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一个全中国人尽皆知的名字,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面对多年来各种荣誉加持,他却十分淡然:“我个人得到的荣誉已经很多了,我不一定非要得这个奖。”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爱做梦的农民。

一场梦,一辈子,他做到了。

从少年立志学农,到毕生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他一生只为追求心中那个神圣的“禾下乘凉梦”,尽管这一条科研道路充满艰难险阻,甚至失败、挫折和质疑,但对于袁隆平而言,他早已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心理准备,“我是太平洋上的海鸥,经过十二级台风的考验”;不惧怕任何困难,目标明确,一心扎进稻田搞科研。不怕苦,不怕累,埋头苦干,逆流而上,是追梦人的一生使命。

初梦

袁隆平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多才多艺,不仅爱拉小提琴,是校队游泳健将,更是把英语学得很溜,他在许多年后写给母亲的纪念信中说:“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袁隆平年幼时期就对田园心生向往,据他的回忆称,大概是小学一年级,老师带着他和同学们去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吊在藤上;鲜花五颜六色,铺在路上。沉浸在一片鸟语花香中,他忽然间觉得学农真好,又联想到当时热播的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的美丽田园风光,窗外就是水果,伸手就能摘来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这样清新又自由自在的生活让袁隆平印象深刻,田园梦从那时候开始萌芽。

从小活泼调皮、热爱自由的袁隆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田园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父母希望他从政,他却毅然选择学农,进入相辉学院农学系学习遗传育种。在大学期间,发生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当袁隆平正式下到农村后,发现真实的农村又苦又脏又累,与他心中柏拉图般的田园生活完全不同,知道真相后眼泪差点流下来;但是后来他却一点也不后悔:“看到农民这么苦,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筑梦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发生大饥荒,当袁隆平亲身经历并真实目睹了人们时刻受饿威胁的生活,残酷的现实彻底震撼了他的内心,他陷入深深的自责,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却没能让人们远离饥饿,那是一种耻辱,自那时起发誓要帮助人们摆脱饥饿,立志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一位农民的话启发了袁隆平:施肥不如勤换种。他对袁隆平说,如果你们能培育一个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袁隆平意识到,要使水稻增产,最重要的是培育出优良的种子,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到通过人工培育杂交水稻达到增产目的的研究之中。

正是袁隆平身上的使命感,让他一生心系家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正是他的不羁、向往自由的个性,让他乐于沉浸在稻海之中,孜孜不倦,乐此不彼;正是他对梦想的笃定,哪怕经历“12级台风”的重重考验,他也能乘风破浪,乐观面对,稳扎稳打地前进。

追梦

1968年袁隆平试验田里的秧苗,被人一夜之间全部摧毁,这一毁相当于三年研究心血付诸东流。袁隆平怀着悲痛崩溃的心情,连续几天在田埂周边企图寻找一丝希望,最终在一座废弃的水井中找到仅存的5株秧苗,他如获至宝,想都没想就敢往下跳。

这就是著名的“毁苗事件”,这次事件给袁隆平打击非常大,几度差点昏厥过去,但他心里始终坚信,杂交水稻一定能在未来大幅提高产量,解决中国粮食问题。振作之后,袁隆平继续埋头苦干,正如他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将他轻易打倒,反而会以更强大更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越挫越勇。

圆梦

有人曾问袁隆平,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袁隆平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在禾田道路上,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数十年的伟大付出与所得,均浓缩在这八字箴言里,功夫从来不负有心人。

“90后”的袁隆平,还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千里马虽然老了,仍然要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退休,是不存在的。当他年纪越来越大,看书要用放大镜,走路需要人搀扶,不再驰骋排球场……许多人都开始劝他是时候颐养天年了,可当你看到他谈起杂交水稻,谈起国家粮食产量,谈起禾下乘凉梦的憧憬时,他脸上就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这一刻,对于他来说,奋战在稻田一线,便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白驹过隙,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追梦人的几十载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田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田野回报给了他一个个丰硕成果,是他让中国人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更是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得更牢了,乃至为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贡献。在此,怀着十二分赤诚之心,对袁隆平道一声感谢,怀着万分不舍与难过,对袁隆平道一声告别,愿他去往的另一个世外桃源,依然有春华秋实,稻谷飘香。

