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30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了盛开的等待

刘建东

①初春时节,茫茫苍苍的大山里,寒气袭人,如果没有人提醒,根本意识不到,被冰霜包裹着的任性生长的古树,竟然是杜鹃。它们属于高山乔木杜鹃,在这海拔2000米之上的山林间,如果不是我们的到来打破片刻的宁静,它们会继续一起安静地、沉着地、耐心地,迎接着昼夜轮转、寒暑交替,迎接着下一次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②重庆出发向东南,金佛山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着,这让我不免有些忧心。我们来的目的,并不是专程看杜鹃。很明显,这个季节,并不是杜鹃绽放的时候。每年四月至五月,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杜鹃花,会把金佛山装点得妖娆多姿。各种颜色的杜鹃花,千娇百媚,一树树、一丛丛、一片片花朵相互依存着,奋力从浓密而耀眼的重重绿色之中挣脱出来,向着阳光,向着更高处,展现着俏丽的身姿、缤纷的笑颜和生命的活力。而这番美景,这番期盼,只能留待日后,只好暂时地把它珍藏在心中。

③终于到达山顶。山间的路被零星的残雪覆盖着,路旁就是当地盛产的方竹。阔大的竹叶被一层厚实的冰覆盖着,晶莹剔透,似透着光的翡翠。本来秀丽挺拔的竹子在重重冰层的压迫下,谦逊地低下头,弯曲着身体。但是它们仍然相拥着,互相依靠,竹叶碰着竹叶,像是低语的智者。几根不屈的竹身,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从弯曲者的行列中脱颖而出,孤傲地昂起头,刺向寒冷的空中。

④雾是另一个生命的主题,金佛山宛如梦境。士兵似的山崖就在对面,却不见其踪,山崖、植被、空谷之间,是激情四溢、自由洒脱的雾。雾从山顶处缓缓下移,并向四周扩散,翻卷着,似是在冰霜织成的植被上嬉戏玩耍。时而,它凝重如一块人生的帷幕,把山崖甚或整个山体,都紧紧地遮掩住,让人永远看不穿雾后的山形,却又永远在揣测与希冀之中。时而,它又飘不动,轻盈灵动,游戏于整个高山林,左右着我们的视野,偶尔让山的一角、崖的一片显露出来,待我们定睛细看时,浓雾又卷土重来,倏忽间吞没了一切,只剩下惨白惨白的大团大团的雾。时而,它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配角,欢快地随性飘移,只成为金佛山二月风景的装饰。时而,它又失魂落魄地停下来,定定地裹住你看到的一切,成为整个风景的主角。这些浓重的雾气,一定是金佛山生命体的一部分,它与山、与树、与花草、与天空,已经成为一体,它们是互相的安慰、互相的依靠和互相的想念。不只是山林被雾戏弄着,便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眼睛看到的,又有多少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呢!

⑤即使我们不是为杜鹃树而来,但随处可见的它,仍然是一道顽固而无法绕开的风景。它不时出现在视野之中,令人忍不住驻足。据记载,金佛山的杜鹃有50多万株,品种多达64种,树龄超过50年的就有1.5万株。在高山寒冷空气的包裹中,寒湿的空气凝结成水汽,一旦与赤裸的树干、树枝相遇,便迅速地紧紧相拥在一起,结成冰霜。树枝变粗了,变壮了,外观呈透亮的洁白。相比于花朵满枝的季节,此时,在冰霜的陪伴下,古杜鹃树显得安静,似是陷入沉思,怀念它们经历过的漫长岁月。目光努力地穿透迷雾,看着不远处的一棵棵古杜鹃树,便像是穿行于童话世界之中,仿佛,每一棵树都有过一段不凡的故事。也许,它们更愿意相信一个事实,它们生命所及的并不是童话,而是更严酷的现实。花朵满枝的景象还停留在并不遥远的、不断重复的记忆里,我看到的一棵棵古杜鹃树更有骨感,更能展现出每一棵树的个性和灵魂。它们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了比春夏更加宽广的空间,舒展着扭曲而不羁的身体,更加自由地呼吸和伸展。那棵传说中的杜鹃王子,据说经历过1000多年的雨雪风霜。它树身伟岸,树冠巨大,成一面扇形,体态雍容华贵,含蓄内敛,丝毫不张扬。不敢想象,花期时,能有万朵杜鹃花竞相开放,压弯树枝。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更是一种自然的精神。唯有恒久的蕴积与蓄势,唯有不懈的耐心与坚持,才能迎来爆发的瞬间,才能舒展最畅快的身段,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姿色。

⑥赶路匆匆,就会有失之交臂的遗憾与感伤。也许,把最好的春光里山花烂漫的景象,留在想象中,才会生出最美的幻想和最长久的期待。而有关金佛山,有关冰与雾的留恋与抒怀,在记忆里,会如同古杜鹃般,慢慢地成为一枚花蕾,等待着,一朵鲜艳夺目的杜鹃花的盛开。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方竹、浓雾山崖、古杜鹃树等均是作者在游览时的所见之景,作者将所见所感作为行文线索,脉络清晰。
B.文章以列数字的方法强调金佛山杜鹃树的多,如“50多万株”表明数量之多,“多达64种”表明种类之多。
C.作者在对杜鹃树进行描写时,点面结合,既有对杜鹃树的群像描摹,也有对传说中的“杜鹃王子”的细致刻画。
D.作者在结尾强调自己“有失之交臂的遗憾与感伤”,是因为作者一行人为看杜鹃而来但是错过了杜鹃花的花期。
2.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娇百媚”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杜鹃花形容为婀娜多姿的佳人,写出了杜鹃花的美丽娇艳。
B.“一树树、一丛丛、一片片”连续三个叠词,突出杜鹃花数量之多,给人带来层层叠叠的视觉感受。
C.“奋力从浓密而耀眼的重重绿色之中挣脱出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杜鹃花强大的生命力。
D.“俏丽的身姿”和“缤纷的笑颜”描绘了杜鹃花的形态和色彩之美,蕴含了作者对它崇高的敬意。
3.文章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充满哲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标题“为了盛开的等待”,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节选)

