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阅读过许多有关英雄的经典《记念刘和珍君》《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䘵》《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等,他们的事迹与精神至今让我们心灵震撼: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英雄。

但是一段时间内,我们中的有些人忽视了他们的事迹,英雄的精神也开始蒙尘。郁达夫曾经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为此,学校将举办“走进经典文本,传承英雄精神”的专题阅读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一份倡议书。就如何认识“阅读与传承”的关系,做好“阅读与传承”工作,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发出你的倡议。

要求:自拟标题(不得以“倡议书”为题);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29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行”出自《书·泰誓中》,意思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中庸》还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等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

上述材料能给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9-26更新 | 792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过程检测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烈士写给儿子的信)

我实在没有钱,现将这30元钱寄回去,先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雨,先接一下,眼下比我们困难的群众还很多。

(原保山地委书记、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给家人的信)

我辈与您相比,实觉汗颜。特别是您对自己的革命业绩视如过眼云烟,从不居功,从不张扬,更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习近平对父亲习仲勋八十八生日的贺信)

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的好与不好,我们都记住您的教诲,靠自己本事生活。我们姊妹六人都是共产党员,都是您的好儿女。

(焦裕禄子女写给天堂父亲的一封信)

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

(湘雅医院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别父母书》)


以上家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拟开展以“传承红色精神,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联系现实,完成写作:
(1)请你代表校团委给全校师生写一封倡议书。
(2)学校拟开展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参赛演讲稿。
(3)请你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位你所崇敬的对象给其写一封信。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去世于2021年。

一百多年时光,两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人生的“选择”与“改变”,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5-10更新 | 16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2022-04-0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文课上,老师介绍王勃的生平:他勤奋好学,六岁能诗,诗情英迈;九岁时,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错误;十六岁科试及第;任沛王府修撰,沛王与英王斗鸡,写《檄英王斗鸡文》为沛王助兴,被高宗斥责“身为博士,不行劝诫,反作檄文,夸大事态”而免官;后私杀官奴,再次被贬;滕王阁盛会上,他一挥而就,成就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老师还介绍了唐人裴行俭对他的评价:他认为王勃“虽有才华,却浮躁浅露”,并评论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意为,要想实现远大志向,应当先培养器量见识,其次才是文才技艺。

王勃过人的才华和坎坷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王勃英年早逝,让同学们喟叹不已;而裴行俭的“致远”一词,又让同学们陷入沉思。他们纷纷发言,有人说,才高致远;有人说,行稳致远;有人说,经历风雨,才能致远……


假如你在这堂课上参与讨论,你会阐述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已经传唱了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虽然《沂蒙山小调》蜚声海内外,却少有人知道,这首民歌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便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诞生于那段峥嵘岁月的沂蒙精神,早已成为八百里沂蒙大地的筋骨,融于千万沂蒙老乡的血肉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创造着时代伟业。

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请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生命力”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4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二中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造型艺术。三国大书法家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见万象皆类之。”大意是,蘸墨写在纸帛上,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留下了笔迹,也流出万象之美。这其中,“突破空白”“创始形象”“留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既是人完成书法创作的过程,也寓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道理。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2-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优秀生抽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45.4%的受访青年表示这种教育方式持续到中学。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希望能够让孩子谦虚、上进。但过度打击,往往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适得其反。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指定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作为班会主持人,在“理性审视打击式教育”主题班会上的总结发言稿。
(2)作为曾受过打击式教育的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②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传习录》

③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中庸》


以上三句名言论述对于新时代求学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以“新时代,如何看待知与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2-2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