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材料三: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因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古文观止·梅圣俞诗集序》)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予A友B梅C圣D俞E少F以G荫H补I为J吏K累L举M进N士O辄P抑Q于R有S司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指困难,此处名词作动词用,与“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下”,两者用法相同。
B.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官爵或功勋而受到封赏,文中梅尧臣因家族亲属而受荫。
C.辟,指征召,与《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中的“辟”词义相同。
D.雅颂,《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
3.下列对材料三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指出古代不得志的诗人更能体悟生活,抒发沉郁的胸臆,写出人们难于表达的情感。
B.梅圣俞常用诗歌抒发不得志的感情,所以当时不论贤愚,人们谈论诗歌一定会向他求教。
C.梅圣俞诗作很多,但他却没有收集保管。通过谢景初的努力,使梅圣俞的诗作得以保存。
D.序文以评述梅诗为轴心,融议论、叙事、抒情为一体,饱含作者对梅圣俞的倾慕和同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5.请分别概括三位文学家在三则材料中的文学创作观点。
2024-04-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二)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财产何得不               蹶:枯竭
B.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罢:同“疲”,疲乏
C.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安抚
D.终岁之利无道相          过:经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失时不雨,民狼顾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B.国胡相恤                      方其系燕父子
C.粟也,地之所归也        村中少年好事,驯养一虫
D.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     且君尝晋君赐矣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4.下列出自《汉书·食货志》的六句,都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人,请卖爵子
④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提出国家应加强积贮的观点。
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
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兴利除害”则能得到民心。
D.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
(2)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7.两文“粟多”的作用有何共同点?
2023-12-1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翰本名粘没喝,国相撒改之长子也。年十七,军中服其勇。太祖败师于境上。撒改使宗翰来贺捷,即称帝为贺。及太宗以下宗室群臣皆劝进,太祖犹谦让。宗翰等进曰:“若不以时建号,无以系天下心。”太祖意乃决。天辅五年四月,宗翰奏曰:“辽主中外离心,我朝大业既定,天时人事,不可失也。”太祖然之,即命诸路戒备军事。五月戊戌,射柳,宴群臣。上顾谓宗翰曰:“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汝当治兵以俟师期。”上亲酌酒饮之,且命之,解御衣以衣之。群臣言时方暑月,乃止。十一月,宗翰复请。群臣言时方寒,太祖不听,竟用宗翰策。于是,完颜杲都统内外诸军,蒲家奴、宗翰等副之,取中京。既克中京,宗翰又以精兵六千袭辽主。闻辽主自五院司来拒战,宗翰倍道兼行,一宿而至,辽主遁去。太宗即位,诏宗翰曰:“寄尔以方面,当迁官资者,以便宜除授。”因以空名宣头百道给之。诸将获耶律马哥,宗翰归之京师。诏以马七百匹给宗翰军,以田种千石、米七千石赈新附之民。宗翰奏河北、河东府请择前资官良能者任之,以安新民。是时河东寇盗尚多,宗翰乃分留将士屯守。初,太宗以斜也为谙班勃极烈,天会八年,斜也,久虚此位。宗翰朝京师,谓宗翰曰:“储嗣虚位颇久,合刺先帝嫡孙,当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遂入言于太宗,请之再三。太宗遂立熙宗为谙班勃极烈。熙宗即位,拜太保、尚书令,乞致仕,诏不许。天会十四年薨,年五十八。

(节选自《金史完颜宗翰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汝当治兵/以俟师期/
B.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汝当治兵以俟师期/
C.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汝当治兵/以俟师期/
D.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汝当治兵以俟师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辽,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B.射柳,一种游戏活动,在场上插置柳枝,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此活动起源较早,辽金时盛行。
C.薨,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大官去世,古代天子死称“崩”,大夫死称“卒”,庶人死称“不禄”。
D.致仕,指退官职,即“退休”,相同意思的词语有“致事”“请老”“休致”等。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翰勇力过人,战功赫赫。他年少时,军队中的人们都钦佩他的勇猛,在后来的屡次征战中,他取得了卓著的战功。
B.宗翰精明善辨,了然时局。太祖称帝犹豫不决,他从大局出发,慎审明断,希望太祖以天下为重,促成了太祖称帝。
C.宗翰深受重视,掌握重权。宴会中,皇帝命人为其披衣斟酒;太宗即位后,甚至把任命官员的空白委任状交给了他。
D.宗翰忧心国事,直言皇帝。斜也去世后,谙班勃极烈之职空缺很久,他向皇帝直陈利弊,担心此位被无能之人抢占。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辽主中外离心,我朝大业既定,天时人事,不可失也。
(2)闻辽主自五院司来拒战,宗翰倍道兼行,一宿而至,辽主遁去。
2023-11-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