路遥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连一些最爱叫唤的虫子也都悄没声响了,似乎处在一种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地平线上,已经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闪电,但还没有打雷。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雷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正光着上身,从村前的小河里蹚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

他父亲正赤脚片儿蹲在炕上抽旱烟,一只手悠闲地捋着下巴上的一撮白胡子。他母亲颠着小脚往炕上端饭。

高加林什么话也没说。连鞋也没脱,就躺在了前炕的铺盖卷上。他脸对着黑洞洞的窗户,说:“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

“加林,你是不是身上不舒服?”母亲用颤音问他,一只手拿着舀面瓢。

“不是……”他回答。

“和谁吵啦?”父亲接着母亲问。

“没……”

“那到底怎啦?”老两口几乎同时问。

高加林一条胳膊撑着,慢慢爬起来,身体沉重得像受了重伤一般。他靠在铺盖卷上,也不看父母亲,眼睛茫然地望着对面墙,开口说:“我的书教不成了……”

“什么?”老两口同时惊叫一声。

加林仍然保持着那个姿势,说:“我的民办教师被下了。今天会上宣布的。”

“你犯了什么王法?老天爷呀……”老母亲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他父亲急得用瘦手摸着赤脚片儿,偷声缓气地问:“那他们叫谁教哩?”

“谁?谁!再有个谁!三星!”高加林又猛地躺在了铺盖上,拉了被子的一角,把头蒙起来。老两口一下子木然了,满窑里一片死气沉沉。

这时候,听见外面雨点已经急促地敲打起了大地,风声和雨声逐渐加大,越来越猛烈。外面的整个天地似乎都淹没在了一片混乱中。高加林仍然蒙着头,他父亲鼻尖上的一滴清鼻涕颤动着,眼看要掉下来了,老汉也顾不得去揩;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地摸着赤脚片儿。他母亲身子佝偻着伏在炕栏石上,不断地用围裙擦眼睛。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

外面暴风雨的喧嚣更猛烈了。风雨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这是山洪从河道里涌下来了。

足足有一刻钟,这个灯光摇晃的土窑洞失去了任何生气,三个人都陷入难受和痛苦中。

这个打击对这个家庭来说显然是严重的,对于高加林来说,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用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深入钻研。他最近在地区报上已经发表过两三篇诗歌和散文,全是这段时间苦钻苦熬的结果。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将不得不像父亲一样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虽然这几年当民办教师,但这个职业对他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几年以后,通过考试,他或许会转为正式的国家教师。可是现在,他所抱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刻,他躺在这里,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一只手狠狠地揪着自己的头发。

对于高玉德老两口来说,今晚上这不幸的消息就像谁在他们的头上敲了一棍。他们又难受,又恐慌。加林他妈在无声地啜泣;他爸用手把赤脚片儿摸了半天,开始自言自语:“明楼啊,你精过分了!你能过分了!你强过分了!仗你当个大队书记,什么不讲理的事你都敢做嘛!我加林好好地教了三年书,你三星今年才高中毕业嘛!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可怜我那苦命的娃娃!啊嘿嘿嘿嘿嘿……”高玉德老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两行浑浊的老泪在皱纹脸上淌下来,流进了下巴上那一撮白胡子中间。

外面,虽然不再打闪吼雷,雨仍然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河道里传来像怪兽一般咆哮的山洪声,令人毛骨悚然。

他父亲摸索着装起一锅烟,手抖得划了十几根火柴才点着——而忘记了煤油灯的火苗就在他的眼前跳荡。他吸了一口烟,弯腰弓背地转到儿面前,思思谋谋地说:“咱千万不敢告人家。可是,就这样还不行……是的,就这样还不行!”他决断地喊叫说。

高加林抬起头来,认真地听父亲另外还有什么惩罚高明楼的高见。

高玉德头低倾着吸烟,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过了好一会,他才扬起那饱经世故的庄稼人的老皱脸,对儿子说:“你听着!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人家现在肯定留心咱们的态度哩!”他又转过白发苍苍的头,给正在做饭的老伴吩咐:“加林他妈,你听着!你往后见了明楼家里的人,要给人家笑脸!明楼今年没栽起茄子,你明天把咱自留地的茄子摘上一筐送过去。可不要叫人家看出咱是专意讨好人家啊!唉!说来说去,咱加林今后的前途还要看人家照顾哩!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加林妈,你听见了没?”

