见一条小鱼,好俊的小鱼。它打扮得像一个小姑娘一样走进了茅屋。母亲把她抱到怀里,给她梳理透明的头发。真漂亮,除了有两个鱼鳍,到处和人一样,我扯着她的手在院里玩,一起逮蝉。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想让她做我的媳妇。我不好意思。不过,幸福啊。

不过她说她要走了,她还会常来小屋的。走前她告诉我:她的爷爷、奶奶、哥哥、弟弟,所有的亲戚都给海上老大逮来了,他们死得惨。她让我求求岸上人,求求他们住手吧。如果他们做得到,她就可以嫁到岸上来。

我哀求母亲答应她的话,哀求母亲去找海上老大,和父亲一起。母亲答应了。

小鱼姑娘又来了。她哭着,告诉我,他们还在捕鱼,海里那么多姐妹再也看不到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刚才路过鱼铺的时候,给好多睡觉的拉网人腿上胳膊上都扎了红头绳:“我把他们扎住了,他们就不能下海了。”

梦做到这儿就醒了。我觉得像失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竟然哭了。

母亲赶紧把我抱到怀里,问怎么了?我就告诉了这个梦。天亮后父亲要到海上去,母亲让他小心一点。她把我的梦告诉了他,说:“孩子梦见好多拉网人都给扎上了红头绳。”父亲瞥了母亲一眼,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父亲把我的梦告诉了海上老大,老大只是一笑。

那天傍晚风息涛平,老大就让小船出海。想不到一场风暴突来,出海的五个人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跌进了狂浪。他们无一一生还。

父亲跑回来嘴唇都紫了,双手抖着跟母亲讲了风暴。

母亲一句话也没说,只直眼盯着我。

这就是鱼的故事。我再也忘不掉,一直没忘。尽管许多人说那只是一次巧合……

(选自《上海文学》2003年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刻画了父亲、“海上老大”等一群渔村打鱼人的形象,他们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忍乐观,从一次次海上捕捞中享受到收获的快乐。
B.睡梦中“小鱼姑娘”对“我”说的话,父亲把它告诉给了“海上老大”,这是出海前的一种善意提醒,但“海上老大”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结果那次出海的五人无一生还。
C.小说的语言颇具抒情意味,捕鱼人家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了乐趣,其中有关“小鱼姑娘”的梦境的描写,灵动地传达出对人类的告诫,要人们敬畏自然。
D.小说中“我”因吃毒鱼中毒,母亲为“我”解毒,文中对“我”因此出现的幻觉展开了极富意蕴的描写,颇具魔幻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小说中对“吃毒鱼”情节的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近代小说家林纾曾言:“线索犹如人体之脉, 周身无所不贯”,请结合内容,试探赏本文的线索运用艺术。
2020-11-25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疏勒河故道的赶驼人

陈怀国

秋天的一个黄昏,那轮淡泊的日头在荒原上落下去后,福山裹着周遭暮色还在那片岗子上戳着,新兵歇在岗脚,三峰骆驼在新兵脚边摸索着啃草。

暮色渐渐厚了,夜风从远处的疏勒河故道吹来。

大约三十年前的时候,给沿岸分散点送给养的卡车走失了方向,司机和卡车在雪地里捂了半月之久。之后,基地就在疏勒河故道上增设了一个物资供应点。卡车把物资拉到这,再由骆驼把物资转送到几十个分散点去。在这条道上,福山赶着骆驼整整走了十五年了直到半个月前,送给养的车队给福山捎来这个新兵。

这是新兵第一次赶驼,这岗子是他们歇脚的第一站。

吃罢饭,福山就催新兵睡了。岗子上烟头一明一灭,几根烟丝疙瘩在夜空里爆出几簇火星,福山便在宁静中感到了荒原的种种冥冥之音。“要走了,要离开这地界了!”他独自唠叨着,身子不由一哆嗦。

月亮从荒原上升起,星星已缀满天空,疏勒河故道漫延起来的雾霭在荒原上涌动。三峰骆驼合了眼慢腾腾地倒嚼,像在合诵一首万卷不尽的古老的长诗。新兵做了一场长梦,哭一阵,笑一阵,荒原上便极复杂地热闹了一夜。梦醒了,又想睡去时,发现老兵正茫然瞪着微明的天空。

上路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干涸的河岔上。这是疏勒河上游若干河岔中的一条。从供应点一条路通向这里,又伸向几十个分散点。每到一个岔处,福山用嘴弄出点古怪的声音,骆驼就打一个拐弯。新兵很佩服老兵的手段。

“都记住了?”福山在骆驼后面喊。两只地懒子穿过,滑进骆驼刺丛中新兵一阵肉麻,没听清喊啥。

啥?”

“河岔子里咋走来?”

“一一二一二二一一!”

“鬼让你数数!”

“一向左,二向右,好记!”

福山不再吭气,心里“噫”了一声。

穿过河岔,踏上去拉甫气象点的小路。福山吹起口哨,哨声苍苍凉凉,仿佛一只断线的风筝。

做赶驼人后,他每年都得一枚同样的奖章当他对时间有些模糊,就拿奖章出来数一数。早先他想,等攒够几十块就走,那时他也老了。现在不成了,这条路算是走到了尽头。剩下的该新兵去走了。

远远的出现一顶游牧人的帐篷。待走近时,女人便迎了出来。在疏勒河沿岸,所有游牧人都知道一个赶骆驼的老兵,日日月月在荒原上奔走福山这会儿心里装着许多往事,看一眼女人,竟喉头发紧,眼眶酸涩。其实往事里啥也没有。

女人看看新兵又看看老兵,咕嘟几句不知说些什么福山指指新兵指指自己,又指骆驼。女人眼里竟也有复杂的内容,提着奶壶的手有些抖。

饱喝了一回奶,再上路时,福山脚下趔趄,也不言语,只对女人弯了一下腰,算是作了永久的告别。

这天晚上临躺下,老兵叹了一口气,新兵也叹了一口气。老兵在想过去的很长的日子,新兵在想以后的很远的日子.

