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6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作的新风貌。《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电视剧,通过普通人、家常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洪流,剧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让故事更接地气。

最是真实动人心。金滩村,马得福在西北的风沙中建设家园,带领村民们种蘑菇脱贫致富;松山岛,江德福一家在东部的海风中守护着祖国的海疆……现实题材电视剧呈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命运变迁,以鲜活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时代阔步前行的足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

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经久不衰的关键。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中获取创作灵感,将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生育、养老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并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进行电视艺术演绎,因而能够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这说明,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人世间》作为一部以当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时代剧,以周秉昆一家几十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不仅让宏大叙事通过具体细节变得可知可感,也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时代进步的奥秘,即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合力。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说明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就能创作出更多彰显当代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摘编自赵梦《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材料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是讲述中国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有关的文艺作品更是精彩迭出。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化,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而是在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自由而解放的辽阔天空中实现升华,呈现出新意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另一种存在,从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转变为一种耦合式、合作式的生产性相互关系,生活因此更加充满希望。

(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的内容影响其创作技巧和手段,只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就可称得上优秀的文艺作品。
B.文艺事业的重心是文学创作,所有的文学作品因具有独特的精神内力与艺术魅力,而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启迪。
C.要想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就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
D.文学的发展与时俱进,已经不再坚持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呈现出新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艺术和时代的关系,论述上各有侧重,但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B.当今中国正发生的伟大变革使现实题材电视剧盛行,因为创作资源取之不尽。
C.通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手法,可以让读者对宏大叙事的感受更加具体生动。
D.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优秀现实文艺作品“出圈”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名言中与“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这句话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A.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郭沫若
B.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郭沫若
C.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福楼拜
D.文学应该记载下过去所经历的道路,追随那行动着的群众,沿着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把那幅五光十色的历史图画给展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
4.如何理解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之间“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3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生产力质态来看,它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同时也是绿色生产力;从生产力自身系统性来看,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从特点特征来看,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总量的增加,更是生产力的深刻变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生产力及其发展既受生产力诸要素及其变动的影响,也受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影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清除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种障碍,激发全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创新发展活力,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更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要深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邱海平《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材料二:

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各条线各领域高频词汇,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和讨论热潮,纷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调。但个别地方似乎唱歪了经,把新质生产力当成无所不包的,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套概念、讲空话、……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极具前瞻性的概念,既是改革与发展所需,更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命题。各地表现出你追我赶的热切与紧迫,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需要一个过程,更遑论破题与解题,切忌一哄而起。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什么?在哪里,在何处?如何避免大而全、无重点的新质生产力规划?如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何将因地制宜的方法论贯彻到位?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真问题,需要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思考。

理解一个概念,须得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领会、反复学习、深刻理解,决不能只概念不求甚解,甚至将其当成一种叙事包装。比如说,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对立面,这种认识当然不对,但也要防止传统产业随意嫁接新质生产力。麦田里、工厂里当然能够出新质生产力,但个别行业、企业的生拉硬靠只会让人感觉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比如,有酒企宣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有企业仅是在生产线上增加一些简单自动化设备,就号称拥抱新质生产力。新旧不分、主次混清甚至把其当作营销噱头,只会让原本深刻严肃的新概念变得庸俗化、浅薄化。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无时无处不新质,那也就失去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这种现象何其熟悉。以前几年爆火的元宇宙为例,其本是一种高端前沿技术,但不少地方一哄而上、一窝蜂砸钱进军元宇宙,把这个概念玩坏了。经历过烂尾、停滞和泡沫散去后,今天真正在元宇宙领域取得突破、做出成就的,不是喊得最响、炒得最凶的,而是扎得最深、做得最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喊口号喊不出真正的新质生产力。真正的贯彻落实,是完整、准确、全面地学习领会,并且有效行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无论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还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做实的,而不是我们已经做成的;需要我们拿出实打实的规划、思路、行动,而不是把新质生产力标签一贴了之。

(摘编自陈立民《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质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它的提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和“质”的要求。
B.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在科技、创新、绿色等方面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尽快摆脱。
C.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系统性特征,它是由多种要素突破升级而催生的,它的加快发展也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问题。
D.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并不冲突,在麦田、工厂中也能够发展新质生产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应时时处处都追求有新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高质高效等特点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增加生产力总量,能推动生产力深刻变革,而后者的意义大于前者。
B.发展理念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有很强的战略性和纲领性能引领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发展。
C.只有在原创性、颠覆性、高水平和核心的科技上下功夫,才能发展传统、新兴和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D.对于新出现的概念,首先要确定其内涵和外延,理清其科学逻辑,这样做就能避免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
3.下列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整体论证结构是层进式,从是什么到怎么做,在谈做法部分运用了总分式。
B.材料二第二段用多个疑问句来排比论证,增强了论证力度,把读者思考引向深入。
C.材料二第四段使用元宇宙的事例进行类比,来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一哄而上。
D.材料二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对问题的分析论证体现出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4.材料一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面是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向交互的理论框架图,下列选项对这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二者的良性发展能相互促进。
B.数实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载体,体现为提供真实的数字经济土壤等三方面作用。
C.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释放技术红利、打破行业界限、重构经济系统,推动数实融合不断深入。
D.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二者属性相同,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属于同一层级的概念。
5.材料二第三段使用了词语“蹭”和“叙事包装”,请阐释其含意并简析其作用。
2024-05-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现代戏曲这个概念有两重可能的含义:一是作为一个中性的概念,仅仅用于显示当代戏曲与传统戏曲形态有别,这里“现代”只是指其与传统的差异;二是作为具有价值内涵的概念,认为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行将被淘汰且必然被淘汰,因此要追求“进步”,使之演变为现代戏曲。如果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现代戏曲这个概念,它只是一种命名策略;但是在多数相关的论述中,“现代”都包含了对变化的鼓励与对传统的批评与否定。

