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②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③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李充的解读是爱之不能不劳心,苏轼的解读是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

(1)分别说明李、苏两种解读对①中“劳”的词义的理解。
(2)在李、苏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3)下面材料中,触龙的观点与李、苏哪种解读相符?请加以解说。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1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左师触龙说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取材于《战国策》)

注释:[1]长安君:赵太后幼子。

2024-04-28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代有人评论“《红楼梦》有四时气象”“《红楼》一书,四景皆备,细心者一鉴即得之”,指的是《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人顺着四季节律生活,或过节或过生日,或办喜事或丧事等。

(1)以下是《红楼梦》中故事情节与四季的对应关系。请从中任选一项,或另选作品中的一处情节,分析该情节与某个季节、作品主题的内在联系。
①共读西厢——春        ②元妃省亲——夏
③抄检大观园——秋     ④宝玉出家——冬
(2)如果史湘云过生日,根据作品中史湘云与其他人物的交往情节推测,她首先会想到邀请谁?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也可另选作品中其他人物,简述你的理由。
可选人物: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袭人   刘姥姥   ……
2024-01-04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公冶长》)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无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卫灵公》)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路》)

(1)孔子对“直”的阐释丰富。请结合上述语句中有关微生高、史鱼的内容,解释“直”的含义。
(2)上述叶公和孔子的对话与下面材料中的法律条文,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请说说你的看法。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2023-12-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生活着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成长经历中或纯净、或炽热、或失落、或感伤……的记忆都留在了这里。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和场景,分析他(她)的“成长印记”。
2023-12-23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
名校
5 . (2)老师的专著出版了,翻阅后,大家发现内容基本是同学们的作文,老师只是作了一些解读和点评。有同学说:“这是侵权行为。”有同学说:“作文毕竟是老师教的,这么做无可厚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2021-03-01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学科综合能力检测语文试题
6 .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两句联诗出自《红楼梦》第 76 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是姊妹几人在凹晶馆赏月时即景吟出的。湘云认为“冷月葬诗魂”一句“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
“冷月葬诗魂”一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的身世和命运?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7 .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 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8 . 《红楼梦》的人物取名是门艺术,曾有“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的评价,例如迎春的丫鬟取名“司棋”,用字平常,但大有深意。请从《红楼梦》中另举一例,谈谈你对取名“俗中不俗”的理解。
2020-10-07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中秋之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黛玉的那句“冷月葬诗魂”带同学们沉浸在艺术佳境中。大家开展探究学习,发现有的版本将“冷月葬诗魂”写作“冷月葬花魂”。对于塑造黛玉形象来说,“花”和“诗”哪个更好?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2020-10-07更新 | 5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题
10 . 请仔细阅读相关的情节,探究宝玉送黛玉两方旧帕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第三十四回中,宝玉因琪官儿、金钏儿等人的事情被贾政毒打之后,黛玉去探望他,哭得“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黛玉回去后,宝玉托晴雯给黛玉送去两块“半新不旧”的绡子,文中写到:

这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想到:宝玉能领会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要不是这个意思,忽然好好的送两块帕子来,竟又令我可笑了。再想到私相传递,又觉可惧。他既如此,我却每每烦恼伤心,反觉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

2020-04-16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红楼梦》专题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