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也。故有”“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

(选自《商君书·卷十四·修权》)

材料二

元载中人董秀,厚啖以金,使刺取密旨。帝有所属,必先知之。探微揣端,无不谐契,故帝任不疑。时拟奏文武官功状多谬舛,载虞有司驳正,乃请别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即附甲团奏,不须检勘,欲示权出于己。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纵诸子关通货贿。京师要司及方面,皆挤遣忠良,进贪猥。凡仕进干请,不结子弟,则谒主书。城中开南北二第,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近郊作观榭,帐帟什器不徒而供。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帝尽得其状。载尝独见,帝深戒之,警然不悛。会李少良上书诋其丑状,载怒,奏杀少良。道路目语,不敢复议。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帝积怒,大历十二年三月庚辰,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将军吴凑载,系政事堂。分捕亲吏、诸子下。乃下诏赐载自尽,妻及子扬州兵曹参军伯和、祠部员外郎仲武、校书郎季能并赐死;毁私庙主及大宁、安仁里二第,以赐百官署舍,破东都第助治禁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七十》)

【注】①附甲:在他人奏议上签名(画押)表示同意。②干请:请托。 ③主书:指主书官卓英倩、李待荣,均为元载心腹。④帟,帐幕。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有“隙”A“蠹”B而不亡者C天下鲜矣D是故E明王任法去私F而国无“隙”G“蠹”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意为勾结,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意有所郁结”的“结”意思不同。
B.子弟,原意指儿子与弟弟,亦可泛指弟弟、侄子或年轻的后辈,文中指儿子。
C.收,逮捕,与贾谊《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收”意思不同。
D.狱,意为监狱,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中“狱”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认为,如果废除法度,喜好私议,那么就可能出现卖官求财、鱼肉百姓的情形。
B.大臣争相谋取私利而不顾及百姓,百姓就会远离君主,君主与百姓之间便会产生裂痕。
C.元载把持朝政,无视君权,任用贪猥,大肆贪腐,骄奢淫逸,最后祸及祖先与子孙。
D.皇帝初时对元载任用不疑,掌握其贪腐情形后,曾郑重告诫他,但元载傲慢不悔改。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载智略开果,久得君,以为文武才略莫己若。
(2)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
5.材料一中的“隐下而渔民”在元载身上有何体现?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金履祥少从学同郡王柏及何基之门,二人盖得朱熹之传者。宋将亡,遂绝意进取,屏居金华山中。尝以刘恕《外纪》记司马氏《通鉴》以前事不本于经,舛谬不可信,乃断自《尚书》,旁采子、史损益之,作《通鉴前编》。他如《论》《孟》《大学》诸经传及礼乐书,各有注,授其门人许谦以传。当时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靖,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仁山先生。许谦受业金履祥之门。履祥曰:“士之为学若五味之在和,醯盐加,则酸咸顿变。子来见我三日矣,而犹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邪?”谦闻之惕然,居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妙。履祥既没,谦益肆充阐,多所自得。自谓:“吾非有大过人者,惟为学之功无间断尔。” 平生制行甚严,而所以应世者,不胶于古,不流于俗,屏迹入华山,四方之士不远百里而来受业。其教人至诚谆悉,内外殚尽,独不教人以科举之文,曰:“此义利之所由分也。”不出里闾垂四十年中外名臣列其行义章凡数十上郡以遗逸应诏,有司请主文衡,皆莫能致。世称为白云先生,卒谥文懿。先是何基、王柏、金履祥殁,其学犹未大显,至谦而其道益著。同时休宁陈栎、婺源胡一桂,皆以讲明道学见于时云。巙巙知经筵,日劝帝就学。帝欲宠以师礼,固辞不可。帝尝欲观画,巙巙取比干图以进。一日,帝览宋徽宗画称善,巙巙进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 帝问一事谓何,对曰:独不能为君尔。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凡为人主,贵能为君,他非所尚也。其随事规谏,皆类此。尝谓人曰:天下事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备位经筵,得言人所不敢言于天子之前,志愿足矣。故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元纪》)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出里闾A垂四十年B中外名臣C列其行义D章凡E数十上F郡以遗逸G应诏
2.下列对原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指对注的注解,又称正义,与《谏太宗十思疏》的“疏”词义不相同。
B.既,指已经,与苏轼《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中的“既”词义相同。
C.受业,指跟随老师学习,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词义不相同。
D.重,指重视、推崇,与《苏武传》“见犯乃死,重负国”的“重”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履祥跟随王柏、何基学习,因对刘恕的《通鉴外纪》不满意,金履祥以《尚书》为上限,采纳多种书籍或增或删,作成《通鉴前编》一书。
B.当时的舆论对何基、王柏评价较高,而金履祥亲自受何、王二人教诲,将他们的知识才华融于一身,著述颇丰,求学之人称呼他为仁山先生。
C.许谦师从金履祥,听闻老师的话后,内心警觉省悟,之后完全学到金履祥学问的精妙之处,并且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体会,他却从不以此为傲。
D.巙巙认为,宋徽宗有许多才能,唯独不能做好君主,因而落得个身辱国破的下场,国君最重要的是能当一个好君主,然后再重视其他的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恕《外纪》记司马氏《通鉴》以前事不本于经,舛谬不可信。
(2)子来见我三日矣,而犹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于子邪?
5.巙巙心愿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处少孤,未弱冠,臂力绝人。州府交,仕吴为东观左丞。入洛,稍迁新平太守,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彤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梁王彤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中书令陈准知彤将逞宿憾,乃言于朝曰:“骏及梁王皆是贵戚,非将率之才,进不求名,退不畏咎。周处吴人,忠勇果劲,有怨无援,将必丧身。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朝廷不从。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彤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将战处军人未食彤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追赠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诏曰:“处母年老,加以远人,朕每愍念,给其医药酒米,赐以终年。”