从艺术角度看,在现代戏曲这个口号的背后,始终隐含着一个魔障,那就是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转化而来的文化达尔文主义——将自然界生物进化的模式平移到艺术的发展变化中,认为艺术也必将不断“进步”,新的艺术必将战胜和取代旧的,而且新总比旧好。在这种思潮的支配下,戏曲曾经多次遭遇死亡威胁,许多致力于戏曲“现代化”的人声称,如果戏曲在题材选择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不做根本的改造,戏曲就将终结其生命,因为新社会的观众审美趣味变化了,传统戏曲“必定”会被时代淘汰。现代戏曲的倡导者就像传统戏曲命运的预言者,他们不止拥有“观众审美趣味变化”这个想当然地虚构出来的唯一利器。对传统戏曲各式各样的“历史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描述,在此前提下对传统戏曲各种弊端的激烈批判,都成为戏曲需要“现代化”的理由。

对传统戏曲的批评,也产生了不少影响,戏曲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当代戏曲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以广场艺术为主辅以少量厅堂艺术的多形态,向剧场艺术这单一形态的变化。相对隔绝、封闭的和性能单一的剧场成为戏曲呈现的主要场所。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城市里,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民营剧团在广场环境中的演出形态。戏曲的剧场艺术化包括戏曲演出功能的纯化,使之越来越变成可供艺术欣赏的精神创造,逐渐改变了戏曲被当成其他人类活动之附庸的现象。

戏曲的剧场化倾向还有另一个观察维度,就是戏曲舞台呈现的精致化。从创作到演出的每个环节都精心雕琢,力求完善,尽可能使之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有机体,这是当代戏曲作品包含着丰富内涵的新趋势。台湾地区戏曲学者曾永义提出过“精致歌仔戏”的口号,正是大陆当代戏曲演进趋势的隔空回响。传统戏曲固然在每个细部都不乏力求精致的努力,但是全面与始终如一的精致化诉求,却是近代以来戏曲转化为剧场艺术后的新取向。戏曲的演出氛围从自由松弛的表演和轻松散漫的欣赏转变为认真严肃的“纯艺术”,原有的民间性状是被刻意剔除了的。

在戏曲的当代演变中,最重要的变化还是对戏剧的整体性前所未有的强调。当代戏曲不仅在剧本的结构上注重戏剧的整一性,在舞台呈现上同样极大地提升了整一性;不仅编剧将一部戏看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整体,演员按整部戏的思维设计自己的舞台表达;在戏曲音乐领域亦是如此,全剧从每个唱段的唱腔到过门、幕间曲和情绪音乐等等,均经过认真设计,并有使之成为整体的强烈主观意识。

近代以来戏曲的演变,体现了编剧、演员、作曲(唱腔设计)和逐渐界入戏曲领域的导演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广场艺术和厅堂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转化是根本,整体化是最为全方位的演变结果,至于这些演变是否具有现代品格,实关乎我们对“现代”的定义和理解。

(摘编自傅谨《“现代戏曲”与戏曲的现代演变》)

材料二:

过去对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走向的研究缺少对演剧体制历史考量和剧种特性的细致划界,因而导致当代戏曲发展呈现出濒危剧种现代化、地方小戏大戏化、戏曲艺术话剧化的弊端。传统戏曲、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戏改方针没有任何区分地在所有剧种中都加以推行,结果导致剧种特质的一律化、京剧化、话剧化。现在之所以要提出戏曲艺术未来发展的“还原生态、回归本体、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多重走向问题,其出发点就是要反思百年来戏曲变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首先对古代戏曲的审美特性重新加以确认,并从班社演剧体制上加以还原,对剧种历史的沿革、影响力、主要特征加以区分,从而真正确立不同剧种依据自身特性而自由选择发展的走向。这是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的研究反思,是建立在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不可取代性的基础上的。

(摘编自邹元江《“戏曲现代化”焦虑与当代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现代戏曲”的“现代”有“对变化的鼓励,追求进步”的意思,并据此立论,提出并阐释了自己的主张。
B.现代戏曲的倡导者认为“观众审美趣味在改变”,他们描述传统戏曲的多种局限性,并对传统戏曲的各种弊端展开激烈批判。
C.近代以来,戏曲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是传统戏曲对每个细部都力求精致,而当代戏曲则有着全面而始终如一的精致化诉求。
D.重新确认古代戏曲的审美特性,考量还原班社演剧体制、研究区分不同剧种的特性,是剧种选择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达尔文主义认为艺术的发展变化和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是一样的,必将不断“进步”,这是戏曲需要“现代化”的客观理论支撑。
B.戏曲剧场化倾向是戏曲现代化演变的根本,戏曲的整体性是最为全方位的演变结果,这些演变体现了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C.“还原生态,回归本体,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戏曲艺术未来发展多重走向的理念,利于开拓或突破戏曲艺术当代发展瓶颈。
D.中国戏曲剧种丰富,应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不可取代性,鼓励不同形式戏曲自由发展,促成戏曲生态的多样性。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刘崇景打妻》作为旦丑戏淋漓尽致地将楚剧极善于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特点载歌载舞地传递了出来,具有极强的与观众沟通的亲和力。”
B.“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说要让所有人穿着燕尾服进剧场看越剧,这同样形象地表达了她对戏曲精致化呈现的强烈意愿。”
C.“《秋江》的舞台上既没有船,也没有水,只有手持船桨作‘行船状’的演员。‘好看’是它的‘写’,‘行船’是它的‘意’。”
D.“经过河南豫剧三团几代创演人员轮流到朝阳沟村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努力,豫剧《朝阳沟》成为“用河南话讲河南事”的现代戏曲典范。”
4.材料二指出,要“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
2024-05-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顾历史,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迅速提升综合国力,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这种提升是整体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必然也有新的内涵。就劳动者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与新质生产力匹配的不再是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劳动者,而是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就劳动资料而言,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随着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生产工具将产生,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则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这也是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就劳动对象而言,劳动资料的改进和广泛运用,必然会带来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界物质,而且包括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如数据等。

