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并不是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有变红的本事——红叶基本属于VIP,黄色的叶子才是秋天里的最普通的老百姓。,首先得让叶绿素退位。叶子变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叶绿素的分解、消失。

大多数叶子绿色消失后,类胡萝卜素占据上风,叶子就显现为黄色。但有些植物含有众多花色素中最有名的花青素。花青素一般是紫红色,,只能存在几个小时,很容易分解;不过在秋天,它们却能形成一种稳定并且不易分解,同时显现红色的新物质——“花青素苷”。当叶子绿色消退,花青素苷的颜色占据主流,叶子就会变红了。

然而为什么一定要在秋天才会有大量花青素苷生成呢?因为在花青素摇身一变的时候,需要一项“秘密武器”——糖。花青素和糖相互作用,。这种“变身专用糖”,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攒够数。秋天骤然降温,又会使花青素苷合成速度大大增强,有时一夜之间花青素苷的合成会比之前好多天的总和还多。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上图字选自《说文解字》。字左边的表行走,可引申为一种行为。右边由构成,其中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下加一个,表示直行者还要心胸坦荡。在古代文献中也与相通,表示得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请整体把握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骨龄,也就是骨骼的年龄,是反映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研判儿童发育阶段的重要指标。。首先遗传因素,如不同人群的骨骼发育速度不一样;其次,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骨龄正常增长。通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一致,二者之间相差不超过一岁。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般而言,骨龄提前,提示生长潜能受损,可能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但是,如果骨龄落后,在没有正规治疗的情况下,孩子生长动力不足,也同样会影响他未来的身高。

骨龄的提前和落后可能会影响儿童最终的身高,但是,只根据一次骨龄测定的结果就判定成年身高,是不准确也不科学的。有些家长觉得,。因此,他们希望少吃生长周期短的食物、服用药物、打骨龄抑制针等方式抑制孩子骨龄增长,使其退后于儿童的实际年龄。其实,儿童最佳的生长状态是骨龄随生长发育合理生长,这需要从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三方面共同努力。建议家长每隔半年或一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生长发育门诊进行生长发育咨询、评估、随诊。

1.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处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应当早做准备才是。
B.是日天气晴朗。
C.他说,是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挺身而出。
D.《彷徨》的作者是鲁迅先生。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从湖北给我带了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将它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在莲子上用铁锤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使它不至于被永远埋在泥中,不过,这都是我的主观的愿望,因为莲芽能不能长出,都还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了。

我每天都到池塘边看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上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可能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奇迹却忽然出现了。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不要碰断叶片。但一直到秋天,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加点词“圆圆”“零零”换成“圆”“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有花式繁多的赞美,你听了非常开心;也会听到各种批评,你很不喜欢。赞美固然让人备受鼓舞,但无原则的赞美又会让人迷惑;批评固然让人倍感沮丧,但批评往往针对个人的实际缺点,针砭现实,让人清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秋分时刻,钱塘潮涌,亚运之光照亮西子湖畔。202393日,杭州召开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105日上午,杭州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在智慧新天地沿江观景带进行,全国纪录保持者、中国队选手何杰以2小时1301秒的成绩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田径队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

作为一位顶级运动员,何杰除去对田径纯粹的热爱外,极强的控制力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赛道人生,做任何一件事,他都会全神贯注。凭着这股专注劲儿,他是全国纪录保持者;因为疫情无法室外训练,他就在家里强迫自己每日锻炼;时隔4个月,难得有室外训练的机会,哪怕教练临时因疫情无法到场,他也会独自完成练习……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何理解和感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一直喜好各处游历,观察有趣的人物与奇异的风俗。还在乳臭未干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旅行,多次对故乡小镇还未曾涉足的地方进行考察,结果经常令父母失魂落魄、六神无主。而将我找到并送回家的镇上人,也因之得了不少的赏钱。进入童年后,考察的范围自然也随之扩大。假日的下午,我总是漫游周边的乡村。村里历史上或传说中所有著名的场所,我都烂熟于心,了如指掌。何处遭遇过谋杀?A 何处发生过抢劫?B 何处出现过幽灵?C 我皆能娓娓道出,如数家珍。我拜访邻近各村,注意观察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攀谈,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见闻。曾有一个夏天,我甚至花了一整天时间去登上最远的一处山丘,从顶峰极目远望数英里之外的陌生原野,发现自己居住的地球何其浩瀚无垠,不禁大吃一惊。

寒来暑往,年岁渐增,游兴愈浓。我对游记类的书籍爱不释手,一看到这类书籍,就好像饥饿的孩子得到面包,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常若有所思地游荡在码头外边,望着轮船渐渐离港,驶往遥远的地方;我渴望的双眼注视着渐行渐远的点点风帆,任思绪将我带向天涯海角。

1.文中A、B、C三处标点有没有错误,请简要说明理由。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盛夏过后是寒冬,在四季轮回中一天天长大,游览的兴趣越来越浓”,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好像”一词,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它好像赐予了我最后的绝对自由。
(2)一看到这类书籍,就好像饥饿的孩子得到面包,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宾诺莎说过,一个自由的人想得最少的莫过于死亡。 A ,但是有那么多人那样一味回避死亡,丝毫不加考虑,也是不近情理的。一个人应当对此有个决定性的看法。在死神来到面前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怕不怕死。

有时候我一瞬间是那么激动地迫切冀求死亡,恨不得插翅扑向死亡。它给予我的热烈刺激,不亚于当年生活给我的感受。我陶醉在这种思想之中。在那些时刻,它好像赐予了我最后的绝对自由。虽然如此,     B ,只要医生能给我保持还可以的健康情况;我欣赏这五光十色的世界,我对它将发生的一切颇感兴趣。

①我仔细观察了有福的那些家乡土地上的农民们,②那里无需十分辛勤的过分的劳动而五谷丰登,③那里个人的欢乐和辛苦正是人类共同的命运。④在那里,人生好比一篇优美的小说,⑤从开头到结尾循着一条稳定却连贯的线索演进着。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平县的山村。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清晨有时起来,在茅屋后面或山脚下的丛林里,我看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可是,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狂热。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但这份悠闲的心情、赏玩的兴致总不是坏事。

前几年,终于病了。为了疗养,来到了多年向往的青岛。春天,我移居到离海边很近、只隔着一片杨树林洼地的一幢小楼房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清晨黄昏,我常常到那杨树林里散步。有一天,我发现有两只黄鹂飞来了。

这一次,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茂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的意思。

每天,天一发亮,我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轻轻打开窗帘,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从不缺少可歌可泣的人物。春秋时期,在缺乏人文关怀的郑国就曾先后出现过两个这样的“匹夫”:一位是烛之武,他大半生未曾得到君主赏识,暮年却不计得失,冒着殒命矢石之险,最终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另一位是弦高,他以商人之身行国士之责,一边用仗义疏财麻痹即将袭击郑国的秦军,同时又派人向毫无防备的郑国报信,拯救了郑国。

而今在新时代的中国,党和国家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滋养了青年成长的沃土,一簇簇绚丽的青年之花先后绽放:他们或深入农村,服务于乡村振兴;或投身于科技强国事业,助力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或迎难而上,携手冲锋在救灾前线;或热衷于体育事业,用自己的拼搏为国争光……

以上材料阐释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