(节选自《晋书·周处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战A处B军C人未食D彤促E令速进F而绝G其后继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人”中的“绝”指超过,与《劝学》中“而绝江河”的“绝”意思不同。
B.“辟”亦称“辟除”,指中央高级官僚或地方官吏可自行聘任僚属,然后再向朝廷推荐。
C.“宿憾”的“憾”指遗憾,与《与妻书》中“死无余憾”的“憾”意思相同。
D.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会凿一扇向北的门,由此出发,如办丧事一样,以示必死的决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处效仿古人辞大官不辞小官,先到楚地用礼仪教化当地的百姓,又收殁埋葬了无人认领和荒郊野外的尸骨,然后才到中央赴职。
B.周处担任御史中丞后,凡是纠察弹劾他人,不回避宠臣和贵戚。梁王司马彤违法,周处也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来审查。
C.周处的部队从白天奋战到黑夜,死伤了数万人,已走投尤路。但卢播和解系两支部队却没有来支援,周处最终以身殉国。
D.周处死后被追赠为平西将军,朝廷还追赐了葬地和钱财。皇帝怜悯周母年事已高,下诏赐给周母医药酒米,让其安度晚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
(2)宜诏孟观以精兵万人为处前锋,必能殄寇。
5.虽然“弦绝矢尽”,但周处坚决不撤退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4-03-2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节选自《资治通鉴·一九二·唐纪八》)

材料二:

太宗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房玄龄,初仕隋。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玄龄既遇知己,遂罄竭心力。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论者称为良相焉。杜如晦,初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自此弥加礼重,寄以心腹,常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时称房、杜焉。魏征,初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第三》)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徇地:掠取土地。③端拱:闲适自得,清静无为。④隐太子:太子李建成。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太宗A既诛B隐太子C召征D责之曰E汝离间我F兄弟G何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唐高祖李渊封李世民为秦王,因其封地主要在以前秦国境内故称秦王。
B.藩,屏障,与《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藩”意思相同。
C.四方,原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泛指各处,文中指天下亦即整个国家。
D.敛容,神色变得庄重,与《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的“敛容”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德彝受命推举贤能,很久却一无所得,他认为自己已很尽力,只是当下没有奇才。
B.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认为治国安邦之本须用对人才,故选才不拘一格、不问出处。
C.房玄龄与太宗一见如故,感念太宗知遇之恩,尽心尽力,日夜操劳,不敢稍有所失。
D.魏征有经国之才,但性情耿直,常常不顾情面犯颜进谏,规劝太宗,深得太宗信任。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2)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5.简要分析唐太宗是从哪些角度批评封德彝的。
2024-03-2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将军卫青者,宇仲卿。平阳人也。青同母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元朔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击匈奴。匈奴右贤王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三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

(节选自《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

材料二: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票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票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其后,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去病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类祁连山。谥之并广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注】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上A悼之B发属国C玄甲D军陈E自长安F至茂陵G为冢H类祁连山。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正对”,与《兼爱》中“当察乱何自起”的“当”意思不同。
B.属,“归属”,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字意思不同。
C.归,“返回”,与《<论语>十二章》中“天下归仁焉”的“归”意思相同。
D.道,“道路”,与《<论语>十二章》中“任重而道远”的“道”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朔五年,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攻击匈奴,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突然到来,轻敌被俘。卫青凭此一战,被天子升任为大将军。
B.霍去病十八岁被卫青任命为票姚校尉,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被封为冠军侯。
C.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围攻李广,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直到张骞赶到,才带兵退离。张骞因为行动迟缓,罪判斩首,但赎罪为民。
D.汉武帝虽命卫青和霍去病同为大司马,但此时霍去病所捕杀敌人的功劳已多于卫青。于是,卫青的地位日益衰落,而霍去病则日益显贵。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
(2)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5.材料二中,霍去病深受汉武帝“重爱之”的原因有哪些?
2024-02-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周昭王亲将征荆。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坛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季夏纪》)

