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7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8848.86米——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互致信函,共同宣布了这一数字。珠峰是中尼两国的界峰,此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这是中尼两国团队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开展扎实工作最终确定的。几十年来,中尼不仅实现登山队员联合登顶,还在珠峰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两国友谊在珠峰见证下结出累累硕果。2020年5月27日,中国人又一次登上地球之巅的消息传来,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珠峰登顶和高程测量,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登顶,始终无人能够攻克。1960年5月25日,组建仅有5年的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那次攀登,是在中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严峻外部环境的形势下,一次担负特殊使命的国家任务。“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有力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12月9日《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有何深意?》)

材料二:人类对珠峰高度的第一次科学测量是1852年,由英国人和印度人共同完成。1958-1960年,我国测量工作者在绒布寺河谷开阔地段丈量基线,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高程,并开展天文测量,获得珠峰高度为8882米。1975年,我国首次将3米觇标竖立在珠峰山顶,提高了测量的瞄准精度,这是人类首次对珠峰的精密测量,获得珠峰海拔高程8848.13米。之后,我国对珠峰高程又进行了四次测定。2020年4月30日,中国宣布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提供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不仅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而且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青藏高原由于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而一直处在隆升状态,垂直形变约5.3毫米/年。定期对珠峰开展观测,将不同期次的高程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是分析该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及形变速度、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距离2005年最近一次测量已经过去15年。15年来珠峰地区构造运动活跃,尤其是2005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3级地震和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都对青藏高原及珠峰地区地壳运动产生重大影响。重新测定有助于了解掌握该地区地壳构造、运动规律。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珠峰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该地区开展高精度测量,既可为青藏高原尤其是珠峰地区冰川、地质、水文等研究提供定量依据,也可为全球环境变化分析提供科学支持。

(摘编自柳建乔《珠峰测量工作综述》)

材料三:珠峰高程的确定需要外业进行登山测量并完成珠峰区域数字的传输和内业的测量数据处理等多方面合作。珠峰测高,测算出来的结果,有测也有算。数据处理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算。此次的珠峰水准测量,从日喀则国家一等水准点向珠峰脚下布测了数条水准线路,并且首次将国家高程基准传递至中国与尼泊尔边界。而且在本次测量过程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还采航空重力测量,连片测量了人类无法涉足区域的重力值。正因如此,这次数据处理中心收集了珠峰及邻近地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数据,总量达1.44亿条之多,远远超过2005年。本次测量,将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获取了更长观测时间、更多卫星观测数量的观测数据北斗与GPS数据融合,获取了峰顶雪面精度±0.9cm大地高成果,与2005年成果相比,精度提高了2.1cm,而且,本次珠峰测量过程中,还首次将5G和北斗结合。

(摘编自2020年12月8日澎湃新闻《探秘珠峰测算背后的数据基地》)

1.下列对材料中“珠峰高程测定”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距离最近一次测量已经过去15年,因为15年来珠峰地区构造运动活跃,本次高程测量很有价值。
B.国际上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不统一的局面一直存在;历年来,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了多次测定,数据也不一致。本次测量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C.从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高程,到将觇标竖立到珠峰山顶进行实地测量,珠峰高程测定精度不断提高。在2020年这次测量中人类首次实现了实测珠峰峰顶重力值,连片测量了人类可涉足区域的重力值。
D.珠峰高程的确定不仅需要登山队员登顶测量,完成珠峰区域数字的传输,还需要数据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8848.86米这个数据是测和算协作的结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把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珠峰登顶后的实地精密测量,着实振奋人心。
B.从5月27日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到12月8日中尼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时隔半年之久,是因为后期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远超之前任何一次。
C.本次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是我国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科学探索。北斗与GPS数据融合,获取了精度更高的数据。
D.地震会对青藏高原及珠峰地区地壳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而且青藏高原由于不同板块相互碰撞一直处于隆升状态,定期对珠峰开展观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意义。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比慕课崭露头角时所提出的让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性口号,慕课的发展现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育的依然按部就班。笔者认为,尽管慕课目前似乎并未完全兑现当初那些承诺,但其对教育变革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慕课站在早期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对教育变革的最深层的作用就是继续将公平”“开放”“共享的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

据统计,2018年,全球慕课平台的学员人数突破1亿,达到1.01亿人,有2000万新学员注册了至少一门慕课课程。在中国,慕课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2018年,中国逾11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据媒体报道,下至一名云南深山里的11岁小学生,上至一位85岁的老先生都通过慕课学习了大学的课程。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慕课至今虽未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形态,但确实在客观上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突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壁垒。

以两种形式为例,一种是集中式平台模式的x慕课,类似于广播传媒式的学习方式。其课程内容强调免费、共享和开放,教师往往是以一敌多,甚至是以一敌万。这种学习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无门槛地进行在线学习和讨论。

另一种是基于联通主义的、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c慕课,强调具有自我指导和自主性的网络化、社交化学习。学习者可以在线获得更聚焦、更高效的交流、探讨和协作。此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也逐渐成为慕课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较为流行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结合,实现了课前线上学习与课堂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仅于此,但这三种方式的出现,已让人们相信学习不一定要完全在学校和教室中完成,而是存在更多创新的可能。

