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2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说明叶桃的性格活泼多变,让年轻的陈千里琢磨不透。
B.叶桃喜欢城南茶食铺的橘红糕和酥糖,以及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表明她很适应南京休闲的日常生活。
C.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把陈千里买的橘红糕扔到一边,半天不理他,反映出她斗争经验不足,关键时刻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
D.“现在她可以说了”而“从前没有告诉他”,表明叶桃与恋人相处时也严格遵守地下工作的保密纪律。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叶桃和陈千里在梅花山背诵诗句,既表现出两人的精神风采,也点出时代氛围。
B.选择壮汉、狼狗、枪支、秘密文件、警示牌、惨叫等来写瞻园,凸显其阴森残酷。
C.描写机要室另两个女人微笑以及门房笑的细节,用以反衬一种紧张诡异的气氛。
D.文本记叙叶桃和陈千里在上海与南京的经历,将个人爱情与革命斗争交融在一起。
3.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4.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并充满着期待的,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那是我的私人文物。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就这样把一种花保存在季节之外。

我让妻子学着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仿做几双,一双留下作为家庭文物,还有的让女儿用。可是我的妻子从来没用过针线,而且家里多年来就没有了针线。妻子说,商店里多的是鞋垫,电脑画图也很好看。现在,谁还动手做这种活。这早已是过时的手艺了。女儿在一旁附和:早已过时了。

我买回针线,我要亲手复制我们的文物。我把图案临摹在布上。然后,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我一针一线临摹着外婆的手纹和外婆的心境。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的期待。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她冰凉的手从远方伸过来,接通了我手上的温度。注定要失传吗?这手艺,这手纹。

我看见天空上,永不会失传的云朵和月光。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触到了外婆的手。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1.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的评价和“我”对在“我”童年时代外婆送“我”的一双鞋垫的保存,都表明对外婆手艺的高度认可。
B.做衣如同做人,要下点功夫,心里要有个“样式”,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讲出了外婆衣服做得好的原因。
C.“我”希望妻子和女儿能仿做几双外婆留给自己的鞋垫,但是妻女认为外婆的精美手艺早已过时,因此“我”决定亲手缝制。
D.“我”一针一线临摹外婆的手纹和外婆的心境,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外婆的手纹,在缝绣过程中体会外婆那份仁慈、安详和宁静的心境。
2.下面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虽然平时都是穿有补丁的旧衣,但也从不感到委屈,主要是为了突出外婆缝补的衣服都是好看的艺术品。
B.文本写外婆缝衣时先洗手,穿整齐衣服,坐端正、找敞亮地方,坐在院子里等做衣时的习惯,映衬着外婆内在的品质。
C.“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表现了童年的“我”的童真与不解,也表现了外婆的慈爱和绣花手艺的高超。
D.“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这些充满哲理的语言,都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文章的标题“外婆的手纹”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文本将过去与现在交织穿插在一起进行叙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1卷语文真题变式练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下面小题。

霜降夜

周蓬桦

白露过后,乌乡的风里就已平添了寒意。早晨醒来,阳光刺眼,推开栅门,发现脚下的草叶上布满晶莹的霜,薄簿的一层,把路边的花打蔫,桦树的枝条似乎萧条了些许,树木上的一只只眼睛长出了睫毛,无意间仰头,但见几粒寒星正在向山顶以南的方向悄悄隐逝。镇上某一户人家屋顶上的烟囱,已经开始忙活,突突地冒青烟,烟柱是笔直的,上升到一米多高后遇到了风,才变得凌乱,像一块被抽断的丝绸。

有人说,乌乡的风里,流动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也只有亲临现场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难忘,在鼻间萦绕,以至于割舍不下,成了人们再来乌乡的理由。

我提着满满一大铁桶草木灰,把它们倾倒在大路边潮湿的水洼里——这是房东阿姨安排给我的任务。昨天晚上,我约了几个养桑蚕与种植薰衣草的农户,到院子里攀谈,大家吃着草原黄膘烤牛肉,品尝着新摘的巨峰葡萄,黑色的冻梨,喝着自酿的桑葚酒,交谈内容涉猎宽泛,没有明确的主题。基本围绕农事收成,动物保护和挖掘过冬的地窖打转。当然,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讲述过往亲身经历的事件。兴许口吻轻描淡写,但对我十分有用。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我急忙拿出记事本,在马灯的光线下一一做了记录。牛圈在屋后,小牛犊不时制造一点骚动,从那里飘来丝丝淡淡的尿臊气,但这并没影响大家浓厚的谈兴。叶子稀疏的板栗树梢上,始终挑着一弯残月。

聊到10点多钟时,霜降开始了,夜幕陡然拉向纵深,只听得周围的芦苇秆在瑟瑟作响,白桦树枝在轻轻蠕动,我身上很快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这时,善良的房东阿姨送来了羊毛毯和羊毛披肩,以抵抗霜降带来的微妙变化。