材料二: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且夫钟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钟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是故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钟也,听之弗及,比之不度,钟声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

(节选自《国语•周语下》)

【注】①坛:通“陨”,坠落。②大林:指低音的林钟。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辛余靡振王A北济B又反C振D蔡公E周公F乃侯之G于西翟H实为长公。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即车右,也叫“参乘”“骖乘”,指乘车时在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B.无射,古代十二音律之一,文中指能发出合乎这一音律的大钟。
C.所胜,指力所能及,其中的“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意思相同。
D.济,文中指成功,与《行路难》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整甲迁徙到西河居住,依然难忘故土,于是创作了西方的音乐。秦缪公在西翟继承了这种音乐,并把它作为秦国的音乐。
B.乐由心生,人的内心受到触动则外化为声音。因此音乐作为一种观察对象,反映出的内容是相当深刻的。
C.单穆公认为,钟声是让耳朵听的,如果耳朵听不到了,那就不再是钟声了。耳朵能辨别的清浊之音,也不会超过个人能力。
D.钟铸成后,伶州鸠用“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来提醒周景王不要违背民意,更不能做恶,免得遭到众人的反对而被厌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
(2)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
5.结合材料二概括单穆公反对周景王铸钟的理由。
2024-01-2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皮日休传

[元]辛文房

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襄阳人也。隐居鹿门山,性嗜酒,癖诗,号“醉吟先生”,又自称“醉士”;且傲诞,又号“间气布衣”,言己天地之间气也。以文章自负,尤善箴铭。时末年,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上下所行,皆大乱之道,遂作《鹿门隐书》六十篇,多讥切谬政。有云:“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又曰:“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等,皆有所指云尔。

日休性冲泊无营,临难不惧。乾符丧乱,东出关,为毗陵副使。陷巢贼中,巢惜其才,授以翰林学士。日休惶恐跼踧,欲死未能,劫令作谶文以惑众,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贼疑其衷恨必讥已,遂杀之。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日休在乡里,与陆龟蒙交拟金兰,日相赠和。

夫次韵唱酬,其法不古,元和以前,未之见也。暨令狐楚、薛能、元稹、白乐天,稍稍开端。以意相和之法渐废间作。逮日休、龟蒙,则飙流顿盛,犹空谷有声,随响即答。韩偓、吴融以后,守之愈,汗漫而无禁也。于是天下翕然顺下风而趋至数十反而不已莫知非焉。夫才情敛之不握,散之弥八纮,遣意于时间,寄兴于物表,或上下出入,纵横流散,游刃所及,孰非我有,本无拘缚惉懘之忌也。今则限以韵声,莫违次第,得佳韵则杳不相干,岨峿难入;有当事则韵不能强,进退双违。必至窘束长才,牵接非类,求无瑕片玉,千不遇焉,诗家之大弊也。更以言巧称工,夸多斗丽,足见其少雍容之度。然前修有恨其迷途既远,无法以救之矣。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间气:旧谓英雄豪杰各应某一星宿之气而生。②惉懘(zhān chì):声音不和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于是天下A翕然B顺下C风而趋D至数十E反而不F已G莫知H非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文中意思是“恰逢”,与诸葛亮《出师表》中“后值倾覆”的“值”含义相同。
B.金兰,文中指牢固而融洽的友情。出自《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C.笃,文中的意思是“坚定”,与李密《陈情表》中“则刘病日笃”的“笃”含义不同。
D.盈,文中的意思是“充满”,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有酒盈樽”的“盈”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皮日休隐居在鹿门山,喜爱饮酒,爱写诗,自号“醉吟先生”;为人放诞不羁,称自己为“间气布衣”,充满自信。
B.皮日休才华横溢,爱写诗,尤其擅长箴和铭两种文体,常写文章针砭时弊,并预言天下将大乱。
C.皮日休冲淡平和,临危不惧。出潼关任职时被俘获,黄巢命他写谶文惑众,后又怀疑他讥讽自己,于是黄巢将之杀害。
D.依诗意作诗酬答曾被废止,但到皮日休、陆龟蒙时,次韵和诗风气大盛,后更是泛滥而无法拘禁,造成不好的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刑神色自若,无知不知皆痛惋也。
(2)然前修有恨其迷途既远,无法以救之矣。
5.作者认为次韵和诗有哪些弊端?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伐齐,破之,泯王出奔于莒。燕军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兵,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节选自《百战奇略·离战》)