在慕课10年发展中,人们在实践中力图扬长补短,不断摸索更加成熟、理性的慕课的发展模式,导致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况。

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

慕课对学习者最具触动之处是免费免费意味着接受教育几乎是零成本的,是最契合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精神的。可以说,公益性是慕课实现大规模、开放式教学的根基。近两年,考虑到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保障课程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平台的生存,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升,既有基于学习认证的收费,也有基于定向合作的收费。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并存,让慕课平台出现了免费、认证收费、定向培训收费共存的情况。

颠覆性与顺应性并存

慕课的颠覆性意在对教育形态的改变,包括物理空间、学习环境、学习形式、教学交流、组织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的变化。目前,慕课已经在物理空间、学习环境上与传统教育有了明显区别,在学习形式、教学交流上有了一定的新变化。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慕课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向传统教育形态靠拢的趋势,如慕课相关认证学习的出现。有些慕课平台甚至直接与传统学校合作,达成学分互认。颠覆与顺应的混合性存在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选择权。

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免费的学习、无门槛地参与、大规模的受众是慕课开放、平等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开放性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有些大规模开放课程,由于教师精力不济,难以持续跟进,只能限定在较短时间内开放,影响了课程的传播。于是,慕课平台上开始出现相对封闭的学习,如提高参与门槛、面向特定的学习群体、控制学习规模、限定学习时间等,甚至在一些慕课平台上出现了所谓后慕课时代的私播课(SPOC)。开放性与封闭式学习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群体对在线学习的期望。

多样性与同质性并存

目前,慕课的平台多为综合性的在线课程,即平台上的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缺少一些专业性的慕课平台。这种杂烩式的学习内容,优点是学习者在一个平台上就能涉猎多门学科,但也容易降低学习者的专业化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慕课平台还存在同质性:一是平台的功能都较为类似;二是慕课的优质课程往往集中于名校、名师,没有激发全体教师,尤其是草根学校的草根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资源的生态体系较为单一;三是一些慕课平台的学习数据分析技术让学习者更容易接收到同质化的课程资源推送。

(据《光明日报》祝新宇文章,有删节)

1.下列对慕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继续将“公平”“开放”“共享”的教育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为未来教育生态的重塑奠定了社会共识,是教育变革对慕课的最深层的作用。
B.慕课站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开放教育先驱的肩膀上,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形态。
C.集中式平台模式的x慕课、基于”联通主义”的、具有分布式特点的网络化c慕课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这三种方式的出现,已让人们相信学习不一定要完全在学校和教室中完成。
D.虽然公益性是慕课实现大规模、开放式教学的根基,但是长期免费运行不仅无法保障课程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平台的生存,所以将来慕课平台的营利性需求明显上升。
2.下列说法和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作为综合性的慕课平台杂烩式的学习内容,虽然能让学习者在一个平台上就能涉猎多门学科,但也容易降低学习者的专业化学习效率。
B.目前,慕课已经在物理空间、学习环境上与传统教育有了明显区别,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慕课平台也出现了一些向传统教育形态靠拢的趋势。
C.一边是慕课的轰轰烈烈,一边是传统教育的依然按部就班。是的,慕课的发展现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但是慕课让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深入人心。
D.因人为对慕课扬长补短,导致现实生活中慕课发展逐步呈现出“两面性”并存的情况。
3.概括慕课的三个作用。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民歌界,龚琳娜无疑是个“另类”。几年前,她以一曲《忐忑》名噪南北,绵延其间的喧嚣与不安,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寓言,也让她走进公众的视野。然而,2013年她和老锣创作的《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却让他们背负争议。

春寒料峭的3月,我走入龚琳娜和老锣在北京举办的“古诗词音乐沙龙”。《静夜思》《登鹳雀楼》……老锣将典雅的中国诗词嵌入音符与律动,再加上龚琳娜或柔美或刚烈、或深沉或彷徨的歌声,温柔地唤醒那些沉睡的文化记忆,让人感叹听觉与心灵的共振竟如此美妙。演出后,龚琳娜向我讲述了她眼中的自己及民族声乐。

此生不做“套中人”

记者:5岁登台独唱,20岁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加入中央民族乐团,1999年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华服、盛典、鲜花、掌声似乎都已顺理成章。你那时为何要出走民歌界,为何回归?