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二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选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也要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摘编自《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党中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一以贯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巨大提升、突破性发展,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的质态,针对这种新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同时,也要看到,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比如,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都很大,等等。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模式、新的动能,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要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这给我们的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摘编自《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已经历的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科技革新,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
B.当前出现的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了技术的革命性创新。
C.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D.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当前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从实际出发,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B.一个人如果不能创造新质生产力,就不能适应当下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生存。
C.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D.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巨大提升,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发挥出较大作用。
3.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分析,但两者的切人点有所不同:前者从生产力的几次变革切入,后者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切入。
B.材料一引用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说法,为接下来论述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使观点更加可信。
C.材料二第一段引用毛泽东、邓小平的言论,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事实为论据,并且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使得论证生动、具有深度。
D.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将其与传统生产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根据材料内容和下面的图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
B.生产关系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C.新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当下的社会生产。
D.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物质内容反作用于社会形式。
5.我们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些续写经典名著的故事,以有声读物的形式在播放平台上收获了一批拥趸、获得了不俗的关注。只不过,这些别开生面甚至出乎意料的情节,并非来自今人的演绎,而是出自机器的计算。

随手搜索AI续写的故事,《两小儿辩日》的结果竟然是孔夫子骗小孩,组织儿童打架;《桃花源记》的结尾,为了保守秘密,村民竟然设计陷害到访的渔人……清奇、古怪甚至狗血的剧情,与原作走向大相径庭,冲击着不少读者的想象力。在消费了一番由AI创作的“奇文”后,不少人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AI续写的东西,常常离经叛道?

事实上,人工智能写作遵循着不同于艺术规律却也清晰、可控的技术逻辑。这种被称作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技术,旨在让机器拥有理解并解释人类语言的能力,最终实现人类与机器的顺畅沟通。AI续写的故事,不少来自生成式的自然语言生成(NLG),简单来说就是用大量的文学作品训练模型到成熟,在输入指定需求后模型生成对应的文稿。现阶段,这种技术“写就”的文本多数还颠三倒四、不合常理,无法与真正的文学挂钩。

但事实上,人工智能写作的商业运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10年前,在地震频发的美国加州,《洛杉矶时报》便开始研发用新闻机器人生成地震速报。只需3分钟,人类惊魂甫定时,一篇规整格式的地震速报便可以完成写作与发布。近几年,类似的应用也在国内得到普及,从天气报道到股票动态不一而足。这类高度结构化的硬新闻,不需要太多创作发挥,只需按实情迅速填空,恰好能发挥机器的长处。

不止提供事实,更要探路审美,如今,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从AI绘画、音乐创作到舞蹈编排,许多审美活动的逻辑正被科学家不断归纳、总结后教给机器。那么,会有一天,我们所有智慧劳动的产品都可以由机器取代,换言之,作家会因为写作机器人而下岗吗?对此,我们无意在这里展开细密的技术哲学分析,亦难以猜测未来人、技术与艺术的具体走向。我们能做的是打开问题本身,让更多人看到更加开放的未来可能。比如,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家尝试辅助创作,让踉踉跄跄的AI写就文本,在小说中“本色出演”。又比如,以AI计算音乐旋律和舞蹈动作的走向,已经为越来越多创作者所熟悉。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跟随前进或许不够,将技术和它产出的产品纳入审美视野,重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显得恰逢其时。回到标题中的疑问,作家是否会失业,我们宁愿相信这是不会的,毕竟“闭门觅句非诗法”。某种意义上,速热火锅的普及恰恰让“川菜大师”身价更高,机器批量复制的流水线成为常态,我们可能反而会愈发珍惜凝结着个性才情、充满着人间烟火的创作。对于承载人类爱、情绪和希望的艺术而言,尤其如此。古今中外,举凡那些能够传之久远的文学作品,都不只有华丽的辞藻与精致的故事。欣赏文学,更不能只看“表面文章”,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生平、联系现实烛照当下生活等,才能领会字里乾坤……可以说,没有主观能动的人,就不存在艺术。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都是实践着的个体,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的延伸,可以“制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但很难成为社会真正的主角。毕竟,这一切都由人创造和规制,我们才是万物的尺度。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你读的小说或许出自AI之手,难道作家要失业了?》

材料二:

不断输入指令,通过人工智能应用生成框架、拓展内容,得到一篇5000字左右的完整论文,全程不超过30分钟……据报道,近期网上一些商家推出“AI代写论文”服务,并形成灰色产业链;一些高校学生借此走捷径、抄近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写作业、写论文。这也引发人们思考,AI代写是否属于学术不端?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应用AI辅助学习?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生物智能由大脑的神经网络所产生,那就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构造神经网络,再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产生智能,进而利用现有信息创建新内容。过去半年,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纷纷涌现,引来广泛关注。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一些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形成了类似人类的“智能”,而且水平随着训练量增加还不断提升。有用户发现,这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的论文不仅专业范十足,而且查重率很低。

一些不法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做起“论文代写”生意。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尽管AI生成内容没有人类作者,作品版权归属AI系统的设计者、所有人还是使用人,已成为法律界热议话题,有待法律明确规定。但可以明确地是,学生将AI生成的论文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提交,属于学术作弊与造假,有悖基本的学术道德和诚信原则。

不法商家靠此挣黑心钱,相关行为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就高校而言,已有一些学校禁止学生在论文中使用AI生成的内容。治理相关问题,需要更多高校院所明确AI使用的界限,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让学生知其所止。此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具有检测AI功能的程序已经问世并不断完善。更好利用技术手段,有效识别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才能更好制止相关学术不端行为。

人工智能不应成为作弊工具。但无可否认,人工智能对于学习研究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身处数字时代,学习了解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技能,更能提升用者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作为工具而言,尽管现实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仍然存在“车器话前言不搭后语”等问题,但利用它启发思路、翻译外文、搜集文献、生成代码等,利用它帮助实现想法、承担更多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对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仍大有裨益。

面对有问必答的人工智能,人们不免会重新思考学习的价值。事实上,自然语言生成模型虽然“学识渊博”,但只能对单词、词语的常见组合和搭配进行模仿,不能理解其内在原因和逻辑。近来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亮相,更证实了持续学习对于人类智慧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知识未必都有机会应用,但思维得到历练,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与AI不同,人类并不是在为划定的语料库中学习静态知识,而是在持续变动的复杂现实中自主思考判断,应对人工智能无法应对的变化,进行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的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具有原创性的工作,最终是要依托人类的思想、灵感、积累、探索来完成做好学术科研,人类仍偷不得懒。

科技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会给身处其中的个人带来巨大影响。尽管有些知识会过时,有些职业在消失,但科技造福人类的趋势没有变,知识与创造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的趋势没有变。在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既要通过学习更好驾驭人工智能这一工具,也要避免为物所役、减少了主观能动性。拥抱变化,明确边界,人工智能就能更好为我所用,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用途千千万,不包括作弊工具这一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续写的经典名著故事以其情节的别开生面和出人意料而在播放平台上收获了一批粉丝。
B.A1续写的东西之所以常常离经叛道,是因为它不是遵循艺术规律,而是出自机器的计算。
C.AI在不需要太多创作发挥、只需按实情迅速填空的高度结构化的硬新闻中显出长足优势。
D.某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写的论文非常专业而且查重率低,成为了被某些人利用的作弊工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对其的研究方兴未艾,将来必会导致就业人员大量减少。
B.人工智能有问必答,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学习的价值,同时也会催生人们的懒惰情绪。
C.人类能自主思考,应对人工智能无法应对的变化,故原创性工作中,人类很难被替代。
D.如果人类能够避免减少主观能动性,利用人工智能,就必定会享受其带来的所有便利。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论证时,两次运用设问的方式,以期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关注相关思考。
B.针对AI写就的文章,作者用了“颠三倒四”“不合常理”等词,显示了作者鲜明的否定态度。
C.材料一第六段用“比如”“又比如”事例,以点带面地展示了“技术+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D.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既具科学性,又具通俗性。
4.根据材料内容,下面流程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工具→遵循NLP技术逻辑→理解并解释人类语言→人机顺畅交流
B.输入大量的文学作品训练模型→训练模型到成熟→输入需求→生成对应文稿
C.模拟人类生物智能→人工构造神经网络→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产生智能→利用现有信息创建新内容
D.人为划定语料库→机器学习语料库→人类发出指令→机器形成人类智能
5.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理解“速热火锅的普及恰恰让‘川菜大师’身价更高”这句话。
2024-05-13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学迎来了新的生机。它承载了古典文学书写城市的传统,衔接了现当代文学城市叙事工业化想象的言说路径,同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学通过对现代化叙事的持续探索,将社会变革的能量转化为艺术更新的动力,获得了多向成长的机遇。

新时期初期,作家选用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等具有现代化表征且易于辨认的物质符号,再现城市现代化的“有形”姿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家多以真实的地标符号作为城市物质想象的基础,目光聚焦于和乡村景观迥异的“新城”。“新城”“新区”的涌现,切实提升了城市的现代化品质,却也在“千城一面”的功能分区与布局调整中消解了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质。套用西方城市的发展经验,既破坏了中国城市原有的风景,也削弱了人与城市生活记忆乃至城市历史的联系。

面对城市的格局变迁与规模扩张,很多作家萌生出身份的游移感和历史的缺失感。他们尝试考量城市过往的历史,辨析城市的文化身份。曾经作为现代化“改造”对象的旧城区、老街、小巷走上前台,“老城”空间里潜隐的城市历史信息,引发作家深入其中,重构“老城”形象。利用散文的抒情手法,张洁、徐坤叙写了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神依恋,贾平凹则回归盛唐时代的古典传统,找寻“老西安”的文化魂魄,还有陆文夫以白描技法绘制清淡深远、内敛宁静的苏州老城,叶兆言对南京旧城形象的怀想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城”空间内对“老城”的怀旧,作家的情感有着明确的现实经验依托。还有一些作家如王安忆那样向更为久远的时空追溯,在历史记忆的钩沉中参悟城市的文化形象,掀起了城市现代化形象的运思新变。

