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2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天热吃一些冰凉的东西可以消暑,真的吗?实际上专家提醒,冰水解不了身体的渴。因为冰水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热能,喝冰水只会产生短暂的口齿凉快之感, 。夏天若要补充水分,应喝温凉水。

绿豆汤具有清火、降暑等功效,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夏天每天喝绿豆汤是多多益善,因此过量饮用绿豆汤。但专家指出,绿豆汤和米饭一样属糖类,如果过量食用的话会导致发胖。 ,一定要记住饭量要减少1/4

暑天运动后,有的人喜欢大量饮水,,二是觉得快速大量饮水才能尽快补充身体需要,使体液平衡。实际上人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虽然痛快,但必会使胃肠道部分血管急剧收缩,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妨碍膈肌的活动,影响正常的呼吸。因此夏日运动后饮水应适量。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字。
2024-05-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绢,后引申为本色、本色,颜色单纯、不华丽;无荤腥的素食;语义有本来的、原有的,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平时、向来等义。庄子说朴素而称美天下”,英国的发明家列瓦特说真理往往非常朴素,以致人们不相信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又会有多种体会和理解。

对此,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2024-05-0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季,被蚊子叮咬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据报道,并非所有蚊子都会吸血,只有雌蚊会吸食人体或动物血液,而雄蚊则吸食花蜜或植物汁液。那么,蚊子是如何找到叮咬目标的呢?蚊子寻找猎物不是依靠眼睛,而是依靠二氧化碳感受器。当它们感觉毛上的二氧化碳感受器接收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流时,便会向这股气流飞去,并精准地降落到人体皮肤上。蚊子在叮咬过程中会分泌一种抗凝剂以阻止人体血液凝固。为了抵抗这种抗凝剂,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化学物质,它可以让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但也会使人体皮肤产生不同症状。

有的人在被蚊子叮咬后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不强烈,皮肤表面毫无症状;大多数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但很快会消退;而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被叮咬后免疫反应比较强烈,皮肤表面会出现瘀斑、肿痛等症状,并且持续很长时间才能消退。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蚊子是依靠二氧化碳感受器找到叮咬目标的”语义基本一致,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团圆之日”被作者曹雪芹赋予了残缺和破碎的悲剧意蕴。概而言之,其中的意蕴就是盛极而衰,人生无常。元春的眼泪仿佛浸湿了书中每一个“团圆之日”。她没有出场的“元宵节猜灯谜”和“中秋赏月”情节也都预示着重要的事件即将发生并以“谶语”的形式关联贾府未来的命运。灯谜所呈现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气氛,赏月时“闻笛落泪”的预感,都照应着“树倒猢狲散”的终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红楼梦》中,元春在省亲之后的元宵节,让宫人送来灯谜让大家猜、同时要求贾府众人也各出一首灯谜附和,贾政看过灯谜之后,顿感不祥之兆,后来果然一语成谶。请从下面的灯谜中选择一个,指出谜底并简述它的“谶语”。

①贾元春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②贾探春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2024-05-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7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

随着全民减糖的兴起,代糖食品成为新时代的宠儿。顾名思义,代糖就是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等发挥甜味作用、赋予食物甜味的东西。而阿斯巴甜是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人工代糖,常用于制作无糖饮料、酸奶等,,如不产生龋齿、不影响血糖、热量低、甜度高等。它的化学名称为N—Ʊ—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由研究人员在合成促胃液分泌激素时偶然发现,甜度约是普通蔗糖的200倍。。

IARC是作为世界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主要依靠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报告、动物试验和生物学机制研究等,致癌证据强度被分为4。其中1,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含酒精饮料等;2A类对人类很可能致癌,如红肉;2B类对人类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3类为尚无法分类。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意味着其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需进一步研究。此外,致癌物质的致癌风险还同人体实际摄入或接触该有害物质量的多少相关。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一新闻致使很多人对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产生了担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回应,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所以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4-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贾岛有诗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当时,贾岛正为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而犹豫不决,韩愈建议还是用“敲”字好。一个“敲”字,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也让贾岛因此获得“苦吟诗人”的美称。但朱光潜却认为用“推”字好,因为孤僧步月而返,其门当自掩自推,更能表现其独往独来、无拘无碍的胸襟气度。