天要落露了,大伙儿小心着凉。她说。

阿姨端来一小筐被冰冻过的无花果,果子个头大,已经在冰柜里冻成了一个个小冰球,阿姨从厨房提来了铁皮桶,点燃了软草和木柴。很快就将冻浆果烤软了,冰渣子化成了水,杂糅着果实的汁液。取一个放在嘴里,觉得冻过后的无花果有一股山柿饼的味道。少顷,桌上又摆满了甜点美食——大列巴面包、哈尔滨红肠、咖啡、奶茶、干果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草原红糖焙子,吃得大家直打饱嗝。

这是一个特别的霜降夜,让人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从这个夜晚起始,我正式走进乌乡人的生活,自此与之呼吸同一种空气,吃一锅同样的黑米乌饭,喝新碾的大碴子粥,我并不觉得我与乌乡的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对等的。他们在日子艰辛面前所持有的积极态度,和对幸福目标的追寻姿态,都让我感同身受,嘘唏或喜悦。如果可能,我愿意做乌乡山野中的一株树或一片霜冻的叶子。

我还记下了燃烧时呲呲作响的松油灯,灯下的笑脸,火光中明亮的瞳仁,以及整整一个晚上都在谈论的接地气的话题——如何与枯草丛中的野物们一道,度过暴风雪即将来临的严冬,需要粮食、木柴、胡萝卜和大白菜,需要棉衣棉被,需要一个大火炉。哟,对我这样长年奔波的外乡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难忘的夜晚。

早晨的光线重叠移动,越升越高,把山脉的阴影投射到地面上。我手扶栅栏,将空空的铁皮桶放回到了板栗树下,却见房东阿姨的小儿子背了行囊,走下台阶,似乎要离乡远行。阿姨从灶间走出来,腰间系着粗布白围裙。她搓着手,一边抬手拭泪,脸上难掩担忧和凄惶的表情。

她的小儿子目光淡定,飞快地走出院落,又回过头来朝我们挥手笑笑,然后大步踩过路边的草木灰,在阳光下缩小成一个移动的墨点,在远山的背景下渐渐消失。返回屋内,我以树墩做书案,在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一句话:霜降后,一些植物枯萎,一些事物到来,一些人又把双脚踩在了泥泞的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乌乡的清晨,作者感受着风与光,视线从脚下草、身边树,推展至天际寒星,再收回到农家炊烟,心情和笔触都从容舒缓。
B.霜降夜攀谈中,作者感觉到“一些亮点像阵雨打湿心头,渗入静夜植物的根须”,既实写外在景致的变动,又虚写心中灵感的滋生。
C.霜降夜的柴草烤软了冻果,次晨草木灰被倾倒在路边水洼,一个年轻人踩过草木灰离家远行,这些点滴细节都带有乌乡生活的温度。
D.本文不仅记录了作者本人在乌乡小住的感受,还提及不少与当地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农事收成、动物保护等,侧面反映了乡村的发展。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
3.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2.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3.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
4.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自传(节选)

沈从文

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每天上学时,我照例手肘上挂了那个竹书篮,里面放十多本破书。在家中虽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门,即刻就把鞋脱下拿到手上,赤脚向学校走去。不管如何,时间照例是有多余的,因此我总得绕一节路玩玩。

到了溪边,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书篮顶在头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照料裤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齐膝处为止。学校在北门,我出的是西门,又进南门,再绕城里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门河滩方面我还可以看一阵杀牛,机会好时恰好正看到那老实可怜畜牲放倒的情形。因为每天可以看一点点,杀牛的手续同牛内脏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再过去一点就是边街,有织簟子的铺子,每天任何时节,皆有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钢刀破篾,有两个小孩子蹲在地上织簟子。(我对于这一行手艺所明白的种种,现在说来似乎比写字还在行。)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有时打的是一把刀,有时打的是一件农具。有时看到的又是这个小学徒跨在一条大板凳上,用一把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铁皮,有时又是把一条薄薄的钢片嵌进熟铁里去。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程序,我也不会弄错了。边街又有小饭铺,门前有个大竹筒,插满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

我最欢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脚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气正当十冬腊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湿却鞋袜为辞,有理由即刻脱下鞋袜赤脚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开心的事,还是落过大雨以后,街上许多地方已被水浸没,许多地方阴沟中涌出水来,在这些地方照例常有人不能过身,我却赤着两脚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若河中涨了大水,照例上游会漂流得有木头、家具、南瓜同其他东西,就赶快到横跨大河的桥上去看热闹。桥上必已经有人用长绳系了自己的腰身,在桥头上待着,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东西浮来时,就踊身一跃,骑到那树上,或傍近物边,把绳子缚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游岸边泅去,另外几个在岸边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后,就把绳子拉着,或缠绕到大石上、大树上去,于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来在桥头上等候。我欢喜看人在洄水里扳罾,巴掌大的活鲫鱼在网中蹦跳。一落雨就要穿上钉鞋,我不愿意穿那种笨重钉鞋。虽然在半夜时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声音实在好听,大白天对于钉鞋,我依然毫无兴味。

