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三 一模 2018-10-22 5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题画诗和咏画诗

周金标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但“题”字亦有品评之意,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称为咏画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的诗作,沈德潜认为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宗之。”但杜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现存题画诗真迹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文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到了明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几乎是无画不题,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杜甫咏画就常常以画为真,疑画物为真物,又用真物衬托画物,渲染画物的逼真效果。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这种手法为后人继承,如黄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二:“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也是疑画作真,忘情赞美。

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突兀,易致读者茫然不知所云。如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鹘”,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等,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亮出自己观画者的身份。此后对画面或作精细描写,或作概要提示。而题画诗直接题于画面,两者水乳交融。

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题画诗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无论如何超脱,却不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挥洒,既可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亦可在时间上“思接千古”;既可全篇照应画面,亦可随心所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优势是题画诗所不具备的。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则从画面引申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朴素哲理。一句话,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而题画诗在于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且多数题画诗又可以补充并深化画面的意蕴,郑板桥自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

从篇幅看,咏画诗海阔天空,篇幅不限,如杜甫咏画诗多长篇七古或歌行。而题画诗则强调“不侵画位”“不伤画局”。传统文人画在创作伊始就要考虑留白,“留白”既是“知白守黑”的需求,也是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的题跋和钤印。而传统画的留白大小和位置,决定了题画诗一般不可能是长篇大作,即所谓“客不欺主”也。所以明清时期的题画诗大多为绝句或短诗。

(摘编于“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者多将题画诗和咏画诗混为一谈,而作者认为,两者有诸多不同,需要好好分辨。
B.题画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诗画分途,文人画兴起后,题画诗就进入繁荣期。
C.咏画诗常采用衬托手法,以观者的感受来衬托画面的逼真,这也体现了其尊题的特点。
D.文章主要围绕“咏画诗”和“题画诗”的不同来论述,但并不否定两者也有相同之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先驳后立,明确了中心论点,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
B.文章使用举例、对比、引用和比喻论证等手法,条理清晰,论证充分。
C.现存最早的题画诗真迹是宋徽宗的作品,所以说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是错误的。
D.文章细说题画诗和咏画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有力地证明全文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咏画诗在时间、空间上可尽情挥洒,不受拘束,故而比题画诗更具有优势。
B.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题画诗则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
C.文人画考虑留白,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题跋和钤印。
D.题画诗在篇幅上一般都要遵循“客不欺主”的原则,以免“侵画位”,所以都比咏画诗简短。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做 人

吴万夫

东爷六十多岁了,还没有找到嫡传弟子,祖传的宝贵医学经典也就只好束之高阁,无从授业。

东爷膝下无嗣。但小镇方圆多远的人们却对东爷赞叹至极。无论三更半夜,刮风下雨,只要喊东爷出诊,东爷从不拒绝。东爷一直抱着“吃亏是福”的态度与人交往,常常借的浅还的满。东爷从医多年,从没让人说个“孬”字。

但东爷却遇上一件使他终身都感到耻辱的事。

那天,下着毛毛细雨,东爷从茅山坳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回来,趑趄中途,碰见一条壮汉躺在田埂上,鼻翼翕动,昏厥不醒。东爷掐脉一探,得知此汉患有急性病,遂给他摆治一番,喂药扎针。俄顷,便见有一缕幽幽气息自壮汉的口鼻中徐徐呼出。

壮汉醒过来了,却一口咬定东爷拿走了他兜里的钱。

东爷面色苍白,结结巴巴:“我救了你,还会拿你的钱吗?”

壮汉说:“鬼知道你打的啥主意?也许见财忘义呗!”

东爷讷讷:“我干了一辈子医……”

壮汉说:“干了一辈子医,就能说明你是个好人?”

东爷语塞。情急中倒翻药箱,解开衣扣,让壮汉搜查。

壮汉两手一摊:“哼,一人藏东西,十人难找。那可是我全家人的口粮钱哪!”

东爷真可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东爷义愤填膺掉头便走。可是壮汉仍尾随不放。到了东爷的门诊室里又哭又嚷。

门口围了许多人。议论纷纭。

“东爷会干这事吗?”

“我看未必!”

壮汉一把鼻涕一把泪:“没有的事我能无中生有吗?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你能坐在他心窝里保证他没干吗?”

人们都无话可说。

壮汉在地上滚号不已,满身泥巴,悲恸欲绝。

人们觉得似假又似真。

有人开始嘀咕:“站得再稳,也有跐脚的时候啰!”有人应和:“是哩,东爷真是一时糊涂,财迷心窍哇!”