龚琳娜:大学毕业后,我发现民族音乐的环境太单一了,几乎是千人一声。我不想做一个“套中人”,必须打破自己。这时遇到了老锣,是他让我“打开”了自己。旅居德国,让我看到世界民族音乐的风貌,捕捉到中国音乐的“根”——中国民歌和戏剧的唱法,就像登上了鹳雀楼,有一个更开阔的视角回望自己的文化。老锣告诉我,要让西方人听到汉语的美丽。《静夜思》《忐忑》等老锣的音乐中既有中国音乐的“根”,也有与众不同的尝试,是21世纪中国的新声音。我们云游世界,在大自然里返璞归真,不断找寻自己。当这些积累几乎要在我的身体里“爆炸”时,我告诉自己必须回来。

记者:今天你演唱《静夜思》《登高》,每一曲唱毕,都忍不住拭去眼泪,很少有歌者被音乐感染到如此境地。

龚琳娜:唱歌是生命魂魄的反射,要离自己的心很近。作品和作曲家要很纯洁,歌者也必须干净,因为歌唱是回归自己内心的过程,而不是向观众炫耀什么。因此感人的不是华丽的声音,是真实的力量。假唱假意,再大的名声,再高的技巧,都是故弄玄虚。

记者:如何让歌唱回归自己的内心,保持“纯洁”?

龚琳娜:在德国,我们住在山里面,我每天找一片干净的林地,脱去鞋子,光脚踩在地上,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棵树、一朵花,从那一分钟起开始忘掉自己。从大自然里找到了这个东西,再唱歌的时候,状态就不一样了。

既然上天让我拥有了这个舞台,就要努力把这个舞台变成桃源,把我们的音乐变成桃源的音乐。首要的是永远尊敬音乐,音乐就是我的信仰。我不可以跨越它,利用音乐来炫耀自己。在北京,我们租住的房子有个小花园。天气暖和了,我就光脚踩在土地上,那种踏实感,让我感到不是悬在半空中。每年7月,我们都要去森林,去呼吸,放松自己。这样的方式,让我不会丢掉干净的心灵。

可惜“山珍”无人知

记者:你在微博里写:“我们的歌里有《忐忑》《金箍棒》等麻辣火锅味的,也有《走西口》《好花红》等小吃类的,功夫最深的要数《登高》《桃源行》等自然山珍”。为什么通过媒体传播的是“麻辣火锅”,而不是功夫最深的“自然山珍”?

龚琳娜: 在春晚你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没有人会静下来听《登高》,要呈现的音乐必须有光彩,而非内敛的。其实,你要唱得深刻,而非浅表的热闹,更难。我对于《金箍棒》《大笨蛋》的喜欢并不弱于古诗词音乐。古诗词音乐是一种精神营养,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但在日常生活里,快乐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金箍棒”就是你的武器,帮你打败内心不好的欲望,生活中特别需要《金箍棒》一类的作品。

记者:同为“麻辣火锅”,为什么《忐忑》的认可度较高,《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却招来争议?

龚琳娜: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让人获得。《法海你不懂爱》的任务就是把这句咒语植入你的大脑,告诉你凡是真爱遇到阻碍,就要唱这首歌。我想很多人不是不喜欢《金箍棒》,而是不喜欢我“齐天大圣”的扮相。这毕竟是这种扮相的第一次亮相,我也在探索。大家在讨论和碰撞中,才能激发新事物的出现。

记者:所以,能否带来新感受,是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

龚琳娜:不,不是外在的刺激,而是内心的感动。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经得起观众咀嚼和时间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我看重音乐给观众带来的力量,希望我的音乐传递生活的希望。

记者:那些“自然山珍”有面向公众的传播渠道吗?

龚琳娜:没有。要么是拼盘晚会,要么是死板的音乐会,古诗词音乐的生存空间几乎没有。我希望大家能关注这部分。通过音乐激活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我们的愿望。

1.下列对这篇访谈录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访谈开头的导语既点出了龚琳娜的独特个性,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突出了古诗词音乐的美妙感人,与结尾暗暗呼应。
B.本文中的记者认为,龚琳娜是被音乐感染的拭去眼泪的极少读者,说明歌唱者必须以“纯洁”的心态演绎纯洁的歌曲才能感人。
C.龚琳娜认为,她演唱的《金箍棒》没有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只是因为这些人不喜欢她的扮相,但对这支歌曲还是很喜欢的。
D.龚琳娜认为,音乐作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人获得内心的感动,好的音乐作品应当让人获得,应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龚琳娜宣称自己不愿做一个“套中人”,这里的“套中人”是什么意思?她为何不愿做这样的套中人?请结合原文进行简要分析。
2021-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强化训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接近1亿(9700万),这意味着中国2.5亿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经上网。

然而“能”上网并不意味着“会”上网,从传统信息平台切换到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老年人难免会晕头转向。

部分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或游戏不能自拔,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瘾老年”;“食醋能洁白牙齿”“多吃辣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戒烟之后身体更坏”……在各种“震惊体”和养生类文章面前,老年人往往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还有些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却在网络中被虚假投资利诱、被仿冒亲友诈骗。

无根据的事例、不科学的结论、粗糙的剪辑画面”,这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文章、视频为何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当面临海量信息时,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思维定式和生活经历所限,表现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较为有限。另外,由于年轻人工作忙,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较少,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喜欢转发信息以吸引关注,创造谈资。

科技进步、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让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如“健康码”这类的信息技术在此次防疫期间功不可没。但在便利了大多救人的同时,“无健康码不得乘坐公共交通”“无健康码不得进入商场”的管理方式,让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在公交车上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荒而逃”。