冬天来临时,福山领着新兵把沿岸的分散点都走到了。现在,福山坐镇家里,让新兵单独赶一趟驼。这是历任赶驼人的规矩。新兵赶完这趟驼,福山就可以走了。那天早晨,福山起得很早,做饭、喂驼、装货都亲自做了。

“天怕要变,”福山说,“火柴莫湿了。”新兵眼有些潮,手伸进怀里摸了摸火柴。

“路上不敢多玩!”

“嗯!”

“回时,我到岗子上等你!”

“嗯!”

福山挨个拍了拍骆驼,没再送。他一直站在那儿。

晌午,他懒洋洋地吃了些剩饭,然后搬把椅子眯了眼晒阳儿。这会儿往事都在心中—他喂过一条狗,狗稍大些,成天对着戈壁滩汪汪地叫唤,看着日头咬日头,看着月亮咬月亮,最后连他也咬了。他只踢了狗一脚,仿佛理解似的就原谅了。但后来狗终于跑了,再没回来。

还有些往事,他不愿去想。福山在地窝子前一直坐到月亮升起。

第二天。福山出来时,太阳正升起来,在荒原上升得那样从容,沉甸甸的。苍茫天地间有一种神秘的幽冥之音呼唤了一声,福山真切地听到了,惊骇得浑身震颤。一整天他如痴如呆,直到荒原朦胧在苍茫的暮色中,疏勒河故道的坡岸崎岖而蜿蜒。福山胸中阔大浩渺无垠,感到自己被这纯粹古老的天地融化了.

夜里,他抱着十五枚军功章沉沉地睡去。

第三天,他没有起来。直到第五天,他踉跄地推开破门,满天大雪已落了尺把厚。

他扶着门嘟哝了一句,“再死睡,莫把新兵娃子和骆驼给糟踏到雪地里了!”

踏上驼道,浑身又有了精神。天黑时,他来到了那片岗子上。

新兵这趟驼赶得还算顺利。第一天夜里,他哭了一回。第二天夜里他就不哭了。他把老兵给他卷烟的报纸,叠了三个小风车,拴在骆驼头上。漠风吹着,小风车哗哗啦啦响了一路。返回路上,大雪掩埋了驼道,他和骆驼都走得有些糊涂。

在岗子上,他没看到老兵,心里好一阵难过骆驼在岗子上疯跑了好久,突然不跑了叽叽地鸣叫起来。福山被骆驼从雪地里拱出来,身子已经冰凉了。

罗布泊西岸的疏勒河故道上,至今还留着那座无名军人墓。墓碑刷上了黑漆,成了勒河故道上的一处景观。后来的赶驼人,到这里歇脚过夜,就不再钉铁钉桩骆驼了,驼就拴在墓碑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交代了福山到物资供应点的原因,反映了荒原环境的艰苦,体现了福山十五年赶驼的意义。
B.想到将要离开荒原,福山身子不由一哆嗦,这一细节流露出他内心强烈的不舍,也暗示了人物的结局。
C.赶驼的路上,听到新兵以计数的方式来记复杂的岔道,老兵心里“噫”的一声,表现了对新兵的怀疑。
D.新兵的现在就是老兵的过去,从新兵身上可以想象老兵初到荒原的情形,丰富了读者对老兵形象的理解。
2.小说始终把荒原风景描写融于故事的讲述当中,有什么好处?请简析。
3.老兵原本有名字,但最后留在疏勒河故道的墓却是无名的,小说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结合文本简析。
2020-11-13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17-18高二·浙江·阶段练习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符号与征兆

[美]纳博科夫

那个精神失常、无法治愈的年轻人要过生日了,他们不知该买点什么生日礼物给他,这是他们第四次遇到这个难题。排除了很多可能会冒犯到他或惊吓到他的物品后,他的父母选择了一样精致无害的小东西——一个篮子,里面用十个小罐头装着十种不同的水果果冻。

那个星期五,他们的儿子生日那天,事事都不顺利。地铁晚到了,他们等了一刻钟,期间只听见自己心脏尽责跳动的声音,和报纸摩擦的沙沙声。接下来他们要转乘的公交车也晚点了,好不容易来了,车上又挤满了吵闹的中学生。当他们顺着土黄色的小路走向疗养院时,开始下雨了。在疗养院他们又开始等待,然而,最后并没有等到他们表情呆板、面黄肌瘦的儿子像往常一样拖着脚步走进房间,出现的是一位他们认识而并未留意过的护士。她兴高采烈地解释说,他又尝试自杀了。没什么大碍,她说,但父母的看望可能会打搅到他。这地方人手奇缺,所以总是把东西搞混,因此他们决定把礼物带走,下次来时再带给他。

在大楼外,她等丈夫撑开伞,然后挽住了他的手臂。他一直在清嗓子,他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这样。他们来到街对面的公交车站雨棚下面,他把伞收了起来。几英尺远的地方,一棵树迎风摇曳,往下滴水,一只羽毛未丰的小鸟无助地在树下的水坑中抽动。

回去要坐很久的地铁,她和她的丈夫彼此并没有说一句话。

上次儿子试着自杀时,用医生的话来说,他的方法非常有创意;要不是一个病人以为他在学飞,出于嫉妒恰好及时地阻止了他,他差点就成功了。

他的妄想症病况作为研究对象,被写成了一篇考究的论文,发表在了一份科学月报上,疗养院的医生还把这篇文章给他们看过。那篇文章把他的病叫做“参照性躁狂症”。在这些非常罕见的案例中,病人想象他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参照他的人格和存在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带有一定的伪装。无论他在哪里,异常的自然都像阴影般笼罩着他。星空中的云彩彼此变换,是在以缓慢的信号,传递关于他的极详细的信息。黄昏摇曳的树木,是在打着手势,讨论他的所思所想。卵石或污渍或太阳斑点的形成模式,都代表了他必须截获的信息,不然就将大事不妙。一切都是密码,他是一切的主题。他周围的一切都是间谍。他必须时时小心防备,在每分每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努力解读事物的波动。

