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7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节选)

王剑冰

一早就起了晨雾。薄薄的雾气给这座城市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朦胧中,看到墙内高高盘立的竹木架子。进去之前,没有人明白那是什么。

在这个芳草丰茂之地,竟然有着一口口盐井,它们色调斑驳,泛着岁月的包浆。一丛丛井架,曾经架起城市的信心与希望,川府之地的风水,因此雍容华贵。

井架像一枝干枯的花,透着骨子里的硬。碓房、车房和灶房,叶子样烘托在周围。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最年长也是唯一留存的一座古盐井——燊海井。它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体现着古代井盐劳动者的智慧及钻井技术的成就。别以为是一座废墟,实际上,它还在发挥着作用,每天都在出卤,并且被加工成盐。盐在前台,卖得极好。

站在盐井前,说是往下看,实际上满含仰望之情

出卤的一刻,千万朵白浪从细长的竹筒中迸出,像一群躲藏万年的活物四下里奔突,一会儿便又变成本色的汁液。食盐晶纯,容不下杂质,它最初的浆水竟如此悲悯,含有对众生的温爱与仁慈。我不能做到语言与思想的同步,只能睁大眼睛精心记下这个时刻。小心地伸手接上几滴,放在舌尖,盐的美妙味道霎时弥散在味蕾间。这是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的自然物质,带有着大地的体温。

想起小时候,母亲每次让去买盐,内心都会发痒,捡起一颗灰灰的盐粒,用舌尖轻轻舔触,一丝莫可名状的味觉泛上来,点染了无数清淡寡欲。盐紧张时,是要排队购买的,而且限定了购买的数量。有人挎着硕大的笆斗篮筐,有人肩了一条布袋,最终却只能得到小小的一点。那个时候,盐就像思想,让生活有了寄托与希望。

提取卤水的管道是用楠竹做成。楠竹的竹节被一节节打通,形成一个竹管,将一个个竹管接起来,就成为一个探入一两千米地底的工具。竹筒的底部以熟皮做启闭阀门,下去时是张开的,提上来又是关闭状态,卤水就是这样装满了竹筒。提上来后,用钩子猛然钩起机关,卤水即可瞬间涌出。

每次上来的卤水都有一百多斤。据说由于井架林立,自贡盐场的竹筑管道可翻山越岭,连绵起伏,把卤水和天然气输往数十里之外的晒卤台和煮盐灶房,景象十分壮观。

提卤水车距离盐井有一定距离,这样可以更好地操作。开始是人工推磨一般将绳索卷拉起来,缠绕在卷扬机上。后来用牛代替。一千多米深的盐井,牛拉车差不多半个时辰。

转圈的石道上,牛的脚印还印在那里。牛拉着木杠转着无尽的圈,木杠连着挠机,挠机上的绳索拉动细而长的竹管,一次次抽取、倒出,抽取、倒出。似乎它只做一件事,就是将所有的卤水汇于一处,等待着一见天日。我摸着那结实而浑圆的楠木杠子,它推转了多少辛劳,多少岁月?

绳子上都有结做的记号,一旦到了那个记号,就开始打信号,直至最后刹车。实践培养了古人的聪敏。

由此扩大了盐井区域牛的生意。壮牛用来做工,老了的牛加工牛肉。还有加工牛皮的店家。牛的善良与贡献在这里体现到了极致。

光线暗下来,在一个密闭的棚子里,我看到了制盐的盐工。气息缭绕,热浪漫卷,穿得很少的汉子,与盐共舞。平锅一溜排开,下面是熊熊的火焰。油亮的脊背在烟雾中晃动,煮好的盐正在出锅,他们挥动着铲子在翻动,将盐安妥在另一个器皿中,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然后刷锅,使它再次发挥作用。水在锅中鼎沸,膨胀出热气。盐工完全隐在其中。广大的工作间,一天会有多少卤水变成被称为盐的物质?

