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学勤:“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

刘国忠

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母亲很早就教他认字,四岁之前已可识字读书。父亲给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他用两年时间学完了小学教材,但因年幼,1941年进小学时仍需上三年级。由于课堂内容远不能满足其求知欲,上课之余,他阅读了众多的课外书籍。

李先生的读书范围也非常广泛,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他经常不吃早饭或午饭,省吃俭用,去书店和书摊买旧书,看完后再卖掉,换买其他的书来读。当时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许多学术著作,李先生阅读了其中的大部分,甚至一度计划要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部图书搜集齐备,足见他对读书学习的痴迷程度。

20世纪50年代,李先生刚到清华大学读书时,他的同学钱耕森等人曾应邀去他家玩,对于其藏书的丰富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四壁都摆着一排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摆满了书,几乎全是中外古今的学术名著。”

侯外庐先生晚年撰写回忆录时,对青年时期的李学勤评价是“博闻强记,熟悉典籍”,可以说是切中肯綮。

在李先生阅读的大量典籍中,符号一类的书籍是他特别钟情的,越是看不懂的书他越感兴趣。李先生喜欢阅读那些能够启迪人们智慧,而又多少能给人以一种神秘感,需要费一番气力才能看得懂的作品。金岳霖先生的《逻辑》一书,他先后读过多次,书中第三章“介绍一逻辑系统”里面都是他不认识的各种符号,也让他十分着迷。195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就是想追随金岳霖先生研究数理逻辑,不过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最终他没有能够实现这一愿望。

还在中学读书时,李先生就曾听人说,最难学的是甲骨文,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留心甲骨文,一有时间就到位于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自学甲骨文。在他看来,那些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像符号一样,特别有意思。

长期潜心治学的结果,使李先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自觉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中,不肯浪费点滴时光。青年时代的勤奋使他具备了渊博的学识,即便到了后来,虽然长期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要处理繁忙的公务,一有闲暇,他还是用来读书和写作,并发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后,李先生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编撰《殷虚文字缀合》,从此走上了学术道路。1953年年底,中国科学院筹建历史研究所,李先生又被选中,作为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的写作。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云梦秦简等简牍帛书的发现,他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考古和古文字学方面。2003年,他离开了工作长达50年的历史研究所,回到了清华大学,为母校文科的重建竭尽心力。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李先生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成果之丰富、所涉领域之广博,令人眼花缭乱。对此,李先生戏称这是“杂学”:“我这个人兴趣相当广泛,所学杂而不纯,又由于工作的经历,从事过不同方面的研究,写过的东西很难理出一条思想发展的线索。”

李先生常说,一个人不见得要做理论的工作,但必须有理论的高度,在研究过程中可能考证的只是一个字,但心里得想着一个大的事儿。

相关链接

①李学勤很喜欢用一句英文俗语“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来说明自己的治学体会。“一些的一切”即学什么东西就要对这个领域已有的一切都懂;“一切的一些”即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也都应懂一些。

②李先生曾总结说:“我认为研究古代文明的这一段,最好采用多学科结合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所谓多学科结合,是指历史学、文献学(包括传统的经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诸方面研究的融会贯通,尤其要注意文献与考古的互相印证;所谓比较研究,是指以我国与世界各个古代文明对比参照,把中国古代交明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背景中去考察。”

