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诗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①问遗(wèi):馈赠。②绍缭:缠绕。③拉杂:折断,打碎。④妃呼豨(xī):叹息声,或以为表声文字。⑤晨风飔(sī):晨风,鸟名,或以为雉;飔,急风。⑥高(hào):同“皓”,白。

诗经   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风兴夜麻,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描绘了一对恋人婚前婚后的变化,呈现的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表达的是女子的反思和觉醒。
B.《有所思》写女子思念爱人,大海阻绝不了她的相思。她想赠礼物表达爱意,就在玳瑁簪上系以双珠,再用美玉装饰之,从中可见主人公非常用心,十分珍视爱情。
C.“拉杂”“摧烧”“扬“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在遭遇男子变心后的情感态度。
D.“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写男子用情不专、偷鸡摸狗,兄嫂发现后,准备好好教训负心汉。
2.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有着不同的情感态度,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概括。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注:①选自《诗经·魏风》。②泄泄:和乐的样子。③逝:回。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采桑养蚕的工作多由女子承担。她们在采桑之中,收工之时,都要唱着歌儿,这首诗就是她们在收工前所唱的一首歌。
B.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一幅清新的劳动图景,抒写了采桑人轻松愉快的劳动心情。
C.这首诗不仅写了桑园之大,桑树之多和女子们采桑归来时的悠闲快乐的情景,还具体描写了采桑的劳动,宛然一幅怡然悦目的图画。
D.这首诗内容简短朴素,语言明白如话,富有民歌风味,但又言浅意深,触及了普通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一面,自然的生活气息浓厚。
2.本诗无一“乐”字,却处处透露了“桑者”的欢乐,结合文本分析诗歌是如何艺术地表现“桑者”之乐的。
2021-02-04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0-21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020-08-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学易精品同步课程-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①蒹葭: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③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④涘:sì,水边;⑤右:引申为曲折;⑥沚:zhǐ,水中的小洲。
1.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2.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020-03-1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