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后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神宗崩,哲宗立,召为礼部郎中。轼起于忧患,不欲骤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卒不许。四年积以论事,当轴者所恨。轼恐不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六井亦几于废。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能其要                           语:说出
B.不欲骤要地                           履:担任职务
C.轼恐不                           见:显现
D.又减价常平米                    粜: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后书见修                           忽魂悸魄动
B.当轴者所恨                           君翻作《琵琶行》
C.大臣议迁岭南                    不知东方既白
D.轼请                                 而耻学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朝廷若薄/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B.朝廷若薄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C.朝廷若薄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D.朝廷若薄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父亲外出游学,所以苏轼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了母亲的很多影响。
B.礼部考试,苏轼和曾巩的文章都得到了主考官的好评,分列第一、二名。
C.苏轼曾受到多位高官的赏识,但是由于多次表达个人政见,仕途并不通达。
D.杭州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但是到宋代却荒废了。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
2023-02-1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挺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密识越公,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越公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隋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事被收,系送行在所,于路杀使者,亡投玄感,乃劝玄感速称尊号。玄感问于密,密曰:“昔陈胜自欲称王,张耳谏而被外;魏武将求九锡,荀彧止而见疏。今者密若正言,还恐追踪二子;阿谀顺意,又非密之本图。何者?兵起已来,虽复频捷,至于郡县,未有从者。东都守御尚强,天下救兵益至。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乃欲急自尊崇,何示人不广也!”玄感笑而止。

荥阳太宗杨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翟)让,让曾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将远避之。密曰:“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公但列阵以待,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于木林间设伏。让与战不利,稍却,密发伏自后掩之,须陀众溃,与让合击,大破之,遂斩须陀阵。大业十三年春,密与让领精兵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人所取,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十万。隋越王侗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步骑二万五千讨密,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

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夺密之权。让兄宽复谓让曰:“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密闻其言,阴有图让之计。明日,让径至密所,欲为宴乐,密具馔以待之,其所将左右,各分令就食。密引让入坐,以良弓示让,让方引满,密遣壮士自后斩之,并杀其兄宽及王儒信。

高祖遣使迎劳,相望于道,密大喜,谓其徒曰“我有众百万,一朝至此,命也。今事败归国,蒙殊遇,当思竭忠以事所奉耳!且山东连城数百知吾至此遣使招之尽当归国比于窦融勋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及至京师,礼数益薄,执政者又来求贿,意甚不平。寻光禄卿,封邢国公。