(节选自《史记·李陵传》)

材料二:

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陵于是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引士出营外为,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这三处的字母并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复A得B数C十D矢E足F以G脱H矣I今J无K兵L复M战N天O明P坐Q受R缚S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期,与“如期而至”的“期”字意思不相同。
B.引,退却,与“旁征博引”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C.绝,断绝,与《劝学》中“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字意思相同。
D.陈,阵列,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说,李陵奉命出征,以避免让李广利受到集中攻击;材料二说,李陵接受了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的任务,还主动带五千勇士分散单于兵力。
B.材料二写李陵与匈奴作战时,让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他挥师进攻,千弩齐发,敌人应弦而倒,然后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
C.材料一写汉武帝在李陵投降之后,族杀了李陵的家人;材料二写后来汉武帝对没有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人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
D.对于李陵兵败投降一事,材料一简述了李陵被单于兵围击、最终被招降的过程;材料二详写了李陵英勇作战的情节,表现了他失败投降的无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2)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5.李陵兵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3-11-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德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为人正直,以严见惮,武帝召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言,治民好清静,责大指而不细苛。黯多病,卧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召为主爵都尉,治务在无为而已,引大体不拘文法。上曰:汲黯何如人也?严助曰:使黯任职居官,亡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见黯,不冠不见也。尝坐武帐,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张汤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而公以此无种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节选自《群书治要•汉书》)

【乙】

归有光:万钧之重不为慑,雷霆之威不为怵。谔谔乎无所隐也,蹇蹇乎无所避也,侃侃乎无所挠也,亹亹乎必致之也。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节选自《震川先生制科文》)


【注】①贲育:指战国人孟贲、夏育,有勇力。②踞厕:靠在床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B.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C.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D.黯愤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文中指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合称,黄老学说是华夏道学的渊源,尚阳重刚。
B.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
C.古时读书人及政客常随身携带刀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吏常指掌文案的官吏。
D.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各族的统称,亦泛指外族、外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评价汲黯治理民众喜欢用清静无为的办法,不苛求细枝末节。在做东海郡太守一年多后,东海郡安定太平。
B.甲文中通过皇上在内廷接见汲黯时有时不带朝冠,甚至躲在帐中就派人准许其上奏之事,写出了汲黯受皇上的尊重和礼遇。
C.乙文归有光认为正直的大臣能让帝王动容,让图谋作奸违法的人因此而停止,各方外族也不敢窥探朝廷。
D.甲乙两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侧重叙事,乙文侧重议论,但是两段文字都体现了汲黯作为社稷之臣的正直敢言。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辅少主,虽自谓贲育,弗能夺也。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5.归有光评价人物时,为什么把汲黯归入国之重臣之中?试结合文本乙概括说明。
2023-11-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五年,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右贤畜数近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六年春二月,大将军青出定襄,击匈奴。以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六年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及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八百降匈奴。建尽亡其军,脱身亡,自归大将军。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军正闳、长史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单于数万,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行在所。四年,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大将军出塞千余里,度幕,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

