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吕氏春秋》的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提示我们,水流和门轴在不停运动中才能避免外来生物的腐蚀,保持活力;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臼中才能转动畅顺。爱因斯坦曾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骑自行车必须不停地向前蹬,一旦停下来,就容易摔倒。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心理学家的洞察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都是被看见,被看见的范围越大,越正式,那么他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大。事实是:我们常常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处于不被人看见的困境;我们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看不见他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问题,不得写出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孔子在《论语雍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以学为乐,好学不倦的学习态度。陶行知也强调: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

材料二:《增广贤文》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告诉我们学习要以“苦”为舟。清代名人阮元也说: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这样看来,学习是免不了要吃苦的。


以上材料涉及学习的“苦”与“乐”,你读后有什么想法和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揉泥的时候要均匀,把里面的空气都揉出来,否则高温烧制时泥坯会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瓷印记研发体验馆内,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军港边揉泥边解释其重要性。揉泥、拉坯、晾干……他对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精益求精,我是手艺人,这是万万不能忘记的,要保持对美的手感。”“泥与火中匠心在传承,王军港团队以莫干山为基地,深挖德清瓷文化内涵,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德清瓷作品,让千年德清瓷重现昔日光彩。

为进一步弘扬德清瓷的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王军港表示,接下来我们团队会继续将德清瓷做精做细,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当中,让德清瓷走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立”的甲骨文像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是笔直地站立。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的词语、成语、名言、诗文等。如自立”“成立”“顶天立地”“立身处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左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离骚》)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立有哪些认识与感悟呢?请你以“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3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困难(0.1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渺,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路愈往山巅,愈陡峭,愈感觉那座院落的离世与神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片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藤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个名副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胡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喜存在的诗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像土地盛开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行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章开头,作者写前往乡村途中,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渺,这样的美景给人一种超脱俗世的美感,引人无限遐想。
B.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故意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表现了村民对客人的热情。
C.作者借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胡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的模样,讽刺那些赶潮的青年人,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内在品质。
D.作者之所以不惧村路遥远,在一年后,又来到乡村小院欣赏满院花草,是为了怀念朋友的母亲,表达对母亲宽容与伟大的赞颂之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一幅生机蓬勃的乡村院落花草图。
B.文章在刻画母亲的形象时,运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了慈爱、包容的母亲形象。
C.本文描写院中花草蔬菜时,语言生动活泼,明快自然,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D.本文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让人感受到小院的热闹和土地的温情。
3.请结合文章思想内容谈谈作者赞美小院中花草的用意?
4.这篇文章具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请选取②或⑥段中的景物,从景物特点、拍摄角度、背景音乐这三方面拟写拍摄脚本,并加以说明。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居里夫人

材料二: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人生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含意,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命题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缕风都是你的亲吻,每条路上都和你重逢。你的远方是我的序章,请相信我会继续奔跑;每阵雨都是你的青春,每条路上都和你重逢,你的梦想握在我手掌,请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微电影《重逢》主题曲)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重逢”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抒写你的经历、感受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炎帝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才教人类怎样播种五谷,用自己的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料。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做神农。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他同时又是医药之神。一种传说是他亲自去尝味了各种各样的药草,为了尝药,曾在一天当中中过七十次毒。更有的民间传说说,神农尝百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为民众牺牲了生命。

(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

材料二:

近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以身试药提炼青蒿素的经历,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神话不谋而合。为此,本报特别约请神话学专家田兆元教授解读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问:                 

答:神话是一种人文理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梦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理想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神话文化现代性传承发展的体现。

问:中国神话哪些精神与中国梦相通?

