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不如人
(2)行李之往来
(3)夫人之力不及此
(4)失其所
2.与第③段“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B.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庖丁解牛》)
C.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D.不吾知也(《子路侍坐》)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根据本文最后一段内容,分析晋文公的性格特点。
2024-04-2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如果不是自己拥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要求取。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700字。

2024-04-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云门记

明·刘基

①语东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会稽。岂其他无山水哉?多于山则深沈杳绝,使人惜凄而寂寥;多于水则旷漾浩汗,使人望洋而靡漫。独会稽为得其中,虽有层峦复冈,而无梯磴攀陟之劳;大湖长溪,而无激冲漂覆之虞。于是适意游赏者,莫不乐往而忘疲□。

②曩余行江浙间,闻会稽有云门、若耶之胜,思一游不可得。甲午之岁始至越,以事弗克游。明年春,天台朱伯言自浙西来,乃与友偕往游,则知所谓云门、若耶,采不谬于所闻,于是慨然有留连徘徊之意。而人事不偶,不能如其愿,遂自广孝寺度岭,至法华山而归。至于普济、明觉诸寺,名山古迹,多不得一寓目,而余之兴终未已也。其年六月,乃复与灵峰奎上人往,颇得观所未历,而向时同游之人,俱不在焉。予每怪古人于欢会之际,辄兴悲感,于此观之,良非过矣。

③昔唐柳先生谪居岭外,日与宾客为山水之游,凡其所至,一丘一壑,莫不有记。夫岭外,黄茆苦竹之地,有一可取,犹必表而出之,而况于云门、若耶以山水名于天下者哉?惜余之荒陋,不足以发扬之也。虽然,岭外之地,各控一奇,而不能皆譬之于人,取其长,不求其全。故陈文子取其清,令尹子文取其忠,臧武仲取其智,尾生取其信,务光、卞随取其廉,孟贲、夏育取其力,庆忌、专诸、北宫黝之徒取其勇,如斯而已矣。若夫云门、若耶,则又不可以与此同条而共贯也。故但记其足之所至,目之所及,聊以志岁月云。若其昔游之地,则伯言已记之,不重述也。

(选自《刘伯温文集》,有删改)

1.可填入文章第①段方框处的是(     
A.焉B.乎C.者D.耳
2.根据文章第①段,作者将“会稽”相比于其他东南山水更美的原因概括为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记述多次经会稽云门而不得游玩的经历,侧面描写出云门鼎鼎有名、令人神往。
B.作者与奎上人同往云门才得以终游,抒发了对古人在欢聚之时总是产生悲感的不解。
C.作者写自愧于柳宗元“一丘一壑,莫不有记”,体现出自己的荒陋无知、无以抒怀。
D.作者认为柳宗元对岭外之地尚可记书,那作为天下胜景的云门就更有可记可书之处。
4.请分析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将景“譬之于人”的合理性。
2024-04-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本词开篇“正故国晚秋”中的“故国”即__________(填写地名)。
2.关于本词使用修辞手法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用典、反复B.用典、比喻C.拟人、比喻D.拟人、反复
3.本词景物描写颇具特色,请以画线句为例,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2024-04-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秋的歉意

林语尘

①这是很多年前的画面了:年轻的我爹,一个鸡窝头蓬乱、戴着酒瓶底眼镜、穿夹克衫的文艺青年,牵着三岁的我,在街心公园里,跟一棵树玩。

②树是一丛紫薇——说一丛是因为它没有明显的主干。三五根粗细差不多的杆子,彼此簇拥,在离地一尺多高处就开始分枝、生叶,每根枝条最顶端,都开着一团紫红色的花。树丛与成人身高相仿,并不高大,但对幼小的我来说,枝头那些花朵,已经需要仰望了。草地上触手可及的蛇莓、婆婆纳和蒲公英,才是我熟悉的玩伴,紫薇花远远探向天空,看起来完全没有陪我玩的意思。

③北京地安门的雁翅楼,开了一家中国书店。初秋时节从店里逛出来,门前就是一排矮矮的紫薇,正开着花。在传统建筑映衬下,紫薇花的古典之美格外鲜明毕竟长了副绉纱模样,有工艺品般的精致。《红楼》里,薛姨妈给贾府姑娘送来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枝,我想象的,就是紫薇花的模样。

④这精巧的花,衬碧瓦朱蕊的景,明明富丽,却又暗藏着一种寂寞气息,使人联想深宫禁苑,长日寥落,无数不被珍惜、掷水而去的青春。紫薇花期很长,在夏秋之间,持续三四个月都见得到花。太常见、太理所当然,也就太容易被忽略了。有的年头,一夏天浑浑噩噩、生计奔忙,等蝉声消失、初秋来到,才想起:该去看看紫薇花。这种时候,就忍不住对这位老朋友心生歉意。