(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四·武帝伐匈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断句错误,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畜数近百万”与“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两句中的“得”含义不同。
B.“诸将皆属焉”与“焉能治之”(《兼爱》)两句中的“焉”含义不同。
C.“当单于数万”与“当与秦相较”(《六国论》)两句中的“当”含义相同。
D.“诣行在所”与“诣太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诣”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青擅长远袭,一战成名。卫青以车骑将军身份率领军队,长途夜袭并打败大意轻敌的匈奴右贤王,回边塞后被授大将军印。
B.卫青沉毅果敢,战功卓著。卫青于同一年春、夏两次率军攻击匈奴,斩杀匈奴多人,缴获近百万头牲畜,各路兵马都大获全胜。
C.卫青功高低调,权重自制。卫青认为不需要通过斩杀兵败逃归的副将来建立威信,也不能因为受到皇上宠信而独断专行。
D.卫青深入腹地,用兵如神。卫青出塞千余里,利用兵车结成营阵,派五千骑兵出击,后来又增派左右两翼的军队将单于包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2)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
5.苏建全军覆没后,脱身逃亡,独自回到汉营,对他的处置有哪些意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10-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槐,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则对曰:土工荐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荐:再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B.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C.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D.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一般是男子在20岁成年后另取,后也被称为表字。
B.“嘉定”是南宋皇帝宋宁宗的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被称为建元。帝王遇到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C.“忧”,即“丁忧”“丁艰”;指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遇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D.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古代也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相貌魁梧,喜谈军事。他自比古人,但遭到父亲嘲笑,说他只是个狂妄的书生。他也因此感觉惭愧,有所改变。
B.董槐明辨是非,秉公办案。对于李桷案,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抓住机会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董槐为民着想,受民爱戴。在江州时,有十多万流民渡江归附于他,他力排众议,发放粮食救济他们,最终使他们安稳回归家乡。
D.董槐处事果敢,雷厉风行。常德兵乱,纵火喧闹,董槐只带几人纵马赶赴现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将军马彦直,平息骚乱。
2023-10-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8 . 根据课内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驻军。B.越国以             鄙:边邑。
C.行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D.因人之力而       弊:损害。
2.下面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晋侯、秦伯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的谦称。
D.东道主在本文中就是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后来泛指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
3.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B.是寡人之国也(判断句)
C.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被动句)
D.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为重。他虽然对郑伯不任用自己有意见,但在国家危难时依然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危机。
B.烛之武能言善辩,外交才能突出。他在游说秦伯时既充分考虑郑国自身利益,又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最终成功说服秦伯退兵。
C.佚之狐有识人之能,推荐之功。在秦晋两国大军围困郑国万分危急之时,他向郑伯进言献策,力荐烛之武,最终得以扭转局势。
D.晋侯审时度势,进退得法。面对秦国背叛并与郑国结盟的不利局面,他隐忍不发,理智分析当时状况,果断撤兵。
2023-10-2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离蕃息。鲁乱,孔子适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然哉! 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 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B.三代,尧、舜、禹三代的统称,礼乐制度比较完备,故孔子据以考订礼乐。
C.六艺,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指儒家教育的六经。
D.孔里,即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之墓地,与孔庙、孔府统称曲阜三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喜礼好学,深受爱戴。他从小爱玩模仿祭祀的游戏,成年后学一曲古乐沉迷多月,生前众弟子随他颠沛流离,死后有弟子为他结庐守丧。
B.孔子善于治理,政绩突出。他做小吏管理仓库则准确公平、管理牲畜则牲畜繁殖,他主政地方很快就成各地榜样,治理国家很快就民风改善。
C.孔子到处碰壁仍从容乐观。他在鲁国政治失意,周游列国亦不受待见,他被困断粮仍弦歌不辍,身心俱疲仍开怀自嘲,险遭不测仍自信有度。
D.孔子传承文化,贡献巨大。他仕途失意后整理《诗》《书》,写作《春秋》,虽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但众多经典因其完善整秩,自其流传后世。
4.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5.你最喜欢孔子或《论语》里的哪句(段)话,请写出原文和理由。
2023-10-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十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

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诸葛瑾字子瑜,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又别咨瑾曰:“近得伯言表,以为曹丕已死,毒乱之民,而更静然。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操时。孤以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自古少有。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叡之不如丕,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闻任或文人诸生,或宗室戚臣,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丕继业,年已长大,承操之后,用能感义。今叡幼弱,随人东西,必当因此弄巧行态,阿党比周。如此之日,奸谗并起,更相陷怼,群下争利,主幼不御。其为败也焉得久乎?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强当陵弱,弱当求援,此乱亡之道也。子瑜,伯言常长于计校,恐此一事小短也。”

(节选自《三国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B.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C.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D.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武官,陆逊所担任的海昌都尉是农都尉,掌管屯田相关的农耕事务。
B.农桑指农耕和蚕桑,泛指农业事务。“劝督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C.见救的“见”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冀君实或见恕也”的“见”意思相同。
D.逮丕继业的“逮”意为“到,及”,其意义、用法与成语“力有未逮”的“逮”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逊为人宽厚,关心时局。他被淳于式告发,但不诋毁淳于式,认为曹丕已死,曹叡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祸患比曹操时期更深重。
B.陆逊长于谋划,指挥调动有方略。孙桓军队被刘备军队包围,向陆逊求援,因为他认为孙桓深得将士爱戴,城池坚固,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C.诸葛瑾容貌儒雅,气度宽宏。诸葛瑾受到孙权的器重,每有大事孙权就会询问他,谈论到了陆逊奏表的内容。
D.孙权认为曹操在杀伐方面稍微过分,但是统率将领方面很出色;他觉得曹叡所任用的文人儒士和宗室戚臣无法驾驭有雄杰之才的文臣和像猛虎一样勇猛的武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皆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以悦民心。
(2)所以知其然者,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
5.孙权评价陆逊“恐此一事小短也”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2023-10-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