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

宋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刈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桢《六国论》)

1.词语句式理解。
(1)下列各句中“族”字意思与“谁得而族灭”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者,秦也                              B.庖月更刀,折也       

C.每至于,吾见其难为                 D.士大夫之


(2)“视”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如下四个义项,乙文“秦无异也”一句中“视”字的解释应选哪一项最恰当?(       )

A.看待       B.比,和……相比      C.看见       D.同“示”,向……表示


(3)下列各项中,与“负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夫晋,何厌

C.盘庚迁,胥怨者民也

D.微夫人力不及此


(4)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         )

A.以终刈于虐乎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戍卒叫,函谷举

D.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把乙文中末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3.甲乙两文对秦均有批判,但批判的侧重点不同,请加以分析。
2023-04-08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师说(节选)

【唐】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乙、续师说(节选)

【清】吴玉伦

①退之李蟠来学,作《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夫惑之解,所以精于业也;业之受,所以致于道也;道何由传,传以师也。然则师之说可得而详言之:

②古者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之俊秀,不学,即莫不有师。而师之教人以道也,自小学以至大学,莫不有法,其教必起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其诵读必本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精其诰诫于日用平常之理,其考证于古今治乱兴亡之迹。其所以掖奖劝激厉而裁成之者,克之以刚柔,循之以次第,需之以岁月,而总以使之自完其身心性命,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驯致于圣人之道。呜呼,何师教之隆也!

③若夫学校既衰,师道不立,创虚无寂灭之教,而人奉之;开权谋术数之门,而人又奉之;兼之夸记诵竞词章率斯人心思材力步趋于无用之地者何可胜数!呜呼,师道之坏也极矣。


注释:①虚无寂灭:指佛教、道教等。
1.解释加点字。
(1)退之李蟠来学(       )       (2)不学(       )
2.选择题。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因此       B.用来……的       C.可以       D.……的原因
(2)其所以掖奖劝激厉而裁成之者(     
A.引诱       B.欺骗       C.引导       D.诱惑
3.下列句子有三处断句,请用“|”标记出来。
兼 之 夸 记 诵 竞 词 章 率 斯 人 心 思 材 力 步 趋 于 无 用 之 地 者 何 可 胜 数!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在甲文中,“今之众人”“士大夫”在从师方面的主要心理或行为有哪些?
6.《续师说》②③两段之间形成对比,请概括对比的内容,指出对比的效果。
2023-02-0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每把银壶都是一间声音的密室

黛安

①铺面临街。一进门,叮叮叮!当当当!咣咣咣!哐哐哐!啷啷啷!……我一下子掉进了一张声音的大网。

②半人高的砖墙把屋子隔成了内外两间。外间,几个坐在矮凳上的女人正俯身或清洗或擦拭手中的银器;里间,十几个青壮年男人,在各自的位置,手持铁锤,勾着头,正一下下敲打着眼前砧子上的银壶。小镇的人,砧子不叫砧子,叫“铁马”。我四下里撒望一圈,铺子尽头的角落有个空位,我小心绕开地上的工具走过去。突然而至的陌生脚步搅扰了原有的节律,有人疑惑地抬了抬头,但也只是漠然而空洞地扫了我一眼,仍旧低下去,继续手里的活计。

③第三次来草海镇了。这几年,我总是试图——实际上也总能——冲破多年淤泥般滞涩的生活,一次次跑进一个个不确定的场景。越遥远内心越澎湃,越生疏感觉越美妙。草海镇差不多家家户户加工银器。走在窄窄的石板路上,听着两边铺子里传出来的连绵不绝的敲击声,就像踩着强弱疏密不同的鼓点行路。暗淡的铁锤与明亮的银器之间,声音先是火花一样迸溅起来,然后滚珠一样到处飞散。有的,鸟雀一样落在我身上。我带着它们,在小镇里走来走去。

