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燕将攻下齐之聊城,人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孰计而审处一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伍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而去。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B.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C.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D.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或谗之”与“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两句中的“或”含义不同。
B.“为天下戮”与“为天下笑”(《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为”含义相同。
C.“桎梏”即脚镣和手铐,文中的意思是(管仲)被恶名缠绕,无法施展才华。
D.“伯”通“霸”,“伍伯”,就是“春秋五霸”,“伍伯首”文中指齐桓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鲁仲连指出燕将发一时的激愤,为臣不忠,舍身亡城,以致无功无誉,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B.鲁仲连给燕将建议,虽然归燕必定会受到燕王和百姓的欢迎,但他更希望燕将降齐,这样就可以声名显赫。
C.信中以管仲的事迹为例,意在说明成大事者不能效小节,不能恶小耻,方能成就万代功业,流芳百世。
D.鲁仲连在信中恳请燕将熟虑慎取,明知而为,终于说服燕将撤军,成功解除了聊城之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
(2)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梁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性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①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人多以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当时士大夫坐法,皆不受立②。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③,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镇南将军、武康令,愈励廉节,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④水而已。武帝闻其能,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⑤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然其听讼犹人也,不能过绝。而性果断,人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士类益以此多之。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我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论曰:东汉大将军窦宪将兵出屯,所至州郡悉修礼遗,惟张掖太守李恂公清不阿为宪奏免。何远以廉正举职,在武康令时,太守王彬巡属县,诸皆盛供帐,独武康设糗水而已,彬去更与尽欢。呜呼!郡县礼遗供帐之属,一出于公家给赐则可;在上位者若逾法制责之,彼令守何从得之?是驱而与裒削耳,贤者肯为之哉!此君子所以称远之清正,而犹多彬之不屑责于人也。

(选自费枢《廉吏传》,参考《梁书》略有修改)

【注】①摙:担运。②立:测立,一种刑讯制度。③款:服罪。④糗:干粮。⑤近畿:京城附近地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
B.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
C.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
D.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阼”是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就是皇帝登基,也写作“践祚”。
B.江左,指的是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因为古代一般习惯是“左东右西”,所以也称“江东”。
C.廷尉,官名,秦朝始设,为九卿之一,掌管刑狱,是国家最高司法官,汉代有时又称为“大理”。
D.擢,提拔;古代跟官职升降有关的词还有除、迁、黜等,“除”是授官,“迁”是平调,“黜”是罢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当了武昌太守之后,不再和朋友交往,也不收任何馈赠,这和他以前的行事风格不同。
B.夏天的时候,何远嫌江水热,就去买凉的井水,有的老百姓,不仅不收钱,还帮他把水挑回家。
C.何远对下属很严厉,常常鞭他们,他因此被控告弹劾,虽然他不认罪,但最后还是丢了官。
D.何远从不说虚妄之言,人们对他的这个优点很赞赏,他对自己的这个优点也很自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2)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士类益以此多之。
2023-05-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桢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竟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

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抄,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弛,京师劫质,自是遂绝。

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初,曹操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后经过玄墓,辄凄怆致祭。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一》)


【注】①寇抄:亦作“寇钞”,指“劫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B.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C.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D.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与“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两句中的“厚”字含义相同。
B.嗣子,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旧指称嫡长子;亦指称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
C.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借指朝廷;“诣阙”可指赴朝廷,也可指赴京城。
D.“曹操微时”的“微”与“动刀甚微”(《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微”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桥玄做县功曹时,曾请求豫州刺史周景让自己以部陈从事的身份,彻查羊昌的罪行。虽然梁冀试图救下羊昌,但羊昌最后还是被囚车押解进京
B.桥玄想让隐居不仕的姜岐出来做官,姜岐称病不去,惹得桥玄生气,威胁要让他的母亲改嫁,督邮尹益据理力争,桥玄才停止做这件事。
C.桥玄为度辽将军,到任后休养兵士,然后监督各将领讨伐胡虏及伯固等,打退敌人,确保任期内边境安定无事,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D.桥玄幼子被人劫持,官兵攻击劫罪的同时其幼子也死了。桥玄借此请求皇上发布命令,凡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京城劫质从此禁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2)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