城市改革步伐的加快,引发作家及时捕捉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变化,反映时代发展中的改革现象。在蒋子龙的作品里,“均衡生产”“标准化”等术语不断出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也期待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产能。尽管叙述者的言说方式各异,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指引着文本的逻辑起点,凸显科学知识在改革中的方法论意义。在先进技术的导引下,企业技术与管理模式的革新最终得以实现,这就形成了改革小说的叙事路径,也从“车间”“厂房”“流水线”等空间维度拓宽了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空间。

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文学着力聚焦三类现象,除了国有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升级,还有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改制重组。新时期之初,文坛已出现《“雅马哈”鱼档》等映现城市个体私营经济形态、记录经营者生存状态的小说,为当代文学开辟了“个体户叙事”的空间。安子的纪实小说《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等作品,赞美经济特区城市公平竞争、讲求信用的环境,写出了城市文化价值观中的拼搏、奋进精神对现代城市品格的滋养。邓刚的《阵痛》道出了包产包工的新竞争机制对工人的影响。关仁山的《破产》、李肇正的《女工》等都写到工人的下岗境遇。这些文学作品一方面揭示了现象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另一方面追踪人物的命运,思考和探索他们如何转换思维、摆脱困境、发现自我价值,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责任与使命。

在现代文学中,作家几乎都是从“城乡对立”的立场出发,书写当时乡村经济凋敝的状况以及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谋求生活的行为过程。城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结构差异,也影响了当代作家之于两者关系的认知。在路遥的《人生》、铁凝的《哦,香雪》等作品中,城市既是物质文明的象征,还被想象成一种理想的文化空间,对农村青年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日益凸显,城乡融合发展成为近年来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重点方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很多作家秉持客观辩证的分析态度,从空间交互的层面精细梳理城乡关系演变的影响要素,洞察“入城”“在城”“返乡”等现象背后的意义变迁,并沿着城乡互动的新思路,推动了传统城乡关系在文学中的重置。纯粹逃离式的“返乡”书写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返乡”,以及“都市中的乡土”之营造。作家见证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体验到传统与当下、时间与空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分裂的痛楚,作出了具有思辨性的回应。

“由城返乡”不是对城市的拒斥与逃离,而是在城乡共同经历的现代化背景下,由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的文化流动和意义融合,也是文学作品中的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同构式的协调互动。城市文学以“城乡交互型”的想象语态,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壁垒。

(摘编自卢桢《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学不仅承载了古典文学书写城市的传统,还衔接了现当代文学城市叙事工业化想象的言说路径,从而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展现出独特风貌。
B.虽然城市格局变迁与规模扩张给诸多作家带来创作挑战,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中,城市文学将能量转化为动力,获得多向成长机遇。
C.现代文学中,从“城乡对立”的立场出发是作家的大众化选择。城与乡在经济等方面的结构差异对当代作家之于两者关系的认知有决定性影响。
D.“由城返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同构式的协调互动,它以“城乡交互型”的想象语态,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壁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中西方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套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给中国城市原有文化特质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弊端。
B.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阐明作家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城市的文化身份进行辨析,在作品中重构“老城”形象。
C.文章在展开论述时,注重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城市文学作为参照,旨在凸显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改革现象。
D.文章开宗明义,从总体上论说城市文学中的现代化叙事,然后从不同角度分而论之,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城一面”是城市建设的同质化现象,“新城”“新区”的涌现消解了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质。
B.“钩沉”是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文学作品在对历史记忆的探索中掀起运思新变。
C.“式微”泛指事物的衰落,纯粹逃离式“返乡”的衰落体现了传统城乡关系在文学中的重置。
D.“痛楚”意为悲痛苦楚,“楚”源于古代荆条等刑具,突出了城市改革步伐过快带来的痛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叙述者的言说方式各异,但文本的逻辑起点都始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凸显科学知识在改革中的方法论意义。
B.尽管叙述者的言说方式各异,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指引着文本的逻辑起点,凸显科学管理在改革中的方法论意义。
C.尽管叙述者的言说方向各异,但文本的逻辑起点都始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凸显科学管理在改革中的方法论意义。
D.尽管叙述者的言说方向各异,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指引着文本的逻辑起点,凸显科学知识在改革中的方法论意义。
5.关于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作家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创作?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2024-05-1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来,国人常以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国人以汤氏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在沈德符《顾曲杂言》中,有此一说:“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断语为《牡丹亭》评论之经典。一是确立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续《西厢记》,下接《红楼梦》之文学经典谱系。二则证实了《牡丹亭》彼时之影响,并确立了后世评价《牡丹亭》的基调。

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这一点,由《牡丹亭》的“题词”可窥见端倪: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在陈均教授的解读里,这段文字是汤显祖《牡丹亭》的题旨,即“情”与“理”的关系。事实上,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生死之间的“三生之情”,恰是汤显祖思想的塑造历程。有研究者称,此剧的蓝本,并非“题词”里所言之事,而可能来自话本,如《杜丽娘记》。但话本《杜丽娘记》不过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类型剧,其生死转换,也并无惊奇之处。其最终能由庸常的《杜丽娘记》升级为极富艺术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汤显祖充满想象力的改写,增添了诸多奇诡细节,从而造就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传奇。