当他们伴着雷声走出地铁站混浊的空气,街灯已经亮起,这难捱的一天已经快要结束。他们回到家中,彼此间仍旧长久无言。

他上床睡觉之后,她还待在客厅里,摆弄她那副脏兮兮的扑克牌和一本旧相册。她开始翻看相册。这张是那孩子四岁的时候,羞怯地,皱着脑门,在一只热情的松鼠面前转过脸去,就像他在任何陌生人面前一样。这张是罗莎阿姨,一个唠叨、瘦削、眼神粗鲁的老妇人,曾经生活在充满噩耗、火车事故、肿瘤增生的悲惨世界里,直到德国人杀死了她以及她曾担心牵挂的所有人。这张是那孩子,六岁的时候,他手脚并用地画出美丽的鸟儿,像一个大人一样被失眠所折磨。这张是他的表兄,现在是著名的象棋手。这张又是那孩子,大约八岁,已经变得难以理解,他害怕一本书里的一张插画,那只是一张田园风景画,有石头的山坡上,一个旧马车轮子挂在光秃秃的树上。这张他十岁了,这一年他们离开了欧洲。她回想起旅途中所受的侮辱和困难,以及他们抵达美国之后,他上的特殊教育学校里,那些丑陋、顽劣、瑟缩的孩子们。

所有的这一切,她都接受了。说到底,活着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幸福之事的逝去。对她来说,她所失去的甚至连幸福都算不上,只是变好的可能性而已。她想起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她和她的丈夫必须忍受的阵阵痛苦;想起那些正以无法想象的方式折磨她儿子的看不见的巨大痛楚;想起这世上存在的无数美好的事物;想起这些美好事物的命运——要么被打碎,被抛弃,要么被化为疯狂;想起在肮脏的角落里喃喃自语的无人关心的孩子们;想起无法从农夫的刀下逃离的美丽的野草。

已近午夜时,她在客厅中听到丈夫的呻吟,然后便看到他蹒跚地走出来。

“我睡不着!”他叫道。

“为什么睡不着?"她问,“又胃痛了吗?要不要叫医生?”

“不要医生,”他呻吟着,“医生都去死吧!我们要快点把他从那儿接出来。不然,我们就要为……负责,负责!”

“好的,”她轻轻地说,“我们明天早上就带他回来。”

“我想喝点茶,”她的丈夫一边说,一边向厨房走去。

她有点困难地弯下腰去,把几张滑落在地板上的扑克牌和照片捡起来。他精神亢奋地回来了,大声说道:“我想好了。我们把卧室让给他。然后每晚轮流陪他半夜,睡沙发半夜。我们让他一个礼拜至少看两次医生。”

电话铃响了。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不正常。

“我能找查理听电话吗?”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孩细声细气、沉闷的声音。

“你打的是哪个号码?……不,你打错了。”

她轻轻地把听筒放下,手按在胸前。“吓到我了。”她说。

他略略笑了一下,马上继续他亢奋的独白。他们天一亮就去接他。他们要把所有刀子都锁在抽屉里,这是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安全……

电话铃第二次响了。

还是那个没有起伏的、焦急的年轻声音,要找查理。

“你拨错号了。我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吧。你把零拨成字母‘o’了。”她再次挂断电话。

他们坐下来,开始这顿意外的、欢快的午夜茶点。他出声地啜饮,整张脸红光满面;时不时举起杯子绕着圈晃动,让糖溶解得更彻底一些。生日礼物还放在桌子上。当她给他倒第二杯茶时,他戴上眼镜,兴致勃勃地再次检查那些黄色、绿色和红色的小罐头。他笨拙、湿润的嘴唇拼读出上面的标签——杏子、葡萄、桃子、柑橘……当他读到山楂的时候,电话又响了。

1.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她兴高采烈地解释说,他又尝试自杀了。(她为何“兴高采烈”?)
(2)他们坐下来,开始这顿意外的、欢快的午夜茶点。(怎么理解茶点是“欢快的”?)
2.文中画线句子是如何表现夫妇二人的沉重心情的?
3.分析第八段叙写“她”翻看相册情节的作用。
4.文末“当他读到山楂的时候,电话又响了”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2020-11-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语文066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化心梨

李满强

我家原来是有一棵沙梨树的。

在苹果还没有成为乡人的衣食父母之前,老家一带,以种庄稼为主,但一般人家,都会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一些杏儿、李子、苹果、桃等果树,乡人戏称为嘴头子。果子成熟了,也不售卖,主要是用来哄自家的小孩。吃不完的,就赠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这些果树之中,就有沙梨树。

我小时候顽劣,十岁左右的年纪,和村里的一帮玩伴一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的事都干过,这其中少不了偷别人家的果子。在我和小伙伴的心里,有着一张详细的果树图谱,谁家的杏子个大味儿好,谁家的李子味道纯正,谁家的苹果快要成熟了……都是一清二楚的。夏夜的月光下,总有三五成群的少年在乡村的地埂上游荡,胆子小的望风,胆子大技术好的负责爬树摘果子。我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一次偷摘的果子,够大家晚上分吃就好,不能多。这样做,一来怕引起主人的警觉,二来怕吃不完带回家去,受大人的责罚。

但即便是我们把村子里的嘴头子树都爬遍了,对于沙梨树,却是一直没有什么兴趣。秋天的时候,沙梨成熟,黄中透红,煞是好看。但我和小伙伴们都尝过,有些中看不中吃的意思。摘一颗下来,硬邦邦的,像石头,使劲咬上一口,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果肉几乎全是沙子一样的果渣,只能勉为其难地咂一点果汁。所以,后来那些沙梨果子去了哪里,我都没有怎么留意过。