疫情期间,买菜、缴纳水电费、取快递等很多生活事项,都需要通过“扫一扫”或者在五花八门的App上完成,这让很多老年人无法置身事外。

在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道坎,其中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一些从农村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帮儿女带孩子的候鸟型老年人,为了和异地亲朋保持联系、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城市,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反而成为老年人中的“创新者”。

另外一些因为其丰富的业余爱好,在参加合唱、参与广场舞等业余生活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拥抱数字生活。有趣的是,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对新媒体(以微信为例)的接受度显著高于男性。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老太太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似乎比老先生们强,这也导致了不同性别老年人幸福感上的差异。

相反,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使他们习惯于简单机械命令式的灌输,这与强调自主创新的数字思维背道而驰。此外,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精准网络诈骗”手段防不胜防,在家人的反复渲染下,不少老年人产生“科技恐惧”,他们拒绝新媒体的理由很简单:“现在不熟的电话号码一概不接,因为老年人容易受骗啊!微信里肯定也有很多诈骗,我不想学。”

对于老年人而言,记忆力、视觉能力、行动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断更新迭代的软件、设备反而让他们觉得越来越麻烦。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各项应用从产品设计到功能开发的各个环节都更加追新求变,更难顾及老年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所以,有时老年人拒绝新事物,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摘编自周裕琼等《网络时代,如何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

材料二:

《吾老之域》报告显示,长辈们在数字产品使用上的活跃表现,主要来自两个途径:反哺与自学。这种现象,最直观的投射集中在微信。调查发现,目前子孙对长辈的反哺还停留在较浅层面,排名靠前的微信反哺功能依次为发红包、发语音、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工具性技能。相反,诸如发布、点赞评论朋友圈,选择公众号等偏重于内容性的反哺较少。

针对此,《吾老之域》报告呼吁青年人能够在老年人出现诸如轻信谣言等“不适”时,暂时将抱怨放一放,转而采取一种高质量陪伴的方式与其耐心对话。

家庭微信反哺的最终目的不是“让老年人都学会”,而是在过程中消解数字时代里老中青三代间固守的认知错位,促进形成一种更健康、更和谐的代际相处模式。无数数据显示老年人正在积极融入数字世界,家庭其他成员也应意识到反哺不能用蛮力,必要时需“妥协或接纳”。

(摘编自王聪聪、何桑柔《中国家庭已形成“数字反哺”》)

材料三:

囿于年龄、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老年人对于数字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相对迟缓,在使用上相比年轻人更是慢不少。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却不是一个命定的现实。这里面,既有老年人自身的原因,比如学习新技术的意愿弱,也有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因素,比如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更有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和年龄歧视。不假思索地用“老年人”这种笼统的概念一概而论,不去用心地条分缕析,不仅强化了社会对于老年人与数字生活的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群体的渗透。

坦率地说,老年人与教字技术之间是有鸿沟,而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想不想去填上这条鸿沟,然后是如何去填上鸿沟。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是一种填法,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的学习交流也是一种填法。老年人手机的一度热销,也提醒我们,完全可以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技术服务和操作平台。

(摘编自张洋《别让偏见阻碍老年人的数字生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年人喜欢转发信息,是因为他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较为有限。
B.在各类社交媒体上,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的存在感强,这导致了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幸福感上的差异。
C.数字反哺指的是家中子女等晚辈教授父母等长辈学习使用数字产品的行为,现实中技能性反哺少于内容性反哺。
D.为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开辟专门通道,组织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学习交流,是帮助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的有效做法。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健康码”在疫情期间让大多数人享有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部分老年人无所适从,可见科技进步、数字变革往往是把“双刃剑”。
B.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的主观努力,而是否拥有数字设备则取决于客观因素。
C.面对老年人青睐漏洞百出的文章,轻信谣言、上当受骗等情况,年轻人要尽可能压制抱怨情绪,理解并耐心引导。
D.对老年人的认知偏见,会强化社会对老年人和数字生活的偏见,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数字技术服务向老年群体渗透。
3.下列材料中,对论据与论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通过老年人利用业余爱好拥抱数字生活的事例,来论证老年人要融入数字生活,需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关。
B.材料一中,通过老年人“科技恐惧”的事例,论证了部分老年人习惯于简单命令式的灌输、与自主创新的数字思维背道而驰的观点。
C.材料二中,通过老年人积极融入数字世界等现象,指出子孙对长辈的反哺停留在较浅层面,意在启示家庭成员应一起努力,消解数字时代的代际认知错位。
D.材料三中,用老年人学习新技术意愿弱、公共服务和技术进步忽略老年人需求的事例,意在从客观方面揭示老年人难以融入数字生活的原因。
4.材料一在论证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5.联系三则材料,你对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有哪些建议?
2021-05-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生活中,叶嘉莹喜欢蹈空梦想,重视内心感受,忽视外在现实的天性让她获得了“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的评价。这一时期,她身经国仇家难,在恩师顾随先生那里体悟到了“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的担荷的精神,而这两方面的天性与修养都曾对她之后几十年漂泊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叶嘉莹到台湾不久即遭遇到“白色恐怖”和社会、家庭的多方面的苦难与不幸。但正是在精神、生活都遭遇到极大痛苦之时,叶嘉莹全然未作任何争论与反抗,而是以“含容忍耐”的“妇女之美德”的持守,默然承受。但承受和持守只是一方面,如果仅仅是承受,最终只能成为一种“懦弱的道德观”,并非“弱德”,更难成其为一种“美”,所以另一方面则是在承受持守之中完成自己。这种完成是身处忧苦患难,仍然珍重和葆有天性心灵中一份修美要好的品质;当这种苦难之中的“完成”成就为一种理想与力量时,自己则可以进入“无待”的境界。后来在接受央视《大家》栏目专访时,叶嘉莹将“弱德”概括为“在自己的承受、忍耐、牺牲之中”产生的“一种力量”。对诗词的体悟也正是伴随着她的生命成长起来的,她在自己的诗词人生中体验到了莫大的安慰与幸福。回国后,叶嘉莹奔波各地讲学,正是在“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课堂上,她兴会淋漓、触绪发挥,全任神行,再次感受到了莫大的快乐。