(《李学勤集》自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学勤很聪明,不仅四岁之前就识字读书,而且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教材,但因年纪小,读小学时仍需上三年级。
B.李学勤为了多读书,常常将早饭或午饭的钱省下用来买旧书,甚至计划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部图书搜集齐备。
C.李学勤很喜欢符号一类的书籍,金岳霖先生的《逻辑》一书,里面都是他不认识的各种符号,因此让他十分着迷。
D.李学勤涉及的领域很广傅,令人眼花缭乱,他认为自己是“杂学”,所学杂而不纯,这其实体现了他谦虚的精神品质。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侯外庐先生认为青年时期的李学勤博闻强记,这一评价非常到位,而这源于李学勤是他的助手,他对李学勤非常了解。
B.李学勤认为甲骨文也像符号一样,特别有意思,还在中学读书时,他对甲骨文就有极大的兴趣,一有时间就到北京图书馆自学甲骨文。
C.李学勤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长达50年,一直进行考古和古文字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
D.李学勤认为研究学问,应采用多学科结合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其中多学科结合是指诸方面研究的融会贯通。
3.李学勤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累累硕果,请概括其原因。
2022-0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B.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C.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D.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节选自《史记·紫公子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B.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D.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昭王为诸侯,故曰薨。
B.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余三人为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孟尝君,贾谊言四人皆“尊贤而重士”。
C.虚左,空着自己车上左边的座位,古代车驾上左边的位子是上位:因而有成语“虚左以侍”,表示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D.为寿,谓席间向尊长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祈祝健康长寿;《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的“为寿”与之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无忌能尊贤重士。他仁爱而且能够谦逊地对待士人,士人没有贤德或缺乏才能,他都能以礼相待。
B.隐士侯赢本身份卑微。他年已七十,家庭贫困,是魏国都城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平常穿戴亦较为破旧。
C.候赢多次考验魏公子。他先是直上公子车驾上座而画毫不谦让,又于闹市之中故意拜访朋友,还久立交谈。
D.屠者朱亥亦贤能之人。他与隐士侯赢交好,贤能而世人所不知,因而只能埋没于市井,成为一名屠夫。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子引候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2018-09-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日本陷朝鲜,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贡。国祚面诘星:“此我乡曲无赖,因缘为奸利耳,公独不计辱国乎?"星不能用。二十六年,超擢礼部右侍郎。湖广税监陈奉横甚。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帝怒,几逮楷,奉亦因此撤去。尚书余继登卒,国祚摄部事。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逾期,国祚屡疏谏。戚臣郑国泰请先冠婚,后册立。国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升降、坐立之位,朝贺拜舞之节,因名制分,因分制礼,甚严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违累朝祖制,背皇上明伦,犯天下清议,皆此言也。”国祚摄尚书近二年,争国本至数十疏,储位卒定。陕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国祚请修省。社稷坛枯树生烟,复陈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滥狱四事。云南巡抚陈用宾进土物,国祚劾之。寻转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汤兆京劾其纵酒逾检,帝不问,国祚遂引疾归。

光宗即位,以国祚尝侍潜邸,特旨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国祚素行清慎,事持大体,称长者。明年会试,故事,总裁止用内阁一人,是科用何宗彦及国祚,有讥其中旨特用者。国祚既竣事,即求罢,优诏不允。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纪为礼部侍郎时,尝以事忤国祚者也。三年,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传归。明年卒。太傅,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朱国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B.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C.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D.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婚,指行加冠、结婚礼。加冠是古代成人的标志,表明可以结婚成家。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如其父母、兄弟,与皇族宗亲相对。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以代指国家。
D.赠太傅,“赠”与前文的“进”“改”“加”,在封建时代都指授予在世的官员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国祚敢于直言。对被沈惟敬的言论迷惑力主封贡的石星,他当面诘责;对干预朝政的外戚郑国泰,他上疏直言批评。
B.朱国祚关心国本。针对皇长子储位未定,婚期过了期限,在担任尚书的近两年间,他上疏数十次,最终确定了储位。
C.朱国祚深受优待。御史汤兆京弹劾他纵酒超越礼制,因为皇帝还未即位时,他曾经侍奉皇帝,因此皇帝对此并不过问。
D.朱国祚顾全大局。参与主持会试,对别人讽刺他是因为迎合皇上才受到特别任用,他在完成工作后才主动请求辞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广税监陈奉横甚。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
(2)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人也。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好学洽闻,雅称儒宗。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显宗闻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谒者,赐以车马衣服,三迁魏郡太守。肃宗即位,以病免。征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比上疏乞骸骨,拜为奉车都尉,秩中二千石,赏赐恩宠,侔于亲戚。