这里的领班叫游强,他的外公、父母都曾在这里工作,他从小就跟着父母上班,可以说游强是闻着盐卤气息长大。读完盐校,他也进入了燊海井烧盐车间,成为一名烧盐匠。随着燊海井被世界越来越多地关注,游强和其他的八名师傅、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传统盐工,他们的身上,传递着古代卤盐的精致与韵味。

(有删改)

文本二: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凌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

我真的不知道,你在那里等我,等我好久好久。我今天才来,我来晚了,以致使你这样沧桑。而你依然很美,周身透着迷人的韵致。真的,你还是那样纯秀、古典。只是不再含羞,大方地看着每一位来人。周庄,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却不知你在这里。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

(摘编自王剑冰《绝版的周庄》)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盐井时,用“泛着岁月的包浆”突出其悠久的历史;写井架时,用“架起城市的信心与希望”凸显其对城市的重要作用。
B.作者关于卤水的描写极其生动,不仅有视觉之态,更有味觉之美,同时还有心灵之感,甚至勾起作者童年的美好记忆。
C.作者认为传统盐工身上“传递着古代卤盐的精致与韵味”,一语双关,赞美盐工的同时赋予盐以物质和精神双重光芒。
D.作者以敏锐的目光、跳跃的笔触向我们再现了盐的制作过程,与现代化制盐技术进行了详细对比,意在赞美传统技艺的精湛。
2.关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比较阅读,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文本都属于文化游记,文本一表达了对川府之地雍容华贵的赞美,文木二表达了对周庄纯秀、古典之美的赞美。
B.作者对修辞使用驾轻就熟,例如两则文本都用到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但前者更多哲思之美,后者更具柔婉之美。
C.文本一使用第一人称,以作者见闻为线索,夹叙夹议抒情;文本二采用第二人称,将周庄拟成女子,使其极具灵性。
D.文本一中的盐井色调斑驳,文本二中的周庄也已历尽沧桑,它们都猝不及防地被现代人打破了清静和孤寂。
3.“站在盐井前,说是往下看,实际上满含仰望之情。”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画线的这句话的理解。
4.文本一主要写的是“盐”,但作者却花很多笔墨写了牛和牛的生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应用文(书信、演讲词,读后感,倡议书……)。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大概二十年前的冬天,我陪母亲回甘肃老家。这是我母亲逃荒到新疆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回老家。我们一路到酒泉,再到金塔县,然后到父亲家所在的山下村,找到叔叔刘四德家。

进屋后,叔叔先带我们到家里的堂屋祭拜祖先。

叔叔家是四合院,进大门一方照壁,照壁后面是正堂,堂屋正中的供桌上,摆着刘氏先祖的灵位,一排一排,几百年前的先祖都在这里。老家的村子乡村文化保存完整,家家的先人都供奉在堂屋里。家里做好吃的,会端过来让祖先享用。有啥喜事灾事,会跟祖宗念叨。家里出了不好的事,主人最怕的是跟祖宗没法交代。这是我们的传统。祖先供在上房,家里人住在两厢,祖先没丢下我们,我们也没丢掉祖先。

我在叔叔的引导下,给祖先灵位上香。

那是我第一次祭拜自己的祖宗,恭恭敬敬上了香,然后磕头,双膝跪地,双手伏地,头碰到地上,听见响声,抬起来时,看见祖宗的名字立在上头,都望着我。头轰的一下,像又碰到地上。

敬过祖先,叔叔带我们到刘氏家族祖坟。叔叔说,原来的祖坟被村里开成了田地,祖坟占的都是好地,每家一片,新出生的人都没有地种,便从先人那里要地。我们家的祖宗便迁到叔叔家的田地里。

叔叔指着最头上的坟说,这是刘家太爷辈以上的祖先,都归到一个坟里。

我们跪下磕头、烧香、祭酒。

叔叔又指着后面的坟说,这是你二爷的墓,二爷膝下无子,从亲戚家过继一个儿子来,顶了脚后跟。我这才知道顶脚后跟是怎么回事。如果一个家族的男人没有儿子,得从亲戚家过继一个儿子来,等这个儿子百年后,要头顶着继父的脚后跟葬在后面,这叫后继有人。

我叔叔又指着旁边的坟说,这是你爷爷的,后面是你父亲的,你爷爷就你父亲一个儿子,逃荒新疆把命丢在那里,但坟还是给他起了。

我看着紧挨着爷爷墓的这一堆空坟,想到我们年年清明,去烧纸祭奠的那个新疆沙湾县柳毛湾乡皇渠六队河湾里的坟,也许只是埋着父亲的一具躯体,他的魂早已回归到这里。

然后,叔叔指着我父亲坟堆后面的空地说,这块地就是留给你的。

听到这句话,我的头发瞬间竖了起来。我原本认为,我的家乡是北疆沙漠边的那个村庄,我在那里出生长大,甘肃金塔县的那个村庄,只是我父亲的家乡,跟我没有多少关系。可是,当叔叔说出给我留的那块墓地时,我知道我和我父亲,都没有逃出甘肃的这个家乡。他为了活命逃饥荒到新疆,把我们生在那里,他也把命丢在了那里。可是,家乡用祖坟族谱、祖宗灵位又把他招了回来,包括他的儿子,都早已被圈定在老家的祖坟里。