支撑叶嘉莹走过忧苦患难的,正是一种弱德的天性与修养,而她通过诗词道路体验到的自足无待的境界,使“弱德”成就了一种美感。叶嘉莹的人生呈现出的就是“弱德之美”。

(摘编自熊烨《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传》)

材料二

不一定只是为了“宋词”,为文学艺术,为治学研经,都应该读一读她的这部论词著作。她细密、深入、谨严;她尊重事实,不逞臆,不信口乱道;她不迷信名家、权威。莫说胡氏、刘氏,就连她平生致力最多的王静安,她对他的论点不同意时,也不为之迥护。这里学问没有“市道”;她不逞才使气,很平实,摆事实、讲道理,气质高尚、气象平和;她行文极细密周至,原原本本,不厌其烦,诲人不倦的苦心流露在字里行间;她是比较文学家,文中引了很多西方著名的作家、作品来作对照说明。甚至不妨说,她的研究,是由广义的比较文学方面受到启示的。最后,她是一位学者,但她同时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史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鉴赏家。她的论文,既能考订,又能赏析;既能议论,又能启迪。我以为,这样的几个条件或因素,很难凑泊在一人身上。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学者,是不会陈陈相因、自封故步、人云亦云、貌谈皮相、游词空调、似是而非、以非为是的。

(摘编自周汝昌《愿抛心力作词人——读<迦陵论词丛稿>散记》)

材料三

李煜一腔真情如滔滔滚滚的江水,一任其奔腾,倾泻而下,绝无堤坝,更无含敛脉脉的风度。无论亡国之前的享乐,还是亡国之后的悲哀,都是他兴之所至,为所欲为,无所顾忌,情之所至,全神贯注,入而不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真正是“奇语劈空而下”(俞平伯《读诗词偶得》),天下所有人生的悲哀全都被他一语道尽了!李后主纯以挚诚敏锐的赤子之心与外界事物相接触。破国亡家之痛,对于李后主犹如一块巨石从天而降,击碎了他清莹澄澈般的赤子之心湖,其所产生的震荡与所波及的范围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像“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及这首《虞美人》等,便是这一石激起的千层巨浪!所以王国维才会说:“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的话。王国维此话的意思,并非以释迦基督比喻风流天子亡国之君的李煜本人,而是就其所有的感染力量与覆盖面而言,是就《虞美人》能以个人身世之悲而涵盖、承揽天下一切有生之物的共同悲哀的作用而言的。国破家亡之痛让他以纯真的赤子之心体认了人世最大的不幸。后期再写出“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以及“无限江山”“天上人间”“人生长恨”等词句,便俨然有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士大夫们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慨了。正是家国之痛,使李后主的词能突破闺阁园亭、伤春怨别的题材拘限,“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并非都出自李煜的有心追求,而完全是他纯真、任纵的本性使这一切成就都本能地达到了极致,这一点才真正是李煜词最不可及的过人之处。

(摘编自叶嘉莹《中国古代诗词文赋选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莹从恩师顾随那里体悟到的担荷精神,就是经历了国家、社会等诸多痛苦不幸,却始终默然承受持守的精神。
B.周汝昌认为叶嘉莹的《迦陵论词丛稿》可以让人得到多方面的收获,这与她治学的特点、渊博的学识以及多栖才能密不可分。
C.叶嘉莹赞同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她认为天下所有人生的悲哀全都被李煜一语道尽了。
D.李煜后期词具有士大夫们的家国之慨,完成了“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这完全是其纯真、任纵的本性使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作为评传,对叶嘉莹人生经历的叙述和评价突出其弱德之美,引用诗句使语言典雅优美,突出传主的天性与修养。
B.材料二从多层面评价了叶嘉莹的治学精神,并肯定其学术论文的多重价值,言语中充满了对叶嘉莹先生的崇敬与赞美。
C.材料三赏析李煜词;其中暗含着叶嘉莹自己对人生遭遇、家国之痛的体悟,更体现了诗人对诗人,生命对生命的惺惺相惜。
D.三则材料在文体、内容和写法上各有不同,但都充分展现了叶嘉莹把诗词融进了生命,又将生命写成了诗词的人生境界。
3.叶嘉莹的“担荷”精神与李煜词中所体现的“担荷”精神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5-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本质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和现有纸质人民币完全等值,也一样有国家信用做保障。对大众来讲,数字人民币跟纸币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这就是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野生数字货币的最大区别——是否有国家信用担保、能否保证币值稳定。

