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推开窗,呀,漫天皆白,落雪了。难怪黎明窗上亮得早。

今冬多雪,一场接一场,不厌其烦落下来。昨天预报似乎还是小雪,并未引人留意。因为多少次关于小雪的预报都落空了,有时只星星点点,飘下几粒,算是应付差事,地皮上不白不湿,太阳还淡淡地在天空,透露着一些讥讽似的不屑。这次,,地上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仍扯棉絮一般飘落着。

较起雨来,。一种恬适、宁静、纯净、明朗的情感,一瞬间就随那雪浮动起来。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白生生覆盖着棉被一样,先前那些黑黑白白、沟沟洼洼的差异,都被一只神奇的手,一夜间抹平了。道边,光秃秃、黑黝黝的杨树也变得年轻丰满了。枝条上厚厚地堆着雪,也很像卷上了一层棉花。那样子,难免让人想到时尚的中年女士,多用了一些填充皱纹的粉底,多涂了一些增白皮肤的霜剂。白了,也嫩了。道路上也白了,是并不很实的白,时时裸露出一些遮掩不住的黑湿。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夸张、比喻、排比B.借代、比喻、排比
C.比喻、叠字、比拟D.叠字、借代、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改写成“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覆盖着棉被一样,白生生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沿着堤坝向南走,可以看到蜿蜒起伏的山峦。春夏时节,那山是绿色的,其中还夹杂着点点的白色,那是白桦树荡漾在松林中的几点笑窝。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而宽阔的河流。从河岸到堤坝,是一片茂密的柳树丛和几百棵高大的青杨。那些青杨间距很广、错落有致地四散开来,为这带风景平添了几分动人的风韵。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树,红了枝条,高大的青杨,绿了身躯。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而那丝丝柳枝,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

______,那么它在春夏时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梦似幻的温柔之色。到了秋天,它的画风发生了巨变,它借着秋霜的手,把山峦点染得一派绚丽,那灿烂的金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但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的频频入侵,落叶飘零,______。但这种暗淡也不会让你的心灰暗很久,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我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借代、夸张、反复B.夸张、比喻、排比
C.比喻、拟人、排比D.借代、拟人、反复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初春残雪消融的时候,矮株的柳树的枝条是红的,高大的青杨的身躯是绿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去访问托尔斯泰故居。这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到了俄国,         ①           他给了我们那么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激动,引发我们思考,给我们无比美好的享受。我们怎么能不心存感激?托尔斯泰庄园,名字叫雅斯纳雅·玻里亚纳。庄园远看是一片非常美丽的森林。粗大的桶树、菩提树,美丽的桦树,蓬勃潇洒的枫树,远近高低像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个个高大俊美。雨珠挂在树叶上,在一片翠绿中间,亮晶晶,好像散落的水晶。散发着草香、泥土香的空气,延伸至村外的林荫道,让人轻松愉快。四周有河流环绕,还有几个小的湖泊,湖边停靠着捕鱼的木船。托尔斯泰的故居就坐落在这一片森林中。两层楼,不算很大。漆着白和绿的油漆,           ②             ,很美。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绿叶,洒向空地,明媚灿烂。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排比、对偶B.设问、排比、借代
C.设问、反问、对偶D.比喻、反问、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给了我们那么多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激动,给我们美好享受的作品。”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料想董华在写《大地知道你的童年》时一定是愉悦的,正如,因为读着读着,我就会忘却钢筋水泥的城市,逃离(          )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

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          )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袅缠绕的炊烟。童年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是。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使得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       )。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熙熙攘攘   漫无目的   五光十色   触手可及
B.熙熙融融   漫不经心   五光十色   唾手可得
C.熙熙融融   漫无目的   五风十雨   唾手可得
D.熙熙攘攘   漫不经心   五风十雨   触手可及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村庄、草房子、水流、小道、炊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0-08-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0.老人与海(节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07-09更新 | 700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Ⅰ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一是黄花苜蓿,。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为了简洁、方便、顺口,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还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馆颇具特色的菜肴。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此菜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很高。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拟人   对偶   夸张B.排比   对偶   夸张
C.对比   借代   排比D.拟人   比喻   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生长着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听不见声音;眼也渐渐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     )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     ),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   )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是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入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充满   标志   一鸣惊人   了无牵挂
B.充溢   标志   不同凡响   毫无羁绊
C.充满   标示   一鸣惊人   毫无羁绊
D.充溢   标示   不同凡响   了无牵挂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人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那上下翻飞的水雾,把人的眼睛迷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020-06-17更新 | 4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日照部分县市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训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站着,思想和激情会悄悄爬出来,追随你的目光,在你看得见、想得到的池方,拉开绵长的、想象的线。那时,如果你想铺开纸,记下一段旋律,每个音符,都会依照灵感的指令,立即冒出头来,      。你的全部才智和学问,都会一涌而起,去成就你的事业。那个名叫“创造“的词汇,不经意中或者会与你不期而遇。我是如此看重心境,就像看重天色的清朗。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心灵,不让它存坚硬的石板上碰伤:更不让污浊的欲念像肮脏的空气,遮蔽心灵的天空。郁闷、愤怒、孤寂、失意、贪欲、妒……,都难免如同浮云占据心灵;那时,便需要凉爽洁净的风,劲猛地吹过,荡涤浊尘,让心灵的上重新归于清朗。清朗,是一池不曾污染过的清泉,是一张能随时擦洗干净的黑板,是一片收割之后可以重新耕种的土地,是一片能在深夜更新空气的青青林子。谁的心,都不能永远是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可是,却能及时地换掉那些涂污了的纰张, ,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排比、比喻B.夸张、排比、对偶
C.拟人、借代、对偶D.夸张、借代、比喻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呵护着自己的心灵,胆战心惊地,不让它碰伤,在坚硬的石板上;更不让污浊的欲念,遮蔽心灵的天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0-04-15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聊城市高考线上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 ① !那些水果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 ② 。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对偶、对比、夸张B.比拟、比喻、对偶
C.排比、比喻、对比D.拟人、排比、夸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0 . 说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1)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晒的被子也锦上添花了。”

(2)某国王请阿凡提评论自己的诗,阿凡提因规劝他不要再写诗被关进驴圈,后来国王又召见阿凡提看其新作,阿凡提转身就走,国王问他到哪里去,阿凡提答道:“到驴圈去,陛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