对沙梨看法改变,缘于后来发生的一件事。

十二岁那年春节,我因为贪玩,穿得少,得了重感冒,咳嗽得厉害。老天又给大地捂了厚厚一场大雪,去乡卫生院的路都被堵上了,没法取药。正在我难受之际,父亲从堂屋的桌子底下搬出一个泥罐,小心翼翼地揭开罐口封存的泥巴,取出几个黑乎乎的物什来,圆圆的,似乎还冻着。

他将那物什放在凉水中,等待冰化了之后,整个儿放到茶缸里熬煮,之后递给我一杯清亮透红的汤汁,让我赶紧喝下去。第二天,奇迹一般,我居然不再咳嗽,感冒也很快痊愈。

父亲说,这是化心梨,就是沙梨树的果实。

自那以后,我就对沙梨树有了好印象。觉得它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上初中的时候,陆续读了一些诗词,小小少年,居然有了闲愁。每年春天梨花盛开之时,下午放学之后,会兀自跑到我家的沙梨树底下,对着那一树繁花,乱想一通。

祖父那时候已经年迈,气管又不好,每年冬天都会感冒卧床,父亲总要给他熬化心梨吃。乡人收藏化心梨,有一套自己的土办法。一般是秋天沙梨成熟之时,选个大饱满、没有受伤的摘下来,在泥缸底层垫上一层麦草,然后一层一层,将沙梨摆上去。整个泥缸垒满之后,再用泥将缸盖封住,然后就交给时间。

待到腊月天寒地冻之时,经过两三个月的降解,曾经黄亮的沙梨已经变得乌黑,里面的果肉也都化成了水,成了名副其实的化心梨。吃化心梨的时候,可以轻轻将把儿拔掉,被拔掉的把儿,已经汪出许多清亮的梨水来,赶紧将嘴凑上去,轻轻吮吸一口,顿时,一股酸中带甜的汁液,会将你的心肺完全征服。我甚至觉得,沁人心脾这个词,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化心梨的。我小时候嘴馋,祖父吃化心梨的时候,我总凑在他跟前不肯离去,他看着不忍,就让我舔几口,但并不给我多吃。祖父说,化心梨性凉,多吃,对长身体的娃娃不好。

祖父去世后,我家的沙梨树也老了,结的果子又小又少。父亲那时忙于生计,很少去打理沙梨树了。有年秋天回家,看到父亲拿着斧头在砍沙梨树,我有些心疼,一问原委,父亲说是这树成精了,居然秋天开花,村人说这是很不好的预兆。父亲将信将疑,索性就将它砍了。

我家虽然不种沙梨了,但入冬以后,街道上总有售卖化心梨的。每年冬天我都会买上一些,用袋子装了,放在冰箱里,以备不时之需。后来翻书,才知道化心梨也叫软儿梨。《本草纲目》载:软儿梨有润肺止咳、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暖胃、醒酒等药用功效。陕甘宁一带的人,都有冬天吃化心梨治咳嗽的习惯。

位列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人曾赋诗赞叹:“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许多水果,都是以盛年成熟之色味而受人青睐,唯独化心梨不同,在黑暗中经受冷落孤独,最后以涅槃柔软之心,而疗人之伤,以衰惫残老之相而受人尊崇,算是水果中大器晚成的典范了!于右任先生这诗,也算是给貌不惊人而居功至伟的化心梨,还了一个公道罢!

(选自《朔方》

1.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为“化心梨”,却从“我”家的沙梨树写起,暗示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事实上,后文中也用了不少笔墨描述怎样把沙梨变成化心梨。
B.文章将苹果喻为“乡人的衣食父母”,形象地揭示了其对于乡人生活的重要性;将房前屋后的果树称为“嘴头子”,说明乡人对它们只吃不卖。
C.“我甚至觉得,沁人心脾这个词,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化心梨的”,作者的这一感觉传神地表现出吃化心梨时酸中带甜、清凉舒适的独特感受。
D.沙梨树秋天开花,村人说这是很不好的预兆,父亲因此将它砍掉。这折射出村民迷信、愚昧,也表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的主题。
2.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家原来是有一棵沙梨树的”开头,自然引出对与沙梨树有关的人和事儿的回忆;这寥寥十余字独立成段,不枝不蔓,简练醒目。
B.文章在叙写沙梨时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其“中看不中吃”,后言其变成化心梨,滋味酸甜、功效多样,产生了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
C.文章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如父亲“搬出”泥罐、“揭开”泥巴、“取出”物什……一系列动作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做事仔细,爱子心切。
D.文章引用《本草纲目》的相关记载,既巧妙地交代“化心梨也叫软儿梨”,又交代了化心梨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文章内容。
3.“我”对沙梨(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结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藻行(节选)

   

蕰草打了来是准备到明春作为肥料用的。江南一带的水田,每年春季“插秧”时施一次肥,七八月稻高及人腰时又施一次肥。在秀生他们乡间,本来老法是注重那第二次的肥,得用豆饼。有一年,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于是豆饼的价钱就一年贵一年,农民买不起,豆饼行也破产。

贫穷的农民于是只好单用一次肥,就是第一次的,名为“头壅”;而且这“头壅”的最好的材料,据说是河里的水草,秀生他们乡间叫做“蕰草”。

打蕰草,必得在冬季刮了西北风以后;那时风把蕰草吹聚在一处,打捞容易。但是冬季野外的严寒可又不容易承受。

失却了豆饼的农民只好拼命和生活搏斗。

财喜和秀生驾着一条破烂的“赤膊船”向西去。根据经验,他们知道离村二十多里的一条叉港里,蕰草最多;可是他们又知道在他们出发以前,同村里已经先开出了两条船去,因此他们必得以加倍的速度西行十多里再折南十多里,方能赶在人家的先头到达目的地。这都是财喜的主意。

