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誉为“一部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被叹为“四百米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黄山屯溪老街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走进老街,是聆听历史,是守护记忆,是寻找新的归宿。

请你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走进老街”主题班会中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们共商国是。

某位代表发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为民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问道:“太湖好一点了吗?”“没有蓝藻了吧?”

老师在作文课上向大家分享了以上发生在两会的“微镜头”,并提出了以下三个任务:

(1)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的家乡环境,也在时代发展中发生着变化。请陈述你的观察发现,在此基础上,谈一谈保护家乡环境的有效措施。

(2)自古以来,自然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寄托他们的情致,而诗人也以笔墨赋予自然无限生机。行走在山水草木之间,你又有怎样的故事?请写一篇记叙或抒情散文。

(3)两会上,代表与总书记的偶然对话,恰恰体现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生活”“自然”之间的深刻互动。你对“生活·自然·发展”有何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议论文。

请选定一个任务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2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不断涌现,为汉语增添了新鲜的生命力,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丰富的文化现象。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于20231212日发布了2023年十大网络用语,分别为:

爱达未来、烟火气、数智生活、村BA、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主打一个……、多巴胺穿搭、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新职人。

这些网络热词是否也曾悄悄走入你的生活,并引发你的思考?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结合其所体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现象,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去往一个地方时,往往有许多路可以选择。有一些路需要绕一些弯,我们称之为“弯路”;有一些路很近,但是很难发现且充满变数,我们称之为“捷径”;更多的人会选择大家平时习惯走的一条路,这样的路不会错,但也缺乏变数,我们称之为“常路”。

学校为高三学生开展以“选择·青春·启航”为主题的成人仪式系列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1)在成人仪式上的演讲稿。(2)参加成人仪式后写给家人的信,讲述你的青春故事。(3)参加成人仪式后的观后感,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中提到,2023年度字词已出炉并引发热议。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不妨梳理、加工、总结出自己的年度词语。这些词语既可以记录自己这一年的成长和变化,也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观点,还可以反映独特的生命感悟……

2023年已经过去,你会用哪一个或哪几个(不超过三个)词语作为自己这一年的年度词语?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行至江边,遇到一位打渔的老人。

老人疑惑:世人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则回答: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选择自投汨罗江而死。

如果有一封“信”可以回到历史现场,你更想与谁进行交流?请给屈原或打渔的老人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3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甲骨文的“人”字,是一个人弯腰低头的姿态,又或者是一个人辛勤劳作的状态;而楷书的“人”字,则更像是一个人笔直站立的正面状态。对于上图中“人”字的不同书法呈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你更喜欢哪种字体的“人”,为什么?请以“新时代的青年发展”为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权衡与选择。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自拟主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顾城说:一个人,必须有太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般的建功主业的迫切是曹操心里的太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般的自由洒脱是李白心里的太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般的宁静淡然是陶渊明心里的太阳。只要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黯然无光。

对于以上三种形式的“太阳”,你最赞赏哪种?请结合材料,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8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在《劝学》中主要讨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学习方法;韩愈在《师说》中赞扬了巫医、乐师、百工积极的学习态度,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习;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除了对文风的批评外,也涉及学风问题等等。他们的思想观点对解决当时的学习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古以鉴今,在今天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中,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难题,比如如何开展广泛性的全民学习、具有持久性的终身学习等。

作为当代青年,面对先哲的学习经验和当下遇到的难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对于同一个短视频排名靠前的评论,男人看到的都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女人看到的则都是站在女人的立场。网上的视频也不光分性别,还分角色、年龄:父母看到的,全是儿女的不孝;子女看到的则多是孩子抱怨家庭。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基于算法而推送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喜欢看的。这就是“信息茧房”。

材料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在自己和时代编织的套子里悲惨地死去。

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何“破茧而出”,不做“套中人”,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16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