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暮去朝来颜色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明月半墙,桂影斑驳D.后刺史臣荣举称秀才
2020-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得事之B.但以刘日西山
C.卒见相如D.秋水
2020-05-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必为之(托辞)                           河内(荒年)
乘彼垣(高高的)                            壮而弃秽兮(循,握持)
B.总角之(欢乐)                       相如奉璧秦王(进献)
闻大王有意督之(责备)               人犬豕鸡豚(偷盗)
C.力就列(展现,施展)                 夙遭凶(忧伤)
垣墙庭(围绕)                            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准备)
D.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诸父异爨(等到)
向若而叹曰(海洋)                 罟不入洿池(细密的)
2020-05-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某所,而母立于兹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020-05-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伶传

[清]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选自《虞初新志》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C.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D.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为开宴                                           幸:侥幸
B.华林部马伶曰                                        过:拜访
C.子又安从授之而其上哉                           掩:超过
D.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             俦:辈、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梨园部,因唐玄宗选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后世称戏剧团体为梨园。
B.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遂用作国家的代称。
C.文中马伶为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不惜为人奴仆去偷师学艺,深入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
D.作者行文委婉,借马伶之事对顾秉谦进行了侧面的抨击,深谙史家之“春秋笔法”。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2)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怒发上冲冠。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020-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②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③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书遗之曰          逆:迎接B.先生弘此远谟            愿:希望
C.争议朝堂,莫能抗   夺:争夺D.如有不,示以好恶     移:改悔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D.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查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
(2)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文章第一段中,李固是从哪两个方面劝说黄琼的?
2020-05-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加横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使予骨于草莽                      委:抛弃
B.君臣无事,可以尽游之乐     豫:安乐
C.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择
D.予不得                            爱:吝惜
2020-05-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材料二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原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沛公曰:“诺。”於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材料三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以上材料均选自《史记》)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犒劳
B.吏民                                籍:登记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感谢
D.可以霸                            都:定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B.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C.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D.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关后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民心,也是他后来能打败项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刘邦相信项羽最终会理解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项羽入关做的准备,所以亲赴鸿门宴。
C.对关中的重视程度,体现战略眼光,项羽轻易就放弃关中,这点上他远远不如刘邦。
D.对比百姓“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反应,项羽入关后的烧杀抢掠必会招致百姓失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20-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景和传

抱阳生

赵使君者,讳景和,字万育,钱塘人,天启丁卯孝廉也。夙与相国史文忠公可法相友善,尝抵掌时事,相对唏嘘。每至泣下,文忠曰:“今沧溟正沸,清晏难期。设遇时危,常山睢阳,吾辈事也。”使君曰:“倘遇疾风,敢不为劲草乎!”

初使君教谕于禾 ,作人为盛。后授泸州州守,张献忠方踞蜀,不得进。俄而李自成犯阙,鼎湖龙去,使君北面恸哭曰:“君死社稷,吾将安归?”欲自刭,偕行者夺之止。还赴留都。时马士英柄国,引阮大铖为大司马,日与众正为仇,史相国督师江北,尤为所忌。有荐使君才可大用者,马知其为史友,勿善也,久之,调为广德州守。时睢阳围急,宁南侯请清君侧之贼,大理院姚思孝等请救淮南。士英厉声曰:“君臣宁死于敌,勿死于左!此皆良玉余党,游说不可听也。”于是调黄、刘诸镇卫。石 头而北守易疏,文忠血书告急,弃勿顾。君阅邸报大愤曰:“惜吾友一腔热血,空付之马革矣。”扬城破,史相国立城上,拔剑自刎死。

时弘光已出奔矣。士英惶急,惧宁南兵扼安庆,将走浙,挟母伪称太后,道由广德。其兵沿途杀掠,无复纪律;皆衣妇人衣,红紫绮绣,重袭一身,叠钏在臂,簪钿盈首。而犹涎州治传檄,谕守出库金以犒军,备法驾以迎太后。使君裂檄奋怒,因下令曰:“有不奉诏而南轶者,毋许入。”士英于城下请守见,诱以甘言,使君叱之曰:“尔为国元臣,不思报主,酿成覆败。国家何负汝,而若是邪?汝云保驾,驾今安在?不保上而保太后,人传若母,谁不知邪。汝速去,吾剑锋耻饮尔贼臣血。”士英命都督马锡腹背夹攻。民心甚固,州城旋毁旋筑;后力不支,为其乘而入。使君还坐厅事,士英至,不起迎。士英曰:“尔小吏敢抗我哉?”使君曰:“尔蛮獠,非人类。广德州守今日为国死,然恨不死外难,而死贼相耳。吾今得与亡友道邻践久要于泉下矣。吾且为厉鬼逐尔。”士英趋卒刺使君,使君挺身受创死。其妾秦氏死于井。是时其子苍璧方九龄,仆人钱义匿之,脱于难。

当兵马蹂躏广德时,忽雷雨大作,恍见使君毅魄在云雾中;士英惧,即卷甲去,去而武林不容,会稽不受,宵遁于闽。卒父子伏法,骈斩延津云。

(有删节)


[注]禾:浙江嘉兴市古别称“禾城”,宁南侯:明朝将领左良玉的封号。石头:即石头城,今南京的别称。弘光: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年号。道邻:史可法的号。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沧溟正沸,清难期            晏:安宁
B.时马士英                         柄:执掌
C.守出库金以犒军                  谕:告示
D.然不死外难                         恨:痛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为汉代察举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明清时成为对举人的雅称。
B.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以祈求五谷丰登、国家太平,后来被用来借指国家。
C.马革,即马皮,古代在战场上包裹牺牲将士尸体的物品,这里表现赵景和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决心。
D.厅事,古作“听事”,官员处理政事的厅堂,如“州治陋甚,厅事仅可容数客”后也指私人住宅的堂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荐使君才可大用者,马知其为史友,勿善也,久之,调为广德州守。
(2)吾今得与亡友道邻践久要于泉下矣,吾且为厉鬼逐尔。
4.请简要概括赵景和的形象特点。
2020-05-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同“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史记·高祖本纪》)

(二)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B.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C.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D.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其计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对
B.会项伯欲张良           动词使动用法,救活
C.头发指            名词作状语,向上
D.人如恐不胜          名词,刑罚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     沛公参乘樊哙者也
B.沛公然计           樊哙侧盾以撞
C.令子婴相           窃大王不取也
D.沛公樊哙、张良故       待大王来
4.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020-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