(节选自《毕生梦想消除饥饿——袁隆平》,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袁隆平意在强调农业领域英语文献的先进地位。
B.袁隆平下放到农村,他“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并且矢志不渝地坚持。
C.袁隆平身上的使命感和他的不羁、向往自由的个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两者统一在他的杂交水稻事业之中。
D.“90后”的袁隆平在体态上已经不复矫健,但是提到他毕生的事业和梦想,他依然眉飞色舞,神采奕奕。
2.“追梦”一节,集中体现了袁老的乐观、不畏困难的精神。下列选项.最能表现其该品质的一项是(       
A.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袁隆平说自己离不开稻田。
B.为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不断开创新的佳绩。
C.袁隆平常说:“搞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百次实验可能也成功不了一次,但是因为有希望在那里,就乐在其中。”
D.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袁隆平说“我不觉得自己这辈子做了件挺了不起的事,我只想做普通老百姓。”
3.结合文本,说一说袁隆平心中“最好的‘养老方式’”是什么?为什么他认为这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4.人们常常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来评价和怀念袁隆平,请你结合所学和文本,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2024-0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统社会格局,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中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伦”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学术界普遍认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好,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1.它表现出了中国人交往中的亲疏远近特点。这一点既同中国传统家族的五服图相一致,也同中国人际交往的事实相吻合,又同儒家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贯通。2.这一格局的重点在于反映个体与家国、天下之间的关系,尤其表明了个体在同心圆中所处的中心的位置,进而可以反映出宏观与微观、大宇宙与小宇宙、大我与小我之间的一体性或同质性。3.从这一同心圆的格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道德既有内在的一贯性,又有等差性。照费孝通本人的观点来看,差序“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但它们之间也都有“仁”的共相。以往学界有所争议的地方是,儒家道德原则究竟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而差序格局无形中把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让人们觉得一以贯之与差等有别可以共存于同一体系中。4.该格局还反映了公与私、自我与他人及内外群体之间相对且模糊的关系,而不同于西方社会所体现的明确关系。在西方的概念中,公私是一对对立概念,两者界限分明。任何属于公的就不可能属于私,而划归为私的就不是公。但中国人不这么认为。中国人对公德、公共领域、公共场所、公共事业、公民社会等均感到陌生,但这种陌生又不影响人们的公共热情。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祖国处处有亲人,只要把这些地方都看作自家范围的扩展,中国人一样可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上面的许多特点其实可以提升为一系列认知中国社会的模式,即我们并不是按照西方所谓的二元对立思维来构建社会的。以群体研究为例,西方社会学倾向认为群体应该被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但差序格局打破了这样的界限。它让我们看到个体完全可以共存于若干群体中,也看到了个体在多种群体中的游离与自定义的状态。结果分辨各个群体与自己之间的关系远近比划定内外界限更重要。

(摘编自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由于关系网络中心的“己”不同,即使父母相同,兄弟两人的亲属体系也不尽相同。
B.在乡土社会,地缘圈子范围大小会依着圈子中心的势力厚薄而伸缩,可以大,也可以小。
C.贾府兴盛的时候可以容得下各种亲戚,然而一旦失势,树倒猢狲散,这说明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
D.西方社会中,群己界限分明,公私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而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人们没有公共意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传统社会结构是呈水波纹状的,一个人所处的时间、地点不同,他所动用的圈子是相同的。
B.“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老百姓是不能够随意改变这种有差等的次序的。
C.学术界普遍认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好,最主要是因为它表现出中国人交往中的亲疏远近的特点。
D.西方社会学注重群体内外界限的划分,差序格局打破了这样的界限,因此差序格局要优于其他格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一项是(       
A.在我国有随礼的习惯,礼金的多少往往取决于随礼的对象与自己的亲密程度。
B.乡村自治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不断提升,建立起体系完备的农民自治组织。
C.公司员工在工作中的权责明确,在公司召开会议时,与会议无关的人员不得参与。
D.在西方英、美等国家,家庭所包含的对象只能有丈夫、妻子以及他们之间未成年的孩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及思路。
5.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甘肃、青海重大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受损。虽说我国自古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但在地震灾害面前,国人却能够众志成城,共同抗灾。请结合材料,运用差序格局的相关知识对此变化简要分析。
2024-02-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关注农村、研究农村、理解农村绕不开的基础问题。追溯学术传统,提及乡村社会的研究,则必须言及《乡土中国》。费老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土”是关键词,它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土土的”。

那么,“土”意味着什么?