这样一整天乱跑,回家时常常全身是泥,家中当然一望而知,于是不必多说,沿老例跪一根香,罚关在空房子里,不许哭,不许吃饭。等一会儿我自然可以从姐姐方面得到充饥的东西。悄悄地把东西吃下以后,我也疲倦了,因此空房中即或再冷一点,老鼠来去很多,一会儿就睡着,再也不知道如何上床的事了。

即或在家中那么受折磨,到学校去时又免不了补挨一顿板子,我还是在想逃学时就逃学,绝不为处罚所恐吓。

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时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得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这份小小聪明”是使“我”轻视老师,敢于逃学的资本,也促使“我”对生活这部大书中一些看似寻常的事情充满了疑问。
B.“逃学”使“我”明白了许多学校之外的知识,如杀牛的手续、牛内脏的位置、织簟子这种手艺的种种、每一件铁器的制造程序等。
C.家人不解“我”不上进的原因,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的刻板拘泥、家人的愚钝顽固,这更显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必要。
D.“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说明“我”在学习上颇有天赋,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些许得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从听、嗅,视觉等角度写出铁匠铺的神奇场景,生动而有趣。
B.发水后照例上游会漂流下来木头、家具、南瓜等东西,有人看到值得下水的就会做好准备跳水捞取,侧面反映乡人的勇敢和智慧。
C.全文叙事节奏悠闲平缓,“我”“欢喜看”且逃学没有心理负担,所以即使是写自己被罚的“惨状”,也着意突出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D.文章对杀牛、织簟子、铁匠铺、小饭铺的描写有详有略,详写铁匠铺所见所闻,以点带面,表现出“我”观察事物的持续专注。
3.“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最后两段的叙述视角与前文相比有何变化?请指出这种变化的文学效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江山图(节选)

孙甘露

叶桃离开上海去了南京。那时候陈千里还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父亲叶启年做的事情,自己却又加入进去。后来他才知道,叶桃去的地方是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在叶启年的安排下,她成了机要室干事。

当时他反复问过自己:难道在上海,兆丰花园、夕阳、早春的湖水、水面上一对天鹅,这些都是他在做梦?难道他们手握着手、心怦怦跳时说的话,都只是分别前一时的冲动?他一直都很清楚,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

新闸路楼上的厢房,他坐在窗下,她坐在梳妆台前,他们在说话,他看见两个她,一个在面前,一个在镜子里。他完全沉浸在话题中,可说着说着,她忽然站起身,急匆匆奔出了家门。他心里总是隐隐觉得,别处某个地方,必定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着她。

一年以后,陈千里也去了南京。

他在石婆婆巷租了一间小屋。白天他给书局做翻译,等着叶桃下班。有时她给他打电话(巷口烟纸店有一台公用电话),让他去她上班的地方,她也会支使他做一点事情,到哪家铺子买一包点心,或者去裁缝店取几件衣服。

只要叶启年不在南京,瞻园对叶桃来说就是一个十分自由自在的地方。那是个大园子,据说从前是座王府,门前有影壁,园里有假山。机要室在园子最北面,过了假山就能看见那排平房。他到了那里,让门房打个电话,叶桃就会出来接他,有时候也会让门房送他,到后来门房索性让他自己进去。在记忆里,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安宁,叶桃也特别快乐。她好像找到了真正有意思的工作。

他们去梅花山,正是早春二月,虬枝上开满梅花,山坡上像笼罩了粉色云雾。他们心心相印,觉得整个世界退却到远处,眼前只剩下梅树、蓝天和那张脸庞。他们满心喜悦,一起背诵着涅克拉索夫:“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

但是世界仍旧在这里,叶桃置身其中的环境十分危险,瞻园里有许多阴鸷的壮汉、狼狗、枪支、不许人碰的文件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从园北假山后面偶尔会传出一两声惨叫。后来在栖霞山上,叶桃告诉他,那里是党务调查科,是叶启年参与搭建、充斥着阴谋和杀戮的世界。

直到最后那个月,他才知道她究竟在做什么工作,虽然他早些时候就猜到了一些。现在想来,说不定她一直都在暗示他:她真正在做的是一些秘密工作,这些工作对她意义重大。而他心里很明白,她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可能是去破坏她父亲的工作。但在让他知道真相前,她就为他指明了方向,让他了解了一个人应该投身于什么样的事业,才会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即便去了南京,她也每隔几天就给他写信,这些信件延续了先前的思想碰撞。现在他才理解,写那些信她多少冒了一点风险,幸亏她在瞻园上班,有办法不让这些信落到邮电检查人员手中。她还托人给他捎书和杂志:《共产党宣言》《远方来信》《布尔什维克》,还有她喜欢的涅克拉索夫诗集。