“嗯……”锅台那边传来一声几乎是哭一般的应承。

泪水终于从高加林的眼里涌出来了。他猛地转过身,一头扑在炕栏石上,伤心地痛哭起来。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只听见大地上淙淙的流水声和河道里山洪的怒吼声混交在一起,使得这个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人生》第一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B.高加林的母亲听到高加林民办教师当不成的消息后,手里的舀面瓢一下子掉在锅台上,摔成了两瓣,正面写出人物内心的惊恐。
C.小说中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高加林以往的经历,使读者对高加林的形象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更能理解失去工作对他的打击之大。
D.在高玉德老两口知道高加林的遭遇后,小说中写只听见老黄猫的呼噜声,采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凸显此时高家三口内心的沉重。
2.下列对画线处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妈,你别做饭了,我什么也不想吃”表现了高加林在民办教师当不成后心情非常沉重。
B.“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表现了高玉德对儿子失去工作的痛苦、无奈、愤怒。
C.“脸不要沉,要笑!”表现了高玉德在进行一番思想斗争后想通了,人生总有挫折,不能一味沉湎于痛苦中,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才能有机会惩罚高明楼。
D.“嗯……”表现了高加林母亲不想按照高玉德说的做,但又不得不这样做的无奈和悲伤。
3.小说中“雷雨”贯穿始终,却以雨停和只听见流水声、山洪怒吼声作结,这样的结尾设置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
4.路遥曾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时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中国农村的状况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尤为深切。不用说,这是一种带着强烈色彩的关注。”因此,路遥的作品总是带有浓浓的“乡土特色”,这篇小说中的“乡土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
昨日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种菜记

陈毓

李兰戴上了眼镜,这是她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在她的认知黑,眼镜是那些爱读书、肚子里装满了墨水的人的身体配件,也因此,李兰把自己的好视力归结为读不进书的缘故,她甚至在某个瞬间为自己的好视力自卑过。多年后,当李兰戴上近视眼镜的时候,她心里满是长久的惊讶与不可思议的虚幻感。

李兰在农科城的农业智慧园上班,再说具体点,是在那儿种菜。

“上班”也是一个新鲜的词,把农业智慧园里的李兰和十里路之遥的王上村的李兰区分开;可具体到“种菜”这件事,又使两个李兰合而为一。王上村的李兰身上有汗气,脸蛋上有太阳红,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要平地、点种、除草、护苗、施肥,当然,也有收获。农业智慧园里的李兰穿白大褂,戴白帽子、白手套和口罩,鞋子也要套在靴套里。李兰上班第一天,既紧张又兴奋,出了一脸一身汗,汗水叫她更紧张,一会儿担心弄乱了工装,一会儿又担心热腾腾的自己和身外这个清凉的环境不匹配,好在她藏在层层的包装里,外人轻易看不见。

李兰是从参加培训的一百多个女工中挑选到这个岗位上的。拿李兰现在的工作和从前在王上村的种菜比,好像比不成。比如,同样是面对种子和土地,现在李兰是把一粒粒被技术员处理过的种子用小小的镊子夹起,投放进一个个有规格的容器中,放种子的位置不能有毫厘之差,放种子的动作经过上岗前千百次的训练。工作日久,熟能生巧,李兰现在起镊子、放种子的动作轻柔,又稳又准。一个个等待李兰放种子的容器自动来到她的面前,被她点种后再缓缓地传送到下一个点位,那里是一个个高大的玻璃箱体,不同种子被归类停当。种子在那里像被某种口令催促,快速发芽、生长,又像训练过的最好的兵阵,整齐一致。

那种整齐也叫李兰惊讶,惊讶这些发生和她有关。她想,幸好从她手中出来的是小小青苗。青苗分叶抽枝,长成一棵棵菜。李兰偶尔停手看向那边,隔着巨大的玻璃,她看得清每一棵菜,棵但又像双胞胎孩子一样难以区分,菜们该碧绿碧绿,该红红,该紫紫,开花结果,呈现菜的众生相。一棵辣椒苗上的辣椒串可以收获一笼,西红柿一串一串沉甸甸地悬垂。枝蔓甚至伸展到了天花板上。李兰凭借在王上村种菜的经验,识得几样菜品。但此刻眼前的西红柿,颠覆了李兰认为西红柿只有青和红的概念,她不知道自己点种的小小容器里:还能结出黄的、白的、带花纹的、不带花纹的各种新奇的西红柿。它们各有品种名字,可李兰哪里记得住。她看着陌生的西红柿,引不起味觉上的共鸣,毕竟那些果实一开始总是和她隔着一层玻璃的距离。

直到有一次,李兰偶然走到一列售卖给来农业智慧园观光的游客的果品摊前,买了一盒自己种的西红柿,咀嚼之后,她惊讶地得出结论:“挺好吃。”想到自己以前在王上村种的西红柿,那时她也给西红柿分类,大的、圆的、红的、品相好的,是要卖的,价格会定高;小的、不那么圆与红的,就便宜一点卖;样子不好看的、开裂的,她则带回家,熬一大锅西红柿酱,蘸馒头拌面条裹米饭,有时候一天的饭食里都有西红柿。此刻刚吃过盒子里工艺品般的西红柿,李兰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洗西红柿。不过,它们从种子开始,就没见这风雨雷电,没有飞蝶蛲虫咬,没有外界的一粒尘埃一滴泥水,甚至连播种者李兰侍弄它们的时候都戴手套,只黑帽子,这样种出的西红柿还需要清洗吗?李兰再一次感到迷茫。

李兰看见自己端西红柿盒子的手,手指纤细,很白。李兰的脸也变白了,她的脸很少晒到太阳,她工作的地方和那些植物一样,风吹不着雨淋不了,太阳也晒不到。植物凭借昼夜不熄的灯光的照耀快速长大,李兰在这样的地方跟着变白变纤细。李兰在变白变纤细的时候也变近视了,于是戴上了眼镜。

戴上了眼镜的李兰用发小的话说,是文文弱弱的,像是有一肚子墨水的样子。戴眼镜的李兰走到毗邻农业智慧园的一块花地边,这是园区新辟的,将原有的油菜地改种了波斯菊。波斯菊花朵繁密,在团团花簇中,李兰看清了几棵旺长的油菜苗,正闪耀着黑亮的属于油菜的光芒。细雨霏霏,油菜苗得雨露滋润,散发出带着微微苦味的清香。李兰蹲在油菜苗边,取下眼镜,低头深呼吸,仰脸大吐气,那样子,很像是一个肺被闷久了的人。