西北风还是劲得很,他们两个逆风顺水,财喜撑篙,秀生摇橹。

西北风戏弄着财喜身上那蓝布腰带的散头,常常揽住了那支竹篙。财喜随手抓那腰带头,往脸上抹一把汗,又刷的一声,篙子打在河边的冻土上,船唇泼剌剌地激起了银白的浪花来。“哦——呵!”从财喜的厚实的胸膛来了一声雄壮的长啸,竹篙子飞速地伶俐地使转来,在船的另一边打入水里,财喜双手按住篙梢一送,这才又一拖,将水淋淋的丈二长的竹篙子从头顶上又使转来。

财喜像找着了泄怒的对象,舞着竹篙,越来越有精神,全身淌着胜利的热汗。约莫行了十多里,河面宽阔起来。广漠无边的新收割后的稻田,展开在眼前。发亮的带子似的叉港在棋盘似的千顷平畴中穿绕着。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疏疏落落灰簇簇一堆的,是小小的村庄,隐隐浮起了白烟。而在这朴素的田野间,远远近近傲然站着的青森森的一团一团,却是富人家的坟园。有些水鸟扑簌簌地从枯苇堆里飞将起来,忽然分散了,像许多小黑点子,落到远远的去处,不见了。

财喜横着竹篙站在船头上,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切景物,虽则熟悉,然而又新鲜。大自然似乎用了无声的语言对他诉说了一些什么。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

“哦——呵!”他对那郁沉的田野,发出了一声长啸。

西北风把这啸声带走消散。财喜慢慢地放下了竹篙。岸旁的枯苇簌簌地呻吟。从船后来的橹声很清脆,但缓慢而无力。财喜走到船梢,就帮同秀生摇起橹来。水像败北了似的嘶叫着。不久,他们就到了目的地。“赶快打罢!回头他们也到了,大家抢就伤了和气。”

财喜对秀生说,就拿起了一副最大最重的打蕰草的夹子来。他们都站在船头上了,一边一个,都张开夹子,向厚实实的蕰草堆里刺下去,然后闭了夹子,用力绞着,一拖,举将起来,连河泥带蕰草,都扔到船肚里去。

叉港里泥草像一片生成似的,抵抗着人力的撕扯。河泥与碎冰屑,又增加了重量。财喜是发狠地搅着绞着,他的突出的下巴用力扭着,每一次举起来,他发出胜利的一声叫,那蕰草夹子的粗毛竹弯得弓一般,吱吱地响。

“用劲呀,秀生,赶快打!”财喜吐一口唾沫在手掌里,两手搓了一下,又精神百倍地举起了蕰草夹。

秀生那张略带浮肿的脸上也钻出汗汁来了。然而他的动作只有财喜的一半快,他每一夹子打得的蕰草,也只有财喜一半多。然而他觉得臂膀发酸了,心在胸腔里发慌似的跳,他时时轻声地哼着。

带河泥兼冰屑的蕰草渐渐在船肚里高起来了,船的吃水也渐渐深了。财喜每次举起满满一夹子时,脚下一用力,那船便往外侧,冰冷的河水便漫上了船头,浸过了他的草鞋脚。他已经把破棉袄脱去,只穿件单衣,可是那蓝布腰带依然紧紧地捆着,从头部到腰,他像一只蒸笼,热气腾腾地冒着。

欸乃的橹声和话语声从风里渐来渐近了。前面不远的枯苇墩中,闪过了个毡帽头。接着是一条小船困难地钻了出来,接着又是一条。

“啊哈,你们也来了吗?”财喜快活地叫着,用力一顿,把满满一夹的蕰草扔在船肚里了,于是,狡猾地微笑着,举起竹夹子对准了早就看定的蕰草厚处刺下去,把竹尽量地张开,尽量地搅。

“嘿,怪了!你们从哪里来的?怎么路上没有碰到?”

新来的船上人也高声叫着。船也插进蕰草阵里来了。“我们吗?我们是……”秀生歇下了蕰草夹,气喘喘地说。

然而财喜的元气旺盛的声音立刻打断了秀生的话:

“我们是从天上飞来的呢!哈哈!”

一边说,第二第三夹子又对准蕴草厚处下去了。

“不要吹!谁不知道你们是钻烂泥的惯家!”新来船上的人笑着说,也就杂乱地抽动了粗毛竹的蕰草夹。

财喜不回答,赶快向拣准的蕰草多处再打了一夹子,然后横着夹子看了看自己的船肚,再看看这像是铺满了乱布的叉港。他的有经验的眼睛知道这里剩下的只是表面一浮层,而且大半是些萍片和细小的苔草。

他放下了竹夹子,捞起腰带头来抹满脸的汗,敏捷地走到了船梢上。

洒滴在船梢板上的泥浆似乎已经冻结了。财喜那件破棉袄也胶住在船板上,财喜扯了它起来,就披在背上,蹲了下去,说:“不打了,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吧。”

“嘿!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新来船上的人们一面动手工作起来,一面回答。

这冷静的叉港里登时热闹起来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提到“豆饼的出产地发生了所谓‘事变’”,将小说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说明江南农民的生活困境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
B.小说巧妙地运用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财喜撑篙时的“按”“送”“拖”等词,打蕰草时的“刺”“绞”“拖”等词,都极具表现力。
C.小说擅长描写心理,如“大自然似乎……他感到自己胸里也有些什么要出来”,准确抓住财喜的感情变化,开掘出人物内心的细波微澜。
D.小说的结尾“这满港的,都让给了你们吧”写出了财喜的善意,而“拔了鲜儿去,还说好看话”则透出其他打蕰草农民的愤怒和嘲讽。
2.茅盾回忆《水藻行》的创作时说:“我写这篇小说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塑造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请以财喜为例,谈谈本文塑造了怎样的“中国农民的形象”。
3.本文从哪些方面渲染了具有悲剧意味的艺术氛围?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 叶 谣

