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隐公十一年夏,会郑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秋,七月,公会齐、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的弟弟)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节选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有删改)

【注】①公孙阙与颍考叔:二人都是郑国大夫。公孙阙,字子都。②骑,车辕。③昏媾:即婚姻,姻亲。④巢:后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许A大岳B之胤也C天而既D厌周E德矣F吾其能G与许H争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会郑伯”中的“公”“伯”以及“公会齐侯”中的“侯”,他们都是周朝五等爵位中的称谓。
B.“壬午”与《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虽都是干支纪法,但前者是纪日,后者是纪年。
C.《左传》中的“君子谓”与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都是一种史事评论的形式。
D.“序民人”中的“序”意为使之有序,与《过秦论》中“序八州而朝同列”的“序”意思不同。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伯将要攻打许国时,他的手下公孙阚与颍考叔为抢夺兵车而发生矛盾,之后颍考叔在登上城墙后被公孙阏暗箭射死。
B.鲁、齐、郑三国逼走许国国君后,许国的归属成为难题,齐侯与鲁隐公都不愿接手管理许国,最终许国交到郑伯手中。
C.郑伯告诉百里,只有郑国能够像姻亲一样对待许国,希望百里不要让别国迫于形势而占有许国,进而与郑国发生冲突。
D.郑伯对许国的管理考虑得相对全面,让许国大夫百里辅佐许叔主持国政,并安排公孙获住在许国西部边远之地来辅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2)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5.“君子”为何说“郑庄公于是乎有礼”?后来却说“郑庄公失政刑矣”?请简要说明。
2024-04-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苏武者,故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子也。孝武皇帝时,以武为栘中监使匈奴。是时匈奴使者数降汉,故匈奴亦欲降武以。单于使贵人故汉人卫律说武,武不从,乃设以贵爵、重禄、尊位,终不听。于是律绝不与饮食,武数日不降。又值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之日暴。武心意愈坚,终不屈挠。称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父为子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尊官显位而不荣也。匈奴亦由此重之。武留十余岁,竟不降下,可谓守节臣矣。《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苏武之谓也。匈奴绐言武死,其后汉闻武在,使使者求武,匈奴慕义归武。汉尊武以为典属国,显异于他臣也。

(节选自《新序·节士》)

文段二:

汉世待士大夫少恩,而独于苏子卿加优宠,盖以其奉使持节,褒劝忠义也。上官安谋反,武子元与之有谋,死。武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宣帝立,录群臣定策功,赐爵关内侯者八人,刘德、苏武食邑。张晏曰:旧关内侯无邑,以武守节外国,德宗室俊彦,故特令食邑。帝闵武年老,子坐事死,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曰:前发匈奴时,胡妇实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赎之。上许焉。通国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称祭酒甚优宠之皇后父、帝舅、丞相、御史、将军皆敬重武。后图画中兴辅佐有功德知名者于麒麟阁,凡十一人,而武得预。