其实,做学问也好,处事也罢,生活中处处少不了“推敲”。

请以“推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的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A

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 B 。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它们。

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力,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抵抗病原体,但是一个人如果身体太虚弱,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在我们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 C 。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当然,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中国北方的农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后农作物收割后才算有了经济收入,此前欠下的债务可以在秋后结清了。这就是“ A ”的本义。

当然,除此之外该词还有其他含义。中国古代死刑在秋后执行,这里既有人道、示警的考虑,也有天道、天意的考虑。①,因为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天是一个 B 的季节,②,但又是一个萧瑟零落的季节,③,冬季则一个万物萧条的季节,④。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周礼》中把掌管刑法的司寇称为“秋官”也反映了这一现象。

中国古代战争由于缺乏足够的补给,直到春秋时期仍只能实行“春耕秋战”,在不违农时的前提下来获取军事上的利益,没有结果的也只能“来年秋天再战”。中国的《易经》记有“至于八月有凶”的判断,即是说一个地区的发展,春生夏长之后,到了秋天会有争夺、争战的凶危之事发生。秋天多事,是谓“ C ”。直到民国,大军阀孙传芳还留下如此名言:“秋高马肥,正好作战消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是”与文中加点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说得极是,我们应当早做准备,否则真的来不及了。
B.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已无法退让,只有针锋相对。
C.这件事发生在昨天上午8点,办公室许多人是不知道。
D.他是个北方人,生活习惯与我们南方人当然很不相同。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4-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有人问,        ①       ?北方人的答案绝对是——任何节日。没有什么节日、重要的日子,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顿。

方人对饺子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刻在基因里的执念:逢年过节要吃饺子,出远门要吃饺子,冬至要吃饺子,头伏也要吃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仿佛任何节日如果没有饺子,就不配叫做节日。这在许多南方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为什么总是饺子?

饺子之所以能深刻影响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的原因,与其历史和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所以深刻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中国的饮食版图中,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是最常见的格局:秦岭——淮河线以北降水相对较少,主要种植粟、麦等旱地作物,     ②     ,主要种水稻等水田作物。

更有意思的是,吃饭经常是一项集体活动,        ③         ,而饺子的咸鲜口味就成为了一项共识选择。另外,饺子还可以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梁实秋在《饺子》里描述的“小康之家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要”,和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等枣树叶落,枣子落完,西北风就起来了。
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一定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我就是问问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2024-04-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词人柳永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黄叶飘零,兰舟催发,一声声凄切的蝉鸣,竟然让人无语凝噎。

有时候它们喜欢成群结队端坐树梢,顶着明晃晃的日头叫,那鸣叫声连天接地,密密实实,整个世界再无其他声音了,那种肆无忌,杂乱而悲怆的鸣叫声,让人心烦意乱,是为即将消失的秋天送行,还是为它们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唱一首挽歌呢?它们已经乱了方寸,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

其实,一只蝉的鸣叫,还是颇有意境的。

深秋时节,每当月上柳梢头的时候,我的窗外总会有一只蝉儿鸣叫。很准时,像是跟谁有过约定。怯怯的,低低的,细细的那么几声,像游丝,像花瓣轻吻微风,像一对情侣窃私语。这个时候,我会搁下笔,站在窗前,看那清幽的月光下,几棵槐树,一丛秋草,槐花缤纷,树影婆娑,一声声虚虚实实凄凄切切的蝉声,从耳畔,一直到心底。

1.下列选项中,蝉声表达的意境与上文第二段中蝉声表达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B.牧童骑黄牛,歌声报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D.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蝉鸣声的?请简要分析。
2024-04-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