端午节的前一天,叶桃给石婆婆巷烟纸店打了个电话。那些日子他很少见到叶桃,她好像整天都非常忙碌,就算见到他也很沉默,问多了,她会忽然发火。在电话里叶桃让他去瞻园,去之前先到秦淮河边的城南茶食铺,帮她买一包闽南橘红糕。叶桃一直喜欢吃零食,在上海时他就常帮她跑腿,到了南京,她的很多旧习惯都消失了,但喜欢吃零食这一样依然如故。除了这家的橘红糕和酥糖,她还喜欢一个挑担小贩的桂花糖芋苗,总是在瞻园门口那一带叫卖。

他买了橘红糕,却在瞻园门口被人拦住了。几个月来,南前北后两道门,几班门房都认识他了,见他进门,连忙打电话到机要室找叶干事。叶桃告诉门房,今天她不能离开保密区域,叫门房登记一下,让陈千里自己进去。

陈千里在机要室那一排平房里见到了叶桃。她吃了一粒橘红糕,说,今天这个橘红糕怎么那么干?这放了多久呀?生气地扔到一边,冷冷地半天不理他,机要室里另外两个女人同情地朝他微笑。过了一阵,叶桃又叫他:“帮我到门口买碗桂花糖芋苗。”

刚刚进来时陈千里并没有看见瞻园门口有挑担叫卖的小贩。但他没说什么,每次叶桃让他到门口买桂花糖芋苗,那个小贩总会出现在那里。

“如果没看见,你就往前跑到马府街,他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他提着保温筒出来,门房朝他笑。出了瞻园,果然看见担子在那里。小贩揭开盖子搁在一边,从大锅里舀了几勺红艳艳、香喷喷的芋羹,装进提筒,往里撒了点桂花末子,又拿起抹布擦了擦盖子,盖上,收钱。陈千里把糖芋苗拿进机要室,叶桃喝了一口,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几天后他才知道,保温筒盖子下面有一张字条,上面有紧急情报。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情报送了出去。叶启年在广州破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逮捕了广东的负责人欧阳民。由于情报送出及时,与欧阳民有联系的上级党组织全都撤离了。

他知道这情况时,叶桃已身负重伤。牺牲前,她告诉陈千里自己是共产党员,从前没有告诉他,是因为她受党组织派遣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必须保守秘密,但现在她可以说了。她说她一直打算发展他入党,党组织也认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已经可以接受陈千里入党,可她现在没有时间了,她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删改)

1.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
2.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6-1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试卷解读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田石的生命

陈世旭

秋日午后热辣的阳光将葱郁的封门山照得明暗分明。我们跟随当地的石雕名匠一头钻进深深的封门青矿脉石洞,来与石头进行一次灵魂的对视。

封门青为青田石上品,其矿脉细,扭盘曲折于坚岩中,量奇少,色高雅,质温润,性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者。其色彩天然,无人工可造,亦无他石能仿。青田石中,封门青”“灯光冻”“兰花青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田黄、鸡血石色浓质艳,品相富贵;封门青则清新素雅,有隐逸淡泊之风。故人视前者为,后者为,世称石中君子

不断的水滴,从洞顶悄无声息地滴落。山风不知从何处穿入,埙一般地,如泣如诉。我们似乎穿越时空,留下倏忽的足迹。大自然的千种奇妙平添了几分神秘,石洞应该是有语言的,之所以听不到它的腹语,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相识。

润滑的石头,冰冷但有脉息。无声的生命,浓缩了多少轰鸣与喧嚣,在沉默与孤寂中孕育自我。千万年固守深山的凝聚,是为了更有力地释放。远古的梦幻,染上多姿多彩的纹理,等待着有一天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

走在深深的巷道,仿佛听到了磅礴而柔情的声响。

寻找生命的人群早已出现。他们不问寒暑,不问岁月,忘记山外的纷繁和荣华,用血肉之躯,胼手胝足于峭壁坚崖,用简陋的铁器,将山体挖空,沿着石壁寻找奇迹。然后,从街市的石板路到庙宇宫殿,从石磨石槽到石雕石碑,山石以另一种形态出现。当这些历史遗存今天依然闪烁美丽的时候,我们徜徉其间,所感受的正是他们在石头里绽放的心情。

石从深深的洞中走出,灿烂的阳光下,一条条奇异的花纹,放射着绚丽的光辉,写满了幻想。即便眼睛昏花如雾,这时也会晶莹明亮。青田人带着青田石走出大山,走出中国,于是大山里的神话,传遍世界。青田石是一部巨著,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宝藏,拥有无数拜读者,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人通过它了解青田,了解中国,了解东方文明,了解炎黄子孙跋涉的路程。拜读它,了解什么是历史的标志;熟识它,感悟什么是真正的永存。滔滔瓯江流经青田,两岸陡坡上,酒吧连成街市,飘散着浓浓的咖啡香气。青田半数以上的儿女,远涉并客居欧美,带去了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带回了流光溢彩的异国情调。