建初七年,车驾西巡府,以彪行太常从,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礼仪风俗。彪因建言:“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帝纳之。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尹、右扶风求萧何、霍光后。时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为郧侯。建初二年已封曹参后曹湛为平阳侯,故不复及焉。乃厚赐彪钱珍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还,拜大鸿胪。

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

元和二年春,东巡狩,以彪行司徒事从行。还,以病乞身,帝遣小黄门、太医问病,赐以食物。彪遂称困笃。章和二年夏,使谒者策诏曰:“彪以将相之裔,勤身饬行,出自州里,在位历载。中被笃疾,连上求退。君年在者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其上大鸿胪印绶。其遣太子舍人诣中臧府,受赐钱二十万。”永元元年,卒,诏尚书:“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其赐钱二十万,布百匹,谷三千斛。”

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

(摘编自《后汉书·韦彪传》,有删改)


【注】①庐寝: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②侔:mòu相等,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
B.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
C.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
D.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帝深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B.三辅,又称作“三秦”,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京兆尹”原为官名。
C.乞骸骨,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即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的说法。
D.永元元年,东汉和帝的年次纪年。古代纪年,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年次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彪喜欢平静生活。他因病被免去郎中任命后,回到家乡教书授业,安于贫寒乐于学问,恬淡进取,受到京城儒者慕仰。
B.韦彪受到显宗器重。显宗听说韦彪极有名声,赐给他车马和衣服,被拜为奉车都尉,受到的赏赐与恩宠与皇室亲戚匹敌。
C.韦彪敢于建言献策。皇帝西巡时,他建议皇帝追寻先帝功臣,并表彰荣显他们,登记他们的子孙。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韦彪受到皇帝好评。韦彪逝世后,皇帝认为他在任上没有过失,逝世后,特地赏赐他钱二十万,布一百匹,粮食三千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
(2)还,以病乞身,帝遣小黄门、太医问病,赐以食物。
2018-07-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百色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冯子材,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九年,出镇南关①。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闻谅山②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③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率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群议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悉返侵地。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有删改)