也有不少人会混淆数字人民币与数字支付的概念,认为腾讯公司拥有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拥有的支付宝已经如此善及,何必还要发行数字货币呢?通俗地说,数字人民币是,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虽然很多人的工资只是银行卡上的数字,但本质上公司为员工发放的仍然是纸币(只是不经过我们的手而已)。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后,大家仍然可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真的变成了数字。

在传统支付体系中,交易需双方都全程联网在线而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即双方像使用纸币一样,无需联网就可完成交易。未来数字人民币将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现金的匿名性于一身,在所有线上支付系统中流通。

(摘编自《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人民币》)

材料二:

数字人民币,英文简称为DC/EP,分别是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的缩写,这表明数字人民币不仅是货币,而且也是电子支付工具。业内人士指出,在讨论数字人民币时,首先要肯定其基础属性是货币,是现有法定货币体系的组成和补充,其次才是一种数字支付工具。

保护国家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是数字人民币发行的首要目标。有别于私人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特点,数字人民币实行中心化管理,可以抵御全球私人数字货币的侵蚀,防止货币发行权旁落,维护国家货币主权地位。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场景集中在国内的民生与政务支付。不过,跨境支付可能才是数字人民币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领域,并有机会帮助中国建立一套新的多元化国际支付清算服务体系,打破美元垄断地位,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实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加紧密的结合,通过带有条件触发机制的智能合约,可对信贷主体和使用场景予以限制,实现贷款的精准投放,避免资金空转,建设更有效率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

(摘编自《中国为什么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

材料三: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因此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可搭建一币、两库、三中心体系架构。一币指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负责担保和签名发行的加密数字串,因此并不是电子货币所表现出的客户账户余额,而是具有一切金融信息的加密货币;两库包括学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银行库。发行库和银行库更贴近当前货币二元发行模科网式,可为数字人民币的创造和发行提供安全保障,既可以防止内部非法操作,也可以防御外在攻击,是数字人民币安全保障的关键;三中心包含数据分析中心、登记中心和认证中心。其中,认证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安全基础,可对主权数字货币机构和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可控匿名性;登记中心会记录主权数字货币和用户信息,进行权属登记,对主权货的创造、流通、核算及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登记;数据分析中心具有监控功能,是保障主权货币交易安全、防范违法金融交易并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运营模式、政策影响与发展建议》)

1.下列对“数字人民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项是完全等值,因而能替换纸。
B.数字人民币具有主权货币的本质特征,币值稳定,与私人数字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C.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支付工具,成为了中国现有法定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和补充。
D.数字人民币是具有一切金融信息的加密货币表现出来的法定电子货币的账户余额。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新的多元化国际支付消费服务体系,保护国家货币主权和法定货币地位,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是数字人民币发行的首要目标。
B.发行数学人民币促进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为紧密的结合,通过有“条件触发机制”的智能合约,实现更有效的宏观政策调控。
C.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不同,数字人民币实行中心化管理,央行、商业银行的认证中心对数字货币用户进行管理,实现可控匿名性。
D.发行库和银行库是数字人民币安全保障的关键,登记中心对主权货币全生命周期进行记录,数据分析中心保障主权货币交易安全。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有什么异同。
2021-05-08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二十一世纪正迎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浪潮,这样的时机可以说是百年一遇。

正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之下,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从国家层面对中国信息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这对于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国家数字竞争力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下行通道,逆全球化思维盛行,同时工业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转型升级。新基建契合的正是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浪潮这个“新”机遇,与“数字中国”战略一脉相承。

(摘编自吴绪亮《新基建与数字中国发展的战略逻辑》,《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4月23日)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数字世界制高点,数字国家的建设风生水起。对我们国家而言,以“数字中国”为抓手,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抓住了数字时代的最核心竞争力。“数字中国”建设,是治理路径、方法、执行实施、结果复盘的全方位创新实践,也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变革再造和重塑。在治理能力竞争的赛道上,我们通过“数字中国”的建设基础,驰而不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今后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创新,创造出基于人、事、物、数据的运营平台,在有域无疆的,新的数字世界里,根据多维度的数据对物理世界的治理进行创新和重构。

(摘编自王晶《“数字中国”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时报》2019年11月22日)

材料三: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36.2%,而2005年这一比例仅为14.2%。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际市场明显萎缩,尤其对于传统产业来讲,伤害更为明显。但在福建长乐,当地积极拥抱互联网,加速实施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很多公司厂房里,曾经人头攒动的场景不再,眼前是有序挥舞的机械臂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有理由相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