石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开山之祖。石与人有不解之缘,石的石的与人类的文化共生共存。

石是星球上阅历最深者,无尽时空、世事万象皆如轻烟散尽,唯石汲日月精华,聚山川灵气。天工造物,无声而平实恬淡,凝固而悠远恒久。作为大自然的瑰宝,石经过宇宙震荡的洗礼,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女娲炼石补天、盘古骨骼化石造乾坤、精卫衔石填海、夏禹凿石治洪……人们在石头中寄托了情操、个性和理想。一方美石在手,可领略天地之精气、日月之光辉。

地球致密而坚硬的岩石圈,构成了作为陆地的稳定台地。造物以之撰写地球的历史,人类以之撰写自己的历史。石头是大地上丰厚的纸张,一个民族用它表达的内容,比用诗歌、绘画、舞蹈和音乐语言加在一起还要多,还要深刻。历史上没有雕刻的民族一定是浅薄的,而且也一定是瘦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

最坚者石,最灵者人;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而如神。白居易的感慨完全适用于青田石雕。

那些巧夺天工的石雕强有力地震撼人的不仅是技巧,而是对呈现石头固有生命的追求。

石雕艺术就是呈现石之生命的艺术。独一无二的石料、巧夺天工的造型和精雕细凿的刀法,使每一块石头各自呈现出生命的形态。艺人们因石生情、因材命题、因色取巧、因形构思,保持原石天然的形状,依势造型,抓住对象的精髓,利用石头本身的纹理、颜色,精巧布局,精心雕刻,其详略、动静的结合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逼真而传神,让人不忍触摸。作品把不能观察到的背后也揭示给了人们,让人们看到的不只是外部形式的魅力,更有内在的张力。那样的生气勃发、气韵自足,静穆、坚实,充满芬芳的生机。生命独立于它所表现的物象,艺术符号的诞生自然天成。

生命的美在瞬间闪现,却经过了无数时间的磨炼。一石一世界,需要独具慧眼。用刀锋剔去层层石璞,其实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叩问。

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生命密码。用心与石对话,就能渐渐地听懂石的语言,就能透过繁复的色泽和纹理,发现每一块石头中蕴含的独特生命景象,就能充分利用石形、石色、石理,捕捉住细微的情感和多姿的情态,于一动一静中咀嚼人生的况味。因了独特的观察、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想象和独特的技艺,石的生命之花由之绽放,石便有了永远站立的生命意义。石头以灿烂的生命装饰了世界,在永恒的时间里,牵挂起一片风景。

面对青田石雕,就是面对漫长的历史,面对无数人用心血和生命、用天才的构想和创作完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艺术创造本身就是一种愉悦,是对生命品尝的快感。

雕凿石头,其实也在雕凿自我。

超拔的艺术之手,领受石的恩赐,报之以心血与智慧。对石头的情有独钟和自觉感知,使他们无视时间的更替和季节的变化,在先祖认定的这块群峰连绵、碧水苍苍、温润如玉的地方,任蛛网般的额纹和霜雪般的鬓发在时光里枯竭,安详沉着的同时将自己的灵魂铸入石头的生命中。

他们的生命也便永久活在这有血有肉的石头里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中提到“封门青”为青田石上品,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者。其色彩天然,无人工可造,亦无他石能仿。
B.作者认为石是星球上阅历最深者,无尽时空、世事万象皆如轻烟散尽,唯石汲日月精华,聚山川灵气。
C.作者认为那些巧夺天工的石雕震撼人的只是技巧。
D.这篇叙事性散文完整描写了雕琢青田石全过程,深刻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E.文章中三个短语“多姿多彩的纹理”“一条条奇异的花纹”和“繁复的色泽和纹理”,都体现了青田石中蕴藏的生命景象。
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
人物贡献
挖掘山体,找寻生命的奇迹
运石人
3.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分析文章中青田石的生命有哪些意蕴。
5.文中提到的女娲、盘古、精卫、大禹等传说人物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请揭示这些精神。任选一种,谈谈其现实意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河畔的阡陌之舞

苏雨景

驱车行驶在黄河北岸这片辽阔大平原,植物的清气、泥土的腥气透窗而来。没有了山的阻隔,视域格外开阔。远处,白云在道路尽头缓缓飞升,近处,旺季的作物青葱一片。路边的果园里,桃子将熟,隔着田垄似乎都可以闻得到丝丝香甜。三三两两的农人劳作着,太阳在他们的手上、脸上涂满了古铜色。