老家用这种方式惦记着他的每一个儿子,谁都没有跑掉。那天我们坐在叔叔家棉花地中间的一小块家坟中,与先人同享着婶子带来的油饼和水果。坟地挨着村庄,坟头与屋檐和炊烟相望。我想能够安葬在这里,即使是死也仿佛是生,那样的死就像一场回家。在自己家的棉花玉米地下面安身,作物生长的声音、村里的鸡鸣狗吠声、人的走路声,时刻传到地下。离别的人世并未走远。先人们会时刻听到地上的声音,听到一代人来了,一代一代的人回到了家,那个家就在伸展着作物根须的温暖厚土中,千秋万代的祖先都在那里,辈分清晰,秩序井然。

后来,我在叔叔家看到我们刘家的家谱。先祖在四百年前,从山西某一棵大槐树下出发,走过漫长的河西走廊,一路朝西北,来到了甘肃酒泉金塔县山下村。家谱用小楷毛笔字写在一张大白布上。叔叔说这是我父亲写的,他是刘家唯一会文墨的人,全家族人供他上学,一度把他看作刘家未来的希望,他却跑到新疆不在了。

以前我只看过装订成书的家谱,那是一页一页同姓人的名字。当我看到写在大白布上的刘姓家谱时,我突然看懂了。在那块白布最上面,是我们家族来到酒泉的第一个先祖的名字,这位先祖名字下面,生命开始分叉,一层一层,就像一棵大树的根系,扩散再扩散,等到快到这块白布的底部的时候,这些姓刘的人的名字,已经密密麻麻爬满整块白布。

我知道,所有写在这张家谱里的人,都已经在地下了,他们组成刘氏家族繁复庞大的根系。而这个庞大根系的上面,是活在世上、人数众多、住满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刘姓后人,他们组成一棵家族大树的粗壮树干和茂盛枝杈。每过一段时间,这棵大树上就会有枝叶枯萎,落叶归根,成为家族根系的一部分。

我想,多年之后,当我的名字出现在家谱上时,我已安稳地回到地下,回到刘姓家族庞大的根系中,过着比生更漫长恒久的土里的日子。那时我眼睛闭住,耳朵朝上,像我无数的先祖一样,去听地上的声音,听那些姓刘的后人,在头顶走来走去。我在他们脚下踏实的厚土中,又在他们跪拜供奉的高堂上。我默不作声,听他们哭诉,听他们欢笑也听他们流泪,听他们高歌也听他们号哭,听他们悲伤也听他们快乐。

这是我们的乡村文化所构建的温暖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每个人都知道要回去的那块厚土,要归入的那方祖灵,要位列的那册宗谱,是此生最后的故乡。在那里,千百年的祖先已经成为土,成为空气,成为天空大地。

(有删改)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隔半个世纪,母亲让“我”陪她来到父亲的老家,体现了母亲对父亲的深情以及对故乡人的思念之情。
B.“祖先没丢下我们,我们也没丢掉祖先。”表现了祖先的精神时时投射在后代人的生活里,后代子孙也时时不忘祖先。
C.在叔叔的讲述中,“我”恍然有悟:“我”并没有逃出甘肃的这个家乡,老家以它特有的方式记着他的每一个人儿子。
D.父亲写在大白布上的家谱,让“我”懂得了,一代代人的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家族大树的粗壮树干和茂盛枝杈,对此应懂得珍惜和感恩。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到父亲家所在的山下村”,这样的表达表现了“我”对山下村的疏离和陌生感,与后文写自己的情感转变形成对比。
B.文章对自己第一次祭拜祖宗时的细致描写,烘托出一种庄严的氛围,为“看见祖宗的名字立在上头,都望着我”张本。
C.“我这才知道顶脚后跟是怎么回事”,表达了“我”对家乡这种封建思想的批判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乡村文化的忧思。
D.文章以意取象,选材集中,情感深挚而内敛,表现了“我”对家乡的精神皈依感和对生活在家乡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温情。
3.本文带有浓郁的乡土中国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
4.有人评价刘亮程的散文语言具有“质朴简约”之美,请结合本文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和裴士杰库部对棋上贡父学士