今年以来,各地加速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福建省提出三年基本建成国家东南区域网络枢纽和海上数字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枢纽;浙江省计划三年投资近万亿元,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领先的标杆省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开展5G创新应用400余项,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600余个,不仅持续拉动投资,也正激发中国经济内在活力。

(摘编自秦平《期待数字中国战略进一步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网2020年10月13日)

1.下列对“数字中国”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是我国在二十一世纪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来临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B.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是从国家层面对中国信息化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当前的“新基建”与“数字中国”战略是一脉相承的。
C.我们国家以“数字中国”为抓手,抓住了数字时代的最核心竞争力,抢占了数字世界的制高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D.我国“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行,促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始融入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创新,我们可能创造出基于人、事、物、数据的运营平台,这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和重构。
B.2005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为14.2%,2019年这一占比已经达到36.2%。这组数据表明,数字技术驱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我国传统产业,数字技术有助于改造传统产业,将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
D.为了抵抗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扭转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维,2020年以来,我国各地加速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
3.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5-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全国卷(二)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态势,运用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我国养老模式创新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智慧养老”由学术概念迅速发展为国家的行动计划、企业的商业实践和部分老年人的时尚生活方式,成为养老跨界融合发展的热点,为我国诸多养老难题的破解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案。

在居家社区养老领域,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缓解了服务提供方与老年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服务提供方有效降低了寻找客户的成本,保证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到快速及时的响应,也为政府精准智能监管提供了大数据分析支撑。在机构养老领域,采用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和智能产品,可以有效降低养老机构运行成本和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实时监测和防范意外风险,辅助管理方进行精准决策,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摘编自李志宏《智慧养老要由“云端”落到“地上”》,《中国社会报》2020年7月23日)


材料二:

融合是智慧养老的生命,智慧养老不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其本质是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的有机融合,融合度越高,智慧养老就越有生命力。在老年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中,老年人安全健康需求最为迫切,针对传统照护服务可能存在的不及时、不适老等问题,智慧养老将使老年人照护、健康管理、安全保护等服务更加及时、便捷、有效,大大地提升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智慧养老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要防止“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避免技术至上,炫技术、炒概念,做表面文章,因为技术再好,也代替不了养老服务特有的人文属性。养老的本质是服务,而养老服务的最大特征是人本,人对人带有情感的近身服务是其基本形式。

(摘编自吴玉韶《智慧养老既要技术精度更要人文温度》,《中国社会报》2020年8月20日)


材料三:

上海作为当前我国高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呈爆发性增长,同时对养老服务也有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一般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在此背景下,智慧养老应运而生。位于上海长宁区的上海金福连锁养老院下辖5个养老院、2个护理院。近年来,我们通过运用智慧养老信息平台,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和实时的监控状态。

虽然智慧养老的应用为养老院解决了不少问题,带来了工作便捷,但在实行中也面临了诸多问题与困境。

互联网养老服务企业提供的平台与服务五花八门,缺乏严格的监控标准,服务标准难以统一。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整合与应用技术却相对落后,难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制订养老服务方案。此外,目前智慧养老采取比较传统和方便的呼叫中心模式,模式相对简单,只能借助呼叫器接入智慧养老平台,难以针对日常监测数据深度分析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因为年龄、知识、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互联网应用能力较低。老年人对层出不穷的诸多软件、应用等难以熟练操作,加之这些软件更新较快,许多功能也不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影响互联网养老的积极性。各养老院内大多护理人员是外来务工或难就业缺乏技能的人员,他们本身对互联网知识的缺乏、对智能设备的操控能力较低,也直接影响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构建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联合早报》2019年10月21日)

1.下列对智慧养老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新养老模式,智慧养老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
B.智慧养老有助于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C.近年来,智慧养老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的行动计划。
D.智慧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融合度越高,效果越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既降低了服务提供方寻找客户的成本,又能让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到快速及时的响应,达到双赢的效果。
B.年龄的增长使老年人对安全健康的需求最为迫切,而智慧养老能及时地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管理,提升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安全感。
C.养老服务具有特殊的人文属性,人对人带有情感的近身服务是其基本形式,因此智慧养老在注重技术精度的同时,更要有人文温度。
D.上海作为高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呈爆发性增长,对养老服务也有更高的要求,是我国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城市。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我们应如何解决智慧养老实行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2021-05-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4月)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其庸的“大国学”

孟宪实

如何评价冯其庸先生的学术,这是一个难题。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最合适。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前洲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把末代皇帝赶出故宫。抗战时期,少年冯其庸经历过死亡威胁和失亲之痛。因为家贫,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如果别人把读书当作义务,他则把读书当作享受。

以冯先生的经历看,他的国学修养,不能不归功于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冯先生总是说当年书少,读不够。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都是在初中之前。有一次,二哥帮他一次性买来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还有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有一个朋友,家里富有图书但不爱读,随手送冯其庸两册,一部是王士祺的《古诗笺》,一部是袁昶的《安般簃诗续钞》。说实话,今天的中文系大学生的阅读书目,也未必有这么多。