一、“土”意味着土地。乡里人世代靠着土里的庄稼为生,不像游牧业者逐水草而居或像工人自由搬迁。乡土社会安土重迁,以农为主的特性也就决定了社会人口的非流动性、相对固定性。

二、“土”意味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农民的活动范围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小到三两口的小村,大到千百户的大村,基本上就在一个地方相互接触、过日子,保持着社会空间的地域性。

三、“土”意味着“土气”,土生土长。“土气”是一种熟悉的亲切,是“自己人”的感觉。人的一生在村庄度过,重大仪式由村民们见证和参与,乡村形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如此,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社会关系是熟悉性的、信任性的,由内而生发出一套稳定持久的社会秩序。

当下,中国处于大转型时期,理解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就需要与时俱进、观照现实的新思路,而贺雪峰的《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注解。

“新”是指向什么呢?

一、农民们的生产方式与生计来源呈现“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一方面,家庭中年龄较大的父母在家务农;另一方面,年轻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动态收放、平衡自如。

二、农村的社会类型既有别于传统的熟人社会,也不同于完全的陌生人社会,而是介于“熟人—陌生人”二元之外的第三种可能:半熟人社会。在转型期,青壮年长期在外,缺少共生共情的村庄经历,很难理解村庄规则习俗,渐渐对村庄的主体感就减弱了;此外,地方性共识逐步丧失,致使村庄规范越来越难以约束村民行为,村庄内生秩序能力逐渐消失。

三、村庄社会结构存在鲜明区域差异,不同村庄结构衍生出不同行为逻辑,以致村民个性和交往方式呈异质性。

毋庸置疑,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摘编自《中国乡村社会:从“乡土”到“新乡土”》)

材料二:

春节回到家乡盐城,在享受亲情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时尚与生机。曾经的苏北农村革命老区,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

切片一:天更蓝地更净。大年初一、初二,盐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质,记者在街头随手拍下一张张图片,都有满溢的“水晶蓝”。而大街小巷,曾经常见的鞭炮烟花屑,完全找不到踪影。大年初二一早,记者就看到周俊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报道:盐城空气质量再次进入全国前五。这得益于近年来盐城的绿色转型,也离不开春节期间“禁放”等各项措施的严格执行。

切片二:休闲消费在升级。大年初一下午,记者决定带孩子去中南世界城的CGV影城看电影。到了影院,门口人头攒动,60元一张的电影票早已售罄。楼上楼下两层的咖啡店里同样人满为患,记者好不容易才等到座位。大年初三,姨父邀请去盐城著名的韩式汗蒸馆,在两层巨大的空间内,人们或打牌,或按摩,或聊天,尽情享受着愉悦的休闲时光。妹妹说,过去盐城人春节最喜欢打麻将。今年全市“禁赌”深入人心,人们纷纷改换新的娱乐休闲方式。再加上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消费自然也升级了。

切片三:返乡创业越来越多。初三亲友聚会中,碰到亲戚陈诚。他说,春节这几天,他在欧风花街开的“飞沙走食”小花车生意火爆,一天能卖一两千元!“你真别小看了盐城的消费能力,不比南京差!”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开始我的一份‘轻食’卖40元时,我妈死活不信,直到我一天卖出二三十盒后,妈妈主动来帮我打下手了!”陈诚笑着说,现在正是返乡创业的好时候,我们是越忙越开心啊!他说,像他这样的年轻返乡创业者,这两年在盐城越来越多了。

(摘编自《江苏:新年晒家乡,家乡变化真的大》)

材料三:

2009年,恩施州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进入标准化提升阶段。10多年来,恩施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社会面貌变化巨大。