(原载2023年11月13日《文艺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兰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深深地感受到读书确实能够改变视力,并使自己更有涵养。
B.无论是在王上村田地里劳作还是在农业智慧园上班,李兰都会出汗,只是原因不同。
C.文中说李兰的工作与在王上村种菜“比不成”,表达了作者对高科技进入农业的无奈。
D.李兰在品尝了自己种的西红柿后,发现非常好吃,这使她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将李兰在农业智慧园种菜与她在王上村种菜进行对比,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B.,文中对李兰在农业智慧园种菜过程中的一些动作描写,展示了高科技农业的发展状况。
C.文中描述了李兰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出了她内心从紧张、兴奋到惊讶、迷茫的过程。
D.文章借李兰身体上的变化,表达了对智慧农业带来农村工作环境的改变的极度赞美。
3.小说结尾说李兰“很像是一个肺被闷久了的人”文中有多处地方体现了她“闷”的感受,请找出并概括相关描述。
4.你的学习小组要编写语文读本中的一个单元,请从《哦,香雪》《风景谈》中选择一篇和本文组成单元,并从人文主题和文学体式的角度给出组合的理由。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出发。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②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迅速地前进。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冈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柯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的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新建的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鲁迅先生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块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了一座勇士的雕像:

③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的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的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是著名的山阴道?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①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④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暮天幽蓝色的湖水。远远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注】①《好的故事》: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故乡”一语双关,既指鲁迅的故乡绍兴,也指作者一直向往的精神家园。
B.句子②使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此处的阳光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思。
C.句子③中“肩住黑暗的闸门”的描绘极具画面感,鲁迅作为民主斗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D.句子④中的“如此”指山阴道上一派悠闲和乐的景象,是鲁迅先生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以“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起笔,看似平淡随意,实则先抑后扬。
B.文章以参观游览的往返路线为明线,以赞颂鲁迅精神和追寻精神家园为暗线,二者相互映衬。
C.结尾有关《好的故事》的评述,实际上是对鲁迅这座精神雕像进行最后的雕琢,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D.虚实结合是本文写景的一大特色,文中既有三味书屋等眼前实景,也有“勇士雕像”等作者的心中之景。
3.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试分析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命名为“在山阴道上”。
4.绍兴中学团委拟拍摄一个题为“重走山阴路”的视频,号召学生追寻方令孺先生的足迹,感受精神力量,视频计划以《在山阴道上》一文内容为蓝本,划分三个板块,请你为每个板块各拟一则主题词并陈述理由。
昨日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好时光

李修文

(甲)

修文老弟,我是你的艳梅大姐,打扰了。

昨天早晨,我在厨房里做饭,你跑来告诉我,你要走了,你说你一直在写的那部剧本,名叫《大好时光》,最新一稿又被“枪毙”了。你的老板说,你写的东西不够美好,或者说,只有小好,没有大好,你竟然还问我,什么是大好时光?

这个问题,我哪里能答得上来?但自从你问过了我,我还真是想起了那些早已忘了的好。我也不知道,它是小好,还是大好,也许,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大好时光吧。

我想起的第一个好,是十九岁时去相亲。先不说未婚夫,先说我妹妹。我有个妹妹,脑子不好用,我去相亲她非要跟着。相完了亲,未婚夫骑着车送我们回家,妹妹坐在前杠上,我坐在后座上。正好是冬天,月光下,地里的麦苗正泛着青,真是好看得很。未婚夫跟我说起了外面的世界,比如商场、外国人和他当兵的洛阳,后来,他还给我背了一首诗,这首诗,一字一句,被我记得死死的,这辈子都忘不了:“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这世上的事,当然不是只有好,对不对?母亲病了,我把家里的稻田卖了付药费,可母亲还是死了。幸亏未婚夫写了信来,让我带上妹妹去投奔他。接到他的信,我真是悲喜交加,拿出了压箱底的一块布,给我和妹妹分别做了一套衣服。妹妹穿上新衣服,又听说要坐火车,欢喜得要命。看见她在笑,我就觉得很好。

可是,我能看见的好,就到这里了。要去洛阳,火车要经过很多小县城。快到一个县城时,火车停下了,好多人从车窗里爬出去,在铁轨边活动一下手脚。我一觉醒来,不见了妹妹,跳下火车沿着铁轨疯找,终于在铁路桥底下的马路边看见她,她已经昏死了过去,怎么叫都叫不醒。

妹妹在医院昏迷着,为了掏得起治疗费,我把自己给嫁了出去,没有去洛阳。妹妹出院时,我挺着肚子去接她。她听说我会生一个孩子,本来蹦蹦跳跳地走着,突然就停了下来,把耳朵贴在我的肚子上。她说她想做我的孩子,叫我妈妈。你说,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大好时光?

那个夏天,天快黑的时候,妹妹不见了。我知道,妹妹喜欢一个人跑到城外的小河边去看萤火虫,我就带上儿子去找她,没找见她。这时,一片萤火虫从麦田里飞过来,停在儿子的头顶上,儿子欢喜得要命,站在那里,一步都不敢动。我们两个人,站在萤火虫的底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突然想起了当年未婚夫背给我听的那首诗,一字一句地,我背给儿子听:“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有一片孤帆在闪耀着白光,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那个夜晚,你说,是坏还是好呢?

