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洗。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下何不自喜也?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其令,愿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陈留。足下将陈留之众,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逾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改)

[注]①上谒:递上名帖。②还走:转身就跑。还,同。③目皮相:看人只看外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兵A助楚B讨不义C敬劳D从者E愿得F望见G口画天下H便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指正在,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的“方”意思不同。
B.善,指关系好,与《劝学》中“善假于物也”的“善”意思不同。
C.“而下陈留”与《师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两句中的“下”意思相同。
D.县令首,“县”同“悬”,指悬挂,悬挂首级是古代用来惩戒或示众的一种酷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经过陈留的时候,身份卑微的郦食其到军门去拜见沛公,但刚开始他并没有引起沛公的重视。
B.沛公的使者不肯替郦食其通报信息,这惹得郦食其大怒,他瞪圆了眼睛,手持宝剑,斥责使者。
C.郦食其告诉沛公说,他与陈留守令关系要好,可以替沛公前去游说陈留守令,劝陈留守令投降。
D.陈留守令害怕被秦灭族,拒绝了郦食其劝其投降的建议,最后他被郦食其半夜悄悄斩下首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2)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
5.沛公对郦食其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请简要说明。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是以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镈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终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

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列传》)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宪宗A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B入禁中C三日D乃送佛祠E王公士人F奔走膜拜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刑部,亦称刑曹、比部,掌管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之事。长官为刑部尚书。
C.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畿即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D.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通俗的音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童年孤苦,勤勉好学。他三岁成了孤儿,依靠兄嫂生活,很小就用功读书,每天记诵数千字的功课,成人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并考中进士。
B.韩愈为人耿直,直言敢谏。华阴县令与前后两任刺史之间的矛盾,本来与他无关,但他却为华阴县令打抱不平,上疏谴责前后两任刺史官官相护,请求予以惩罚。
C.韩愈敢于抗争,大力排佛。宪宗遣使迎接佛骨舍利入宫廷,韩愈上书抵制,且在奏疏中提到东汉引入佛教之后,历代皇帝都寿命不长,因此触怒宪宗,想将他处死。
D.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考中进士后,名声越来越大。经韩愈指教过的人,都称“韩门弟子”,官位日益显达,逐渐谢绝教授。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文章中韩愈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依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4-03-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已,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注],孙膑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梁:指当时的魏国都城大梁。
1.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使召孙膑        阴:暗中B.             疾:妒忌
C.忌孙子于威王     进:推荐D.韩而归       去:前往
2.对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使召孙膑   乃:副词,只
B.孙膑刑徒阴见             以:介词,凭借…身份
C.韩告急       于:介词,向
D.善战者其势而利导之   因:介词,根据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2024-03-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押题语文测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上,二年而定。诸侯咸服宗周。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

材料二: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

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子产为之诗曰:子惠思我,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子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

(节选自《吕氏春秋·求人》)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黑不超过三处。
武王A蚤终B成王C少D将以E成周F我所G以H为之I若此。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句子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之鲁”的“之”字与《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的“之”含义相同。
B.“二年而毕定”中的“毕”与《口技》中“群响毕绝”的“毕”含义不同。
C.“蹇裳涉洧”的“蹇”字的意思与成语“时乖命蹇”的“蹇”含义不同。
D.子不我思,即“子不思我”,与苏轼《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的句式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在周武王驾崩后勇挑重担,却遭到了管叔等人的怀疑,受到流言的诋毁,对此周公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B.贤人对于君主自身和国家很重要,有了贤人的帮助自身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安宁,反之则国家危险,名声受损。
C.虞国和吴国因为分别采纳了宫之奇和伍子胥的建议而至今存在,这件事证明国君任用贤人可使国运长久。
D.晋国因为子产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可见贤才能使国家免于战乱,这一点从孔子的话中也能得到印证。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2)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5.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典故中包含的历史事实。
2024-03-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往依刘表,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规巴、蜀。”权深纳之。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选自《三国志·甘宁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三国志·隆中对》,有删改)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ABCDE其士众F遂授宁GH屯当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居南阳”与“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个“因”的意思不一样。
B.渐,指逐步,与成语“防微杜渐”中的“渐”字意思一样。
C.“君谓计将安出”,宾语前置句,与“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两句文言句式相同。
D.胄,文中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也可指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宁到吴国受到周瑜、吕蒙的共同举荐,得到孙权赏识,与之前在刘表、黄祖那里的遭遇完全不一样。
B.甘宁劝孙权对南荆之地早点规划,而且要先从黄祖那里寻找突破口;认为孙权一定能打败黄祖。
C.刘备在“凡三往”之后,才得以和诸葛亮见面;刘备先叫旁边的人退下,然后才进入正题。
D.诸葛亮在对策中,先谋“可”之策略,再析“不可”之势,为刘备描绘出立足蜀汉,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的蓝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甘宁虽是一名武将,对孙权的献策却直追诸葛亮的“隆中对”。请概括两者的相同之处。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节选自明·宋濂《王冕传》)

材料二:

(明)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

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

(节选自清·朱彝尊《王冕传》)

【注】①杨补之:南宋画家,尤擅画梅,开墨梅派先河。②宋文宪: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冕知之A不远千里B走C滦阳D取生E遗骨F且挈G二女H还I生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指回来、返回,与“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归”意义不同。
B.进士,古代指贡举的人才;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及第的人。
C.赋,文中指写作,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赋”意义用法不同。
D.延,指延请、邀请,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延”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酷爱学习。儿时常因“偷学”耽误放牛,而受到父亲责罚,幸得母亲理解;他刻苦自励,加上得遇名师,终成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B.王冕见识超群。秘书卿泰不花有意推荐他供职史馆,他以不出十年天下将大乱为由拒绝;明将胡大海向他请教对付越人之策,他极陈“为义”。
C.王冕胸怀大志。他不愿沉溺于科举的泥潭,仿《周礼》写书一卷,自信只要拿着这本书遇上明主,就可以像伊尹、吕尚那样称霸于天下了。
D.王冕不拘礼节。早年游历偶遇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就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被称为“狂奴”;隐居后“人至不为宾主礼”。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5.请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简要概括朱彝尊为王冕作传的原因。
2024-02-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征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韦贯之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白居易A小子B是朕拔C擢致名位D而无礼E于朕F朕G实难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
C.“言浮华无行”的“行”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行”含义相同。
D.“凡朝廷文字之职”的“凡”意思是“凡是”,与《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白居易的文章青睐有加,甚至亲自到门口以礼相迎。
B.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白居易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很多他所创作的诗歌。
C.白居易敢于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征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得到宪宗认可。
D.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武元衡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2)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白居易被贬为江表刺史的原因。
2023-11-3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王问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B.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C.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D.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以表示虔诚。
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三秦,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给秦三个投降的将领,合称“三秦”。
D.檄,中国古代官员向皇帝汇报情况的文书名称之一。常见的还有“表”“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误以为萧何逃跑了,非常愤怒,即便萧何回来后解释了原因,汉王还是责罚了他。
B.萧何认为汉王想争夺天下,就必须留下韩信并委以重任,否则韩信终归还是要逃跑的。
C.汉王为韩信举行了拜将仪式,向他询问平定天下的计策,十分信服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
D.韩信认为项羽虽然对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却吝于封赏有功之人,不足以成就大业。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C.古代男子18岁成年,行加冠礼,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又称“弱冠”。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2)把下面《六国论》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韩信认为汉王终将夺取天下,他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3-11-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秦二世二年,秦泗川监平将兵围丰,二日,出与战,破之。命雍齿守丰,引兵之薛。陈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谓雍齿曰:“齿今下魏,魏以齿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齿雅不欲属沛公,及魏招之,即反为魏守。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项梁闻陈王定死,因立楚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B.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C.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D.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还之沛/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沛公还/引兵攻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郡和县的并称,古代两级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度。
B.刘季:即刘邦。“季”是刘邦的字。字也叫表字,古人称人用名,自称用字。
C.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枚状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
D.关中:古地域名。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称王建号后,很多郡县杀死长官响应陈胜。沛县县令害怕了,也想响应陈胜,但萧何、曹参认为他身为秦吏,难以服众,于是他派樊哙召唤刘季。
B.樊哙把刘季找来后,沛县县令却后悔了,要杀萧何、曹参,两人力保刘季,刘季射书入城,鼓动沛人杀死县令,响应诸侯,否则父子都会被县令杀掉。
C.秦二世二年,刘季打败秦军后,命令雍齿守卫丰县,自己率兵到薛县,陈胜部下的魏人周市派人劝雍齿投降,雍齿本来就不愿隶属刘季,于是投降了。
D.项梁死后,楚怀王害怕,把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赵多次求救,楚怀王就让项羽等北上救赵,刘季西入关中,并且约定:先攻入关中的,就封他为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
(2)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5.刘季为何被立为沛公?请简要概括。
2023-10-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表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弃疾斩其首归报,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 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止拨属[A] 密院[B] 专听[C] 帅臣[D] 节制[E] 调度[F] 庶使[G] 夷獠知[H] 有军威[I]望风慑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字,也叫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游”在这里的意思是交游、交往,与“故国神游”中“游”意思不同。
C.“慷慨”,文中指胸怀大志,充满正气,与“慷慨赴义”中的“慷慨”相同。
D.长短句,宋以后成为词的别称,辛弃疾一向擅长写词,与苏轼合称“苏辛”。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成长于金人入侵的战火之中,他胆识过人,曾经追杀叛逃的义端和尚,耿京认为他是壮士。
B.辛弃疾被宋高宗召见,他论述南北形势,用历史劝说皇帝,但因为当时虞允文擅权,建议未被采纳。
C.辛弃疾在湖南任职时,建议设立飞虎军以平息当地獠人骚扰,尽管遇到阻挠,他最终还是完成任务。
D.辛弃疾不仅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坛上更是以擅长写豪放词而著称,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2)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5.辛弃疾是怎样成功创建飞虎军的?请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