恩施州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土地呈点状分布,平坦地块相对较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与升级:“能干型”村民及村集体因地制宜。推动耕作技术更新,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农业资源优势或引进外地新品种,大力发展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烟叶和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效益凸显。同时,通过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来推动整村发展,如花枝山村、春沟村等已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美丽乡村要建,更多村庄的基本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亟须改善。要结合村情村貌,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人居环境与乡村“美丽”建设之间有所协调,两者并不冲突。2009年以来,恩施州将“个别试点+全面铺开”相结合,采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方式,截止到2013年共争取上级资金累计4.10亿元,从小问题入手,渐次改变面域生活环境。最终,恩施州69个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实现“旧貌换新颜”,村寨环境改善特别明显,村民生活空间变得整洁、靓丽,层次感增强。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恩施州以建构文化活动物质空间为基础,为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广场,配备音响设备设施,使得村民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具备了基本条件。政府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并借“元宵节”“社节”“端午节”“女儿会”等节庆,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演出来,激发并提升村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认同,使村民在精神享受上感知文化的魅力并成长为抵制文化低俗现象的主要力量。让撒叶儿嗬、摆手舞、肉连响、江河号子、打溜子、丝弦等代表性非遗文化从田间地头逐步走向舞台,在各级各类平台上参演、比赛、传播,有效扩大了土家族、苗族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受众面。

(摘编自《从“乡土中国”到“美丽乡村”: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与路径调适——恩施州个案调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的“上”可以指乡里人世代以上地为生,且安土重迁,上生土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中。
B.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生计来源以及社会类型和村庄社会结构都不同以往。
C.恩施州生活环境的成功改善,主要得益于争取到了上级资金,也得益于不放过小问题,紧抓大问题,渐次推进工作。
D.社会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盐城的“禁放”“禁赌”等各项措施,对盐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十分有利。
2.下列对材料论证方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条列举,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利于读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B.材料一运用了引用、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C.材料二运用生活场景特写镜头来展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直观、亲切。
D.材料三注重方法和具体措施的结合,以事实为依据,论证很有说服力。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城市化将成为一种趋势,只要处理好环境问题,提高居民收入,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就可以实现。
B.现今农村社会类似“半熟人”社会,这与青壮年外出务工有关系,乡村内生秩序将越来越没有约束力。
C.返乡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紧张等问题,也可以促进人员的就业,还能助力乡村更好地发展。
D.让一些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从田间地头逐步走向舞台,给这些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恩施州的做法值得借鉴。
4.三则材料写作内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
5.某市下辖A县将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请结合材料,为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在某一社会群体中高度集中的形象投射,即构成这一时代的精神偶像。当下,科技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这种时代召唤下,无数中国科学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倾情奉献,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凡贡献。作为民族崛起的重要力量,这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值得被铭记,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理应被褒奖。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以科学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科学人物传记片,数量并不多,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更是屈指可数。

探究科学人物传记片创作式微的原因,一方面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创作门槛较高,要求主创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充沛的学习热情、较高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当的艺术造诣。主创需花大力气将深奥的理论和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让观众真正理解这些科研项目的艰辛和科学事业的意义。另一方面,创作者对此类电影的认知定位有些模糊。比如究竟是历时性地深入挖掘科学工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人生亮点,彰显科学工作者的丰硕成绩,以及他们对国家,甚至是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是围绕他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世界的互动关系,展现人物的人性弧光;是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还是在此基础上加入必要的艺术想象,将现实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此类问题搞不清楚,创作就容易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界,使人物塑造扁平化,以及剧情囿于“成绩罗列”“忘我工作”“与病魔抗争”等程式化模块,缺乏创新之类的问题。比如《人到中年》把更多力气花在反映科学工作者日常生活的描写和坚毅品质的渲染上,作品虽然感人,却没有充分反映出科学工作的特殊性。《超导》则过于专业,无法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因此,如何运用电影艺术手段更好地讲述科学工作者的故事,让更多闪耀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科学之星成为时代偶像,是新时代对电影创作者提出的新创作命题。

