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思想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论语·子罕》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请概括达巷党人、太宰、子贡、颜渊对孔子的评价。
2023-11-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对以下章句的理解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说明教育弟子要关注其特点,因材施教。
B.“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说明为政者要以身作则。
C.“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说明有大功、守大节的人,堪称仁者。
D.“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明亲人间相互隐瞒罪失,不符合人伦情感。
2023-11-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论语》中“小人”的行为表现的是(     
①说之虽不以道,说也   ②及其使人也,器之   ③同而不和   ④骄而不泰     ⑤周而不比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023-11-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5 . 阅读下面《论语》三章,回答小题。

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冶长》)

③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根据以上材料,请用三个四字词语分别概括颜回从师学习的三个特点。
2023-10-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论语》阅读与理解。

A组:①子曰:__________,鲜矣仁。(《论语·学而》)

②子曰:__________,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B组:①子曰:君子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②子曰:君子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以上是《论语》中有关“仁”和“君子”的两组语录,横线处均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其填写完整,并结合两组语录简析孔子对“仁”和“君子”分别有怎样的思考。
2023-10-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论语》三则,完成后面的习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分析这三则语录中,谈谈儒家认为怎样做才是行“孝道”。

2023-10-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请分析《老人与海》中“老人”“大海”“鲨鱼”“马林鱼”“孩子”的象征意义。
9 .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思考:孔子在谈到孝道时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请就此谈谈你对孝的看法。
2023-10-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了《乡土本色》一章,请根据以下事例,提炼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1)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

(2)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3)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他们从小就看惯了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