【乙】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B.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C.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对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D.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字”,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婴儿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B.“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的年号则称为建元。
C.“设九宾礼于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礼遇有功之臣最隆重的礼节。
D.“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放在大鼎或大镬里,用滚水烹煮,将人活活烫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冯子材初从向荣,官至提督,一生功勋卓著。他讨粤寇,守镇江,出镇南关,凯旋而归,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收复了全部失地。
B.冯子材有勇有谋,身先士卒,忠心爱国。他善于排兵布阵,先发制敌,力排众议,亲自率兵出战,与敌人殊死搏斗,誓要把敌人挡在镇南关外,
C.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坚强,不畏强敌,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并表示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D.蔺相如考虑周全,决策得当,有远见。他要求秦王斋戒五日,没九宾之礼,赢行了时间,自己便趁机秘密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018-07-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逖,潞州涉县人。祖希庄,韩王府典签。父嘉之,天册年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授蜀州新津主簿。历曲周、襄邑二县令,以宋州司马致仕,卒,年八十三。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土火炉赋》。逖握翰即成,词理典赡。日用览之骇然,遂为忘年之交,以是价誉益重。开元初,应哲人奇士举,授山阴尉。迁秘书正字。十年,应制登文藻宏丽科,拜左拾遗。张说尤重其才,逖日游其门,转左补阙。黄门侍郎李暠出镇太原,辟为从事。暠在镇,与蒲州刺史李尚隐游于伯乐川,逖为之记,文士盛称之。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集贤修撰。逖选贡士二年,多得俊才。初年则杜鸿渐至宰辅,颜真卿为尚书。后年拔李华、萧颖士、赵骅登上第,逖谓人曰:“此三人便堪掌纶诰。”二十四年,拜逖中书舍人。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虽当暮齿幸遇明时绵历驱驰才及令长。臣夙荷严训,累登清秩,地近班荣,臣则过量;途遥日暮,父乃后时。在公府有偷荣之责,于私庭无报德之效,反惭乌鸟,徒厕鸳鸿。伏望降臣一外官,特乞微恩,稍沾臣父。”玄宗优诏奖之,授嘉之宋州司马致仕,寻卒。丁父丧免。二十九年服阕,复为中书舍人。其年充河东黜陟使。天宝三载,权判刑部侍郎。五载,以风病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逖掌诰八年,制敕所出,为时流叹服。议者以为自开元已来,苏颋、齐浣、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逖,为王言之最。逖尤善思,文理精练,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以疾沉废累年,转太子詹事。上元中卒。广德二年,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有集三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虽当暮齿/幸遇明时/绵历驱驰/才及令长
B.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虽当暮齿/幸遇明时/绵历驱驰/才及令长
C.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虽当暮齿/幸遇明时/绵历驱驰/才及令长
D.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虽当暮齿/幸遇明时/绵历驱驰/才及令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开元,皇帝年号,例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也是年号。
B.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中,贡士是参加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第一名称为会元。
C.左拾遗,谏官,又称言官,隶属谏诤机构。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但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古代右拾遗都高于左拾遗。
D.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中,刑部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是大部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逖忠心报国,不忘父恩。他上表玄宗,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父亲,皇帝授于其父宋州司马官职。
B.孙逖自幼能文,才思敏捷。雍州长史崔日用对他的才思大为吃惊,与15岁的孙逖结为忘年之交。
C.孙逖主持考试,慧眼识才,他选拔很多优秀人才,其中杜鸿渐、颜真卿等后来都官至高位。
D.孙逖官宦出身,家学渊源。孙逖文采斐然,科举得意,文章受世人称赞,与他父亲的教育有一定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始年十五,谒雍州长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为《土火炉赋》。
(3)逖尤善思,文理精练,加之谦退不伐,人多称之。
2018-06-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
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
C.配流,是古代惩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
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他调任福州知州时,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遇赦回乡对告发逮捕他们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018-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 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②。”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 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 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 ②避此人出一头地:回避这个人,给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B.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C.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D.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
B.丁忧是居丧,古代父母死后,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 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子女按礼须持丧两年,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后起复。
C.六论,宋科举考试中的六道论题。
D.“记注”、“知制诰”都是官职。唐翰林学士知制诰起草诏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
B.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C.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为他们修改衙规,减少了灾害损失。
D.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他最终得直史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10 . 文言文阅读

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姊义姁,以医幸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义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以捕案太后外孙修成君子仲,上以为能,迁为河内都尉。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义纵自河内迁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纵至关,宁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至郡,遂案宁氏,尽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吏民重足一迹。而平氏朱强、杜衍杜周为纵牙爪之吏,任用,迁为廷史。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纵为定襄太守。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余人。纵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后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纵为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温舒至恶,其所为不先言纵,纵必以气凌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纵廉,其治仿郅都。上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多不治。上怒曰:“纵以我为不复行此道乎?”嗛之。至冬,杨可方受告缗,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天子闻,使杜式治。以为废格沮事,弃纵市。

(节选自《史记·义纵传》,有删改)


【注】①告缗: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B.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C.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D.至则族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而张次公亦为郎/以勇悍/从军敢深/入有功/为岸头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等。
B.关东:文中指东北三省,因位于山海关之东而得名。亦称“关外”。
C.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如文中“幸鼎湖”意思是到了鼎湖。
D.天子:古代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纵年少时曾经做过强盗,他的姐姐被太后宠幸,经太后推荐,他进入官场;义纵做官后曾抓捕审讯太后外孙修成君的儿子,得到皇上的赏识。
B.皇上想提拔宁成担任郡守,御史大夫说宁成为官太凶猛,不能让宁成治理人民;义纵升任南阳太守后,狠狠地整治了和他有仇的宁成。
C.义纵做定襄太守时,大力整治不法行为,斩杀四百多人,令人不寒而栗;但他敢作敢为的性格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他最终被皇上处死。
D.凶恶的王温舒得罪了义纵,遭义纵报复;赵禹、张汤由于严峻刻薄位列九卿,但他们的凶狠无法与义纵比;义纵虽然凶狠,但廉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
(2)其治,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