此行并非一时兴起。几年前,我曾到访商河,并目睹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秧歌表演。之所以说规模不大,是相较当地动辄百人的秧歌演出规模而言的。其时恰逢农忙,农民出身的秧歌队员们都在忙着抢收抢种,能聚起来的人不多。然而,这场规模不大的演出,却令我们感叹不已。从队员们脸上的汗水、身上的汗渍不难看出,他们也都是刚刚从田间地头赶来,放下手里的农具,换上秧歌的行头。可锣鼓点一响,眼里的疲惫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光。他们奔腾起舞,令人不禁联想,在商河鼓子秧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卷中,一代代的商河儿女,在战胜洪水或击退外敌时,就是这样兴高采烈的吧?在岁稔年丰时,就是这样欢呼雀跃的吧?这秧歌里,有风雨交加的岁月,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那次的商河之行,在我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不久前,响应中国作协中国一日·走近中华文明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我再次走进了商河大地,来到殷巷镇三帽村。

三帽村由帽杨、帽张、帽石三个自然村组成,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之一。在与殷巷镇文化站李主任、三位村书记及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的齐鲁文化,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但民间艺术大都有典籍不载的特点,待有据可考之时,实则已流传了相当长的时间。关于秧歌的起源,大致有抗洪说、战争说、祭祀说。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抗洪说。

黄河素有百水之首之称,自古决口和改道极为频繁。清代付泽洪主编的《行水金鉴》中有载,历史上黄河流经商河县境断续长达1500年,百姓屡受洪灾。商河县整体地势较低,境内有七十二洼,小洼更是数不胜数。故谚有十年九不收,一收胜十秋之说。面对来之不易的丰收年,人们激动的情绪无以表达,抄起身边的农具舞之蹈之,又是多么合情合理。

漫长的旧时光里,虽生活多艰,而劳动人民乐观的精神却如原上草,春风一吹,便生机一片。年年岁岁,人们在秧歌中安放自己,在秧歌中点燃自己,秧歌镌刻在当地人的骨血中。

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古老的鼓子秧歌非但没有被历史的河流湮灭,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臻昌盛,焕发动人神采。1955年、1980年商河农民鼓子秧歌队两次赴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调演。1992年,在商河鼓子秧歌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近百名专家认为,鼓子秧歌强悍遒劲,磅礴恢宏,是我国北方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这次会议使在民间盛行但在专业舞蹈界却寂寂无闻的鼓子秧歌,带着泥土的芳香,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商河鼓子秧歌一步步迈向了更高更大的舞台,先后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中国非遗春晚、中国民间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各类大型活动的演出,并到访十余个国家。

谈到1980年的那次调演,年过花甲的村民孙念俊拿出一张泛黄的合影,让大家辨认哪个是他。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照片上风华正茂的孙念俊已是满头风霜,我问他,还扭秧歌么?他立马认真地更正我:咱们商河叫‘跑’秧歌,‘扭’太斯文,只有这个‘跑’字才配得上鼓子秧歌的野劲儿、疯劲儿。他还说,自己会跑下去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轻易放下。

石立军是几位村民中比较健谈的一位,他说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很多,几乎是一村一风格。但总体上分为插伞”“举伞”“扛伞三大流派,有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伞的大气、鼓的浑厚、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与丑的诙谐相得益彰,亦刚亦柔,亦庄亦谐。鼓子秧歌还有很多阵图,类似军队阵形,因为在古代,血与火洗礼下的商河人民骁勇尚武,这种尚武之风与民间舞蹈相蕴相融。村民田吉山说,商河县960多个村庄,除了在田间做农活儿,村民们的休闲时间大多用在跑秧歌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没有不会跑秧歌的。只要鼓子一敲,秧歌随时随地可以舞动起来。聊到这里,田吉山向我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锣鼓喧天,几十位村民聚在一起,有手举伞盖的,有腰系彩绸的,有老人,有妇孺,他们沉浸于秧歌之中,怡然自得。

村民说,现如今,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滋润了,秧歌已经成了村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这样的场景几乎天天见、村村有。秧歌对于商河人来说,不仅是重大活动上的特色大餐,更是寻常烟火下的家常便饭。外地人喜欢跳广场舞,商河人喜欢舞秧歌,外地的孩子们做课间操,商河的孩子们舞秧歌。

谈及孩子舞秧歌这个话题,帽石村的石书记有些兴奋。他说,为了推动非遗进校园,不论农活多忙,他们都坚持每周走进校园,手把手、脚踩脚地教孩子们舞秧歌。孩子们增强了体质,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帽杨村王书记表示,学校不仅自编了鼓子秧歌教材,还时常组织校园表演,没有专门的乐队,校长老师齐上阵,也能把那些鼓、锣、钹、镲玩得像模像样。

在商河,像石立军、田吉山这样肩负非遗传承重任的人还有很多,三里庄村的王宗来就是一位。然而,对王宗来的采访并不顺利,我到商河时,他正在济南的工地施工,我回济南时,他又风尘仆仆返回了商河。时间上的完美错过,并不影响我们电话里一见如故。王宗来的父亲王承华,是1980年进京参加民间艺术调演的12位农民秧歌队队员之一。耳濡目染下,王宗来也渐渐成长为商河鼓子秧歌的中坚力量,并被授予市级非遗传承人称号,演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上了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2017年,王宗来等人赴瑞典参加华人庆典,从中华大地走来的阡陌之舞在当地引发了极大轰动,这让王宗来体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内涵。