符浩勇

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两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两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一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祥生这才不再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黄家老两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二喜就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好。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看你们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老两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下头去。这才忽地抱着老两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说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8岁就是你们拉扯大的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家……”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哭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喜质朴勤劳能干,知恩图报,祥生参军之后,她奉养老人,操持家务,里里外外累弯了腰。
B.小说以二喜、祥生两人不同的“情感轨迹”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情节,二喜对祥生的误会使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C.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二是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经历艰辛,孝敬老人,知恩图报,向往爱情,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青年女子形象。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2020-06-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价救灾

张爱国

北宋熙宁年间,浙江大旱。朝廷虽然口口声声赈灾救民,但雷声大雨点小,下拨的救灾粮本就少得可怜,再经过各级官吏的雁过拔毛,到了灾民手里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为了保命,灾民们到处借债买粮,然而仿佛夜间,市场上的粮价就高得离谱。

重灾区越州已有数千人饿死。饥民们涌到府衙前请求州府救命,平抑粮价。知府李之诚深知此种情况最易导致民变,于是紧急张贴布告,严令粮价一律回到灾前水平,严禁粮商私自抬价。饥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然而等他们再来到市场,所有粮行都关了门,就连大街小巷上那些挑着担子、背着褡裢卖粮的也一个不见了。

李知府大怒,将府里的大小衙役全派到市场上,监督粮商卖粮。但粮商们一个个都精得很,多数早已脚底抹油溜得不知去向,剩下没有来得及跑的,阳奉阴违,百般推诿、拖延总之,任衙门想尽了办法,饥民们也买不到平价粮。

越州饿死的饥民已过万。朝廷责怪知府李之诚救灾不力,革了他的职,重新派来一名叫赵知非的知府。赵知府来到越州,摆在面前的是,土黄色的大地上,除了一具具横七竖八无人掩埋的饿殍散发着一阵阵恶臭外,不见半点生机。大街小巷难闻人声,只有一个个无力逃荒的人或横卧或倚靠路边、墙脚,手里攥着几枚可怜的铜钱——钱买不到粮,钱就只能是废铜。

赵知府径直走进府衙,命令市场上监督粮商的衙役立马全数撤回。一老幕宾闻声,急忙跪下,颤巍巍地说:“老爷不可啊!老爷有所不知,此月余来,全府衙役均已遣去,日夜监商限价,然形势尚且如此,若此时撤回,岂不更甚?”

众官员也急忙跪下,齐声附和。赵知府请起老幕宾和众官员:“诸位,适才所言,可知何故?”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本府赴任途中已知晓,越州周边府县皆在限价,但状况均与越州一般——饥民无粮可买。此足可见,限价之举不得要领,甚或南辕北辙!”什么?限价不对?限了都饿死了人,若不限那还了得?众官员忍不住问道:“大人莫不要放开粮价,任由奸商抬升、盘剥饥民?”“正是!”赵知府认真而坚定地说,“本府正欲放价,随行就市……”“使不得啊大人,我越州已绵延数千年,望大人开恩,给越州留下几条命吧……”众官员又一次跪下,哭叫着。“诸位,不必哀哭,信我无虞,本府所为,诸位日后自当明白,依我命令,执行便是。”赵知府语态从容,他也无心多做解释,随即下令:“即时起,越州粮价一律放开,官府不得半点干涉!”

赵知府命衙役们带上官府布告火速奔赴周边府县广为张贴,又亲率官员到越州城大街小张贴——他要让远远近近都知道越州粮食新政。布告一出,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当然,他们也仿佛要将这些天所受的损失一下子捞回来,粮价高得能吓死人,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虽然骂着官府与奸商狼狈为奸,但还是拿着钱争相买粮。

粮商们大喜,一面敞开卖粮,一面想尽办法从外地紧急调粮。外地粮商们也火速加入其中,不辞山路崎岖难行,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踌躇满志地要狠赚一把。然而他们万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越州粮食开始积压,供求关系发生了大逆转。粮商们乐不起来了:粮食运回去吧,山高路险,来回折腾,亏本太重,唯有降价销售。一家降价,两家、三家,紧跟着降。一次降价,两次、三次,不断地降。转眼,越州粮价像跳水一般,从峰顶直落峰谷,并且这个峰谷还没有底,不断地陷啊陷,直陷得那白花花的米面连个糟糠价都卖不上。更远地方的粮商还不知情,还在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

“大人真神人也!”府衙里,众官员围着赵知府感叹,“大人何来此等妙计?”

“诸位过誉!本府之计,一乃深谙商人本性之逐利,但有利,其无不可为,无不能为。二乃本府相信,放比堵好。天下万事,堵则必致其反。”赵知府若有所思,“本府提请诸位牢记,官府并非万事皆可为。我等朝中之人,当信百姓信物理:诸事只要官府放得开,百姓自有解决之道,物理自有解决之道!”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之诚救灾认真负责、遵循民意,严格采取平抑粮价的政策,结果被革职罢官,小说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
B.赵知非到越州,撤回衙役,放开粮价,受到官员反对和百姓大骂,文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既使情节起伏,又引发读者兴趣。
C.“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通过人物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粮商们逐利的本性。
D.结尾借赵知非之口点明救灾成功的原因,既使上文谜团得到破解,又揭示主题,引发读者对放价救灾这一举措进行深入思考。
2.小说中赵知非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
3.小说主人公是赵知非,开头四段为什么写李之诚救灾?请分点简要概括。
2020-06-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奇遇

莫言

1982年秋天,我从保定府回高密东北乡探亲。因为火车晚点,车抵高密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通乡镇的汽车每天只开一班,要到早晨六点。举头看天,见半块月亮高悬,天清气爽,我便决定不在县城住宿,乘着明月早还家,一可早见父母,二可呼吸田野里的新鲜空气。