要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首先是在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表达理性的科学精神,并在表达过程中涉及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以及理性思考时,尽量避免科教片式的过程演示与概念阐释。无论是科学家抽象的理性思维,还是相关科学概念和事实,都应该服务于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作为情节发展的一种变量,构成叙事表达的结构性要素。让创作始终围绕人物的情感、动机与目标追求,进行戏剧化的叙事建构。既表现科学人物理性的存在状态,更要表现他非理性的情绪与情感的冲动。既要表现超然物外的执着一面,更要有平凡世俗,甚至是迟钝的一面。通过反差、吸引、冲突与转化等一系列艺术手段,所塑造的科学人物才能具备丰富个性和温暖情感,才能更接地气,更有生气。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更能艺术化地表现其作为科学工作者异于常人的观看世界、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此外,电影叙事在根本上是有关“关系”的叙事。其中,既包括人与自我的关系,更包括人与他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机制间的关系。因此,仅仅是深入挖掘科学工作者的自我成长经历,以及他的科学成就,对于科学人物传记片而言,还远远不够。没有天生有趣的人物,人物的人性弧光需要在互动关系中得以呈现。对于那些有着明确科学目标追求的科学家而言,在他们所要面对的“关系冲突”中,最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冲突,借用一句京剧的行话,即“不疯魔,不成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疯魔”状态,影片中科学探索的荆棘之路才会彰显出人物真正的精神。

除了解决创作层面的问题,高质量科学人物传记片要批量涌现,也与整体社会氛围密切相关。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发挥好引导、规划、组织、调控的主导作用,吸纳更多具有制作实力的组织机构参与科学人物传记片创作。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出重量级、标杆性的作品,在电影行业掀起创作热潮。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有了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入理解,以及更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创作者和受众才能在更高维度上形成共鸣并且互相激发。

总之,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更有希望。希望越来越多的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能涌现出来,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摘编自孙承健《让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代的精神偶像是时代精神高度集中的形象投射,它可以反映出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时代精神。
B.科学人物传记片的创作中,照搬平移人物的生平轨迹,就会出现生硬拔高人物精神境界的问题。
C.创作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不仅要表达科学精神,还应尽量避免科教片式的过程演示与概念阐释。
D.高质量科学人物传记片的批量涌现,离不开有关部门发挥在引导、规划、组织、调控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数科学家取得了辉煌成就,做出了非凡贡献,这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值得被铭记。
B.新时代的电影创作者应深入思考如何运用电影艺术手段更好地讲述科学工作者的故事。
C.科学家面对的“关系冲突”中最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冲突,这是科学人物传记片的主要内容。
D.优质科学人物传记片能够用感人的科学家故事激励引领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奥本海默》是一部关于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传记电影,如果不熟悉背景知识和这些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可能会觉得很难跟上剧情。
B.纪录片《超凡未来》尽显中国科学家的浪漫和仁心,这种对科学家人文情怀的描述,给予观众深刻的思想启迪:科学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世界更美好。
C.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拍摄的电影《钱学森》,主要讲述的是钱学森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的曲折人生。
D.影片《居里夫人》讲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前后经历,致敬了她的独立探索、不唯名不唯利的精神,给予后世的科研工作者以无尽的启示。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
5.班级计划为袁隆平院士拍摄一部传记片,你认为应做好哪些准备?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与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官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人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从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了共同经验,这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以此形成文化,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包括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2023-08-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首先,《论语》是知识体系。《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来说,一本《论语》近五百则,约一万六千字,包含几百个成语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内含大量的人生智慧。

没有读过《论语》的孩子与读《论语》一年的孩子相比差距有多大,不需要用考试来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都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

其次,《论语》是价值体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价值体系就是教会孩子做价值判断,比知识体系更重要。

如果把单纯地增长知识误解为提高素质,把技能教育误解为素质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会弹钢琴,会写书法,会跳舞,会表演,就是素质高吗?不是。把孩子累坏了,素质也没有提高。因为素质不是技能,不是知识性的考分,而是价值判断力。懂得判断是非,能够做价值方面的选择,才是真正的素质高。

《论语》还是文化体系。读《论语》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论语》弘扬的是中国文化。一个民族的教育,一定要让这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然后才会有民族凝聚力。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相差极大,为什么能够保持长久的统一?这就是文化凝聚的力量。文明,才是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本。

(摘编自鲍鹏山《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材料二: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宣扬“仁”,能学仁、守仁、成仁则是志士,则为君子。在常人眼中,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们的高大形象屹立于山巅熠熠生辉,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呢?《礼记·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发展之路,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孔子推崇仁爱、培养君子的教育思想。