——节选自《旧唐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释】①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②包恺:隋朝东海人,字和乐。大业中,为国子助教。当时《汉书》学者以他和萧该为宗匠,聚徒教授,门人数千。③蒲鞯: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④靷:古代拴在车轴上拉着车前进的皮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公                                                                           奇:对……感到惊奇
B.隋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事被收       坐:犯……罪
C.蒙殊遇                                                                         幸: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D.寻光禄卿                                                                   拜:拜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下牛再拜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公破之             君翻作《琵琶行》
C.遂斩须陀                       徘回斗牛之间
D.夺密之权                              赠之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且山东连城/数百知吾至/此遣使招之尽/当归国/比于窦融勋/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
B.且山东连城数百/知吾至此/遣使招之/尽当归国/比于窦融/勋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
C.且山东连城/数百知吾至此/遣使招之尽/当归国/比于窦融勋/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
D.且山东连城数百/知吾至/此遣使招之/尽当归国/比于窦融/勋亦不细/岂不以一台司见处乎
4.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均表示李密能征善战的一组是(     
①于路杀使者   
②与让合击,大破之   
③公当身先士众,早定关中
④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   
⑤密遣壮士自后斩之   
⑥密一战破之,长恭仅以身免
A.②④⑥B.①②④C.③⑤⑥D.①⑧⑤
5.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对学习孜孜以求,曾经把书籍挂在牛角上,一手牵着缰绳,一手翻书阅览。成语“负薪挂角”的“挂角”典故即出自这里。
B.李密借用张耳劝阻陈胜称王、荀彧劝阻魏武帝求九锡的典故意在为自己的进谏做铺垫。
C.李密听到翟让与翟宽的对话后便萌发了除掉翟让的想法,借宴饮之机,设下伏兵,杀了翟让、翟宽及王儒信。
D.高祖派出众多使者迎接、慰劳李密,把李密接到京城后,对李密的礼节十分周到,待遇十分优厚,李密深感欣慰。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荥阳太宗杨庆及通守张须陀以兵讨(翟)让,让曾为须陀所败,闻其来,大惧,将远避之。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历史上对李密评价褒贬不一。读完这篇文章后,你眼中的李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3) 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吏军簿至明          治:办理B.然虏犯之                  卒:士兵
C.然此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D.而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广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神遇而不以目视。
B.士卒亦乐从广苦程不识                         皭然泥不滓者也
C.无功犹不败                                        齐国褊小
D.不识正行伍                                        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B.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C.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D.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肯定李广的一组是(     
①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②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③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④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⑤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        ⑥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⑤⑥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迁通过程不识的语言、匈奴的畏惧和士兵的态度,侧面肯定了李广作为一个将领的才略。
B.黄淳耀认为李广不是大将之材,只是因为淮南王谋反,只忌惮卫青与汲黯,没有听说害怕李广。
C.王夫之认为司马迁和司马光对于李广与程不时的看法都是一面之词。他认为将领有不同的类型,李广属于将寡之将、攻兵之将,李广和程不时各有其长。
D.三篇文章观点各不相同,但都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王夫之的观点兼及两面,更加辩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2)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3) 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7.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 ,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2023-01-0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史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淫祀:不合礼治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②奸宄:犯法作乱的坏人。③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④己吾: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世人未之   奇:奇特
B.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除:授官
C.光和末,黄巾   起:起事、起义
D.灵帝崩   会:恰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汉相国曹参   我欲因梦吴越
B.征太祖典军校尉   君翻作《琶琶行》
C.太祖乃变易姓名   人之将死,言也善
D.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   解忧,唯有杜康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不治行业
②奏免其八,禁断淫祀
③奸究逃窜,郡界肃然
④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
⑤始起兵于已吾
⑥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就,称疾归乡里。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部,不。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的,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颖脱不     群:合群
B.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无聊
C.于半道粟里     要:邀请
D.使一门生二儿篮舆     舆:抬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耕自资,遂抱羸疾     躬:亲自
C.妻子请种粳     固:顽固
D.义熙末,征著作郎,不     就:接受、就职
3.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4.以下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渊明“有骨气”的一组是(     
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②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③即日解绶去职
④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⑤我醉欲眠,卿可去 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A.①②⑥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⑤⑥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泪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卷二〇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       异:与自己不同
B.帝欲                                 官:使……做官
C.永王璘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事下狱                  坐:因为
2.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喜欢纵横之术以及击剑之技,崇尚侠义精神,轻财重施,好饮酒。
B.李白才华卓著,得到了贺知章的赞叹,并被举荐于唐玄宗,深受玄宗赏识,但仍不改狂放不羁的性情。
C.李白游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
D.安史之乱后,李白屡遭困顿,兵败后险被诛杀,又曾锒铛入狱;后来代宗要召他做左拾遗时,他已经去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识其面。初从父入科场,侪辈少之,讥议纷纭,监试者远其次舍,伺察甚严。昶肆笔数千言,比午,已脱稿。释褐,授征事郎、孟州温县丞。正大改元,超授儒林郎、赐绯鱼袋、郑州河阴簿。三年,召试尚书省掾,再调漕运提举。

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裘马相尚,饮宴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阁下接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抑诸侯,法制寝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不许。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

岁己未,世祖伐宋,次濮州,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昶上疏,论治国,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世祖嘉纳之。明年,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眷遇益隆。世祖尝燕处,望见昶,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见敬礼如此。

至元元年,迁转之制行,减并路、府、州、县官员,于是谢事家居。五年,起为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六年,奸臣阿合马议升制国用使司为尚书省,昶请老以归。七年,诏授南京路总管兼府尹,不赴。八年,授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务持大体,不事苛细,未几致仕。二十二年,昶年已八十三,复遣使征之,以老疾辞,赐田千亩。二十六年卒,年八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李昶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授征事郎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宴游                                   省:醒悟
C.世祖伐宋,濮州                  次:驻扎
D.复遣使                            征:征召,朝廷征用人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忠济怠政事          奉晨昏万里
B.贪佞抵隙          门虽设常关
C.以用贤、立法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D.老疾辞                 险衅,夙遭闵凶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B.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C.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D.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昶从小聪明过人。读新书文如同过去经常学习的一般熟悉。参加科举考试时能一上午奋笔写数千字。
B.李昶能积极进善言。他极力劝说懒于处理政事的严忠济接纳忠正之士,罢黜疏远奸邪小人。
C.李昶聪明懂礼,即便皇帝闲居退朝,他见了也都非常礼敬。因此世祖常高兴采纳他的疏谏,向他询问国事。
D.李昶才干非凡,官员的品级和选举,朝廷的礼仪,很多是他裁定的。宰相常请他商议朝廷大事。
2019-10-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李翱《杨烈妇传》)

(注)(1)发布命令        (2)爨:cuàn 烧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B.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C.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D.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坟墓存             朝济而夕设版
B.府库皆财也     还也
C.重赏令死士       其无礼于晋
D.之千钱            失其所,不知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2018-12-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0-11高一下·甘肃武威·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4) |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读本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通:通晓B.自蜀至长安,道未振振:振作
C.白益傲放益:更加D.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辟:征召,被…聘用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
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天苍苍而高也
3.3.能体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组是(   
①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②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③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④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⑤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5.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译文:                              
(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译文:                            
2016-11-18更新 | 1023次组卷 | 1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