大壶,小壶。圆壶,方壶。六角壶,八角壶。铁锤,木锤。大锤,小锤。圆锤,方锤。扁锤,尖锤。长柄的,短柄的。粗柄的,细柄的。直柄的,弯柄的。大铁马,小铁马。粗铁马,细铁马。高铁马,矮铁马。圆铁马,方铁马。弓字形的,丁字形的,倒U形的。如昂首的骆驼的,如盛开的蘑菇的。更多的说不出来的形状。铁马插在桩上,壶垫在铁马上,锤子握在师傅手里。有人握住锤柄的末端,有人握中间,有人握柄口。有人把锤举过头顶,有人齐于眉梢,有人贴着鼻尖,有人低于下颌。表面的纷繁与杂乱恰恰呈现了事物内在的严谨与秩序。以前不觉得,现在,我突然强烈羡慕起我一直热爱的凡·高。如果此刻非要发生一件奇迹,我希望拥有一支无所不能的神笔。凡·高有一幅静物,梨子、葡萄、柠檬、苹果摆了一堆。他总爱涂厚厚的釉彩,虽然他的颜料、画笔、调色板、调色刀、调色油和松节油都是写信向弟弟提奥要的。“画画是我唯一愿意做的事。”大约在1881年12月18日,凡·高写信对弟弟说。梨子青里透着暖洋洋的红,金黄的柠檬有如滚了一层浓稠的蜂蜜,苹果在我看来仿佛柿子,葡萄则像一群刚刚安静下来的蜂。画面的背景是绚丽的金黄与钴蓝,一圈圈流畅的横纹,像是一个彩色的漩涡,似乎,这些水果随时都会被席卷而走。凡·高内心激荡,即使蔬果这般的静物,也被他画得跃动不安。我若是画家,我就描摹一组壶、锤子、铁马,我要画打壶的人。我有自己的色谱。我会用褐色和铁灰色作背景,而把白留给银壶,让它们泛着神圣的初雪或满月的光。至于人物,专注是他们唯一的神情。而人物的脸色,我要与众不同,我要用颜料直接并且十分用力地画上去,不是真实的肤色,而是酡红、金铜、铬黄、粉紫……我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此,我眼前的壶匠师傅们,他们的生命,就永远栖息在了我的画布上。他们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日后想念草海镇时,我就把画拿出来,去他们的灵魂里取暖。

⑤捶打,敲击,敲击,捶打。一把壶,从一张纸一样的银片做成立体的壶的雏形,大约要捶敲三万下。这不是乱说的。我后来在天行家做壶时,我与对面的王华锋师傅一起,他敲我数。他一天就能敲一把壶。他天天敲,一年做三百把壶,那么,他一年至少敲了九百万下。十年的话,就是九千万下。一锤一颗星星,每个壶匠师傅,都钉了一天空的星星。一锤落下,硬的铁与软的银碰撞的瞬间,浑圆如球的声音“腾”一下跃到半空。十几把锤,一锤领着一锤,一声紧跟一声,紧凑,繁密,整个铺子,满满当当的,全是声音的球。锤起锤落间,层层飘落的声音,尘埃一样,落在埋头做活的人身上。银匠师傅们,一代代,就这样一点点白了头。

⑥叮叮叮,当当当,咣咣咣,啷啷啷……在银器铺子里,锤子就是乐器,每一把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音色。这是一个年轻人换了大锤在敲一把大壶。他看上去十八九岁,正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的好年龄。他的力气狂风一样在体内奔突。他整日坐在这间铺子里,银器成就他的同时也囚禁了他。一样地,他成就银器的同时也囚禁了银器。他是一株茂盛的春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气力被他施于手中之器。他经手的壶,如果日后的使用者有一点灵犀,会不会莫名感受到一股逼人的青春的气息?一位长者,五十多岁的样子,白净,痩高,有古时私塾先生一样的儒雅,架着眼镜,戴着手套,一直当当当当地敲一把锤纹壶,一圈圈,一下下,人不急不躁,锤子不大不小,声音不高不低,节奏不紧不慢,纹路不疏不密。我不好擅自揣测长者的过往,但大半生里,与多数人一样,酸甜苦辣总是有的。生命的苦难如一场又一场雨,人仿佛在露天里,不是被这场雨淋湿,就是被那场雨淋湿。他不用说话。他深谙沉稳与持久的魅力。他的笃定都在一把锤子里。锤声就是他最好的语言。