修文老弟,我们有缘在这招待所里相识,你没嫌弃我,叫我这服务员作大姐,我实在是感谢你。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为的是劝你一句;剧本还是要写下去,就像我,只要我还在这世上活一天,妹妹,我就要找下去。

(乙)

艳梅大姐,你好!

读完你的信,我要告诉你,那部《大好时光》早就跟我没了关系。那以后,我还是兴致勃勃地上门,唾沫横飞地讲故事,最后,门被关上,人被推出来,弯腰,低头,捡起散落一地的剧本大纲,活成了街头的一只丧家犬。

恰好,听说一个朋友在黄河边策划一场实景演出,我便又拎着行李箱,找上了门去。那天我从渡口出来,天已经断黑,黄河,河滩,旷野,都被无边的漆黑给罩住了,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河滩上。这时,凭空多出了一道光来,越过黄河,直直地落定在我身前。我看向黄河对岸,发现冬天的夜幕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他的头顶上,顶着一盏矿灯。虽说岸分南北,我却有了同路人,凭借那雪亮之光,我向前狂奔了几步,嘶吼出几句感谢的话,他似乎应了一声,似乎什么也没说。

突然,就在我的身前,那束探照过来的光,对准一个所在,再不动弹。我循着那束光看过去,却原来,是一株腊梅,好似拦路的刀客,定定地站在我的正前方。我难以置信,同路人也难以置信。我靠近了这腊梅,它跟我差不多高,开满了黄白相间的花,虬枝耸立,一根根伸向了夜空;我去抚摸了一朵朵花,朵朵凝结着冰碴,像是刀客的儿子,早早便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这时,对岸的人开口了,他嘶吼着问我,眼前是不是腊梅?我连声说是,他又问我,花瓣是什么样子的?花色是什么样子的?我一一告诉了他,没想到,他竟哈哈大笑,隔着夜色,隔着黄河,我也看见他雀跃起来,笑完竟扯着嗓子吼起了歌:“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岭找你来,啊格呀呀呆……”

歌词里没有梅花,但彼岸的狂喜还是确切地传到了此岸。黄河,旷野,夜幕,隔岸的陌路人,竟然有如此机缘,在这寒夜旷野中遇见这虬枝耸立的腊梅,也许,这也可以勉强算作未婚夫背给你听的那首莱蒙托夫的诗?

我想是的。艳梅大姐,我和你,你和别人,相逢,又走散,在草芥莽棘中,会听到一首诗,遇见那束光,……这些时光,你要说它是大好时光,它就是大好时光。

1.“妹妹”在来信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2.作品围绕“大好时光”,以来信和回信结构成文,请赏析其构思之妙。
3.文中三次提及未婚夫背的那首诗,请对此加以赏析。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

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

②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③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④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你会觉得一层层的环路就像个紧身胸衣。你会闻到郊外芬芳多汁的草木气息,从而充满怀念和向往。但你仍然会把现有条件用到极致。你会沿着迷宫般的老路行走,这是依靠早已作古的大象们的智慧形成的,如今传给了你的女族长。你拥有的最愉快的政治体系,掌管在睿智的老妇人们手中。她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获得领导地位,不是为了权位而谋求权位,而是为最多数的成员谋求最大的福祉。

⑤如果你是头雄象,你将处于边缘,在家庭集团间来回游荡或者和你的单身汉朋友们在乱糟糟的象寓里鬼混。如此而已。至于政治,那是雌性们的事。

⑥你将成为一个社群主义者,关系在这里就是一切。这并不是说你不能独自生存,尽管成为社群成员必然能够带来一些生存上的好处,就像那些加入某个教会或者保龄球俱乐部的人会活得更长。没错,在某种层面上你的利他主义可能是一种互惠的利他,我给你挠挠背,你也给我挠一挠背。这种利他主义也可能是基因决定的,你的流血牺牲通常是为了保护那些携带相同基因的大象亲戚。

⑦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你会欣然地肩负起集体的责任,因为成为集体的一分子这一事实令你愉悦。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大象常常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想过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吗?是因为要合力抵御外敌?还是因为对方有好吃的?当然都不是,我们这么做只是因为彼此喜欢。

⑧这其实丝毫不应该令人吃惊,但许多人类却会感到惊奇。这说明我们在所谓只有人类才拥有思想和真正情感的人类中心论的谎言里陷得有多深。值得庆幸的是它如今已经过时,但它曾长久阻得对动物行为的研究。

⑨作为一头大象,你是有思想的。不用怀疑,你也是有意识的。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一点,完全没有任何疑问。你已经拥有一种自身有别于其它事物的自我认识。当你轻蔑地看向人类的时候,会奇怪他们为什么要吃显然被污染了的食物,为什么选择过悲惨而孤单的生活,为什么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野心和焦虑上。这种心情只属于你自己,与其他大象都无关,更不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这是从你眼中看到的东西,你也明白这是你在思考。

⑩美国生态学家卡尔·萨菲纳认为,大象X可以理解大象Y与大象Z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亲缘关系或者单纯的友谊。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吧:大象X要对自身有所认识,还要将自己放到其它大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且必须给自己清晰阐释一个三方关系的概念,这需要多么复杂的思考!