材料二:

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乐毅缓攻即墨,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疾。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毅赵,燕军共忿。田单与士卒分功,尽散饮食飨士。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凿城数十穴,夜纵牛,烧其端,牛尾热,怒而奔,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节选自《智囊·兵智部》)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古代君主临朝坐南朝北,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王”。
B.归,指归附,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的意义不同。
C.束,文中指捆缚,这与成语“束之高阁”中的“束”字的意义相同。
D.枚,形如筷子,可系于颈上;衔枚,古时行军口中衔枚,以防出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率军伐齐时对即墨城采取了围城之策,但这并非是因为他畏惧惠王的诛杀而故意拖延时间,更不是为了等待在齐地称王的时机。
B.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存在嫌隙,这给了田单可乘之机,田单散布的谣言最终让燕惠王信以为真,乐毅投奔赵国的行为让燕军颇为不满。
C.火牛之阵以狂奔的千头火牛作为先锋,以五千勇士为核心,辅之以百姓的声威,打得燕军措手不及,惊逃四散,田单之智谋可见一斑。
D.田单担任将军后多措并举,在他的一番谋划之下,不仅即墨城的危机得以解除,齐国七十多座城邑也被收复,齐襄王亦回到了都城。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遣谍者以间之。
(2)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
5.田单使用了哪些方法大败燕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9-09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马援闻隗嚣欲贰于汉,数以书责譬之,嚣得书增怒。及嚣发兵反,帝自将征隗嚣,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帝召马援问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二十年秋,九月,马援自交趾还,平陵孟冀迎劳之。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是矣!十二月,匈奴寇天水等地。马援自请击匈奴,帝许之,诏百官祖道。援谓黄门郎梁松、窦固曰:凡人富贵,当使可复贱也;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马援请行,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征五溪。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杜季良豪侠好义,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季良者,越骑司马杜保也。会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马援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与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松由是恨援。援卒,松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稿葬城西,宾客故人,莫敢吊会。马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
B.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
C.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
D.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甲指穿上铠甲,“被”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的“被”含义相同。
B.毕至指全部到来,“毕”与《史记·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寿毕”的“毕”含义相同。
C.爱之指敬爱他,“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爱”含义不同。
D.方知指方才知道,“知”与《荀子·劝学》中的“则知明而行无过也”的“知”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隗嚣叛变,皇帝想要亲征遭到众将领的反对,他们认为皇帝不宜远行深入到险恶、阻塞的地方,后来马援的分析让皇帝了解了敌方形势。
B.马援很关注北部边疆的形势,他认为男子汉应该战死疆场,情愿马革裹尸,所以无论是匈奴入侵还是武陵蛮人攻打临沅,他都主动请缨。
C.马援明晰处世之理,出征攻打匈奴时不忘提醒梁松、窦固身居高位要谨慎小心;进军五溪之时也挂心自己的侄子,写信告诫他勿效法杜保。
D.马援告诫侄子的信件被杜保仇人利用,梁松等受到牵累而遭受皇帝的责问。马援死后,梁松乘机陷害致其蒙冤,一代忠臣最后草葬城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援闻隗嚣欲贰于汉,数以书责譬之,嚣得书增怒。
(2)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
2023-09-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忠贞?”王珪曰:“臣闻有虎贲郎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潼关闻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可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蹇,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为奏王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公,如二子何?”通曰:“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烈士徇节,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屈突通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屈突通为隋A将B共国家C战D于潼关E闻京城F陷G乃引兵H东走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唐太宗的自称。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如《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
B.采访,此指搜求寻访;现代为新闻用语,指记者为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调查等活动。
C.济,指过河、渡,与李白《行路难》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相同。
D.属,指托付、委托,与苏轼《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属”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忠臣烈士,并询问隋朝谁是忠贞之人。王珪说,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时遇到宇文化及谋反,孤身一人抵抗至死。
B.唐太宗派屈家家奴去招降屈突通,结果被他杀掉;后来又派其子去劝降,屈突通却对儿子说如今他们不是父子而是仇敌,并用箭射儿子。
C.平定薛仁杲时,众将争相夺取贼人的珍宝,只有屈突通一无所取。皇帝听说后,称赞屈突通清廉奉国,名不虚传,并且赏赐他很多财物。
D.征讨王世充,屈突通功劳最大,因此封官晋爵,被召入朝廷担任刑部尚书,但他自认为不熟习法令条文,坚决推辞,后改任工部尚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
(2)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
5.屈突通的谥号为“忠”。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忠”的具体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