⑦时不时,有人走动。衣服与空气的摩擦之声。言语声。眼神与眼神的碰撞声。心跳声。喝水声。吞咽声。点烟声。吸烟声。烟飘舞之声。烟蒂捻灭声。轻咳声。不知谁打开了手机音乐,连着小音箱,单曲循环邓紫棋粤语的《喜欢你》:黑风内,那酸暗动影……镇在修路,窗外不断有工程车“哒哒哒哒”驶过之声……铺子叫“春泽”。真是一个好名字。这就是一间春意盎然的铺子。每个物件,有如春天从土地里生出来的草木庄稼,只管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绿色的,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清脆或沉闷,或清晰或混沌,或清朗或暧昧,无所顾忌,不亢亦不卑。每个声音都是器物自己该有的最恰当的样子。

⑧所有这些,都宝藏一样,永久珍存在每一把月光般纯净明亮的银壶里。

1.第③段画线句表现声音的方法很独特,请加以赏析。
2.第④段作者为何要写到梵高的画?请加以分析。
3.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以第④段画线部分为例加以赏析。
4.有读者建议将第⑧段删去,以第⑦段结尾,你认为是否合适?请对此加以分析。
2022-09-30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开放,城市就丰富;你孤独,城市就封闭:你热情,城市就友善;你冷漠,城市就不近人情。


学校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发表以“城市与人”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2022-05-0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人的成长中从书籍受到的教育和从社会受到的教育往往背道而驰,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22-01-19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韩非子·备内》云:“舆人(车匠)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之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这番话你是否认同?一个人的自身利益和他内心的善恶有没有关系?请结合你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022-01-1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忆老舍

梁实秋

①我最初读老舍的《赵子曰》《老张的哲学》《二马》,未见其人,只觉得他以纯粹的北平土语写小说颇为别致。北平土语,像其他主要地区的土语一样,内容很丰富,有的是俏皮话儿,歇后语,精到出色的明喻暗譬,还有许多有声无字的词字。如果运用得当,北平土话可说是非常的生动有趣;如果使用起来不加检点,当然也可能变成为油腔滑调的“耍贫嘴”。以土话入小说本是小说家常用的一种技巧,可使对话格外显得活泼,可使人物个性格外显得真实突出。若是一部小说从头到尾,不分对话叙述或描写,一律使用土话,则自《海上花》一类的小说以后并不多见。我之所以注意老舍的小说者尽在于此。

②抗战后,老舍有一段期间住在北碚,我们时相过从。他又黑又瘦,甚为憔悴,平常总是佝偻着腰,迈着四方步,说话的声音低沉,徐缓,但是有风趣。他和王老向住在一起,生活当然是很清苦的。在名义上他是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负责人,事实上这个组织的分子很复杂,老舍对待谁都是一样的和蔼亲切,存心厚道,所以他的人缘好。