《牡丹亭》大约于万历二十六年写就,之后迅速流传开来。其创作者汤显祖正身处宋明理学的笼罩中,对“至情”的讴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径,故而《牡丹亭》特意凸显了因梦生情的爱情线索。但很显然,它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种来自观众的自然选择。其时的汤显祖已经49岁,艺术思想与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创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譬如杜丽娘破棺而出,死而复生,刚烈且充满抗争的意味。昆曲学家陆萼庭就曾根据《申报》和《字林沪报》上的广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劝农》《学堂》《游园》《堆花》《惊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问路》《吊打》《圆驾》十二折。其中《劝农》以老生当行,如今已经鲜少看到;《问路》以净、丑当行;《吊打》以小生、老生当行。这一论述或许可以给《牡丹亭》的后继研究者予以新的启发。

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

关于《牡丹亭》的流传,汤显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牡丹亭》的传播,也是一部传奇。因其原非昆曲,昆改本甚多,吕玉绳、冯梦龙、沈璟、臧晋叔等都曾做过改编。汤显祖之异于他人处,在于文辞,音律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处。因而,阅读《牡丹亭》之逸闻甚多,《红楼梦》里甚至有林黛玉听《惊梦》之“原来姹紫嫣红”之曲的描写。

《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获得一个发财的畅销书目。所谓“《牡丹亭》甫就本,而识者已口贵其纸,人人腾沸”。从明代万历年间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种以上。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正德、嘉靖两朝的交接时期,王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将“良知”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论证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阳明心学高扬主体精神,反对盲目崇拜经典和偶像,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和灵明去审视一切。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小说、戏曲、民歌、说唱等都有辉煌的成果。在嘉靖、隆庆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热门。文人雅士们认真地读《牡丹亭》,一本正经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还让出版商把这些感想和意见刻在书里。

(摘编自杨道《<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亭》影响深远,因此国人视汤显祖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而把他与莎士比亚并称。
B.《牡丹亭》凸显爱情线索,但爱情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观众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C.从明万历年间直到清末,《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很多,但这些版本已非汤氏剧作的原貌。
D.汤显祖师承王阳明,讴歌爱情,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给予《牡丹亭》的评价,《牡丹亭》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其成就已超过《西厢记》。
B.《牡丹亭》的蓝本可能是庸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但《牡丹亭》极富艺术含量,可见作者的个人素养在创作中起着极大作用。
C.汤显祖长于文辞而短于音律,原来不是昆曲,冯梦龙等不少剧作家都曾改编过汤显祖的《牡丹亭》。
D.《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版商大量刊印这部作品获取利益,《牡丹亭》也借此加快传播。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中,作者旁征博引,既引用古代文献,又引述他人研究成果,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
B.材料第二部分以昆曲学家陆萼庭的事例为论据,论证了其做法可以给《牡丹亭》后继研究者以新的启发的观点。
C.材料论证语言严谨,如第二部分第二段运用“大多”“很少”等限定词,使表述不绝对化而显得更合实际。
D.材料三个部分围绕作家的创作理念、《牡丹亭》的主旨、《牡丹亭》的影响依次展开,论证思路非常清晰。
4.下列对材料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牡丹亭》的“题词”原文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材料提出的汤显祖以情对抗主流之理学等观点。
B.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让读者了解汤显祖的创作理念,更好地理解《牡丹亭》。
C.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可以彰显材料的人文底蕴,增加材料的文化气息。
D.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
5.《牡丹亭》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牡丹亭》的创作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文化软实力之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而不是,这个的显著特点就是。只有以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这个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同认可的道理。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

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

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

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以明德为基础的积极说理,既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华文明新形象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三元任利鹏《公共领域、公共说理与文明形象塑造——兼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

材料二:

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到了就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是与人的和平常要结合在一起的,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进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匕首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情绪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理解力。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

说理的结构主要包括主张、理由和保证。主张是说理陈述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又称论点主要思想,往往由一个主题陈述来表述。理由则是用于支持主张的,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统计数据、个人经验等。保证是说理过程中的中介,包括普遍规律、权威、表现、价值等。上述三种因素实际上可以对应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论证方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但这种形式逻辑论证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缺陷所在,是一种静止的推论,往往容易出现逻辑谬误。而图尔敏论证模式(Stephen Edelston Toulmin)是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性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模型由六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依据-Ground、主张-Claim、限定-Qualifiers、正当理由-Warrant、支持-Backing、例外-Rebuttal。这也是评估论证质量高低的要素。

依据(G),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

主张(C),被证明的论题、结论、观点等;

限定(Q),为确保主张/结论成立,而对论证范围和强度做的限定;

正当理由(W),连接依据和主张/结论的普遍性原则、规律;