我们可以谨慎地像儿童绘本作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那样用拟人的方式看待大象。当它们眼睛附近的颞腺湿润的时候,就是和我们一样动了感情,它们在哭泣。当一头刚刚丧子的母象把死去的孩子放在自己象牙上,垂着头颅在象群后面踽踽独行好几周,她是在思悼自己的孩子。当其它大象好几个小时围坐在一头死去的大象身边,它们正在哀悼同伴。当它们用土壤和植物盖在大象的尸体上,或者移动大象的骨头,它们在表示敬意。当它们盖住一个死掉的人类,或者用树枝为一个受伤的人类筑起一座防护墙,它们是在表示对我们共同命运的移情认知,这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这些生灵完美地阐释了大道至简的真谛。

我们之所以如此急切地否定非人生物的思想、意识和“人格”,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如果它们是人的话,就会是比我们更好的人。

回到我们最初的设定:你变成了一头城市里的大象。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你将比当地人更加当地,尽管你的老家其实在非洲。你懂得会比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还要多。

但是,要小心。你很有可能惨遭屠,因为有人看上了你的那对长牙。

1.第①段加点的“移情认知”在文中指                      
2.将以下内容回置到第②段画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迫在眉睫的危险        ②食物和水        ③愉快的情绪       ④短期及长期的天气预报          ⑤潜在的威胁
A.①⑤②④③B.②⑤①④③C.②①⑤③④D.⑤①②④③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大象能感受到次声波,所以它们对汽车驶过的震动更敏感。
B.雄性大象在象群中地位较低,它们只能更多选择独自生存。
C.大象的意识中,人类的行为不过是动物性的条件反射罢了。
D.大象能认清自己,认清其他大象,还能认清其他大象间的关系。
4.在第段中,作者说“你在城市里住得将比大多数人类居民都更充实和满意”,综览全文,分析理由。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彩之夜

【美】约·格立克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纽约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当时,我十多岁已经懂事了。在我看来,没有汽车,就说明我家的生活处于最贫穷困苦的境地。

我们每天上街买东西,总是坐一辆简陋的两轮柳条车,拉车的是一匹老谢特兰马。我母亲像《大卫·科波菲尔》里的人物那样,把它叫做巴尔克斯。我们的巴尔克斯是一匹既可笑又难看的小种马。它长着四条罗圈腿,马蹄踏在地上发出呱哒呱哒的声音,仿佛是在说,我们家里穷得叮当响。

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于医药费以及接济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倒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们的房子已经完全抵押出去。一到冬天,食品商城就把我们家作为欠债户记在账册上了。

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也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

我挖苦地反驳说:“反正你买不起一辆汽车。”而母亲在生活上处处力求简朴,在母亲悉心料理下,家里的生活还是有趣的。母亲知道如何用几码透明印花棉布和一点油漆派正当用场的诀窍。可是,我们家的“车库”中仍旧拴着巴尔克斯那匹马。

一件意外的事情把我那实实在在的羞涩之情一扫而光,激动人心的时刻突然来到了。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将在市集节日之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得奖者。

那天晚上,我呆在人群外面的黑影里,观看开奖前放的焰火,等候着这一高潮的到来。用彩漆装饰一新的别克牌汽车停放在一个专门的台子上,在十几只聚光灯的照耀下,光彩夺目。人们鸦雀无声地等待市长揭开装有获奖彩票的玻璃瓶。

不管我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幸运女神会厚待我们这个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但是,扩音器里确实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这时,我从人群中慢慢往里挤。市长把汽车钥匙交给我父亲,我父亲在“星条旗万岁”的歌声中把汽车缓缓地开出来。

回家的路尽管有一里远,我拼命地跑,好像别克牌汽车载着我的女友去参加舞会似的。家里除起居室有灯光外,其它地方漆黑一片。别克牌汽车停在车道上,前窗玻璃闪闪发光。而我听到从车库里传来巴尔克斯的喘息声。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汽车前,抚摩一下它那光滑的车篷,开了门,坐进去。里面装饰豪华,散发出新汽车的奇异气味。我端详了一下闪闪发光的仪器板,得意洋洋地坐在靠背椅上。我转过头来,观望窗外的景致,这时,从汽车的后窗看到父亲强壮的身影。他正在人行道上散步。我跳出车,砰的关上车门,朝他奔去。

父亲却向我咆哮着:“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他就是用棍子敲我的头,也不会比这更伤我的心了。他的态度使我大为吃惊,我只得走进家门。

我在起居室里见到母亲,她看我悲伤的样子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汽车根本不属于我们,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母亲说。

我歇斯底里地大叫:“哪有这样的事?!汽车中彩明明是广播宣布的。”

“过来,孩子。”母亲轻声说。

桌上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号码是348349

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仔细看了一下说:“我只看到中彩的号码是348。”

“你再仔细看看。”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彩票角上有个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母亲又问:“你看到K字吗?”

“可以看到一点点。”

“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

“吉米·凯特立克吗?是爹的老板?”

“对。”

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跟我讲了。当初父亲对吉米说,他买彩券的时候可给吉米代买一张,吉米咕哝说:“为什么不可以呢?”老板说完,就去干自己的事了。过后可能再也没想到过这事。父亲就用自己的钱以自己的名义买了两张彩票,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现在可以看得出来那K字是用大拇指轻轻擦过,正好可以看得见淡淡的铅笔印。

对我来说,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吉米·凯特立克是个亿万富翁,拥有十几部汽车,仆人成群,还有两个雇用的司机。对他来说,增加一辆汽车简直等于我们巴尔克斯的马具里多个马嚼子。我激动地说:“汽车应该归我爸爸。”

母亲平静地说:“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是正当的。”