③有一次北碚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款劳军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把北碚儿童福利试验区的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国立礼乐馆的张充和女士多才多艺,由我出面邀请,会同编译馆的姜作栋先生(名伶钱金福的弟子),合演一出《刺虎》,唱做之佳至今令人不能忘。在这一出戏之前,垫一段对口相声。这是老舍自告奋勇的,蒙他选中了我做搭档,头一晚他“逗哏”我“捧哏”,第二晚我逗他捧,事实上挂头牌的当然应该是他。他对相声特有研究,在北平长大的谁没有听过焦德海草上飞?但是能把相声全本大套的背诵下来则并非易事。如果我不答应上台,他即不肯露演,我为了劳军只好勉强同意。老舍嘱咐我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付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断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采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做‘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我听了之后连连辞谢说:“我办不了,我的皮儿不薄。”他说:“不要紧,咱们练着瞧。”于是他把词儿写出来,一段是《新洪羊洞》,一段是《一家六口》,这都是老相声,谁都听过,相声这玩艺儿不嫌其老,越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玩艺儿越惹人喜欢。借着演员的技艺风度之各有千秋而永远保持新鲜的滋味。相声里面的粗俗玩笑,例如“爸爸”二字刚一出口,对方得赶快顺口答腔的说声“啊”,似乎太无聊,但是老舍坚持不能删免,据他看相声已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不可稍有损益。是我坚决要求,他才同意在用折扇敲头的时候,只要略为比划而无需真打。我们认真的排练了好多次。到了上演的那一天,我们走到台的前边,泥雕木塑一般绷着脸肃立片刻,观众已经笑不可仰,以后几乎只能在阵阵笑声之间的空隙进行对话。该用折扇敲头的时候,老舍不知是一时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反诺言,抡起大折扇狠狠的向我打来,我看来势不善,向后一仰,折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我手掌向上两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来的眼镜,我保持那个姿势不动,采声历久不绝。有人以为这是一手绝活儿,还高呼:“再来一回!”

④我们那一次相声相当成功,引出不少人的邀请,我们约定不再露演,除非是至抗战胜利再度劳军的时候。

⑤老舍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长短篇的小说,散文,戏剧,白话诗,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而且他有他的个性,绝不俯仰随人,我现在检出一封老舍给我的信,是他离开北碚之后写的,那时候他的夫人已自北平赶来四川,但是他的生活更陷于苦闷。他患有胃下垂的毛病,割盲肠的时候用一小时余还寻不到盲肠,后来在腹部的左边找到了。这封信附有七律五首,由此我们也可窥见他当时的心情的又一面。

⑥前几年王敬羲从香港剪写老舍短文一篇,可惜未注明写作或发表的时间及地点,题为《春来忆广州》,看老舍行文的气质,已由绚烂趋于平淡。听说老舍去年已做了九泉之客,又有人说他尚在人间。是耶非耶,其孰能辨之?

1.根据第①段概括老舍小说的主要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关注老舍的小说的根本原因在于欣赏老舍为人处世的厚道性格和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觉得老舍用纯粹的北京土语写小说颇为别致。
B.“他又黑又瘦,甚为憔悴,总是佝偻着腰,迈着四方步,说话声音低沉,徐缓,但有风趣”简笔勾画了老舍的形象,反映出老舍生活的清苦。
C.能把相声全本大套地背诵下来,可见老舍先生对相声这门艺术的兴趣之浓,研究之深,表现出老舍爱好广泛,为后文叙写精彩演出埋下了伏笔。
D.第③段画线句描写“我”在眼镜被老舍先生的折扇打落时连串近乎狼狈的补救动作,意在侧面烘托出老舍表演时的投入和对相声传统的坚持。
E.“老舍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长短篇的小说,散文,戏剧,白话诗,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在详叙交往之后概括老舍的才华,表达由衷的赞美。
3.第②段说“老舍对待谁都是一样的和蔼亲切,存心厚道”,第⑤段又说“他有他的个性,绝不俯仰随人”两者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理解。
4.简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比较本文与《回忆鲁迅先生》在选材和安排上的异同。
2021-03-27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岁末年终,人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年度总结。上班族们忙着填写一份份年度小结表格;学校图书馆公众号推送了师生们的年度阅读书单;乐迷们在某音乐app上生成了专属个人的年度音乐报告……这些年度总结承载着过去一年的收获或者遗憾,也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及……


对于这一生活现象,你有什么体会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
2021-02-1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10 . 请以“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1-02-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