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2021年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父辈》既缅怀了历史,又展望了未来。它呈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家国亲情,战场上的热血牺牲、航天人的坚韧隐忍、改革开放浪潮下的独具慧眼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影片以世代为章,追忆四个小家里平凡而又伟大的父辈们的奋斗经历,以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题,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情感充沛,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群像。

我们今天缅怀父辈以及长辈,其实是在重新认识和阅读他们,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以“重读长辈”为主题,写一篇记叙类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2-02-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

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材料三:大家都有梦想,但是理想要高雅一点,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现在有些年轻人有不太好的倾向,理想是赚大钱,当然可以赚钱,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袁隆平还表示,他“最担忧”的是“年轻人不搞农业”。李兰娟院士也专门提到:“希望疫情结束后,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留给保家卫国的军警战士,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

——袁隆平院士、李兰娟院士访谈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发展不只与个人相关,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组织的“青年发展与时代需要”的主题论坛上,写一篇演讲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要注意文体格式;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装,不要套作。
2022-02-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青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赌圣》到《流浪地球》,香港艺人吴孟达甘心作配角二十余年,凭借出色的表演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银幕形象,赢得了“金牌绿叶”的美誉。对吴孟达来说,一个演员重要的不是站在哪个位置表演,而是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能奉献出最好的表演。


某中学生杂志社拟开辟“热点评析”专栏,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位置与价值”这一主题撰文投稿,写出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文课上,老师介绍王勃的生平:他勤奋好学,六岁能诗,诗情英迈;九岁时,撰写《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错误;十六岁科试及第;任沛王府修撰,沛王与英王斗鸡,写《檄英王斗鸡文》为沛王助兴,被高宗斥责“身为博士,不行劝诫,反作檄文,夸大事态”而免官;后私杀官奴,再次被贬;滕王阁盛会上,他一挥而就,成就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老师还介绍了唐人裴行俭对他的评价:他认为王勃“虽有才华,却浮躁浅露”,并评论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意为,要想实现远大志向,应当先培养器量见识,其次才是文才技艺。

王勃过人的才华和坎坷的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王勃英年早逝,让同学们喟叹不已;而裴行俭的“致远”一词,又让同学们陷入沉思。他们纷纷发言,有人说,才高致远;有人说,行稳致远;有人说,经历风雨,才能致远……


假如你在这堂课上参与讨论,你会阐述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曾子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曾国藩

泰山不嫌细土,故成其大;大海不择小流,故成其深。——李斯


作为成长中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大”与“小”?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高密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


学校组织一次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讨论会,从你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写一篇发言稿,在讨论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都遭遇过哪些网络不文明行为呢?”采访中,当我们提出这一问题时,几乎每个网民都表示曾被不文明行为“打扰”过,甚至有被“骚扰”的经历。

网友“婷”认为,网络更新快、信息量大,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五花八门的信息中,总能看到一些虚假消息,容易混淆视听。

网友“无名”说,他很喜欢用微信,但是现在会收到越来越多的求转发、求点赞、求投票的信息,这让他有点烦。“不按对方请求做吧,似乎没有人情味;做吧,既浪费时间,又自觉没啥意义。”他说。

微友“一叶轻舟”告诉我们,前段时间她因工作需要,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然而,群里有个微友总是时不时发一些黄色笑话或图片,让人看了很不舒服。作为群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她都不好意思多说话,最后只好无奈退出了群。

有资料信息显示,中央文明办秘书组等多个部门曾联合开展“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与评选活动”,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传播垃圾邮件,在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欺诈行为,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等网络不文明行为赫然在列。而这些,在我们的采访中也被网友屡屡提到。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理智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文明上网”,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17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在重庆国博中心开幕,吸引了很多热爱摩托车的摩友。他们在街道上猛轰油门、呼啸飞驰的“炸街”行为引人注目。一些网红、大V也跟风跑到重庆市著名景区洪崖洞“炸街”,交警部门忍无可忍,目前洪崖洞已经禁摩。

对此,部分网友表示:玩车这个事情还是蛮考验人性的,如果这个群体没有规则,只图一时“炸街”之爽,完了便一走了之,实在是缺德。又有网友回复:人家千里迢迢来到重庆,追求的是摩友聚会的热闹和自由的“骑士精神”,重庆如果连这点格局都没有,那不配做旅游城市。


《重庆青年报》邀请你作为青年评论员,在“稚眼观时事”专栏就此事写一篇评论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已经传唱了70余年的《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巍巍蒙山、滔滔沂水,更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虽然《沂蒙山小调》蜚声海内外,却少有人知道,这首民歌的前身在抗日战争时期,便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诞生于那段峥嵘岁月的沂蒙精神,早已成为八百里沂蒙大地的筋骨,融于千万沂蒙老乡的血肉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在这片古老土地上创造着时代伟业。

进入新时代,红色基因依然焕发无穷生命力。沂蒙精神,是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请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新生命力”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4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二中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意思是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

材料二 面对中国的没落,胡适曾经引用易卜生的话说:有时候,我觉得这个就像大海上翻了船,最紧要的是救出我自己,看起来很自私,但有时恰是这种自救,长出了天下大公的龙种。

材料三 著名作家严歌苓说:英雄总是不识时务


当今的时代,风起云涌;当今的潮流,洋洋大观。我们该怎么面对?请结合以上关于“识时务”的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