首先,要做好自己,从身边事做起。仁道宽广,不易把握,若能从浅近处体会、着手,就比较容易收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爱人,其逻辑起点在于自然的人伦之情。“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后来将其发展为具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然后,推己及人,才能影响他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必然自带光芒,“德不孤,必有邻”。而一个仁爱的人,还应是一个以博施济众为己任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选自《诸子智慧》,有删改)

材料三:

先秦时期,御——驾车是一种重要的技能。赵襄子跟驾车高手王子期学驾车。学成后与王子期比赛,可是他换了好几匹马都依然比不过王子期。于是赵襄子怀疑王子期没有倾力教他。王子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该教的都教了,你的问题在于没有正确使用这些技巧。王子期所言指的是赵襄子在驾车过程中被输赢的杂念占据内心,以至于忽略了人、车、马三者的协调,而这一点恰是驾车最关键最需要用心揣摩体悟的因素,所以他无论换多少匹骏马,都赢不了王子期。生活中许多人也常犯赵襄子这样的错误。在做一件事之前不是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首先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是否带来利益。假如确定能带来利益,又会想利益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当诸如此类外在的顾虑充斥内心时,我们又有多少心思去做事情?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又怎么可能取得做事的成效?

“庆封走越”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寓言故事。齐国庆封在自己的国家遇到麻烦,要到其他诸侯国避难。本来晋国离齐国比较近,逃难较为便利,但是庆封却选了距齐国较远的越国。他的理由是越远越安全。他的族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改变你不安分、总想制造混乱的心思,到晋国就可以获得安全。不改变你的心,即使跑到遥远的越国,危险一样存在。这就像现在社会上动辄跳槽的年轻人,当工作不顺心,出现问题时,总喜欢从外部找原因,以为换个单位就可以一切顺利,万事大吉。实际上,不从思想、能力上提升自己,无论到哪里问题都依然存在,因为自身才是问题的根源。这一根源不消除,问题永远存在。

(选自《韩非子寓言故事赏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包含大量的人生智慧,所以学习《论语》可以获取人生智慧。
B.一个民族的孩子有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使这个民族具有凝聚力。
C.在常人看来,君子的思想觉悟是远高于俗人的,是凡夫俗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发展才有可能达到的。
D.《论语》文化含量非常高,学习效果的优劣需要通过考试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素质不仅是单纯的技能与知识性考分,更是价值判断力。
B.如果能从做好自己、入孝出悌等方面入手,更容易接近志士君子的标准。
C.做一件事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考虑这件事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
D.材料三中的韩非子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从自身找问题,就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4.先秦诸子思想共本同源,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不同之中又有相同之处。请分析儒家“君子务本”思想在韩非子寓言故事中的体现。
2023-08-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客。

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断)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

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

(节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签》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炼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写的对戏剧进行理论总结的名著《诗学》,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西方戏剧表演。
B.材料一引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排演《奥赛罗》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西方戏剧情节是不容怀疑和增减的。
C.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在理论上是存在差异的,西方戏剧更看重情节,中国戏曲更看重演员的演技和唱腔。
D.多数西方观众看戏剧抱着认知的目的,关注的核心是演员和情节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收获的是“知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戏曲的“逼真”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与客观现实没有什么关系。
B.因为中国观众看戏,主要是看演员的表演能力,所以老练的观众对那些最代表名演员表演能力的折子戏专场更有兴趣,百看不厌。
C.中国戏剧舞台上一般不会借助实物来布景,目的是不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使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
D.《画签》里关于画面空间的理论,与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相通,这说明中国不同艺术之间有共同的特点。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中国戏剧舞台时空“虚实相生”观点的一项是(     
A.白雪阳春都妙句,高山流水自知音。
B.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C.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D.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4.从整体看,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西方友人观看中国古代戏曲《窦娥冤》时,看到窦娥走向刑场的过程中,舞台上分明只是“窦娥”一个演员,却唱出“则被这枷扭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的曲词,从而迷惑不解,对此你会做怎样的解释?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1909921日,美国奥克兰市郊匹满高地的伍·吉·典梓农场。一架升降舵装设在飞机前部的鸭式布局轻型飞机在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由慢而快地滑行着升上天空。那个驾驶着简陋的飞机在10-15英尺之间的低空飞行了约半英里航程的年轻、挺拔的身影,犹如一道永恒的闪电,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天空上—-冯如。