答:中国神话中的五帝神话,是崇尚道德精神的。如黄帝与蚩尤大战的神话,叙述了蚩尤侵犯诸侯,暴虐天下,而黄帝则相反,是修德振兵,为了社会秩序的建立,带领大家击溃了蚩尤暴乱。今天我们强调以德治国,就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古代神话同样是崇尚法治的。如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就被舜依法处置了。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各民族交流和谐,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的伟大故事。这种伟大的精神与我们今天高铁建设,克服空间障碍,追求世界和谐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

问:中国神话对当代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首先,中国神话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每到清明,我们祭祀黄帝炎帝,体现出对于祖先神灵道德精神的归依。其次,中华民族勤勉地建设美好世界,大禹治水精神、精卫填海精神,都是当代中国人奋斗崛起的精神榜样。最后,追求科学的精神,如嫘祖发明纺织,黄帝发明车辆,这些神话的创造精神,也激励着当代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精神,屠呦呦亲自服用青蒿素,                 。古老的神话与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是高度的精神一致。神话的精神不是低端的,而是崇高的,神农尝百草是一种牺牲和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当代生活和工作都需要继承的精神。

(摘编自施晨露《从屠呦呦尝百草看中国神话与中国梦》)

材料三:

在全球化无远弗届的当下,中国作家的神话改写,乃至中国文学对本民族神话的汲取与发扬如何做得更好更到位,实在是一个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众所周知,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自文艺复兴开始,莎士比亚、雪莱等都曾以此为素材展开创作,潘多拉的盒子特洛伊木马,更成为彼人的日常用语。但基于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神话终究具有不同的特质,落实到文学创作,以下的区别更值得重视。

譬如,西方神话中众神大抵不以道德的化身出现,相反都有凡人的欲望与情感——宙斯的风流,赫拉的嫉妒,神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这使得那里的神话从某种意义上更像人话。但中国古代神话中诸神具有与生俱来的恒定神性,是人所敬畏的初祖,盘古开天辟地,死后眼睛变为日月,血液变成江河,头发变成星辰等,所带出的浓厚的神秘色彩,使其显得更像神话

西方神话通常崇力,赞美力拔山兮的力者,他们血统高贵,通过力战取得王位。中国神话不同,神大多没有高贵的血统,也不太在乎出身,《山海经》载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身世可谓显赫,但神话对此不多夸饰,神话专注于神的严以律己,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救世拯民的情怀和克己奉公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们通常不以征服者的面貌出现,而多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受地域特质与海洋文明的影响,古希腊神话多写自然对人的惩罚和人对神的抗争,神三番五次想毁掉人类,而人偏能为大自然的伟力反激出不屈的斗志,在此过程中,一种人神对立的观念得以逐渐形成。相比之下,封闭的生存环境与农耕文明使得顺天而行,和谐有序成为华夏初民的思想主宰。大自然幻化的诸神在其眼里,首先不体现为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更多成为可以给人带来福祉并能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道德力量。因此,在这里人神并非截然对立。

凡此中西对比之于今人汲取神话资源创生重构无疑深具意义。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既是它创作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又是它的终点。这或许正是传统种话之于今天文学创作的魅力之所在。

(摘编自汪涌豪《对今天的文学而言,神话所昭示的精神是起点也是终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解释了炎帝被称为“医药之神”的原因。
B.清明时对黄帝和炎帝的祭祀,体现了祖先神灵道德精神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
C.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很多作家创作的宝库。
D.东西方不同的“人神”观念使其神话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并催生出迥然不同的文明。
2.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昭示的精神既是文学创作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又是文学的终点。
B.诸神的恒定神性和“人神对立”的观念,是中国神话的重要特征,而西方的神话则一般不具备这些特点。
C.《山海经》中关于夸父的记载,说明中国的神也会有高贵的血统,只是中国的神话不以此为关注点。
D.只有当代中国文学更好地发掘本民族神话的元素,才能清楚区别中国和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质。
3.根据材料,下列不能体现中西方神话区别的一组是(     
A.女娲炼石补天,挽救苍生,成为创世神——宙斯力战推翻父亲统治成为众神之主
B.后羿被父母抛弃,在山林中长大——太阳神的儿子法厄同一时冲动,使太阳陨落
C.嫦娥成仙心切,偷吃不死药,飞上月宫——神母赫拉派阿尔戈斯看守情敌伊娥
D.燧人氏受神启发,学会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受到天神的惩罚
4.请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写两个横线处的空白。
5.在当下,怎样对炎帝神话进行创生重构,才能更有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你的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在月考学习总结班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
2021-04-16更新 | 429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