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人社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就地过年”关键在于安心,各地各级要做好“就地过年”的安心、稳心、暖心工作。

现在正处于寒冷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就地过年”是减少人员长距离流动和大规模聚集,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必要之举。“就地过年”只是倡导,不具强制性。“就地过年”并非排斥亲情与团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即便相隔万里,我们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与家人通过视频“见面”,跨越时空“线上团圆”,同样可以让“就地过年”变得温情满满。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留住员工“就地过年”,避免员工回乡再返程可能会涉及需要隔离而无法及时返工等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春运产生的员工不足的问题,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利于企业更好地生产经营。企业要通过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红包”等形式,留住员工“就地过年”。政府作为外来人员“就地过年”的倡导者,必须完善好配套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务保障。比如,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集体过年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等,让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春节。

(摘编自《“就地过年”关键在于安心》,央广网,2021年1月19日)

材料二:

古人说乡心新岁切,每逢春节将近,回家团圆的期盼,再真实不过;但非必要不返乡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今年与家人暂时的相隔守望,就是在尽最大努力隔断疫情的大范围传播;每个游子就地过年的个人付出,成就的是小家与大国共同的平安吉祥。

疫情暴发以来,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企业员工,无不识大体顾大局,响应政府号召愿意就地过年的人,无疑会数量众多。需要提醒的是,在留下返乡游子后,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人文关怀不能缺席;不光要倡导就地过年,服务保障也要落地。不少打工人,平日里住的是集体宿舍,吃的是食堂或外卖,很可能还是独自一人就地过年,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上保障他们的节日幸福感。这些问题,都是推行“就地过年”必须清理的路障;破解这些问题,是让“就地过年”这条非硬性规定能够成为一呼百应的前提。

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更关系到全国防疫大局。只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就会赢得胜利的万家灯火,千家万户团圆的一天就会更快到来。

(摘编自《让每一个留下的人过个好年》,《北京日报》2021年1月13日,有删改)

材料三:

今年,为了防控疫情,很多人就地过年,一份份沉甸甸的年货,满载着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飞”到了亲人身边,让人们感受到团聚的温暖。

寄年货成为新民俗,这背后是家乡父母和就地过年孩子之间的彼此惦念和牵挂。来自菜鸟物流的数据显示,1月20日至31日期间,从菜鸟仓发出的商超类年货包裹量同比2020年货节同时段增长50%。父母寄来的是家的味道,而在外的游子则给父母寄了血压计和扫地机器人等,希望他们能注重健康。在许多人看来,疫情让过年的方式变了,但亲情却没有变淡,一家人相互牵挂,其乐融融,这便是最好的“年味”。

旧年俗得到传承,新年俗不断涌现,民俗学家季中扬教授认为,民俗从来都是不断发展并逐渐丰富的。沉淀千年的年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赏花灯等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很多新民俗,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浓浓的年味传递下去,表达的正是中国人对“年”的深厚感情和期盼。

(摘编自《“互联网+”,新年俗让年味更浓烈》,新华网,2021年2月21日,有删改)

1.下列对“就地过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地过年的出发点是政府和企业把在本地务工的人员留在本地过年,确保年后用工需求。
B.就地过年的实质是游子的个人付出,也是家国精神的实际表现——既保小家,又顾国家。
C.就地过年从防控角度出发,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是积极倡导,并不是绝对不能回家过年。
D.就地过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圆,但不会隔断亲情,可以通过线上团圆,收获满满的亲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达到“就地过年”一呼百应的效果,政府和企业要有切实有效的方案和方法,而不能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B.“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员返乡可能带来防控安全隐患,这让“就地过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C.就地过年与多年前倡导的“常回家看看”并不矛盾,它们都是因当时的现实而提出的,同时也引领时代的风尚。
D.就地过年在现代科技支持下,通过新年俗改变传统的过年方式,让年味变得更浓烈,也加深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3.应该采取哪些举措来贯彻落实“就地过年”的决策部署?请简要概括。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2月20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76546824例,累计死亡病例1690155例;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39645例,新增死亡病例10966例。中国以外新增确诊病例逾63.9万例,累计确诊病例逾7645万例,累计死亡病例逾168万例。

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8038833例,累计死亡病例322648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2201例,新增死亡病例5507例。美国14日开启的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状况频出,在接连出现受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事件后,美国多州政府又抱怨疫苗发货量大幅度减少。特朗普政府试图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不过辉瑞拒绝“背锅”,否认产能出现问题,表示可以提供的疫苗数量远远多于正在发放的数量。

12月18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过去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上报的病例数量有所增加,令人担忧。墨西哥和其他北美国家实际上从未走出第一波疫情,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病例又再次激增,巴西和美国也是如此。美洲区域目前正处于病毒密集传播的阶段。

据俄罗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网1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新增2820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达2819429例;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585例,累计死亡50347例。俄罗斯加马列亚流行病与微生物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金茨堡表示,到明年秋季末,大约70-80%的俄罗斯人口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金茨堡在“俄罗斯1台”上表示:“如果我们每月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疫苗的话,这对于我们的国内消费来说非常现实。那么到2021年秋季末,我们应该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也就是说,新冠肺炎将会由疫苗控制住。”

英国政府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7052例,累计确诊2004219例:新增死亡病例534例,累计死亡67075例。英国政府19日宣布,首都伦敦等部分地区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将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以遏制病毒传播速度。英国首相约翰逊当天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日起,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将从目前的三级防控级别升至四级,为期两周,对应的措施类似英格兰地区今年月开始实施的大范围“禁足”措施。

——摘选自《海外网》

材料二

近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出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唯一途径,呼吁各国采取以人为本、注重性别平等、充分尊重人权的应对措施。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果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为遏制疫情蔓延奠定了基础。著名病理学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前校长西布兰德·彭浦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行动快速有力。”而这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直接相关,也与中华文化的独特属性密不可分。中国政府在应对这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

人命关天、敬畏生命,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及时分类、诊治不同程度病情的病人,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建立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染途径。即便是耄耋老人,医疗组也绝不放弃治疗,许多白发苍苍的病人治愈出院,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突出特征。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他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所有这些在此含义相同),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这些也含义相同);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在边沁看来,所谓善就是最大地增加了幸福的总量,恶则与之相反。而放弃高龄病人这个选择,在中国伦理文化中是不能被理解和接受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的成功实践同时也向人们昭示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守望相助、百姓亲睦的伦理特质。

——摘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14日开始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但受种者过敏、疫苗返厂等接种状况频出,特朗普政府将责任归咎于辉瑞生产问题。
B.为遏制病毒蔓延,英国政府宣布将首都伦敦新冠疫情防控级别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并开始实施“禁足”措施。
C.多边主义是全世界有效应对疫情等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会员国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D.中国政府快速有力遏制疫情蔓延,得到了荷兰著名病理学家西布兰德·彭浦曼的盛赞,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几天墨西哥和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病例数量再次激增,虽然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实际上美洲一些国家依然没有走出第一波疫情。
B.新冠肺炎可以由疫苗控制住,只要每月疫苗的生产量达到500万至600万剂,就可以接种70-80%的人口,亚历山大·金茨堡如是说。
C.中华优秀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可以推动促进抗疫经验交流,为各国早日战胜疫情提供了范例。
D.早在18世纪末,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就开创了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并指出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可见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含义的一项是( )
A.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B.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D.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控制疫情?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2021-03-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