中国航空之父,首位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中国人。

旧金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这座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冯如终其一生的对于机器和工业的迷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白天在工厂劳动,晚上回家学习,研读各类科技书籍。经过十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冯如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特别是他制造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运输、移动方便,而且发电效率优良。他设计制造的抽水机、打椿机、发电机、无线电报机等轻便耐用,深得社会赞誉。

1906年前后,有两件事情给冯如内心带来了强烈震撼。一是19031217日,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揭开了世界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冯如萌生了效仿莱特兄弟试制飞机的念头。二是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特权,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19059月两国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和约竟规定将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大连及附近海域转让给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也交给日本所有。这件事情更使他坚定了研制飞机的决心。冯如为祖国的不幸痛苦不已,他的机器梦破灭了:是(指制造机器)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从此,他立下了航空救国的思想,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冯如勤奋学习、研究,先后从《美国科学》、《航空学》《航空器》和《昆虫式飞机》等当时著名的航空科学书刊上,搜集了大量制造飞机的技术资料。为了探索飞机的制造和驾驶技术,冯如通过观察飞鸟的飞行情况,领会到要制造一架能够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但要有合理的外形,良好、稳定的操纵系统,而且要达到最大功率和最小重量的完满结合。经过充分观察研究之后,冯如选定以莱特式飞机为设计飞机的主要蓝本,同时参考花曼、寇蒂斯、伯里利奥等当时著名飞行家的飞机图形绘制成飞机结构施工图。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购置足够的生产工具,飞机的大小零部件都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手工操作完成,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制成一个合规格的零部件。冯如的家人也屡屡催促他回国团聚,冯如复信婉言劝慰,并毅然宣布,飞机不成,决不归国。

1909921日傍晚,冯如驾驶着经过检验和更换了新车轮的飞机,冒着强风,在伍·吉·典梓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起飞。围绕着一座小土山,飞机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高度保持在10-15英尺之间。在未经试飞证实确属安全之前,冯如不打算冒太大的风险,进行更高的飞行。飞机飞行了一圈,航程约半英里。这表明这架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能够如意地进行操纵。冯如首次试飞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

相关链接:冯如制造飞机和试飞成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国。当时国内发生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岐想利用冯如为其建立航空部队,电召冯如归国,许以破格录用。航空是当时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冯如完全可以用他掌握的航空科学技术知识,在美国经营航空事业,赚取大量金钱,但冯如毅然回国。19128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做第二次飞行表演。冯如意欲使飞机飞得更高,将两手所持之机关一抽,不意用力过猛,该机直上,头高尾低,冯如两足浮松,全身下坠,飞机亦即坠落。冯如头、胸、股各部均受重伤。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撒手人寰。一代英豪,就此长眠,时年29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旧金山对于冯如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他学习机械制造的完整理论,并能够在实践之中不断应用,使他最终研读各类科技书籍,精通了机械和电机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熟练地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
B.祖国的积贫积弱,激发了冯如强烈的爱国热忱,使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研究,搜集资料,尤其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飞机制造相关资料。
C.冯如试飞成功,美国的报纸大力加以报道,这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大大地鼓舞了旅美华侨投资支持冯如发展祖国航空事业的信心和兴趣。
D.冯如回国后在广州郊区进行第二次飞行表演,以大无畏的勇气,努力使飞机飞得更高,由于用力过猛,飞机失事,冯如遇难,年仅29岁。
2.作为中国航天之父的冯如,为飞机制造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央视近期正热播“大国工匠”,冯如作为一名飞机设计工程师,你认为大国工匠的精神品质在他身上有怎样的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8-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

杨国荣

生态之域的视域首先表现为以人观之。宽泛而言,以人观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这种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狭义上的理性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价值的关切则以天人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中国哲学很早已意识到以上方面。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涉及”“”“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以亲情相处)、(以仁爱之心相待)、(以珍惜、爱护之心相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后者也属广义上的——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不仅对(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意味着将世界之中一切对象都理解为与人相关的对象,并赋予它们以相应的价值意义,这一看法的内在要求是对人之外的其他对象给予应有的价值关切,其中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