(节选自《容斋随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通国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称/祭酒甚优宠之/
B.通国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称祭酒/甚优宠之/
C.通国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称/祭酒甚优宠之/
D.通国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称祭酒/甚优宠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刘彻,“孝武皇帝”是他的谥号。
B.文中“当”字与《屈原列传》中“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的“当”字意思相同。
C.子卿,苏武的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取字。
D.文中“坐”字与《苏武传》中“副有罪,当相坐”的“坐”字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面对利诱威逼,始终没有投降,反而是心志愈加坚定,他认为臣子侍奉君主如同儿子侍奉父亲,死而无憾。
B.匈奴起初哄骗汉朝说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派遣使者去请求放了苏武,匈奴仰慕苏武的忠义,就放苏武回去了。
C.宣帝即位后论功行赏,封赏了八个人为关内侯,并破例赐给苏武和刘德二人封地,以此来表彰他们忠义的品质。
D.宣帝怜悯苏武年老,儿子又因牵连被杀,得知他在匈奴还有一个儿子后,便答应了苏武想要把儿子赎回的请求。
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两句是在赞扬苏武的节义,请分析两则文段在凸显苏武的节义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何不同?
2024-01-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郢①之登徒②,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戍曰:“诺。”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何哉?”公孙戍曰:“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五国英杰③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君之义,慕君之廉也。今君到楚而受象床,所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君勿受。”孟尝君曰:“诺。”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④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曰:“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孟尝君曰:“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书门版曰:“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材料二: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注】①郢:楚都。②登徒:复姓,楚官也。③英杰:才出万人曰“英”,千人曰“杰”。④文:孟尝君,姓田,名文。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公孙戍A趋B而去C未出D至中E闺F君G召而返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中“直送之”与“象床之直千金”两句中加点的“直”意义和用法均不同。
B.说,通“悦”,指高兴、喜悦,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中的“说”字,意义不同。
C.愿,希望,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中的“愿”字,意义相同。
D.当,对等、抵得上,与“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当”字,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王的大臣登徒先生不愿承担运送象牙床给孟尝君的差事,原因有二:价值昂贵,担心损坏受责;预知孟尝君不会接受。
B.公孙戍认为楚国等五国君主听说孟尝君拥有在齐地振达贫穷、帮助诸侯存亡继绝的道义,仰慕其仁义廉洁的美德,因而委托以国事。
C.孟尝君吩咐公孙戍赶紧收下登徒先生允诺的祖传宝剑,在他看来,相较而言,门客帮他扬名阻止犯错事大,收人珍宝事小。
D.孟尝君对公孙戍与鲁连的话都用“善”字作了评价:前者是对公孙戍所言内容的肯定,后者是对鲁连之谏语的认可。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见孟尝君曰:“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
(2)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5.公孙戍劝谏孟尝君不要接受楚王的馈赠、鲁连劝谏孟尝君不要驱逐自己不喜欢的舍人,都达到了劝谏的目的,但劝谏方法有别,请概括说明。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醴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骛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白浮游四方A尝乘月B与崔宗之C自采石D至金陵E著宫锦F坐舟中G旁若无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之后取字,二者常有某种联系,人们常称人用字,以表示尊敬。
B.“悦谢家青山,欲终焉”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况《劝学》)两句中的“焉”字用法和含义相同。
C.“益骜放不自修”与“是故圣益圣”(韩愈《师说》)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相同。
D.“南入会稽,与吴筠善”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白居易《琵琶行》)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他十岁就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以侠义自任,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写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代宗即位后,召他做官,然而他已经逝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2)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5.请结合文本分析,李白是如何得到皇帝接见并赐食,亲为调羹的?
2024-01-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突厥数为边患。或说上曰:突厥屡寇关中,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秦王世民谏曰:陛下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为百世之笑乎?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八月甲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寇泾州,京师戒严。癸未,颉利进至渭水便桥。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乙酉,上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会大雪,杂畜多死,民皆冻馁。颉利用度不给,重敛诸部,诸部多叛。言事者多请击之,上问长孙无忌:颉利君臣昏虐,今击之则新与之盟,不击恐失机会,如何而可?无忌曰: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上乃止。贞观三年十二月戊辰,突利可汗入朝。四年春正月,李靖帅骁骑夜袭定襄,破之。颉利可汗不意靖猝至,其众徙于碛口。颉利欲度碛,李世勣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长帅众降。颉利可汗至长安。夏四月戊戌,上御顺天楼,引见颉利,数之曰:汝数与我盟而背之。蹂我稼穑,掠我子女。我宥汝罪,存汝社稷,而迁延不来朝。然自便桥以来,不复大入为寇,以是得不死耳。颉利哭谢而退,诏馆于太仆,厚廪食之。突厥既亡,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温彦博曰: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


【注】①上:指唐高祖李渊。②上:此处指唐太宗李世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B.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C.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D.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B.甲子,古代以天干和地支组合来纪年、纪月或纪日,文中“甲子”是用干支来纪日。
C.可汗,古代的西域和北方各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为可汗或大汗。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后以“社稷”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厥多次侵犯边疆一事,有人建议唐高祖迁都,而时为秦王的李世民认为不应该急忙迁都来躲避突厥的侵扰,否则会贻笑后人。
B.突厥遭遇大雪和饥荒,颉利加重征收各部赋税,导致大多部落背叛了他,长孙无忌从守信义和爱民出发,反对唐太宗进攻突厥的决定。
C.李靖率领精锐之师夜袭颉利可汗,颉利在仓促之间逃亡,李世勣在碛口驻军,拦截了颉利的逃跑路线,颉利的大酋长率领士卒投降。
D.唐太宗当面斥责颉利背弃盟约、抢掠大唐百姓等罪状,又因渭水便桥订立盟约以来,颉利尚算无大规模入侵掳掠,太宗免去了颉利死罪。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3-12-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有删节)

【注】①勋庸:功勋。王功曰勋,民功曰庸。此处指功臣权贵。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居易母A堕井B死C而赋D新井篇E言F既浮华G行H不可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指居住,与《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居”词义相同。
B.闻,指传闻,与《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词义不同。
C.致仕,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古代官员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
D.艰难,指作诗或文章时用语艰涩难懂,与现在所说的“艰难困苦”并不一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为人性格耿直,曾揭露权贵不合时宜的行为,却因此触怒了奸党,导致志向受挫。
C.白居易酷爱神佛之事,他与僧侣成立净社,也曾裸着发髻盘坐着谈论佛理,十分清静安闲。
D.白居易作诗平易晓畅,后人评价其诗歌就像百姓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
4.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朔乱,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2)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5.结合文本分析导致白居易入仕之情“索寞”的事件有哪些。
2023-12-0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选自《战国策》,有删节)