东爷脸色乌紫,嘴唇哆嗦,一个踉跄,差点儿跌倒。

东爷颤颤巍巍数出一百五十元毛票,交给壮汉。壮汉接过钱,磕着响头千恩万谢而去。

东爷的形象一下子在人们的心目中坍塌了。东爷大病一场。老伴守在床头,寸步不离,日夜安慰。东爷怎么也憋不过这口气。

第五天晌午,东爷起来了,净过手,焚了香,战战栗栗地捧出一口檀木箱盒,端着列祖列宗苦心巴巴积累下的奇丹妙方,突然老泪纵横,恸哭失声。东爷哭一声,撕一张,撕一张,哭一声。当老伴从厨房赶来劈手夺过时,厚厚的一本书,已被东爷撕烧得只剩下几页白纸。黑褐色的纸屑,宛若万花丛中的蝴蝶,在蓝幽幽的火苗上,上下起舞。

老伴也哭了,但却无可挽回。

东爷从此不再给人医病。

人常说,黄金有价药无价。东爷当了一辈子医生,却未见攒下分文。

东爷还得生活。东爷还需要钱。

一天黄昏,东爷到镇外的草坪上散步,碰见一条误食酒糟的狗。那狗挣扎过,浑身泥垢,嘴插在一泊水凼中。

狗虽醉死半天,尚有活的希望。狗属土命,挨地活七分。

东爷便弯下腰,抱起狗趴在自己的膝盖上,搣成弓状,稍一用力,只听咕咚一声,一团乱七八糟的秽物,从狗嘴里天女散花样四处喷出,溅了东爷两裤管。

醉狗醒了,狺的一声吠叫,蹿出东爷的怀抱,张皇遁去。

那狗跑了几步远,却又停下,蹲在地上,审视东爷须臾,又主动蹭到东爷面前,卧下身子,两条前腿做作揖状,晃着尾巴,喵喵呜呜,似是感激东爷的救命之恩。东爷拍拍那狗。那狗便眼角滚下几滴浊泪,恋恋而去。

东爷的心受到震动。

东爷回来后决定开个门诊,专治狗病。这样也可维持生计。

从此,不时有人到东爷的门诊给狗治病。

狗成了小镇人们的一种时尚。豢养狗的,大多是一些有钱人家。多则三五条,少则一两只。主人走到哪儿,狗也跟到哪儿。铁链子在狗颈上哗哗啦啦抖动,满街流淌金属响声,八面威风,如过狗队。狗,有的性如狼,有的猛似虎。龇牙咧嘴,让人退避三舍,唯恐避之不及。狗主人也无形中改变了地位,天高三尺,地陷一丈,人仗狗势,狗壮人胆,横行霸道,耀武扬威。镇民们被搅得谈“狗”色变,每每碰见“蜀犬吠日”,也要哆嗦一团。

但东爷对狗,却毫无惧色。那些被东爷治过病的狗,往往见了东爷,多远都要冲过来,摇头摆尾,舔东爷的手,上东爷的身子,亲密无间。

人们都羡慕东爷能和狗打成一片。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东爷救治壮汉和醉狗的情景,在内容上突出了东爷医术的高超,在结构上形成前后遥相呼应的关系。
B.壮汉死搅蛮缠,东爷有口难辨,人们无法替东爷申辩,倍感无奈,令东爷只能平白无故地蒙受见利忘义的耻辱。
C.小说末尾处详写狗如狼似虎,耀武扬威,使得镇民们谈“狗”色变,是为了衬托狗们能够识得东爷的为人本性,跟东爷亲密无间。
D.小说语言雅俗共赏,庄谐自如,整散结合,善用修辞却又不着斧凿痕迹,描写朴素自然,却又生动逼真,精练传神。
5.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加以分析。
6.小说题目是“做人”,请结合全文分析一下“做人”的深刻意蕴。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6月1日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颁布“限塑令”的初衷,是期望通过“收费杠杆”限制塑料袋泛滥。10年时间过去了,大型商超的塑料袋使用量明显下降,替代品增加,但塑料袋继续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环保购物袋价格贵,携带也不方便,而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微不足道,甚至他们付费后,反而产生代偿心理,使用起来更加理直气壮。

与政令设计初衷相去甚远的尴尬局面值得反思。首先,塑料袋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强大的监管力量也捉襟见肘,随着时间推移,执法检查和惩治手段长期虚位,最终默许了塑料袋的肆意使用。其次,生产和零售商有利可图,对“限塑”不以为然;而消费者乐享塑料袋便利的心理惯性,让其难以弃用。此外,超市和集贸市场“限塑”,但餐厅剩菜“打包”,互联网订餐外卖,快递行业一年用掉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封箱胶带……更多塑料浪费与污染却无“令”可限——政策不均衡也是造成“限塑”有令难行的原因。如此,政策有局限,监管有难度,生产有利益,消费有依赖,“限塑令”陷于空转就无法避免了。