⑤晏殊有一首《清平乐》,写一个平常的秋日黄昏:金风初起,梧桐叶落,小酌后带着微醺,一觉睡到了夕阳西下,感受到鲜明的秋凉。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⑥来到北京,恍然大悟。晏殊笔下,初秋与紫薇同残的,应该是江北随处可见的木槿花啊。在绿地里,木槿常与紫薇相对而栽,二者花期都横贯夏秋。木槿多见淡紫的花,有单瓣也有重瓣,清晨初开时偏粉紫,傍晚凋谢时,会变成一种更忧郁的蓝紫色。此时花瓣上的筋脉也会变得更明显,像迟暮之人手背青筋浮凸

⑦虽然总体花期甚长,但木槿单朵花只开一日,花树每天都在纷纷开且落。无论形貌,还是气质,都更符合我对汴京城里、晏家花园那个秋日黄昏的想象。

⑧我对木槿,也怀有与紫薇相似的歉意。

⑨今年的夏,阴雨格外多。总是没见两天太阳,天空就换了张泫然欲泣的面孔。可温度并不因此稍减,空中弥漫着烫人的白色水汽,整座城市发着高烧,从早到晚都在三十八九度。

⑩这样反常的天气,人也像得了热病,日常工作都变得更难完成。拖着疲惫的躯体下班,还有一阳台植物等着收拾——养花最怕湿热天气,每天都在抢救烂根、消除菌病和杀灭虫害之间疲于奔命。老旧房屋经不住雨水,今日窗台渗水,明日橱柜生霉,后天下水道还堵了……无处不在的小麻烦,就跟雨后花园里无孔不入的蚊子一样,消磨着人的冷静。带着苦夏的一腔烦躁,看见盛花不断的木槿,甚至会想:它怎么还在开?这见鬼的夏天怎么还不结束?

⑪这是迁怒,毫无道理、任性又可恶,我知道的。

⑫木槿花并不在意人的喜恶。草木有本心,它只是在属于自己的季节尽情恣意罢了。正是这种不在意,让它们显得温柔宽厚,也让我放松。情绪化没关系,不开心、发脾气没关系,袒露糟糕的自己也没关系,无论怎样,我总是被植物包容的。

⑬漫长苦热的夏天也终究会过去。初秋,飒踏而来了。

⑭木槿花仍在开。雨后黄昏,昏暗的天光色调,反而将它那略带忧伤的淡紫衬得明亮起来。我经过草坪,植物吸饱水,绿得发蓝。一丛木槿就在墙根底下,垂下碧色沉沉的枝条,梢头悬着半开半谢、似粉又似蓝的紫花。往前走,又一丛,换了个品种,洁净的白色花瓣挂满水珠,花心殷红,像满树白瓷酒盏,倾杯畅饮后,亮出杯底一抹胭脂,说不出地风流蕴藉。

⑮真美啊,之前怎么就没留意呢?

(选自《文汇报》2023年10月,有删改)

1.分析文章第⑤段引用晏殊《清平乐》一词的作用。
2.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3.简析第⑪段中作者写到“迁怒”的用意。
4.请结合全文,赏析本文标题“初秋的歉意”。
2024-04-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终点

①无论什么大模型,贴近产业才有未来。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要正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但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业、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加之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②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热潮还未退去,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又惊艳亮相,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轮滚滚向前。ChatGPTSora都证明,人工智能所孕育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头羊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的终点,作为一项使能技术,人工智能还会有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Sora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学习、理解和___________,这是人工智能的精髓所在。此前推出的文生视频产品大多只能生成几秒到十几秒的连贯视频,而Sora能将简短的文本描述转化成长达1分钟的高清视频,且视频更为真实立体,场景复杂、角色多元,画质卓越、连续稳定。以假乱真的背后,靠的是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海量视频,实现生成视频,还能基于视频扩展视频,Sora延续了OpenAI的规模法则,即大力出奇迹。正是这种学习模拟能力,使得Sora看起来是一个文生视频的工具,本质是一个通用的物理世界模拟器

④无论什么大模型,贴近产业才有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早期出现的技术大多着眼于解决虚拟世界的问题,因而没掀起太多波澜。此前,ChatGPT写诗作画的表现虽令人震撼,但业界很快明确,聚焦特定领域、针对特定场景、解决特定问题的行业大模型才有更多市场机会。此次,Sora距离产业就更近了些。正如不少人发问,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视频,电影还需要人拍吗?市场机构预测,Sora将率先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和媒体等行业中应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只有赋能千行百业,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

⑤要正视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Sora的惊艳登场,也让人工智能产业从业者看清了差距。一直以来,中美两国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从科研成果、投资排名、大学排名等多项指标来看,中国多年来保持全球第二的水平。但类似ChatGPTSora这样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技术却没有出现在中国,差距在哪里?人才、数据、算力被视为关键三要素,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亟待突破的瓶颈。