这次探家我只提一个小包,所以走得很快。穿过铁路桥洞后,我没走柏油路。因为柏油公路拐直角,要远好多。我斜刺里走上那条废弃数年的斜插到高密东北乡去的土路。土路因为近年来有些地方被挖断了,行人稀少,所以路面上杂草丛生,只是在路中心还有一线被人踩过的痕迹。路两边全是庄稼地,有高粱地、玉米地、红薯地等,月光照在庄稼的枝叶上,闪烁着微弱的银光。几乎没有风,所有的叶子都纹丝不动,草蝈蝈的叫声从庄稼地里传来,非常响亮,好像这叫声渗进了我的肉里、骨头里。

路越往前延伸庄稼越茂密,县城的灯光早就看不见了。县城离高密东北乡有40多里路呢。除了蝈蝈的叫声之外,庄稼地里偶尔也有乌或什么小动物的叫声。我忽然感觉到脖颈后有些凉森森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特别响亮与沉重起来。我有些后悔不该单身走夜路,与此同时,我感觉到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有无数秘密,有无数只眼睛在监视着我,并且感觉到背后有什么东西尾随着我,月光也突然朦胧起来。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越走得快越感到背后不安全。终于,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

继续往前走吧。一边走一边骂自己:你是解放军军官吗?你是共产党员吗?你是马列主义教员吗?你是,你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有鬼吗?有邪吗?没有!有野兽吗?没有!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依然浑身紧张、牙齿打战,儿时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鬼故事“连篇累牍”地涌进脑海: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前边有货郎挑子的嘎吱声,细细一看,只见到两个货挑子和两条腿在移动,上身没有……一个人走夜路碰到一个人对他嘿嘿笑,仔细一看,是个女人,这女人脸上只有一张红嘴,除了嘴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光面”鬼……一个人走夜路忽然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吃青草……

我后来才知道我的冷汗一直流着,把衣服都溻湿了。

我高声唱起歌来:“向前向前向前——杀——”

自然是一路无事。临近村头时,天已黎明,红日将出未出时,东边天上一片红晕,村里的雄鸡喔喔地叫着,一派安宁景象。回头望来路,庄稼是庄稼,道路是道路,想起这一路的惊惧,感到自己十分愚蠢可笑。

正欲进村,见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定睛一看,是我的邻居赵三大爷。他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

我忙问:“三大爷,起这么早!”

他说:“早起进城,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

我跟他说了几句家常话,递给他一支带过滤嘴的香烟。

点着了烟,他说:“老三,我还欠你爹五元钱,我的钱不能用,你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他吧,就算我还了他钱。”

我说:“三大爷,何必呢?

他说:“你快回家去吧,爹娘都盼着你呢!”

我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匆匆跟他道别,便急忙进了村。

回家后,爹娘盯着我问长问短,说我不该一人走夜路,万一出点什么事就了不得。我打着哈哈说:“我一心想碰到鬼,可是鬼不敢来见我!”

母亲说:“小孩子家嘴不要狂!”

父亲抽烟时,我从兜里摸出那玛瑙烟袋嘴,说:“爹,刚才在村口我碰到赵三大爷,他说欠你五元钱,让我把这个烟袋嘴捎给你抵债。”

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

我说:“赵家三大爷呀!”

父亲说:“你看花了眼了吧?”

我说:“绝对没有,我跟他说了一会儿话,还敬他一支烟,还有这个烟袋嘴呢!”我把烟袋嘴递给父亲,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

母亲说:“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

这么说来,我在无意中见了鬼,见了鬼还不知道,原来鬼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可怕,他和蔼可亲,他死不赖账,鬼并不害人,真正害人的还是人,人比鬼要厉害得多啦!

(有删节)(《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段写儿时在家乡听说过的鬼故事,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恐惧害怕,同时为下文赵三大爷的出现作铺垫。
B.“我的身后当然什么也没有。”这一句独立成段,是想着重交代“我”当时无惧无畏的心理,所谓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C.“赵家三大爷大前天早晨就死了”这--结局在前文有多处暗示,如“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中“闪”字写出老人赵三大爷的异常。
D.作者叙述“我”在秋夜的奇遇,塑造了赵家三大爷心地善良不害人、死不赖账、讲信用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人们的美好希望。
2.请赏析第二段中划线语句。
3.最后一段,有人主张删去,有人主张保留。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挪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这时,窗前走过了几个小小的黑影,在不远的田垄上围成一圈蹲下来。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在这一片银灰色的月夜背景上,火星的红色格外醒目。他知道娃们是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他用尽了一生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但他明白,同笼罩着这偏远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

半年前,他拿起一根扁担,和想从校舍取下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这是一场几乎波及整个银河系的星际大战,是银河系中碳基和硅基文明之间惨烈的生存竞争,但双方谁都没有料到战争会持续两万银河年!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以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严重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已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得到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全班的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吃药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起来。

娃们中传出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题未通过,2号测试题未通过……10号测试题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

在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我们险些毁灭了一个碳基文明。”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在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起锄头铁锹,开始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

当娃们造好那座新坟时,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太阳从山后露出一角,把一抹金辉投进沉睡着的山村。在仍处于阴影中的山谷草地上,露珠闪着晶莹的光,可听到一两声怯生生的鸟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在贫穷落后的山村里,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山里娃讲授物理知识,最终间接拯救地球文明的故事。
B.第三段“在那圈娃们中间,亮起了几点红色的小火星”,“几点红色的小火星”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娃们内心对科学和文明的渴望。
C.中间部分“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这句话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走势更加关注。
D.地球与银河系中心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行文简洁,信息量大。开篇几段就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身体、工作情况、经济状况以及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等。
B.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碳基舰队在探测到地球上有3C级以上文明后让炸弹转向情节等,体现了尊重文明的精神。
C.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D.小说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并保留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3.“宏”是刘慈欣作品的核心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宏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10 .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各题。