最后,我们听到父亲踏进前门的脚步声。我静静地等待着结局。父亲走到饭厅的电话机旁,拨了号码。他是打给凯特立克的。等了好长时间,最后,凯特立克的仆人接了电话,说老板在睡觉。他讨厌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显得十分不高兴。我父亲把整个事情对他说了一遍。第二天中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牌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以后,我们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最富有的时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会把工资用来接济我家的穷亲戚,突出了父亲的善良,穷也没有“独善其身”。
B.母亲说“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是正当的”,说明她心里明白父亲的选择并会支持父亲的决定。
C.中彩后父亲向我“咆哮”,只是因为知道我渴望小汽车,对我不劳而获、急功近利的行为表示不满。
D.吉米是个亿万富翁,父亲把汽车还给他后他只叫司机给了父亲一盒雪茄,引发读者对“富有”的思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虽能让读者与主人公产生共鸣,但无法让读者了解“我”的内心。
B.小说开头部分为背景介绍,这有助于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基础。
C.我看到小汽车后的得意洋洋与父亲的闷闷不乐形成对比,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小说中父亲中奖了,但又不是父亲自己中奖,戏剧性的反转增加了小说的看点,吸引读者。
3.你如何理解“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
4.矛盾冲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叙事推动力,通过形成不同对立关系,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请具体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褥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好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褥,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褥!”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热,密封在一个有盖的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助全都哭了出来。

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九个字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地点,即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部分高校南迁到昆明。
B.“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叫来文嫂,随她挑拣”,青年学生毕业前请文嫂挑拣带不走的旧衣物,让人感受到善意。
C.女婿死了,文嫂“有点傻了”,发现鸡毛,文嫂“大声哭喊”,文嫂两次表现的不同,表明鸡被偷给她带来了更沉重的打击。
D.文章结尾处文嫂的反复哭诉,与《祝福》中祥林嫂多次说“我真傻”一样,都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纾解苦难的一种方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文笔流畅,如行云流水,文字质朴干净,不张扬,不古板,自然地反映了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B.小说没有直接写金先生偷鸡的经过,是源于文学含蓄表达的需求,也凸显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人文关怀。
C.小说以“鸡毛”为题,既照应了偷鸡、吃鸡、发现鸡毛等情节,还寓指特殊时代人生的琐碎和人性的复杂。
D.小说把文嫂和金昌焕两个不同身份和不同轨迹的人放在一起,其人格形成反差,增强了小说的深刻性。
3.汪曾祺的《鸡毛》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均运用幽默的讽刺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分析两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都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
4.有作家曾说:“在逆境中,人性就显现出来了,它既包含着人性的美好,也可能有着人性的丑陋。”请结合文章谈谈“人性的美好”“人性的丑陋”在文章中的体现。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怎么这窗户谁打开了?

   弟弟跟我开的。

   关上,(擦眼镜)这屋子不要底下人随便进来,回头我预备一个人在这里休息的。

   是。

   (擦着眼镜,看四周的家具)这屋子的家具多半是你生母顶喜欢的东西。我从南边移到北边,搬了多少次家,总是不肯丢下的。(戴上眼镜,咳嗽一声)这屋子排的样子,我愿意总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这叫我的眼看着舒服一点。(踱到桌前,看桌上的相片)你的生母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的。

   (强笑着)不过,爸爸,纪念母亲也不必——

   (突然抬起头来)我听人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惊)什——什么?

   (低声走到萍的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是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么?

   (失措)爸爸。

   (仁慈地,拿着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失色)爸!

   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哦,(喘出一口气)您说的是——

   这些事是真的么?(半晌)说实话!

   真的,爸爸。(红了脸)

   将近三十的人应当懂得“自爱”!——你还记得你的名为什么叫萍吗?

   记得。

   你自己说一遍。

   那是因为母亲叫侍萍,母亲临死,自己替我起的名字。

   那我请你为你的生母,你把现在的行为完全改过来。

   是,爸爸,那是我一时的荒唐。

[鲁贵由书房上。

   老,老,老爷。客——等,等,等了好半天啦。

   知道。

[鲁贵退。

   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还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对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

……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爸!我——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萍走至蘩漪面前。

   (求恕地)哦,爸爸!

   (高声)跪下!(萍望着蘩漪和冲;蘩漪泪痕满面,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萍正向下跪)

   (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抬头,慢慢地)什么?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冲儿,上那儿去?

   到楼上去看看妈。

   就这么跑么?

   (抑制着自己,走回去)是,爸,我要走了,您有事吩咐么?

   去吧。(冲向饭厅走了两步)回来。

   爸爸。

   你告诉你的母亲,说我已经请德国的克大夫来,给她看病。

   妈不是已经吃了您的药了么?

   我看你的母亲,精神有点失常,病像是不轻。(回头向萍)我看,你也是一样。

   爸,我想下去,歇一回。

   不,你不要走。我有话跟你说。(向冲)你告诉她,说克大夫是个有名的脑病专家,我在德国认识的。来了,叫她一定看一看,听见了没有?

[鲁贵由书房上。

   (见着老爷,便不自主地好像说不出话来)老,老,老爷。客,客来了。

   哦,先请到大客厅里去。

   是,老爷。(鲁贵下)