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也离不开乡土的气息。秋天的时候,无锡各地都保存着社戏的传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一个以演昆剧著称的剧团,为挣口饭吃,在前洲镇演出了很长时间。包括冯其庸在内的一帮学生,不用买票就可以入场听戏,时间久了,冯先生与一些昆曲名角渐渐熟络起来,并与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1943年夏天,冯其庸再次失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但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其日常功课。他的国学素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饥一顿饱一顿”地持续修炼着。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冯先生至今仍记得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课和杜甫专题,朱先生会朗诵,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然后备引诸家观点,在仔细对比评论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引得学生登堂入室。冯振心先生开设的《说文解字》课,让他看到了学问的深奥。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

“文革”结束,在所有的运动冲击过后,冯先生留下了累累硕果。《瓜饭楼丛稿》分作三个部分,共三十三卷。另外,还有《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

冯先生的国学基础,归于文学的范畴似乎过于狭窄;他的许多国学之思,在后来的新学科中,无处投放。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盛情邀请已经离休十年的冯先生出山,他一生的国学积累,才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他倡导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

(有删改)

【相关链接】

冯其庸先生以其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

1.下列对冯其庸成为大国学家原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其庸虽然出身农家,家境贫困,但是他孜孜求学,享受读书过程,涉猎广泛。
B.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使冯先生耳濡目染,获得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C.无锡国专一枝独秀的系统国学教育,众多名师的指点,使冯先生登堂入室。
D.在国学院施行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深为世人学者钦叹。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先生通书画,兼文史,擅红学、西域学,所涉浩瀚,故国学最能概括其学术人生。
B.无锡的社戏传统,与昆曲名角的终生友谊,都促进了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
C.文中列举史震林、袁昶等人的作品,意在说明当今中文系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堪忧。
D.朱东润、冯振心和钱穆等大师的讲学,给予冯其庸学术上的启迪,使他受益匪浅。
3.文中说“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国运”对冯其庸先生的“国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1-05-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所到之处,无不构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某种新的关系。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一种新技术出现,有可能对结构造成影响。然而,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们所用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人的行动无时不受到“结构”的制约,所谓结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具有制约性的外部环境,例如应试教育可能形成一种制约人行动的“结构”。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结构对行动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这种制约性和使动性表现为结构为行动提供操作空间以及边界,并通过价值观念对行动进行引导。

人们试图应用技术变革结构,但结构也可能对行动进行制约和使动,驯服技术并把技术作为结构自身的强化。例如,在应试教育结构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冲破应试的束缚,反而在某种程度与应试共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结构驯服与同化的可能,成为更精致、更高效的应试技术。在这种前提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达,不过是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无孔不入的规训技术。而一旦人工智能沦为应试的精致工具或规训技术,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初衷就要落空。这也是人们寄希望于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技术未能有效地抵制旧结构的诱惑,反而强化了旧结构。

(摘编自蒙石荣《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与限度》)

材料二:

说“互联网+”甚至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并非耸人听闻,“互联网+”对教育的各方面影响是深至骨髓的。“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比如某中学已经能够做到“班班通、人人通”,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显然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的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

材料三:

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引导者。“互联网+教育”直接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没有了以往的约束和限制,各要素无须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教育俨然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传授习得,而隐性知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如学习过程中需要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包括诚信、责任心、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互联网+教育”形态中一些隐性知识也有所体现,但其真实性仍有待考量。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均会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但在“互联网+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比较困难。在线学习往往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完全自学的极端情境,对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很高,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把控。这种情境下教师丧失了基本的指引功能,只是单纯地成为一个解疑的输出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设备的一分子,这不仅扭曲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更是与国家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网络世界始终有别于现实生活,学生要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仍需要多方面合力共同完成。

(摘编自张惠惠《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对教育育人的挑战与应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材料一作者看来,当一种新技术作为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项技术有可能和结构产生双向的影响。
B.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革新性新技术,在给教育结构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一定会被结构驯服与同化,所以新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一再落空。
C.“互联网+”能够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教师、教材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校的地位也被弱化。
D.材料三认为教师的职能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被简化,教师不再具有对学生的指引功能和传授隐性知识的权力。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下,学生获取知识变得非常快捷,他们的知识量有高于老师的可能性,所以教师的定位也将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B.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打破了师生的界限,消除了教育的区域化差异,让教育实现了真正的公平。
C.“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需要自我进化,这样才能培养出更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D.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所以哪怕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知识资源,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仍是必要的。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西南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成都七中同步上课,让当地的基础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
B.老师在网上阅卷,通过大数据分析呈现学生考试情况,有利于教师针对性教学,提高上课效率。
C.慕课,即大规模在线课程,形成了一种改变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及方式的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D.北京某小学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更多关于苏轼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启发学生研究苏轼生平足迹。
4.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谈互联网+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的,请简要概括。
5.某中学想要引进一套远程同步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和省内名校学生共同上课,参与省重点中学的名师课堂。请结合材料,对该中学这套教学系统的使用提出合理建议。
2021-05-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