毕仲游

吏散公堂讼已平,东轩一局晚窗明。

风云不动星辰灿,樽俎无声玉石争。

意外死生由巧拙,手中舒卷乍阴晴。

自怜小数非秋格,坐久惟闻鸿鹄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韵,即按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从文题看,针对裴士杰下棋之事当时还有其他诗作记述。
B.首联中的“东轩”、明窗等意象,很好地烘托了公事之暇裴士杰等官员下棋时的闲适心境和愉悦之情。
C.中间两联运用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弈者的高超的技艺及紧张争斗的热烈场景。
D.全诗语言浅显平易,颔颈两联对仗工稳,但浅中寓有深意,工稳中不乏灵动,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技巧。
2.请参考下面的资料,结合全诗内容,鉴赏诗歌的尾联。

《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很多诗人读懂了社会,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满怀愤懑之情却不被世人理解,其实表现的是孤独的体验。他们常以理想中的群体为自己的参照物,所以他们难以适应现实环境。以完美无缺的人物对应生活中的人,诗人怎么会满意呢?他们难以与现实中人交往以摆脱孤独,恶性循环走向更孤独。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独创往往也遭受排斥或不理解。典型的要算李商隐了。他刻意追求诗歌的表现形式,独创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却不为时人理解。

历史上杰出诗人没有不在遭受政治社会打击后走向更加孤独的,他们都在孤独中奋进,在孤独中创作,给后世留下了璀璨的诗篇,他们或者在生前或者在身后得到社会历史的肯定。他们对孤独有超乎一般人的理解,在他们的诗歌中常有孤独的描写。古人直接用孤独类词语做诗题的如蔡琰《悲愤诗》、曹植《怨诗行》等。作为社会中人,他们也感受到自己可能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也知道承受孤独将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把遭受孤独作为享受,都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般的义无反顾,虽九死而无悔”“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们执著、孤行的背后是对社会更加清醒的认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孤独体验给他们的仕途和生活道路带来了阴影,却给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生机,成就了他们独创的艺术生命。

杰出诗人体验孤独是对自己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肯定,他们将面对世俗合群观念的挑战,之间的二律背反具有特殊的审美范式。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克己”“天人合一等对诗人孤傲、风骨等不入俗流持否定态度。诗人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念与封建社会倡导的中庸合群氛围格格不入。诗人的使命和他们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促使他们饱尝孤独。他们比一般人更能接受自我。这种对内在自我的认可与接受,使他们能够更勇敢地去觉察世界的真实本质,而在社会浊流面前,一般的知识分子往往崇尚合群,实现与黑暗社会、与统治者沟通,追求不偏不倚中庸之道的境界。

相对于诗人独立人格、自我意识来讲,常人的合群往往是缺少自我意识的表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人难以有创新的意愿和行动,他们常会违背常识去迎合群体的谬误而浑然不知。合群可能带来自我的迷失,自我的迷失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对群体的依赖。而自我意识的缺乏,又使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思想,从而更依赖于社会对比,在对比中确定或矫正自己的行为思想。从众者有感觉卑下的倾向,缺乏能力,缺乏自信,同时还对自己的特性与人格缺少良好的判断。社会的人一般难以逃脱合群的魔力,诗人却要不断排斥从众心理,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就是努力将非审美注意调节为审美注意,调整意识的集中和指向。诗人的创作是为社会群体服务的,个体的孤独是为了调整距离。与群体过近,难以调整注意;与群体过远,则走向孤芳自赏或对立面。

孤独体验并非使诗人成为离群索居的冷血类人,而是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封建主流社会将人民作为君臣的附庸,越热爱人民诗人就越领受孤独,历史上优秀的孤独诗人不胜枚举,皆是如此。炽热的情感是艺术的生命,诗歌以情动人。诗人的创作,当其博大深沉的爱和情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难以与社会群体交流时他们便会出现泛爱的倾向,以山水为友,与自然为伴,以琴酒度日。

(摘编自钱剑平《论古代诗人孤独体验的审美范式》)

材料二:

孤独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精神结构中的心理情绪,是主观思想者无意识、非逻辑的对自我具有超验性质的感受。贝多芬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常常是一个人独自面对。孤独体验普遍存在于哲学家、艺术家的生命经历和气质之中,构成了他们进行创造的情绪媒介和重要心理驱动力。艺术家们会在孤独时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进入内省的特殊状态是他们实现自我目的的特别方法和路径。即使不是艺术家,在孤独的状态中也能暂时远离尘世间的忙碌喧嚣,得以小憩于一片清净之地。

对于艺术创造的过程和创造主体,孤独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力量并且通常意味着执着和高水准。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讲,长此以往的孤独感往往伴随一系列的心理异常状态,对人的意志实践行为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孤独感带来诸如忧郁、失落等不健康状态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即使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却也同时从更长远的意义上局限、牵制了艺术家创作的深入。合适的孤独是种修行,但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危害身体健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单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艺术家的创作根基于肉体凡胎的存在状况,对健康的影响会间接体现在其作品的情绪、内涵和深度之中。

另外,艺术家的审美想象来源于其直观的生命感悟和体验,从长期孤独中观照体验的自然与人生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宣泄出来,从而奠定其作品风格也往往具有孤独的意象和神韵。然而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论从生理或心理层面上,过于独立于社会群体不仅会错过多样繁复的意识情绪感触机会和灵感来源,也容易将艺术创作流于无病呻吟和顾影自怜的狭隘旋涡之中,失去赋予艺术作品博大的人类之爱和社会人生内涵的机会。艺术创作不可能脱离孤独体验却也不可过于深陷沉溺其中。在精神上坚守特立独行超然遗世也不妨踏出一方天地去接纳体味其他多样的理解和情绪,探索发掘创作驱动力和灵感的更多来源。

(摘编自方佳《论艺术创作中孤独体验的两面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人产生孤独体验的原因,是他们在读懂了社会后,对社会黑暗表现出的满怀愤懑之情却不被世人理解。
B.古代诗人对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他们对孤独有着更深的体验,更容易陷入孤独不能自拔。
C.传统文化倡导的“中庸”思想、“合群”观念与古代诗人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念形成了冲突,促使他们饱尝孤独。
D.诗人、哲学家、艺术家进行创造的情绪媒介和重要心理驱动力是与他们的生命经历和气质中的孤独体验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孤独体验带来的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独体验使杰出诗人为后世留下了璀璨的诗篇,这也成就了他们独创的艺术生命。
B.孤独体验是诗人对世俗观念的挑战,这使他们能够更勇敢地去觉察世界的真实本质。
C.孤独体验给古代诗人的仕途和生活道路带来了阴影,同时也使他们更热爱生活和人民。
D.孤独体验是艺术家们在孤独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审视,这是他们实现自我目的的路径。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因果的角度较深入地论证了常人的合群往往是缺少自我意识的表现。
B.材料一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杰出的诗人与一般知识分子对合群的态度的不同。
C.材料二引用贝多芬说的话证明孤独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精神结构中的心理情绪。
D.材料二通过对孤独体验益处与弊端的分析充分地体现了哲学上的辩证法思想。
4.根据材料,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诗句出处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阮籍《咏怀诗》(其十七)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
A.司马迁以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写出了屈原在人群中不被理解的孤独。
B.陈子昂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孤独的情怀。
C.阮籍开篇写自己孤独无人言说,而出门不见车马行走消解了这种孤独。
D.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以清风明月为友,与自然为伴,达到了精神的达观。
5.当下一些年轻人害怕孤独,其实孤独并不可怕。请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与孤独相处。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的夏天怎少得了石花冻。熬煮好的石花菜用小铝锅盛着,盖上盖子,小锅放进竹篮子,竹篮吊根绳浸到井水里。数小时后,母亲拉起绳子,一股凉气扑面而来,我和弟弟直盯着锅子,揭盖后才松一口气,真怕有人偷吃了。母亲舀出石花冻,我一碗,弟弟一碗,分别浇上红糖水,一汤匙入口,冰冰凉凉,清甜柔滑,哧溜滑入食道,滑进肚子,顿觉暑气全消。

