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13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1 .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振之以威怒       西取由余于戎
B.苟以天下之大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秦人不暇自哀       斯用兵之效也
D.为天下笑者,何也       终必不蒙见察
2024-04-23更新 | 46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B.①焉用亡郑陪邻/②损民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人民也
D.①今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2024-04-23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3 . 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②国以富强
③西取由余于戎
④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⑤吾辈处今日之国
⑥遂霸西戎
⑦东得百里奚于宛
A.①④⑤/②⑦/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②④/⑥⑦D.①④/②⑤⑥/③⑦
2024-04-23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4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莎士比亚作品成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字符号, ______________,那么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的作品相当于是一部百科全书, _______________,包括人间、天堂、海上、陆地,从一般的平民百姓一直写到骗子屠夫。又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戏剧文学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去了解起来就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逼近现实社会的本来面目。

2024-04-2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暑早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菜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用一“屠”字,把风当作刀,希望清风“杀掉”暑热,却不能成功,表达了诗人对暑热的强烈憎恶。
B.落日本该下山,诗人却写它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
C.颔联由描写转入议论,写人们担心江海枯竭,连上天也非常害怕银河干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忧虑。
D.颈联宕开一层,诗人因暑热而思冰雪,由热思寒,从而触发了对清凉世界昆仑山和蓬莱岛的联想。
2.本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濡以沫这句话出于《庄子》,鲁迅先生常爱引用它,只是断章取义,与这句话的上下文不大有关系。单就这句话看,是一个悲壮动人的场面。一群鱼失了水,干得要死,大家吐出口沫来,彼此互相沾润,借此延长大家的生命。试想,吐出自己仅有的东西来,不但沾润自己,还要互相沾润,那生的意志的强固和群的联系的强固,不是够得上悲壮两个字的考语吗?

鲁迅先生引用这句话,为的是他所处的环境正是一片干地,没有一滴水。他又见和他同在的人所处的是相同的环境,于是自然而然记起这句话。说它是口号,不如说它是信念。他奉行的信念,在一片干地上,所吐的口沫非常之多。我想这么说:鲁迅先生的影响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奉行那相濡以沫的信念。

1.试解释成语“断章取义”的意思,并分析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下列选项中,“不如”一词的用法与原文加点的“不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钟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精力做科普?他的学生认为,与其说科普,不如简单地说是他愿意教人。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
D.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材料二:

上(周世宗)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已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加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中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

材料三:

故方其(庄宗)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浦虽处A权要B而能谦谨C上性严急D近职有忤E旨者F仁浦G多引罪归己H以救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视其所不为”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中“穷”字含义相同。
B.刀笔吏,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后来才有笔。所以刀笔并称,指用刀笔主办文案的官吏。
C.“时人不以为忝”中“忝”是“耻辱”的意思,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用法不相同。
D.“为天下笑”与“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句式相同,都是被动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李克对选任宰相人选并没有做出明确回答,但他委婉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对人才作长期而全面的考察。
B.翟璜急于探听消息,落选后不服气要一比高低,动作情态由变了脸色生气地询问发展到徘徊不安地自嘲。
C.周世宗力排众议,重用魏仁浦,魏仁浦果然不负所望,以其谦谨的品德、卓越的才干赢得了时人的认同。
D.五代主要以科举取士,非进士出身的官吏往往被人轻视,世宗要任用魏仁浦担任要职,遭到众臣的反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5.简要概括三则材料中李克、世宗、庄宗的人才选用标准分别是什么。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

贺铸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注]①祖席:饯别的宴席。②卷白:即卷白波,此指劝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义为“反而”,首句将词人怀乡思归和送别友人的情感全盘托出。
B.“便莫惜”句是劝酒之辞,表现了主客频频举杯,纵情豪饮的洒脱情怀。
C.“动管色,催行色”写袅袅不尽的管弦在席间回荡,似乎在催促行人上路。
D.“纵明月”句写两人即使离别之后相隔千里,也会共望明月,彼此牵念。
2.贺铸在词中多次运用叠句,一唱三叹,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情感深挚。请赏析下片的两组叠句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感慨孔夫子离世,而“我”漂泊徘徊在山水间,描绘诗人的放浪形骸、泛舟自乐。
B.颔联通过描写“斗柄回”“岁星改”,从自然现象变化中感叹时间流逝,叹息年老迟暮。
C.颈联化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对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D.诗歌以感慨入笔,基调低沉,描写诗人在浮海泛舟中深思,语言内涵深蕴,闲适壮逸。
2.蔡传认为孟浩然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①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①景祐三年(1036)作、时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 夷陵,今属湖北省宜昌。 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语言悲凉婉转、幽深绵长,综合运用典故,对比,于景物描写中寄寓深沉情感。
B.首联中“乱”字突出夷陵群山环绕、闭塞荒远的特点,“忽已穷”照应题目中的“岁暮”。
C.颔联描绘出了一幅古朴的夷陵丰收画卷:游女梳着古代发髻,野巫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D.“荆楚先贤多胜迹”写荆楚地区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名胜,引发诗人想要深入了解的心理。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