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又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孟子说:“即使是美如西施的人,要是身上沾有脏臭的东西,人们从她身边走过时也会掩着鼻子;即使有很多缺点的人,只要斋戒沐浴了,也可以参与祭祀上帝的典礼。”

在复兴中学高三(1)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课上,同学们围绕孔、孟上述观点展开讨论和探究。假定你是其中一员,请针对上述论断,根据你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参与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歌叫《存在》,歌词有云: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份“愤怒”?又该如何保持“愤怒”呢?请结合当下的背景以及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中央电视台主播海霞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经典诗词诵读,尤其关注校园读书声。她说:在传统文化这条长河中,古代经典诗词无疑是最美的浪花之一。读是最简单、最基础、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孩子们会在琅琅读书声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在心中坚定文化自信,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育英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爱经典、读诗词”,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8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2024-04-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某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山中学高二1班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熊孩子’是怎么产生的”这一课题过程中,发现教养缺失是“熊孩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他们准备写一篇文章,阐明教养对个人成长乃至成才的影响,启发身边的同学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呼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重视青少年儿童的教养问题。

下面是小组成员查阅到的几则关于教养的资料:

【教养】①教育培养。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现代汉语词典》

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

教养,是最容易获得的高贵,也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请你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的身份写一篇文章,联系现实,向家长或身边同学谈谈你对教养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明确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03-0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②两个错加不出一个对来。—西方谚语

③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英]亚当·斯密

④犯错误乃是取得进步所必须交付的学费。——[俄]卢那察尔斯基

⑤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

上面的格言警句反映了人们对“错误”的不同认知,你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受到了哪些启发?产生了哪些思考?请综合至少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0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人生的误区,往往是“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

请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现实,以“天爵与人爵”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2024-02-28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出发到达是生活中常见现象,也是充满哲思的话题。有时,出发是洋溢欢笑的启航,到达则是血汗换来的回报;有时,出发意味着对新道路的探索,到达则是阶段性的总结……

关于“出发”与“到达”,你有着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你要飞登智慧的最高的峰顶,

你就去冒险,别管明智嘲笑你。

近视者只看到你在高飞时离去的海岸,

你大胆飞翔而抵达陆地,他不能看见。

这是德国诗人席勒写的一首短诗——《智慧和明智》。读了这首短诗,正当青春年华的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期,小米董事长雷军向母校武大捐款13亿元,在捐赠签约仪式上,雷军动情地回忆道:“30多年前,我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被授予当时武大最高的奖学金,足足两千元。对一个普通县城家庭出身的学生而言,这真的是一笔巨款。直到今天,我还清晰记得当时既激动又自豪的心情。”雷军称,他当时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天我领多少奖学金,将来要以十倍、百倍、万倍还回来”。

材料二:《咬文嚼字》杂志社评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双向奔赴”,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它多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用于人与国、国与国之间。

假如你是高三的优秀学生,受邀为报纸“当代青年”专栏围绕“双向奔赴”这一主题撰稿,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两种: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是指两个行动者通过长期的合作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弱关系是指两个行动者之间短暂的社会接触所形成的关系。强关系往往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往往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联系。

处在新时代,你更欣赏哪种关系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