⑥当然也不必妄自菲薄。要看到,中国仅用了一年,就实现了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追赶,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进步飞快。更要看到,中国具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数据规模,将为人工智能训练提供海量的资源支持。同时,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交通业、健康教育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加之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能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

⑦新时代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创造新时代。进入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有了更多原料出路,具备更大的赋能力量。ChatGPT也好,Sora也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奔涌而来。谁能牵住人工智能这只领头羊,谁就能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在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中掌握关键引擎。

1.结合下文,填入第③段中“Sora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学习、理解和_____”空白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应用B.综合C.模拟D.反馈
2.根据文意,不属于“使能技术”的一项是(     
A.ChatGPTB.SoraC.传统报业D.纳米制造
3.下列关于“Sora”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Sora证明了人工智能所孕育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它有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领头羊”。
B.Sora能将简短的文本描述转化成高清视频,且视频更为真实,场景复杂、角色多元,画质卓越、连续稳定。
C.虽然中美两国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但类似Sora这样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技术却没出现在中国。
D.Sora已率先在短视频、广告、互动娱乐、影视制作等行业中应用,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4.你的朋友小东从小就对电影艺术有浓厚的兴趣,长大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如今Sora的横空出世,让他担心以后电影都不需要人拍了,请你结合本文观点,拟一条100字左右的微信劝说他。
2024-04-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7 .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             但它缺乏根基,缺少了和乡土本色的有机融合。

①要提防把城市模式复制到乡村的冲动,
②这种简单的复制也许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
③不能有城市模式优于乡村模式的想法,
④不能将“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对立起来,
A.①④③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2)《庖丁解牛》一篇中有很多成语,以下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下棋总是输多赢少,因为他目无全牛,做不到“走一步看三招”。
B.他曾经专修英国文学,对他来说,用英文写作自然是游刃有余的。
C.他在商场里精心挑选了一件新衣服,然后善刀而藏,回家试穿。
D.一个人做事如果总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那就太踌躇满志了。
2024-04-2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8 . 按要求填空。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南朝谢灵运称“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汤显祖在《游园》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非常重要,他用微笑表示了对子路的政治抱负的态度,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解释了微笑的原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024-04-2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写作。

个人的成长会因为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失去天真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不少于800字,(2)题目自拟。

2024-04-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林书院记

(明)王守仁

①东林书院者,宋龟山杨先生讲学之所也。龟山没,其地化为僧区,而其学亦遂沦入于佛老训诂词章者且四百年。成化间,今少司徒泉斋邵先生始以举子复聚徒讲诵于其间。先生既仕而址复荒,属于邑之华氏。华氏,先生之门人也,以先生之故,仍让其地为书院,以昭先生之迹,而复龟山之旧。先生既已纪其废兴,则以记属之某。

②呜呼!物之废兴,亦决有成数矣,而亦存乎其人。夫龟山没,使有若先生者相继讲明其间,龟山之学,邑之人将必有传, a !求当时从龟山游不无人矣,使有如华氏者相继修葺之,纵其学未即明,其间必有因迹以求道者, b !又使其时有司有若高君者,以风励士习为己任,书院将无因而圮, c !是三者,皆宜书之以训后。

③若夫龟山之学,得之程氏,以上接孔孟,下启罗、李、晦庵,其统绪相承,断无可疑。而世犹议其晚流于佛,此其趋向,毫厘之不容于无辨,先生必尝讲之精矣。先生乐易谦虚,德器溶然,不见其喜怒。人之悦而从之,若百川之趋海。论者以为有龟山之风,非有得于其学,宜弗能之。口口世之宗先生者,或以其文轮之工,或以其学术之邃,或以其政事之良。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从先生游者,其以予言而深求先生之心,以先生之心而上求龟山之学,庶乎书院之复,不为虚矣!

(有删节)

[注释]①龟山杨先生: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人称龟山先生。北宋哲学家、文学家。他学于程颢、程颐,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理学南传做出了重要贡献。②邵先生:邵宝(1460-1527),明代学者。字国宝,号泉斋,又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少司徒:官名

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的一项是(     
A.然而B.然则C.虽然D.虽则
2.本文第②段所说的“是三者”,与下面三句话所指的内容相关,请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将序号填入文中画线处。
①则亦何至沦没于四百年之久
②又何至化为浮屠之居而荡为草莽之野
③岂遂沦入于老佛词章而莫之知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3.本文反复提及“龟山之旧”“龟山之学”“龟山之风”,请联系全文,分析这三个短语的内在关联。
4.本文第③段说“先生之心,其殆未以是足也”,请指出这句话中“是”的具体所指,并分析作者反复提及“先生之心”的用意。
2024-04-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