如果说,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商河鼓子秧歌是一条逶迤绵延的大河,努力地传下去,就是这条大河源远流长的主因。

采访的过程中,商河县文化馆的徐老师多次发来微信语音。她说,从1980年到2023年,县里共举办了四十届鼓子秧歌会演。数百支秧歌队伍、数万名秧歌队员齐聚一堂,上至九旬老翁,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一家三代同演出、兄弟姐妹齐上阵的佳话不胜枚举。如果哪个村没有组队参加会演,整个村庄就会感觉颜面扫地,如果哪个家庭没有成员披挂上场,整个家庭会觉得脸上无光。可以说,是人民赋予了鼓子秧歌生机与活力,是鼓子秧歌赋予了人们希望和力量。

返程途中,我的耳边依然回响着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眼前依然浮现着一张张黝黑质朴的面庞。高天之下,厚土之上,大河之畔,稼穑之间,一群可歌可敬的农人,正身披风雨的丝绦,胸怀命运的跌宕,且歌且舞,从历史的烟尘里走来,又大踏步向着未来走去。他们既是民族根脉的守护人,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

《光明日报》(2023102014版)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帽村村民告诉我商河鼓子秧歌历史非常悠久,但由于民间艺术大都典籍不载,所以无据可考。
B.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很多,几乎是一村一风格,但是都有“插伞”“举伞”“扛伞”的秧歌表演形式。
C.由于黄河流经商河县境断续长达1500年,百姓屡受洪灾,一直在和洪水进行不屈的抗争,所以三种秧歌起源说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抗洪”说。
D.商河秧歌中不仅蕴含了劳动人民在漫长多难的历史岁月中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还彰显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运用了多种感官和视角描绘了北方黄河北岸的开阔辽远的农耕图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之后秧歌表演做了铺垫。
B.村民孙念俊认真更正了我“扭秧歌”的说法,他用一个“跑”字就恰当概括出了商河鼓子秧歌的特点。
C.文章多处使用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整散结合的句式生动展现了商河人民对鼓子秧歌的无限热爱。
D.本文结尾处气势迭起,运用想象的手法,将有魂有魄的艺术形式与大河之畔有血有肉的农民生活紧紧合为一体。
3.怎样理解文章结尾处“他们既是民族根脉的守护人,又是时代风采的书写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表示鄙弃那些“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请你根据贾平凹的观点,分析本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北京邻居

夏鲁平

大白天的,走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伸手触摸着墙壁,一点点摸索着往前走。突然,我脚下哗啦一声响,踩到一堆空矿泉水瓶了。

屋里的一道门紧跟着打开了,走廊出现大片光亮。吴老太太手扶门框,看着我问,你来了?

我应声说,来了。这套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两家人,我住的北屋八平方米,是我姐多年前买下的。我平时到北京办事,常落脚于此。

我弯腰收拾七零八落的矿泉水瓶子,吴老太太急忙跑过来,说,我来我来。她拣起矿泉水瓶,装进塑料袋,重新立于墙根。

我关上自己的房门,脱鞋,换衣服,准备去洗一把脸。不想水龙头哗哗的水声又惊动了吴老太太。我突然想起她跟我说过,用过的水要留着冲卫生间。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手机铃声响起,我便进屋去接听。打电话的是我一个小学同学,名叫刘铁军。因多年未见,恰巧两人都在北京,便相约聚聚。

小时候我们两家是邻居,同上一所小学,同在一个班里。那时,我们小学门口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路过一辆送面包的手拉车,刘铁军总在这个时间溜出校门,趁拉车人低头走路,从车后面掀开帆布,拽出一个面包,边跑边塞进嘴里。

如今只知道他在北京闯荡了二十多年,早年做过医疗器械,也当过书商,现在又开办了一家影视公司,貌似混得还不错。

两小时后,刘铁军开着车来了,我赶紧拿起照相机出门。

到楼下,刘铁军摇下车窗向我招手,这家伙,派头大得连车都不肯下来。

我打开车门钻进车里,刘铁军用带着东北味儿的北京腔说,咳,您看这北京城,不是雾霾就是堵车,今天算你命好,雾霾没有,车肯定是堵,怎么走都是堵,要不我拉你到长安街转转?

听你安排。我对刘铁军说。

那我们直接去昌平,我在那儿刚装修了一套房子,二百八十平方米。让您看看怎么样?

我问:你怎么到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子?

