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擢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②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③十七年,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有删改)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教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⑤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⑥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擢谏议大夫(       ) (2)访以政术(       )
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有经国之才(     
A.平素B.极C.大D.不俗
3.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古之名臣,何以也(     
A.增加B.更加C.好处D.超过
4.对第④段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
5.将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请结合选文,从唐太宗角度梳理探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023-08-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也。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乡里。及长,能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哀帝时,察孝廉,再迁五原属国侯,遭母忧去官。服竟后为沮阳令。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②建武二年归,为郡门下掾。时,赤眉二十余万众攻郡县,杀长吏及府掾史。茂负太守孙福逾墙藏空穴中,得免。其暮,俱奔盂县。昼则逃隐,夜求粮食。积百余日,贼去,乃得归府。明年,诏书求天下义士。福言茂曰:“臣前赤眉所攻,吏民坏死,奔走趣山。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出保盂县。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宜蒙表擢,以厉义士。”诏书即征茂,议郎,迁宗正丞。后拜侍中,卒官。

③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显蹙令进,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十创,殁于陈。显拔刃追散兵,不能制,虏射中显,主簿卫福、功曹徐咸遽赴之,显遂堕马,福以身拥蔽,虏并杀之。朝廷愍授等节,诏书褒叹,厚加赏赐,各除子一人为郎中。

④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至厌次河,与贼合战。雄败,执雄,以矛刺之。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豪等纵雄刺辅,贯心洞背即死。东郡太守捕得豪等,具以状上。诏书追伤之,赐钱二十万,除父奉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刘茂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议郎                       (2)授身十创
2.下列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殁于陈B.后拜侍中,卒官
C.距关,毋内诸侯D.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莅中国而抚四夷也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诏书褒叹,厚加赏赐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4.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宜蒙表擢,厉义士             其无礼于晋
B.孝行著乡里                       且贰楚也
C.豪等纵雄刺辅                    夜缒
D.臣前赤眉所攻                    若属皆且所虏
5.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B.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C.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D.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6.把第②段划线句译为现代汉语。
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宣蒙表擢,以厉义士。
7.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刘茂、严授、卫福、所辅的共同品格:(     )。
8.以第③段为例,赏析史传作品的人物塑造。
2023-05-1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蔡邕传(节选)

[南朝]

范晔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之矣。”


【注】①蔡邕(yōng):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②爨(cuàn):烧饭。③将命者:侍从。
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往而酒已酣焉       (        )
A.迅速             B.等到             C.接连             D.附近
(2)此足以之矣          (        )
A.抵挡             B.面对             C.抵得上          D. 应当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A.蔡君向来,至门去//邕莞然笑曰
B.因为长句,歌赠之//忽魂悸魄动
C.年长色衰,委身贾人妇//霓衣兮风为马
D.邕素乡邦所宗//此岂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3.请为画曲线的句子选择停顿正确的一项(       
A.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
B.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
C.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
D.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
4.把划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5.请概括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的表现。
2021-1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同济大学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仁肇,建阳人,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

闽亡,久不见用。会周侵淮南,元宗拔为将。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时周人正阳浮桥初城,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格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

开宝中,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而连年出兵,灭蜀,平荆湖,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弊,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假臣兵数万,出寿春,渡淮,据正阳,因思旧之民以复故境,彼纵来援,吾形势已固,必不得志,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衅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后主惧不敢从。

时皇甫继勋朱全赟掌兵柄,忌仁肇雄略,谋有以之,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后主方任继勋等,其言,使人持鸩往毒之,俄卒。

初,仁肇尤味陈乔所知,至时,乔叹曰:国势如此,而杀忠臣,吾不知所税驾也,然不能白其诬,仁肇卒,逾年,后主遂见讨,又逾年,国为墟矣。

(选自陆游《南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税驾:归宿。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舟薪刍(     )
(2)师旅(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谋有以
A.符合   B.恰好   C.贿赂   D.伤害
(2)其言
A.糊涂   B.迷惑   C.疑惑   D.迷恋
3.用“/”为第1段画线部分断句。
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惟之林虎子
4.把第4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
5.第3段林仁肇劝后主夺回淮南诸州的话很有说服力,请分析其原因。
6.分析第5段的作用。
2020-05-1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沈思孝传

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汹汹无乃犯上。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乱卒咸涕泣谢。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


【注】①殷:人名,殷正茂     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公力不奉行 (         )(2) 公上疏极论居正其(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不收部(     
A.排挤 B.罢免 C.责备 D.拒绝
(2)而侧潜消矣(     
A.辗转 B.反复 C.反叛 D.惶恐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4.请用“/”为第⑤段画线部分断句。
5.第④段两次写到沈思孝“告病去”,请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6.第②段写沈思孝劝说士卒和尚书,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2019-12-1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11高三上·上海普陀·期中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晋不更举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左传》)


【注释】①据我:依从我,即保佑我。②繄(yì):句中语气词。③荐:献,这里指向神献。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虢,虞之   (         )          (2)虞、虢之谓也(       )
2.下列加方框词用法与“师还,馆于虞”中“馆”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此独以钟,何哉                 大石立千尺
B.假舟楫者,非能                 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吾从而
D.则聚而笑之                           桴止
3.选出“以”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B.宫之奇以其族行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选出与“惟德是依”、“惟德是辅”不相同的句式结构(       
A.其虞、虢之谓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何陋之有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在此行,晋不更举矣
6.宫之奇的回答反映了他什么思想?虞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2019-11-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上海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