夏夜,露天电影放了一场又一场,周边蹲满了小贩,卖炒瓜子、棒冰、汽水、烤花生,当然还有石花冻。小贩为吸引顾客,会在石花冻里加入红豆沙或红枣,透亮的水晶里点缀了红色,美如琥珀,让人移不开眼睛。看着电影,石花冻一勺一勺入口,滑滑嫩嫩,几番品咂,终究揪到了隐匿于甜味里的海的气息。那些夜晚,电影,石花冻,时不时拂过的夏风,让少时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

趁石花菜多的时节,母亲采摘起来,晒干收藏。这样,无论我们什么时间回去,都能吃到她做的石花冻。它已然不只是用来解馋的食物,更多的,是珍贵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水晶”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是(     
A.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们称之为“多年生稻23”。
B.中国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教化渠道使它成为主流。
C.“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对竹子情有独钟。
D.如此看来,考古人才和考古事业实现“双向奔赴”确实不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让少时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的是那些夜晚的电影、石花冻和时不时拂过的夏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既弑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也。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也。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孤之不元,废也,其谁怨?元而以虐奉之,二三子之制也。若欲奉元以济大义,将在今日;若欲暴虐以离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图之进退,愿由今日。”大夫对曰:“君镇抚群臣而大庇荫之,无乃不堪君训而陷于大戮,以烦刑、史,辱君之允令,不承业。”乃盟而入。

(节选自《国语·晋语·栾武子立悼公》)

材料二:

卫孙文子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内服;赵咺走山,田氏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

【注】①元君:古称贤明善良的君主。元,善。②赵咺(xuān):指赵宣子,春秋时晋国执政的卿。③田氏:指田成子,春秋末齐国执政的卿。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得之A而后以B君处之也C今未有D其所以得E而行F其所以处G是倒义H而逆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表示推测,与《促织》中“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中“得无”用法不同。
B.敢,表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敢”的用法不同。
C.安,指“缓慢、徐缓”,与常用成语“安步当车”中“安”在词义上相同。
D.“臣而伐君者必亡”,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两句皆为定语后置句。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悼公在栾武子等人拥戴之下从周的都城回到晋国,然后向众大夫表示将会认真对待发出的每一道政令,表达了做贤明国君的政治愿望。
B.大夫们最终和晋悼公盟誓,作出了拥立其为国君的承诺,不管他们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均衬托出晋悼公令人惊叹的不凡政治智慧和才能。
C.卫国如果灭亡,并非因为取得权势的孙文子,而是因为国君失去了原则,但韩非对此并不苟同,认为这样归因国家灭亡的做法不够明智。
D.晋悼公讲话时运用比喻、假设等论述方法,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令人难以抗拒,而韩非以史实来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警策世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欲长处其愿,出令将不敢不成,二三子为令之不从,故求元君而访焉。
(2)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
5.材料一中晋悼公的讲话主要针对当时国内可能存在的哪些问题?请联系材料二加以概括。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在当代不仅没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手写量的减少而魅力消减,相反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代中国参与者最多、受众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增强学习本国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

中国的书法艺术,表面看来非常普通,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当然有时也用其他的书写载体)上书写汉字而已,似乎人人都会,没有任何神秘和独特之处。但事实,看起来形式如此简单的艺术,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显得复杂得多的艺术容易掌握、容易明白。

何以如此?

原因在于,在她表面的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丰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请概括最后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30个字。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暮春季节,小华发微信给他朋友,说想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古人遗风,与其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踏歌而归。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借自然之景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与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习近平总书记到岳麓书院考察调研,面对热情洋溢的青年学子,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不负韶华,这不禁让我们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古诗。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共考古是查尔斯·麦克基姆西在其同名专著中最早提出的,用以定义考古学家代表公众并在公众的支持下记录并保存受到开发工程威胁的考古遗存的相关工作。这个观点在美国大受欢迎,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到底是“公共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的讨论。不过,这种讨论并不影响公共考古是为了让考古学可持续发展以及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终极目标。

讨论公共考古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涉及对这一考古学分支的特征认知。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并且能够被公开、共有和共享的资源。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也越能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

在当代中国,公众对于考古本身的学科价值没有什么质疑,甚至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然而,公共考古各方对于涉及教育性的具体问题的讨论并不热烈。公共考古教育性之所以重要,部分与公共性相关联,部分则与考古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及复杂的术语系统有关,再有就是很多考古发现与现代生活缺乏直接联系,让人们缺乏理解这些物件功能和内涵的具体情境。毫无疑问,文博机构和考古专家应该是公共考古教育的主要组织方。然而,他们在这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却并不乐观。不少考古专家会认为发现古代遗存并进行研究、阐释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公共考古只是顺手而为或者可为可不为之事。