引申而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从本原的层面看,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社会领域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应共同存在而非相互排斥。与之相联系,这些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享有、运用自然资源上应该具有平等的权利:按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原则,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以上权利,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而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权利。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以上原则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相反,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某些阶层、某些集团、某些民族、某些国家在利用、消耗自然资源方面远远超过甚至压倒其他的阶层、集团、民族和国家。这里无疑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如果不加抑制,同样将导致生态的问题:当社会领域的某些成员、集团、民族、国家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时,天人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正如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将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一样。以上事实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与社会上不平等地运用自然资源有着难以否认的联系。

可以看到,在天人关系之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前面所提及的看法,即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与之相应,解决生态问题也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如前所述,以人观之的既涉及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也包括从价值的视域看待世界。从逻辑上说,如果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并进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以人观之所涉及的以上价值关切对于抑制这种偏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1.下列对“以人观之”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B.价值的关切,以天地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但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上的价值利益。
C.孟子指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
D.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狭义的理性认知直接指向了对价值的关切。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人类对待自然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
B.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必然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这也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就是由我们上一代人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的。
C.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避免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宋明理学家在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而不相害”引申而言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
B.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权力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就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权利。
C.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的科学概括,及自然中的每一个体之间不管是敌是友,都可以互不伤害共生共存。
2023-08-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摇,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的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几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可小说的结尾又说兰桂齐芳,贾兰考中了举人,贾宝玉有一个遗腹子,那么,曹家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小说含而未露。小说中求长生的死了,望情爱的断了,想长久的败了。从《易经》的观点来看,就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不有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幻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多病而入佛门的妙玉和厌弃世俗而出家的惜春,都是因为惧怕风尘肮脏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才向往空门的清净世界,这不过是小乘佛教的“自度”。但可悲的是,依据《红楼梦》第五回的伏笔,恐怕妙玉“欲洁何曾洁”,到头来红颜屈从枯骨,连“自度”也难以达成了。

摘编自成中英、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之一在于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原始、丰富、多样和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虽然大体而言,《红楼梦》只写了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但涉及的生活面是很宽的。我们甚至于可以说,生活有多么辽阔《红楼梦》描写的世界就有多么辽阔。问题还不完全在作者反映生活的辽阔上面,而更在对待生活的忠实把握上面。即作者从尊重生活固有的逻辑去写,“尊重”笔下每一个人物自身的性格轨迹,不把他们当傀儡,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人物上面,随意进行褒贬,哪怕是贾政、王夫人、王照凤,作者也能很客观地加以对待,让他们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充分写出了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者不论同情谁,厌恶谁,决不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露出来。作者喜爱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鸳鸯等,但他尽力把这种喜爱隐藏起来;作者厌恶贾母、贾赦、贾珍、贾琏、王照凤、薛宝钗等,他也尽力把这种厌恶隐藏起来。诚如曹雪芹自己所说的:“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红楼梦》描写的客观性又不是“冷”的,它是“热”的。或者说它的描写又是最主观的,因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充分地艺术地渗透进对生活的描写中,形成了“冷眼深情”的艺术特征。或者说,作者对描写素材进行了熔铸和提炼,加以审美化和诗化,似乎每一回都留下了曹雪芹诗人的体温,灌注了他的心血,让人感受到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气勃勃的,趣味盎然的,读者不能不为他的描写所感染和感动。诚如作者自己所云:“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字字是血”我们可以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

最客观又最主观,在《红楼梦》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冷眼深情般的艺术悖论,正是这艺术悖论,使《红楼梦》的生活世界既超越了客观的世界,又超越了主观的世界,真正寻找到艺术的世界。

(摘编自童庆炳《<红楼梦〉“红学”与文学经典化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在清代佛学盛行、百姓深受佛教影响的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B.《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不仅宝黛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祸也在交。
C.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变化符合《易经》的观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D.曹雪芹容观地对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不表露好恶,充分表现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有情世界中,缘分和情谊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情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
B.只有达到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达到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
C.《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不仅丰富、辽阔,而且忠实,主客观描写被艺术地融合在一起。
D.《红楼梦》的描写是“热”的,是最主观的,是因为曹雪芹将审美体验渗透进作品中。
3.下列选项,更侧重“客观性的描写”的一项是(       
A.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脉络分别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红楼梦》,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这段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王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