支持(B),为正当理由提供进一步支持的陈述,以展示原则,规律的客观性。

例外(R),对已知反例的考虑,并进行补充性说明。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说到了公共说理靠的是“理”而不是“力”,二者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中指出“公共说理”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一己之理由并不完全自由,需要大家共同认可。
C.材料二提出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通过叙述故事来引导对方感同身受,是创造共识,而不是说理。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说理的“平等”,二者都就说理的对话双方而言,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事实为根据是说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空口无凭、信口雌黄,都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B.以“明德”为基础进行公共说理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发展的重要途径。
C.说理就会避免发生战争和混乱,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D.“发表意见”被认定为说理,需要有理由支持,并且理由被评估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提出“公共说理”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往的有效途径。
B.材料二引用《伊索寓言》中《太阳与风》的故事,形象性和思辨性兼备,证明说理是说服而不是强制。
C.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观点鲜明,中间部分从公共说理的三个原则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D.材料二用“摊开手掌”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说理”观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尔敏模式”操作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主张(C)、依据(G)和正当理由(W)作为论证基本要素,构成论证的基本模式。
B.依据(G)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C.正当理由(W)为由依据到主张提供桥梁和担保,探求正当理由是说理的关键环节。
D.例外(R)和限定(Q)这两个要素使论证更加周密严谨,体现说理者思维的辩证性。
5.2023年9月10日晚,在某直播间,一位网友吐槽眉笔太贵,却换来网红主播的激情回怼:“79元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请结合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里的说理构成三要素,简要分析这种表达的不当之处。
2024-04-30更新 | 47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比如,德国汉学家卜松山的《象外之象——中国美学史概况》将市美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史的基本线索,从“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等问题出发凸显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中国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与命题,是可以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意象创造来印证的。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审美的核心范畴,并提出"神与物游”“感物吟志”等诸多命题,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和心物观,而且也在中国古代诗歌审美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体现了中国美学运思的基本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统摄力,其所包含的“意象”“意境”“气象”等概念范畴组成了一个强大系统。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属于传统,而且也属于现代。叶朗曾反复强调,“美在意象”并非自己首先提出,而是从朱光潜、宗白华开始的许多学者在美学理论的核心区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共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一种趋势,那就是人们在学习和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仅仅用西方美学阐释中国美学的方法论之弊,从而转向重视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并以此为基础,寻求中西美学的对话与沟通,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意象美学研究试图融合现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现象学美学的理论资源与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相互比较、阐释与论证,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理论体系,如叶朗借鉴西方现象学意向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张世英以海德格尔所代表的“显隐说”来展示传统“意象说”的当代意义等,都体现了这一努力。

(摘编自毛宣国《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意蕴》)

材料二: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相对于前人而言,无论从学术现代转型讲,还是从成果数量看,都有可观之处。单就意象研究而言,知名学者叶朗先生就有“美在意象”的努力尝试。但需要指正的,叶朗先生的“美在意象”的理论探索,既有积极借鉴西方理论的可取之处,亦有批判不足而遮蔽了中国自身特色的地方。

拿西方现象学来说,叶朗先生对此也是大量引述的。但现象学毕竟是西方的理论,它的很多论述与主张未必就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现象学实质上是“显现学”,是侧重于讲“显现”“敞开”的。但是,倘若考察中国传统,就会发现古人有注重于“微”“隐”的传统。就儒家来说,他们强调“微”,比如“未发之中”的那种“隐微之地”;就道家来说,“隐”更是其鲜明的立场,所谓“道隐无名”就是认为“不可见”更重要。所以,就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有意地寻求“微”“隐”而不是“显现”是异于西方文化的非常突出的特点。而叶朗先生在论述中多次强调的“照亮”,都是从西方文化主流讲的,本质上都是强调“人”的在场,强调“意识”的在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相比而言,西方人性格开放外露,中国人多内敛含蓄。从《论语》的时代,中国人的理想性格是“刚毅木讷”类型的,是低调的,由此而带来迥异于西方艺术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形式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隐”。中国艺术的这种特点在中国画方面表现得很突出。首先,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传统人物画几乎没有裸体的,这是重“显”与重“隐”的最直观的反映。其次,作为最诉诸视觉的艺术,中国画偏偏不大在乎“形”的刻画,所以写意画是主流。中国画的基底不是“有形”而是“无形”,其艺术本体是“不可见”“无定形”。中国传统诗歌,“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与西方诗歌比较就显得低调平和。

由此可见,叶朗先生大量引述西方现象学家的艺术主张,却还要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来谈问题,就显得龃龉不合。这就表明,我们在运用西方理论时,一定要有所辨识,更要有所批判。这里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西间的巨大差异。叶朗先生曾引述海德格尔论凡·高油画《农妇的鞋》的文字来阐释自己的主张。海德格尔的文字是围绕着“劳作”“辛苦”展开的。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讲,从艺术主流讲,中国更侧重于“闲”的意趣,更注重对“劳苦”的淡化。中国学者面对这样的油画会怎样想呢?请看郑湧先生的质疑:“海德格尔展示的是农妇在田间的劳作和生活。然而,凡·高这幅油画中的‘鞋’,明明是解开了鞋带的,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没有穿着的。这恰恰是说明:此时农妇没有在田间干活……为什么不从‘不工作’、休闲的状态、角度去解读这双鞋呢?”郑先生的质疑是可贵的,且不说其是否在理,至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摘编自田义勇《叶朗“美在意象”理论反映出的当代美学主要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了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都认为不能全盘采用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美学。
B.材料一指出,意象既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因此具有很强的统摄力。
C.材料一认为,从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出发,寻求中西美学的对话与沟通,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趋势。
D.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意地寻求“微”“隐”,这与强调“显现”“敞开”的西方文化明显不同。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在学术转型上还是成果数量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都超越了前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B.中国画并不太在意对“形”的刻画,而是强调“无形”,追求艺术本体的“不可见”“无定形"写意画是其创作主流。
C.中国传统诗歌具有“从不明说.全凭暗示"的特点,这是由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决定的。
D.研究者只要能结合本民族文化特点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有选择的取舍,就不会出现龃龉不合的情况。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指出中国当代意象美学的特点及重要性,为后文论述其重要研究价值打下基础。
B.材料一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阐明中国艺术家的一些观点和命题可以在审美实践中验证。
C.材料二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观点鲜明。
D.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首先提出话题,然后再层层深入分析,最后补充论述,思路清晰。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叶朗的“美在意象”理论,但作者的态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5.同是鉴赏凡·高《农妇的鞋》,海德格尔和郑湧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请结合材料二对此简要说明。
2024-04-23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德伦理学是当代伦理学最重要的前沿理论之一。尽管这一学术概念的创立源自英美学界在20世纪中叶的讨论,但是,其中蕴涵的问题和思想旨趣却是当代伦理学理论亟待应对的内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讨,美德伦理学至今已衍生出幸福主义、情感主义、多元主义等主要分支。同时,借助与知识论、心理学、法理学的融合,它进一步发展出美德知识论、美德心理学和美德法理学等交叉前沿领域。总之,美德伦理学以美德概念作为核心,重新理解伦理生活与伦理知识的经验本质,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