考古学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多维联系,绝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事。变考古学家的“他们的公共考古学”为公众的“我们的公共考古学”,支持具有一定考古基础知识的媒体、社会团体和民众开展公共考古活动,才能让考古学获得坚实的公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考古的终极目标。

相比于博物馆多样而丰富的对公众进行研究的成果,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要薄弱得多,这一点,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贫乏的情况中不难获知。不能透彻了解公众,公共考古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客户”画像,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考古更好实现目标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共考古作出贡献。

(摘编自魏峻《公共考古:关键特征与未来发展》)

材料二:

夏文化考古融入近现代普通公众的视线中,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变迁过程,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实践,至今仍处于进行时。夏代长期作为学者和公众对信史、神话分析认知的关键点,相信夏王朝的存在,相信夏文化可以寻找,“夏王朝信史说”成为学者、广大群众共同的重要认识基础。自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 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都意识到了夏文化探索尚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了近四十年的二里头文化仍是一大焦点,而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为止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出土遗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生产力水平最先进、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近十年来,新兴的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给夏文化公共考古提供了传播的良好平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处于进行时,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当下的夏文化公共考古实践,都有向受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显要作用就是用历史叙事唤醒了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的方式又分为两种:文学叙事与考古叙事。文学叙事也可以称为文献叙事,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与个人感情。这种文献叙事可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考古叙事则是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具体的考古遗址、物质遗存,它们出土的样貌指向某个瞬间,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没有连续性,因而如果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

公共考古中的考古叙事还有一个特点——指向性。可以说,公众关注考古的最直接需求就是它的指向性。因为出土遗物可以作为历史问题的直接解释。夏代作为一个历史难辨的时期,它神秘莫测,需要一种拨云见日的指向: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遗址,绿松石龙、青铜爵是遥远的夏王朝产物……这种指向性是公共考古的一个前提。

既然学界探索夏文化仍在进行中,二里头等考古学文化和夏文化的关系尚有争议,文学叙事夹杂了浪漫主义民间传说,考古叙事又要确切的指向性,那么该如何保证“文学叙事”以及“考古叙事”下公共考古的科学性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先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必要的科学性是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特征,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冲突,考古学本身也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事实上,遍迹中国的大禹陵、禹碑、禹迹,如果都需要考古学解释,这的确是学术求真严谨的显现,但对于公共考古这一社会事业却是无味的。公共考古事业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尤其对于夏文化这一特殊的存在,夏文化公共考古就是要去唤醒民众对夏代的“历史记忆”,将其以文学叙事呈现出来,更能使夏文化升华出人文情怀下的意义与价值取向。

夏文化作为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利于构建接地气的中国上古史。

(摘编自黄乐天、侯卫东《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传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考古学”和“公众考古学”虽是考古学的不同分支,但其终极目标之一都是要让考古学得以可持续发展。
B.虽然公共考古教育性是重要的,但涉及公共考古教育性的具体问题并没有引发公共考古相关方面的热烈讨论。
C.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这些科研项目对夏文化的探索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D.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不仅有利于我国民众,还可以惠及世界民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性一旦得到充分的体现,就能促进多方的共赢,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所以公共性成为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
B.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就能保持夏文化研究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夏文化成为宝贵遗产。
C.考古叙事是公共考古传播最直接的叙事手段,但以它来描绘历史只能唤来破碎的“历史记忆”,因而它是缺乏连续性的。
D.只有避免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才能使公共考古在保证学术真实、严谨的同时,也具有趣味性。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文学叙事”特征的一项是(     
A.首都博物馆在妇好墓复原沙盘前配备11台“VR眼镜”,帮助参观者清楚地观察妇好墓上下6层、深达7.5米的虚拟考古发掘现场。
B.《海昏侯刘贺》一书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线索,结合出土的文物,详细解说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C.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原了高县半边寺摩崖石刻等考古现场,并在游戏体验区设置了文物归宗、文物探踪和文物复原等游戏。
D.央视纪录片《殷墟嵌绿松石甲骨》让殷墟甲骨上的文字“跑”了出来,成了会活动的动画小人,演示了商人一天的生活劳作场景。
4.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5.对考古专家来说,如何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4-06-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