(节选自《雷雨》剧本)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夏天不准家里打开客厅里的窗户,是因为他的前妻生前有这个习惯。他也一直保存着前妻生前用过的家具,这样就使人觉得他重情重义,并且掩盖了他资本家残酷冷血的面目。
B.当周朴园严厉指责周萍做了一件既对不起自己,又对不起父亲、母亲的事时,周萍当即极为羞愧,在周朴园逼问之下他接近崩溃,而当周朴园说他“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时,他才如释重负。
C.周冲要求把学费分一半给四凤,显示了他的善良和纯真,对平等的追求,以及对四风的真爱。周冲的真纯与周萍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蘩漪准备喝药之前“望望朴园又望望萍”的行为表现出她的无助和悲愤,周朴园强迫周萍跪下求请蘩漪喝药,既想显示封建家长的权威,还想用这种方法教育儿子。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纪念母亲也不必——”一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与周朴园“突然抬起头来”的动作形成富有冲突张力的舞台表演,侧面烘托出周朴园的专制独裁。
B.选文中周萍在劝蘩漪喝药这件事上一再延宕,是因为他的内心并不认为蘩漪如父亲所说的那样——“精神有点失常”,周萍的挣扎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C.鲁贵在主子面前的一顿结巴,显示出他的奴颜婢膝、小心谨慎,这样的行为带有典型的旧时代烙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有值得读者同情怜悯的地方。
D.选文中周朴园试图以严酷的手段摧毁不满和反抗,确立起所谓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其所作所为带有鲜明的剥夺者的印记。
3.请结合节选部分的情节,概述周朴园“伪善”的具体表现。
4.《雷雨》在紧凑的时间和空间里浓缩了丰富复杂的矛盾冲突,请对节选部分的几种矛盾冲突加以分析。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外公的打火机

①我外公有一个Zippo打火机。

②就是那种最朴实无华的款式,早就已经残破不堪,我怀疑这玩意儿实际上就是个忒修斯之船,里面剩下来的原装货估计已经所剩无几,很可能只有那个党子还是原装的。然而外公对它是十分的珍视,轻易是不会给我们这些晚辈碰一下的,总是揣在贴身的兜里,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掏出来,啪嚓一下打着,点燃一支非常典型、非常传统的四川老汉的叶子烟。

③这个适当的时候就是一群志愿军老兵喝盖碗茶的时候。

④小镇上的茶馆自有小镇茶馆的江湖,赶集的时候一般不会有旁的人跑来跟他们掺和,于是一群穿着各色老式军大衣的老汉各泡了一碗茶,怡然自得的喝着,一边聊点农事家务之类的东西。到了晌午时分,远一点的几个老兵也都到齐了,话题就陡然一转进入正题:朝鲜战场。

⑤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在我看来这群志愿军老兵也是小孩子脾气,尽管一个二个白头的白头、佝偻的佝偻,却都是一副浓得化不开的少年德性。聊农事家务的时候都还挺正常的一群老头,一旦聊到了朝鲜战场,立马就成了一群小孩子。他们中间有缺胳膊少腿的,有少了一只眼睛的,我外公算是最全乎的,只是被炮弹震掉了牙,一聊起战场,争强好胜的样子就一点都没有老汉该有的恬淡,尽是咄咄逼人的新兵蛋子造型。

⑥立过功的看不起空手回来的,带残疾的看不起全乎的,上过前线的看不起待在后方的,有时候还会因为打仗的事情吵起来,我们团掩护你们团撤退啊,我们打主攻你们打助攻啊,非得要争一个谁赢谁输,整个茶馆里全是他们的大嗓门,气氛眼看就要控制不住了。

⑦就是这个时候。我外公会慢悠悠从怀里掏出他的Zippo的一下顺手甩开盖子,食指一勾,砂轮在火石上面轻轻一擦,冒出一串闪亮的火星子,火苗腾得一下冒起来。他再不急不慢的给一圈老汉点燃叶子烟。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切缴获要归公,能把战利品带回家的人那都不简单,用今天的话说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的凡尔赛,一个不起眼的打火机背后一定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尽管打火机的主人一言不发,真正懂行的人却都知道其中的涵义,这不是负个伤、立个功能比的传奇故事。

⑨茶馆气氛立刻就进入下一个阶段:追忆往事。也不争强好胜了,也不吐沫星子横飞了,现在才有点老兵样子,开始回忆老战友、老部队,气氛融洽和谐,革命的灰谊又一次经历了老小孩脾气的考验。

⑩后来,这群老兵就少了起来,谁都没办法抵抗时间,茶馆里曾经喧嚣的角落也逐渐的寥落。

⑪那个打火机也开始老态龙钟,光亮的外壳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变得赔淡起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一点一点地磨损着,终于,修无可修。外公叹了口气,为它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退役仪式,抽出里面的棉花,卸下弹簧,取出火石,用一个小小的铁盒子装着,郑重的放在自己的柜子里。

⑫后来我考上了军校,也穿上了军装。第一次休假回家的时候外公看着我,连皱纹都在散发出光泽,原本已经直不起来的腰板瞬间就挺得笔直,穿着他那件老军大衣带着我在老家的山梁上一前一后的走着。

⑬一老一少两个军人在静谥的山岗上慢悠悠地走,外公给我讲野生植物的识别和用途,讲怎么挖战壕,讲怎么做掩体,讲面对机枪和炮火要怎么做,一会儿又端起拐杖教我怎么持枪,如何刺杀。看得出来他腿脚已经非常不方便了,刺杀动作却有板有眼,拐杖头划过一道优美而精准的弧线恶狠狠地刺向虚空,仿佛要刺破时间本身

⑭那是我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⑮外公离世的时候是在自己家的床上,走的很安详,被美军炮火震得四十岁就掉光了牙齿的嘴微微的翕开,仿佛在微笑。

⑯一大家人哭哭啼啼地整理他的遗物,我却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找那个装着Ziopo打火机的铁皮盒子。终于找到了,它依旧老老实实地待在柜子最底下的角落里,自从外公不再把它揣在衣服口袋里,它仿佛就脱离了时光的河流,再没有一丁点变化。我拿起那个Zippo,把它重新组装起来,它冷冰冰的,沉甸甸的,压手。我把它紧紧地握在手里,体温让它逐渐地温暖起来,我感觉它又活过来了。

1.与聚焦单个人物形象不同,第④-⑩段塑造了一群老兵形象,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
2.第⑬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英雄人物”栏目将向同学们推荐本作品,作为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