然而,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美德伦理学的状况感到困惑。比如,很多人认为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堪称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可是,麦金太尔本人却拒绝承认自己是美德伦理学家;又比如,很多人因为看到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在古希腊悲剧中挖掘出不少有关美德的议题,便认为她开出一条新的美德伦理学路径,却没有注意到她认为美德伦理学这个概念多余。另外在内容上,我们不得不认真区分历史形态的美德伦理学理想形态的美德伦理学,区分作为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作为思想观念的美德伦理学;我们还需要认真对待美德伦理学的全球性,在中国、印度、拉美等文明类型中,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类型中探寻不同的美德伦理学形态。

承认上述的美德伦理学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需要我们对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外延、主要阶段、基本观点予以如实描述。尽管这种描述是美德伦理学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却并没有充分解释美德伦理学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因此,对美德伦理学来说,一项必需甚至紧迫的研究任务就是,针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形态进行完整梳理与详细阐述。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以美德概念为核心的伦理学说筛选出来,加以如实地概括和连贯地叙述。我们不仅有必要回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休谟、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德理论,考察印度文明、中东文明的美德观念,更有必要引入孔子、孟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关于美德问题的思考与反思。他们当然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家,但他们的思想却可以被视为针对美德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从而有助于为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建构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不仅如此,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从而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因此,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的讨论还可到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去探求,甚至直接到史实和现实中去把握。在那里,我们反倒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的高贵或卑劣,更加具体地看到美德或恶德的演绎方式,也更加完整地看到伦理思想同整个人文知识系统的交互影响。一旦打开思路,不仅可以在西方的史诗或戏剧中有所收获,更可以在中国的各类文献——如《史记》这样的纪传体史书、《世说新语》这样的人物品评记录集,抑或《西游记》这样的通俗小说文本中发现关于美德的历史意识。

作为一种重视道德行为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语境的伦理学,美德伦理学还拥有更加饱满的现实关怀。比如,在涉及生物医学、人工智能、航天探索等科技前沿领域时,美德伦理学发挥着巨大影响力。比如,美德伦理学会关注在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行为者的道德推理与情感反应;会关注在人工智能的研制和运用过程中,开发者与被开发者之间的道德地位与行为模式;还会关注在太空科研乃至星际开发的条件下,人类面临的全新道德环境及其人性表现。概言之,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方向。

然而,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指向不仅仅限于现实场域,它能否提升自身的知识含量,同样也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参与度。因此,美德伦理学需要进一步完善论证,提高自己的哲学思辨性。这意味着要将伦理学的讨论同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将道德哲学的命题同心灵哲学、行动哲学、政治哲学的发展结合起来。用美德的概念视角,贯穿伦理学内部的主要板块,打通哲学不同部门之间的深度联接。

作为一种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美德伦理学对人类生活的未来样式的总体理解,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否在未来的思想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明传统以及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会通过美德伦理学的视域而获得更大的普遍意义与未来价值。

(选自李义天《面向历史与未来的美德伦理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当代伦理学前沿理论之一的美德伦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衍生出多个分支,发展出多个交叉前沿领域。
B.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和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属于美德伦理学的任务。
C.柏拉图、阿奎那、尼采等西方哲学家和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的思想都可成为建构美德伦理学的资源。
D.美德伦理学影响着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同时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指引着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方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和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的认识,不能流于简单和肤浅,需要进一步分析。
B.在史实和现实中,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由此美德伦理学可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
C.美德伦理学具有现实关怀性,重视关注各类现实场域中的行为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情感反应及人性表现等。
D.中华文明传统和我国目前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为美德伦理学在未来的思想舞台占有一席之地而贡献力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贾府败落后,凤姐的哥哥王仁竟将凤姐女儿巧姐卖入烟花巷,幸好被感恩凤姐的刘姥姥所救。
B.史学家认为,《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掉刘邦,除了刘邦的巧饰,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不完全相信刘邦会背叛自己。
C.2023年6月13日,浙江杭州的外卖小哥彭清林,为救跳江轻生的女子,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女子救起。
D.《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书中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曲折取经过程,想告诉读者成功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
4.为什么说“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美德伦理学的状况感到困惑”?请依据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5.假如你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李义天,将在世界伦理学论坛上就如何建设美德伦理学的问题发表主题演讲。请结合材料内容,列出演讲主体的内容要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