老杨的烦恼

老杨一向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一类的活动。“快五十岁的人了,弄那个干什么?”他常跟家里人说,口气里带出点不屑。

其实老杨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两三年前的事了。不过,那次聚会,大家伙都围着省厅副主任韩灵灵韩大主任直转。大伙儿都说,韩灵灵没变,而且何止没变,简直比中学时更、更、更什么呢,总之,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她站在你的面前,神清气爽,你不会觉得她疏远你,可你又决不能轻易亲近她。她和每个同学握了手,跟老杨握手时,还特意对他说,她记得他一堂课能写出两篇作文,给她介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那次聚会之后,老杨却再也不参加,受了伤似的。其实谁伤了他呢,他也不知道。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杨连烟都戒了,取暖的煤钱挤不出来,女儿手上的冻疮青一块紫一块……又过了些时候,韩灵灵从省会调至老杨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杨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老杨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杨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杨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有数学天才,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女儿拿了个第二,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老杨支持女儿,可他拿什么支持呢,至少他应该让女儿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该让女儿冻得攥不住笔吧。也许真应该去找韩灵灵同学——韩灵灵市长。

是的,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是这城市的父母官呢,难道老杨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杨,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

老杨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办公室,他给韩市长打了电话。秘书问明姓名身份后,老杨直接和韩市长通了话。应该说,电话里的韩灵灵是很热情的,稍事寒暄,便问老杨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杨连连说着,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韩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杨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那边韩灵灵就把家里电话、地址告诉了老杨,欢迎老同学有时间到家里去。这边老杨硬着头皮问今晚行不行,那边韩灵灵沉吟片刻答应了。这边老杨急忙挂断电话,急忙到有点不礼貌,生怕韩市长变卦。

这晚,老杨骑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韩市长家。他被一个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韩市长出现了,和老杨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杨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的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韩市长温暖的家中,一件薄薄的羊毛衫就足够了,韩灵灵就身穿一件薄薄的羊毛圆领衫。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杨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杨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韩灵灵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杨。果然,如今的韩灵灵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杨探讨这些作家的长短、得失。老杨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韩灵灵脸上是信服的神态。

老杨被自己的讲述感动着,变得欲罢不能,他已经很久没对什么人谈起过这类感想了,现在连他自己也惊奇自己肚子里有这么多的东西。他一路由小说展开去说起电影,中间顿了顿,咽了一口茶,并观察了一下韩灵灵的表情,他确认她是专注的,没有因为他冗长的讲述感到疲乏。她的表情使老杨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自己: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着,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杨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文学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以为他是会步步逼近房子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奔逃”。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讲,老杨差不多要声嘶力竭了。这时候,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走进了客厅,睡眼惺忪地依偎进韩灵灵的怀里叫她妈咪。老杨的叙述被打断了,他有些惊奇地看着韩灵灵怀里的孩子。孩子将老杨拉进了现实:客厅,水果,香茗,妈咪……

时间太晚了,有十一点了吧?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了。他站了起来,韩灵灵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杨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 老杨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韩灵灵没有再问。

出得门来,老杨的脑子很乱。他是来求韩灵灵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他的心是憋闷的。韩灵灵使他憋闷么?他觉得不是,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拒绝他什么啊。那么错儿在哪儿?是哪儿出了错儿?老杨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悄悄推车进了院子,见房间还亮着灯。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请求市长了。

1.下列选项对文中情节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对家里人说他不屑于参加同学会,因为他虽然从未参加过同学会,但听说老同学韩灵灵成为了省厅副主任,他不愿意去逢迎拍马。
B.老杨特意趁同事不在办公室时给韩副市长打电话,哪怕没人听见,他仍然连连说着“没事”,并且“高声坚持说没事”。
C.韩副市长家的生活环境与老杨家形成鲜明对比,韩副市长家有暖气、有保姆、生活优渥,老杨家却住在城郊、生活条件较差。
D.老杨去拜访韩副市长时,两人大谈特谈文学、电影,老杨几次想提出房子的请求却不好开口,最终没有提出请求就告辞离开。
2.下列对文中故事发生背景信息的补充或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住房资源大多是分配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是“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向单位要房”,因此老杨的妻子会劝说他通过找关系获得暖气房。
B.故事发生的时代,房管局或单位的分房小组在分房之前需要调查申请人的各类情况,还会参考上级领导的意见,这就给了老杨通过同学关系获得条件更好的住房的机会。
C.老杨的儿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之后,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老杨戒了烟、取消了买煤的钱才能勉强应付,可见供养两个学生使得老杨家的生活捉襟见肘。
D.老杨和韩副市长的初中时代,流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然而等到文中故事发生时,他们已经不再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而是对商业电影更感兴趣。
3.下列选项中,对文中语句潜在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给韩副市长打电话,提出当天晚上拜访的需求后,韩副市长“沉吟片刻”才答应,因为对方提出当天就拜访是非常突兀的。
B.老杨在和韩副市长聊天时感到“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因为他选择的文学艺术话题高雅、广泛,很难切换到现实生活的困顿与窘迫上。
C.韩副市长一直在忍耐老杨的高谈阔论,最后她还安排“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提醒老杨尽快说出房子的事情。最终,老杨仍未鼓起勇气说出。
D.老杨最后告辞时,也不肯说出自己真实的请求,反而反复说“没有没有”,这表示他当时已经下定决心不肯再提出请求了,韩副市长也就不再追问。
4.请结合本文的具体内容,分析韩灵灵这一人物形象。
5.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以老杨为中心的“冲突一览表”,并找出关键冲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1)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冲突方1 冲突方2 胜出方
内心冲突
关系冲突
环境冲突 个人的生存需求 资源分配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2)请找出关键冲突并分析它的作用(可以从推动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旨等方面任选其一)。
2020-05-2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