政令要生效,要加强监管,也要有赖于市民和商家的自律。除了加强全社会宣传教育、提高认识之外,还要从源头上“堵”,建立包括互联网订餐、快递业在内的全行业监管体系,通过制定罚则,打击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厂家,严格监控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制止违规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对市民消费行为要“疏”,在奖励回收、选择更好的替代品等方面有引导、激励措施。政府、商家和市民同心协力,“限塑”从政令变为习惯,方为期不远。

(编选自“搜狐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如何解决塑料包装使用过量的问题? 据介绍,商务部正在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活动,已创建85家绿色商场,覆盖全国各省份,促进包括限塑在内的流通行业绿色化发展。今年,商务部制订了《绿色商场(超市)创建和实施评价细则》,将减塑的若干具体要求作为重点指标,引导流通企业积极减塑,目前各地正积极申报。在日前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国内众多绿色商场开展了“停止提供塑料袋一小时”等主题活动,并滚动播放节能宣传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当前,快递等一些新流通领域,塑料袋等使用较多,白色污染愈加凸显。在加快绿色包装标准化进程方面,也有一些进展。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联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行包装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联合有关协会编制发布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发展指引,鼓励电商与供应商合作,充分利用原厂包装,减少二次包装浪费,鼓励合并客户订单,减少包裹数量和配送次数。另一方面,制定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行业标准,近期将发布。

环保部门也在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环保部门单独或者会同相关部门发布多项规范文件,集中整治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和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推动废塑料回收利用集聚发展和清洁利用。2017年,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废塑料等“五废”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目前全国共重点整治“五废”行业集散地194个,排查再生利用企业1.8万家,关停取缔8800余家。

(摘编自“环球网”,有删改)

材料三:

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做法是否有效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效果明显1616.49%
B、有一点作用但效果不好7577.32%
C 、没效果66.1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7

您对《限塑令》有何看法?【即在超市商场不能无偿使用塑料袋】:[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这是大家应该做的,要积极配合8890.72%
B、这是环保部门的事,与我无关66.19%
C、完全没必要做33.0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97

(以上表格来源于“问卷星”“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材料四:

联合国曾发布报告称,“禁令”是有效缓解塑料污染的途径之一。除我国外,很多国家也颁布了相应的“禁塑令”,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甚至禁止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在一场名为构建“更干净更绿色的英国”环境保护规划发布会上,英国首相公布了英国的禁塑计划,该计划包括在全英普及付费使用塑料制品,以及政府加大力度资助塑料制品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政府将在塑料生产和消费的每一阶段采取限制性行动,在超市推行无塑料通道,增加对外卖盒等一次性塑料物品的消费税。

智利是拉丁美洲“禁塑行动”的领头羊之一。早在四年前,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就开始禁止使用,去年,这一禁令的适用范围更是扩大到沿海地区。而近日,智利宪法法院在一项裁决中表示支持商业领域的“禁塑令”,使得智利有可能成为南美洲首个“禁塑”国家。

肯尼亚颁布的“禁塑令”被誉为“全球最严禁塑令”,这是因为在肯尼亚生产、销售或使用塑料袋将面临1年至4年的监禁或最高400万肯先令(约合人民币26万元)的罚款,手持塑料袋的公民有可能遭到警方逮捕。肯尼亚政府表示,据估计肯尼亚每年使用3亿个塑料袋,其中许多塑料袋被以不环保的方式丢弃,需要好几个世纪才能降解。肯尼亚环境部部长说,禁令是个契机,将推动企业实现多样化、生产更有利于环境的可重复使用的袋子,这可能会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尽管世界各国纷纷颁布了“禁塑令”,但是,相关专家表示,“禁塑令”在缓解塑料污染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禁令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只有找到一次性塑料的代替物,使用可降解、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才能制止塑料污染。

(摘编自“中国塑料机械网”,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限塑令颁布实施已有10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型商超滥用塑料袋的现状。
B.限塑令规定消费者购物使用塑料袋需付费,反而使消费者使用塑料袋变本加厉。
C.限塑令的推行需要各部门协同努力,也需要消费者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
D.材料一、二、四均列举了具体数字,他们分处不同位置,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限塑环保,全世界很多国家、全国相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B.快递、外卖等一些新流通领域的产生和兴盛,让我们的环保攻坚战面临新的挑战。
C.从材料三可看出,民众普遍支持限塑令,但对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效用却不认可。
D.只有借鉴其它国家的“禁塑令”,才能打破我国“限塑令”政策上的局限,从而制止污染。
9.限塑令难推行,原因很多,请仔细分析四则材料,概括能让政令生效的措施。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


