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不法,君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从史常耸听喘汗。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从史虽羞,退益甚。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孔君云。

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上曰:吾知之矣。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其年八月甲申,从葬河南河阴之广武原。

③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然。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惟公无分寸私公苟留惟公之所欲为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韩愈《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

材料二:

(孔)戡,方严有家法,重然诺,尚忠义。卢从史镇泽潞,辟为书记。从史骄,与王承宗、田绪阴相连结,欲效河朔事以固其位。戡每秉笔至不轨之言,极谏以为不可,从史怒戡,岁余,谢病归洛阳。李吉甫镇扬州,召为宾佐。从史知之,上疏论列,请行贬逐。宪宗不得已,授卫尉丞,分司洛阳。初,贞元中籓帅诬奏从事者,皆不验理,便行降黜。及戡诏下,给事中吕元膺执之,上令中使慰喻元膺,制书方下。戡不调而卒,赠驾部员外郎。

(节选自《旧唐书》)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君(            )(2)宰相李公镇扬州(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则于会肆言以(     )
A.屈服       B.责难       C.折服       D.折磨
(2)从史(     )
A.秘密       B.沾染       C.逐渐       D.沉溺
3.把材料一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4.材料一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凡在幕府惟公无分寸私公苟留惟公之所欲为
5.材料一开篇言到“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称孔君为“贤佐”的原因。
6.参照材料二,赏析材料一的叙事特色。
2023-12-19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仅传

[北宋]郑獰

①吴仅,字庶几,鄱阳人。天圣五年进士擢第。

②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崷崷有芒角。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人获利焉。韩丞相嘉之。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君佐宋公为治,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④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 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 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不合,而卒亦用此取困。

⑤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得休息。前为守者,率民事,专治宾客。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者,虽烜赫巨官,饷之壶酒盘飱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以结恩意。往来者皆索莫,遂得毀言。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

⑥朝廷复欲携挚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韩丞相为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还,至汜水县,得疾卒,享年六十二。


【注释】①廉悍:指方正严厉。②公移:公文。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奸搜蠹(     )
(2)率民事(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捶其吏,之贵家游观(     )
A.派遣   B.谴责   C.发配   D.驱逐
(2)往来者皆索莫(     )
A.无所事事   B.寂寞消沉   C.失意寥落   D.空乏穷尽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4.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5.第④段中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6.吴仅的仕途经历与他“廉悍”的特点紧密相关,请联系第②段和第⑤段对此进行分析。
2022-04-27更新 | 9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鲁裕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鲁效力麾下。

②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吾暍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竟怒马驰去。

③至省,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鲁曰:汝不理县事而来,何也?印何在?曰:在中牟。曰:交何人?曰:李令。田公干笑,左右顾曰: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两司起立谢曰:某等教饬亡素,至有狂悖之员。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不意入境时,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不然,公辕外官数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公变色下阶,叹曰:奇男子!微汝,吾几误劾贤员。

(节选自明·袁枚《书鲁亮侪》)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再拜问讯(     )    (2)汤浴我(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两司起立曰(     
A.推辞         B.告诫        C.道歉        D.感谢
(2)恨不连夜排衙视事     
A.审问案情      B.到职办公      C.查访情况      D.官吏上任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
4.第③段画线句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公 辕 外 官 数 十 皆 求 印 不 得 者 也 裕 何 人 敢 逆 公 意 耶
5.文章开篇说:“鲁裕字亮侪,奇男子也。”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奇”的表现。
6.第③段中鲁亮侪的申辩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2021-12-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