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三处。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B.席:席子,是古代供人们坐卧的用具。
C.逮:及,达到。与成语“力有不逮”中“逮”的意义一样。
D.长者: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太子因曾在秦国当人质而心怀愤恨,且面对燕国将被秦吞并的危急形势,想对秦国下手。
B.太傅鞫武认为面对秦国的威势,当前的燕国不能独力与之抗衡,应联合邻国共同对付秦国。
C.田光用骐骥在盛壮与衰老时的不同状态比喻自己已老不堪用,并以此回绝了太子丹的招募。
D.太子丹担心田光会将国事泄露出去,暗示田光自尽来确保不泄密,田光理解并遵从了指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2023-12-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万福,魏州元城人也。自曾祖至父皆明经,官止县令州佐。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年十七八,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累迁至寿州刺史。州送租赋诣京师,至颍川界,为盗所夺,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川界讨之。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

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圆令万福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止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大历三年,召赴京师。代宗谓:“闻卿名,久欲一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万福拜谢,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贼诸将叛,以属何人?”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书元甫命万福讨之。未至淮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

李正己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涌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改泗州刺史,为杜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召见,德宗惊曰:“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至贺,阳城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

(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张万福传》,有删改)

【注】①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②阳城:与张万福同时的大臣。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万福悉聚A而诛之B尽C得其所亡物D并得前后所掠人E妻子财物F牛马G万计H悉还其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武帝时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必须明习经学,故得此名。
B.累迁:屡次或连续升迁,仅指升迁,与《琵琶行》中的“左迁”表贬官不同。
C.节度使:汉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摄:指代理官职。古汉语中,此类词语还有“行”“署”“权”“假”等。
3.下列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万福的曾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不显达,所以他不喜欢读书,喜欢习武,年轻时就立下战功。
B.张万福虽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嫉妒,失去了刺史的职位,却并未仇视他,听从崔圆的任命连续击败了叛贼。
C.许杲非常忌惮张万福的威名,不论是在濠州还是在和州时,只要听说张万福担任刺史他就率兵离开或转移。
D.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希望他能平定许杲的叛乱,万福却还担心黄河以北的将领要叛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
(2)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
5.张万福声威远著,受到上至天子下至对手的尊重。请简要概括天下重其名的原因。
2023-11-3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2.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师旅,指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B.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通常被认为居春秋五霸之首。
C.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D.《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战国末年左丘明所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5.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2023-11-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湘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文逸,南唐玉山令。亿将生,文逸梦一道士,自称怀玉山人来谒。未几,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送阙下。连三日得对,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翌日,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俄丁外艰,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汝矣。”

淳化中诣阙献文改太常寺奉礼郎仍令读书秘阁。属后苑赏花曲宴,太宗召命赋诗于坐侧,又上《金明池颂》,太宗诵其警句于宰相。明年三月,苑中曲宴,亿复以诗献。时公卿表疏,多假文于亿,名称益著。真宗在京府,徽之为首僚,邸中书疏,悉亿草定。即位初,超拜左正言。诏钱若水修《太宗实录》,奏亿参预,凡八十卷,而亿独草五十六卷。书成,知处州。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五年,以疾在告,遣中使致太医视之,亿拜章谢,上作诗批纸尾,有“副予前席待名贤”之句。亿刚介寡合,在书局,唯与李维、路振辈厚善。当时文士,咸赖其题品,或被贬议者,退多怨诽。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陈彭年方以文史售进,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上素重亿,皆不惑其说。亿有别墅在阳翟,亿母往视之,因得疾,请归省,不待报而行。上亲缄药剂,加金帛以赐。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输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对客谈笑,挥翰不辍。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交游,性耿介,尚名节,多周给亲友,故廪禄亦随而尽。

(节选自《宋史》)

注:①削章:上奏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大写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雍熙,与课文《琵琶行》中的“元和”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异,感到惊异,认为惊异,意动用法,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惊”的用法相同。
C.明年,第二年,与《琵琶行》中的“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的“明年”意思相同。
D.重,看重,重视,与《琵琶行》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的“重”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亿的出生充满了神奇色彩。他一出生有长约尺余的毛发覆盖他的身体,一个月后才脱落,体现了他的不凡,为下文描写他的天赋与才能作了铺垫。
B.杨亿才华出众。他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就是连当时的一些大臣也很赏识他,太宗时宰相也惊叹他的才华出众,上奏章给皇帝表示祝贺。
C.杨亿刚正耿介。王钦若突然发达显贵,而杨亿向来鄙薄他的为人,屡次挑他的过失。
D.杨亿的成才有天赋的成分,但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他从小到老,都在写文章,哪怕是与客人谈笑间,也照样挥笔不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务学,昼夜不息,徽之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汝矣。”
(2)诏钱若水修《太宗实录》,奏亿参预,凡八十卷,而亿独草五十六卷。
5.请根据文章内容举出至少三个说明杨亿才华横溢例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