[注] 粥:通“鬻”[yù],贩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B.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C.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D.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B.“驷”意为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驷”指战车。
C.“郊”,冬至日在南郊祭天。郊天之礼反映了古人愚昧无知,盲目崇拜的思想局限。
D.“六艺”在文中所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始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治国方术,任职大司寇期间,鲁国上下知礼守序,四方来服,齐人闻风恐惧。
B.黎鉏献策送美女骏马利诱季桓子以离间鲁国君臣,果然奏效,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
C.从文中季桓子的“喟然叹曰”可以看出,季桓子理解了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
D.司马迁高度评价了孔子,虽为布衣,却被后世学者崇拜,其学说被广泛尊为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2018-10-2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锁,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注] ①惊飙:狂风。②茂陵:指明十三陵之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汉武帝的陵墓也叫“茂陵”。③梵呗:佛家语。谓做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④琉璃火,即琉璃灯,寺庙中点燃之玻璃制作的油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表面写飘蓬不定,随风乱舞,实则暗示出世界的命运如飘蓬一般不定,人生亦然。
B.词人虽感茫然孤独,但意志并不消沉,“立马认河流”辨明方向,气概豪迈。
C.词的下阕运用白描手法,将行殿、梵呗、琉璃火以及塞雁和宫鸦勾画出一幅简明的画面,使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D.词的末一句“山深日易斜”呈现出一份无理之趣,“山深”与“日斜”之间本无因果关系,词人却能于悖谬处见真理,发人深省。
15.词的上阕最后一句“茂陵风雨秋”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中诗人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吟诵出横渡江海、到达理想彼岸的自信。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强调“陋室不陋”,并以古贤自况,表达个人志趣和抱负。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万物不变的角度指出人与江河山川一样延绵不绝,不必自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最炙热到最寒冷,这些行星让您感受什么是冰火两重天。在很多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畅游太空的梦。纪录片《星际旅行指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将引领您追随它的镜头飞向浩瀚的太空。

当您踏上金星,您可能需要足够强大的遮光板。1989年,当厚重的云层拨开“麦哲伦号”探测器的雷达,金星的全貌第一次被人类有史以来看到了。金星是一个火焰肆虐的世界,您可知道,它拥有数量惊人的火山,有超过1600座大火山遍布其上,其中还有很多活火山?

当您飞近木星,您一定会被它的景色所震撼。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动荡和严酷的地方,(                 )。您可知道,木卫一被火山喷发撕扯得                ,并且被强烈的辐射所笼罩,这辐射足以让人致命?但是它的小邻居——木卫二,一颗冰冻星球却是所有人梦想到达的地方。您可知道, 藏在冰层下的是一个巨大而温暖的海洋?

在纪录片《星际旅行指南》中,您不但能将太阳系行星的神秘景                ,还能深入了解形成这些景观的原因所在。在天文学家和航天专家                的讲述中,在一幅幅令人                的太空影像中,您将飞越地球,穿梭于太阳系各大行星之间,完成一次奇妙而兴奋的星际之旅。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麦哲伦号”雷达探测器拨开厚重的云层,金星的全貌被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
B.当“麦哲伦号”探测器的雷达拨开厚重的云层,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金星的全貌。
C.当“麦哲伦号”探测器的雷达拨开厚重的云层,金星的全貌被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
D.当“麦哲伦号”雷达探测器拨开厚重的云层,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金星的全貌。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是如此凶险又是如此美丽。
B.它集冰冷与温暖于一体。
C.它是如此美丽又是如此凶险。
D.它是矛盾的结合体。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分崩离析                    一览无余                    深入浅出                    瞠目结舌
B.四分五裂                    尽收眼底                    通俗易懂                    叹为观止
C.四分五裂                    一目了然                    通俗易懂                    瞠目结舌
D.分崩离析                    尽收眼底                    深入浅出                    叹为观止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是高三学生写给班主任李老师的一则请假条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敬爱的李老师:

我是李小明,因吃饭不合适闹肚子,需要请假两天,时间从今天到后天。我保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离校时间一切责任我自己负责,恳请老师批准。

请假人:李小明

2018年9月10日

2018-10-22更新 | 8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下面是某校教师讲授《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而编写的教学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2018-10-22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你的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在月考学习总结班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50字。
2021-04-16更新 | 427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4-6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7-9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新闻、通讯、访谈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纳兰性德(1655-1685)  词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65简明、连贯  其他书信语言表达
210.65流程图/结构图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15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