崇文门那儿,我有一套,现在雾霾太大,城市没法儿住,有钱人都搬到昌平那边去了。

我说:我来这两天,北京天气挺好啊,比长春强多了。

刘铁军说:那您是没赶上坏天儿。

我问:你这车什么时候买的。

刘铁军说,五年了。最近正准备处理,想买个保时捷。

我说你真够奢侈的。

刘铁军说,这算什么呀,在北京 有钱主儿多的是。你看我这台车,是我十多个签单中一个单的数目.小数目。

我瞪大了眼睛。

刘铁军说,干脆你把工作辞了,凭你在长春的人脉,跟我干,我保你一年挣二百万。

我在一家机关工作,过着撑不着、饿不死的日子,业余时间看书、打太极拳,充实而饱满。一年挣二百万,对我来说就像天上掉馅饼,从来没想过。

来到昌平,我对刘铁军房子的装修,没法儿评价。他见我无语,指着门口的鞋柜间、您猜这个东西值多少钱?

我笑而不答。

刘铁军说,一万五,仿红木的,值吧?

原来刘铁军大老远地把我带到昌平,就是让我看他这些?我更是无法回答。我知道,刘铁军久久期待着我能给他一个溢美之词,但我实在无法给出.这让他很是失望。在新装修的房子里转悠了几圈,刘铁军说,晚上你喜欢吃什么?

我说,我喜欢吃炸酱面。

刘铁军说,吃炸酱面也成,您自己找地儿,我不请您了。

傍晚,我回到龙潭湖公园门口,闻着公园里飘出的花香,不想马上回到那八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我买了门票,走进公园,端起照相机四处拍照。这时我的脑子里还在转悠着刘铁军,我想,我们是走在两条道儿人,他的很多想法我实在无法苟同。恍惚中,我的眼睛一亮,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吴老太太。她见了我,略显意外,停下脚步说,我有老年证,进公园不花钱的,每天这时,我都要进公园走一走的。

她手里攥着几片玉兰花辫,见我看她的手,羞涩地将手藏在背后。

我灵机一动,说,您就这么站着,别动,我给您照一个。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那儿,脸上显现出一种藏不住的喜悦,说,这怎么好意思!

我说,没什么!

吴老太太朝左右扫了两眼,快速挪动起脚步,跑到一簇开满鲜花的树枝旁,挺了挺身子,又抬手捋起头发,很是郑重其事。我端起相机,寻找着角度,吴老太太忽然跑开了,我纳闷地放下相机,看见她向一个人跑去。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手里拿着棍子拍打着路面,好像感觉到了吴老太太,目光空洞,笑了笑说,您也来遛弯?

原来,他是个盲人。

吴老太太说,我今天特意来这里找你,我那儿矿泉水瓶攒了不少,你明天到我那儿去取吧,我还有几件衣服送给你,我外孙女不穿了,她花上百块钱买的,明天你一定要去啊。

好的,好的!那人感谢着走了。

吴老太太又回到开满鲜花的树枝旁、对那人喊:记住啊,明天一定过去!

我再次端起相机、看见吴老太太将手中的一瓣玉兰花别在头上,微笑的脸与鲜花交相辉映,构成了美妙的画面。我屏住呼吸,一阵咔嚓嚓快速按动快门,恨不能将这世间的美都摄入镜头里。

稍作停歇,吴老太太凑过来.对我说。你看见刚才那个人了吧,碰着他很不容易的,他媳妇有精神病:常年住院,家里穷得很,我攒矿泉水瓶是想送给他。你知道吧:矿泉水瓶卖给收废品的,挣不了多少钱,送给他,他卖给废品收购站,能多挣一些。

晚上,我回到小屋,从地上、床底下收拾了所有散落的矿泉水瓶,装进一个袋子里,拎到走廊,与先前的那一堆矿泉水瓶摆放在一起。

临走时我说、下次我来北京、一定把不穿的衣服全带来。

吴老太太一高兴又要跟我喋喋不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吴老太太看到“我”准备去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矿泉水瓶子时,连忙制止了,可见她因“我”惊扰到她而暗自生气。
B.“我”与刘铁军曾是邻居,也是同学,但“多年未见”,对他也是“只知道”,这说明二人关系不好,见面都是为了炫耀。
C.当“我”说给吴老太太照相时,她一面说“这怎么好意思”,一面也因为占了小便宜而“脸上显现出一种藏不住的喜悦”。
D.回到小屋后,“我”就把屋内的矿泉水瓶放到走廊里,这是因为“我”被吴老太太的行为感染,决心学着去帮助他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我”触摸着墙壁摸索着走这一情节,为下文“我”踩到一堆空矿泉水瓶从而引出主人公吴老太太做了铺垫。
B.手机铃声及时地响起.分散了“我”因再次惊动吴老太太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与刘铁军的相见。
C.公园里飘出的花香让“我”暂时不想回那间小屋,这让“我”巧遇吴老太太成为可能,进而交代她积攒矿泉水瓶的原因。
D.小说写“我”与同学见面的情节,看似与文题无关,实则是作者有意为之,可以与吴老太太的故事相互映衬,突出主题。
3.小说中说“我们是走在两条道儿上的人”(文中画线处),其实文中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并简要说明。
4.吴老太太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